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Chinese Medical Ethics 중국의학륜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565
  • 国内刊号: 61-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王明旭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青年胃癌患者灵性需求的质性研究

    作者:郝楠;孙亚利;张昊

    目的 探究青年胃癌患者的灵性需求,为灵性照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胃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包括四方面:维护尊严、家庭和谐、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寄托.结论 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多样化,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个性化的灵性照护是肿瘤护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 三市区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及临终关怀 医疗服务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作者:赵美霞;李义庭

    目的 探讨我国本土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方法 2016年6-9月,在北京、上海、包头三市区开展临终关怀的需求调研.结果 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人群超过八成,不同人群倾向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不同,选择"综合医院"的人群占比高,接近三分之一.结论 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高,探讨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家庭为核心、社区为半径、临终关怀专科机构为依托、综合医院为指导"的"六位一体"的本土化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 对孕期护士人文关怀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文娇;罗碧如

    通过对30名孕期护士进行访谈,得知孕期护士对自身及胎儿的健康感到担忧、心理压力大、职业规划受影响、人际关系发生变化等.因此,更加需要人文关怀,并提出了护理管理者要提醒孕期护士注重自身及胎儿健康,要关注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增加对孕期护士的人文关怀以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家庭及社会应为孕期护士提供支持等人文关怀的对策.

  • 人文护理学的学科性质论定

    作者:贾启艾

    指出人文护理发展滞后的现状,厘清人文护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阐明研究对象、学科体制、价值取向等决定人文护理学科性质及其知识体系,确立了寓文于护、护以载文的人文护理观.

  • 论手术室护士伦理素养的提升

    作者:田伟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手术室护士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更要提升伦理素养.阐释手术室护士伦理素养的内涵、重要性及现状,从手术室临床伦理标准、品管圈管理、叙事医学、读书会与观影会、医学人文讲堂方面重点分析手术室护士伦理素养的提升策略.

  • 健康人文的内涵特点及路径选择

    作者:汪文萍

    首先从理论依据、实际所需和岗位胜任等方面阐述了健康人文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健康人文的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构建健康人文内涵,并从彰显职业性、凸显全程性和注重一体化等方面论述了健康人文的特点;后指出,基于健康人文职业性的特点,建议围绕健康人文的内容,选择构建双模块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践平台搭建和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来提升健康服务领域从业人员人文素质.

  • 温州市某医科大学医学生生命态度现状调查

    作者:郑传娟;毛玲朋;洪晓畅;金晓童

    目的 对温州市某医科大学医学生生命态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为预防隐性轻生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生命态度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大多数医学生生命态度较为乐观,但仍有部分医学生生命态度消极(28.6%),对生存常识和技能掌握较差(28.6%),学习压力是医学生主要压力来源(27%),容易轻视生命,有过自杀念头或行为的医学生所占比例较高(25.8%).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单亲、经济水平对医学生是否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行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开展信仰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爱与关怀教育和死亡教育,培养医学生积极人生观,为建设"健康中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 医学生新型医德观认知情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作者:汪思杰;代瑜;张慈航;刘勇

    目的 了解医学生新型医德观认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创新医德教育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某高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结果 医学生对新型医德观认知总体较好,能够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有部分医学生的医德认知与医德行为不一致,医学价值取向不明确.结论 为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水平,需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德教育模式,使医德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同时加强医学生法律教育,有效地贯彻医学生新型医德观.

  • 健康中国视角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

    作者:代苑林;龙艺;简红江

    通过国内外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对比发现,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欠合理,二是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不充分,三是重知识传授轻人文实践.根据现阶段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以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为契机,分析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在健康中国视角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

  •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人文素养的认知调查

    作者:魏琳;徐永柱;果磊;彭清诺;张益;商思阳;邱景富

    目的 了解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人文素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建议.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半随机选取5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然后从中随机抽取110名住培学员,对其进行医学人文素养的认知调查,采用EpiData3.0双录入数据,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98.06%的住培学员对医学人文素养都比较重视,在对医学人文素养课程的选择中,有81.55%的住陪学员选择"医患关系",有77.67%的住培学员选择"医学心理学",在医学人文素养对临床工作重要性的评价中,有96.12%的住陪学员认为是重要的.结论 在提高住培学员医学人文素养时,应该重视以下方面:从住培学员的自我认识,带教老师对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培训基地所提供的医学人文素养环境进行努力.

  • 中英两国医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比较与启示

    作者:任为民;朱熙;刘勤勇

    对中英两国医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进行比较与分析,在尊重教师职业、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公平公正方面,两者基本一致;在概念表述、着眼点、专业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得出启示,构建我国医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需明确层次性、彰显专业性、体现实践性.

  • 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作者:徐辉;马长永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人民的健康需求,科学剖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树立适应市场和超越市场的医德医风建设理念,消除体制利益障碍和改革阻力的思想,大力强化党对医德医风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科学法治保障体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推进医德医风建设的现代化.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教育服务学习模式应用

    作者:王慧君;冯跃林

    服务学习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将服务实践与学术课程相整合的素质教育方式.通过研究服务学习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关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探索了服务学习在培养临床研究生医德上的具体应用.对部分参与服务学习医德教育学生的医德状况进行前测和后测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显示服务学习模式的应用是提升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医德认知,提升其医德境界,规范医德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 建立规范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机制的思考

    作者:雷良华;周秋莲

    建立规范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机制是搞好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保障各种临床试验安全顺利的客观要求.依据多年从事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实践,提出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科学合理的伦理委员会;设立专门的伦理办公室;建立科学合理的伦理审查规范;把握伦理审查的重点;重视跟踪审查;严格遵守伦理审查的原则,进而建立规范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机制.

  • 规范伦理跟踪审查提高临床研究伦理监管力度

    作者:王晶

    从伦理跟踪审查的重要性、审查的类型及特点、强化伦理跟踪审查的建议对策、跟踪审查是伦理监管的重要手段等方面作了介绍.建议通过伦理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建设,对研究者培训教育的强化,与研究者及其团队的沟通,有效提高修正方案、年度或定期跟踪、严重不良事件、不依从/违背方案、暂停/提前终止、结题等六个伦理跟踪审查的效率,对研究项目进行中及结束后的各不同阶段实行高效的伦理监管.只有做好跟踪审查,才能将受试者保护落到实处.

  • 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过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作者:刘丹;曾圣雅;邓璠;周吉银

    目的 为规范我国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现状,更好地发挥保护受试者权益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的伦理性.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并查阅国内有关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方面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结果 结合临床科研项目知情同意过程中所面临的关于研究者、受试者和伦理委员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医学临床科研中关于规范知情同意的思考和建议.结论 规范知情同意书,开展对受试者和研究者的医学理论知识培训,以改善知情同意现状,体现临床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伦理性,为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 我国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研究

    作者:赵飞燕;吴炳义;王媛媛;王倩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年龄段(低龄、中龄、高龄)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探究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国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差,低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优于中年龄段和高年龄段老年人;中年龄段老年人抑郁因子方面优于低年龄段和高年龄段老年人;高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总体较差.在回归分析中,年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活动频率、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活动频率、生活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政府、社会、亲属应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健康.

  •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研究

    作者:吴倩倩;林晓骥;蔡丽梦;潘军;郑雪儿;朱鑫浩;李长瑾;何牧卿;林海燕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癌症临终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HAMD和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和PSQI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负面心理情绪.

  • 健康教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新玲;郝彩琴;禹春爽;陈晓云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治疗血液肿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是在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会带来相应的负性影响.分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患者家属因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出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应所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及患者家属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应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方法,除此之外,对于患者和家属采取健康教育,通过医患沟通、疾病宣教、行为训练等方式,发现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使移植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明显提升,以及其心理问题也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消除,由此证明,健康教育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借鉴.

  • "尊严死"还是"赖活着"?——我国生前预嘱的伦理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余文诗;高云;朱国清;杜金凤;关静仪

    综述目前我国生前预嘱执行的伦理困境---生命伦理困境、医学伦理困境、家庭伦理困境,进而提出生前预嘱在我国推广的几点建议:加强生前预嘱相关内容的理论研究、加大死亡教育的力度、在社区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政策支持、进行医院或地区试点,进而为我国生前预嘱的前进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 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对抗生物剽窃的一发"银色子弹"?

    作者:Seemantani Sharma;王潇莹;王玥

    1 文章要点本文在2017 年发表于美国《约翰·马歇尔知识产权法评论》,作者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学者See-mantani Sharma. 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说明本文背景,介绍了印度传统知识( TK)所受的生物剽窃,以及TKDL的概念和功能. 其次,作者分别从结构问题、法律风险和其他缺陷的角度,指出 TKDL 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之处.由此,本文后得出结论认为TKDL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即使及时进行改革,也很难成为对抗生物剽窃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 感恩前行共享未来——2018整合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曹欢欢;王明旭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周年来临之际,为了促进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整合医学人文的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就医中的人文关怀的需求,助推"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2018年4月28-29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陕西省性学会共同主办,西安高新医院承办,华润西安医药有限公司、中国首家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协办的"2018整合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 周年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

    关键词:
  • 健康中国伦理先行,医患和谐携手同行——"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医学人文关怀"圆桌论坛举行

    作者:曹欢欢;王明旭

    2018年4月29 日下午,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办的"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医学人文关怀"圆桌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策划这一圆桌论坛的初衷就是要倡导"健康中国 伦理先行,医患和谐 携手同行"的理念和主题. 因此,本次圆桌论坛邀请了五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专家,包括患者和患者家属代表、媒体人、律师、教育管理者、医院管理者代表. 五位嘉宾按照以人为本、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理念分别论述了如何做好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医学人文关怀,以及如何理解医学、信任医生、信任医院、医患互信,以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学人文关怀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同时促进医学的进步及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事业的发展. 此次论坛旨在促进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 面向未来合作共赢——合力搭建中国医学伦理学事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作者:吉鹏程;宋彬;王明旭

    2018年4月27-28日,在"2018整合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会议"期间,本着"面向未来 合作共赢"的初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召开了第五届编委会、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换届筹备会、第二届通讯员工作委员会换届筹备会、第二届质量管理委员会换届筹备会. 还召开了郑州大学代表团、新乡医学院代表团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合作交流专题会议,并召开了全国二十余所院校、医院等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合作交流会,各位专家就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及自身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启动中国医学伦理学联盟筹建工作.

    关键词:
  • 本土化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再审视

    作者:刘博;佟欣;刘学凯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追寻道德实践的实务工作,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对该职业的伦理抉择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患者的服务工作中,案主权利的实现受制于制度法规限定、家庭利益纠葛、社会价值观念冲突和伦理环境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工在实务工作中陷入伦理困境.为破解此种伦理困境,医务社工可通过强化自身引导能力、推进伦理观教育和优化伦理抉择环境等途径协力推进新型老年临终关怀伦理体系的构建.

  • 福利文化视角下我国老年人多元照护模式的伦理价值

    作者:车闰平;张昊楠

    从福利文化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照护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解释多元照护模式的伦理价值:多元照护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化解人际关系困境,加强社区互动;有利于化解家庭关系困境,发扬尊老敬老传统;有利于强化制度伦理,凸显社会关怀.后对发展多元化的照护模式提出三条可行建议:发扬传统孝文化,培养新时期的养老观念;发展医养结合的福利事业,加强家庭、社区与照护机构的联动;提升照护机构服务质量,加强照护人员伦理担当.

  •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作者:孔银焕;闫雪;穆彬彬;袁雪萍;王华丽

    目的 了解影响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3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退休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家人的支持度与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家人的支持度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变传统单一的养老观念;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各层次老年人需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养机制.

  • "患者参与"临床决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作者:赵燕;张倩;梁立智

    随着患者自主权在临床日益被重视与尊重,"患者参与"临床决策也逐渐受到关注,但同时也受到质疑.通过梳理"患者参与"理念的历史,阐述"患者参与"临床决策的含义,并从义务论和效用论的视角论述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辨析"患者参与"在我国面临的主要实践伦理问题,包括临床决策中患者参与的能力和作用,"家庭参与"临床决策对"患者参与"的挑战,以解决人们对"患者参与"临床决策实践应用的质疑.

  • 陕西某中医院校学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态度研究

    作者:唐笑;梁珺;冯欣欣;侯鸿军;张媛;王小琴;冯建安;王明旭

    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某中医院校学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改进中医院校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陕西某中医院校1162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学生保护态度的因素.结果 该校学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态度得分为(43.09±6.50),专业、父母高学历、家人对中医药的态度、学生对本科阶段中医药课程设置的评价、学习过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相关课程与否、中医临床见习或实习经历以及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校学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态度比较积极,建议国家和学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及建立专门制度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发展未来中医药事业的生力军.

  • 放松管制背景下中医药服务风险治理的法治应对——基于医患双方的调查

    作者:张博源;李筱永;赵晓佩;牛田园

    基于对北京10家中医医疗机构的问卷调查发现,65.2%的医务人员和82.0%的患者认可将医术专长人员纳入中医服务体系;37.3%的医务人员认为放宽中医诊所准入存在一定的风险,38.4%的患者表示会选择私人诊所就诊.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当前中医诊疗的风险集中在毒性饮片的规范使用和大剂量用药方面.医务人员对互联网"诊疗"风险的担忧大,对"配送"的风险担忧小.《中医药法》的诊所备案制、临方炮制饮片备案制以及诊疗技术范围不明确对于未来风险治理形成了挑战,需要采取对策予以回应:即建立多元、多层级的风险治理新机制,探索差别化监管,完善中医诊疗技术规范和适用范围,建立规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特别制度,建立健全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柔性监督执法模式.

  • 伦理学视野下对我国传统中药知识保护机制的探索

    作者:李安迪;牛田园;张博源;李筱永;赵晓佩;周畅

    区别于西药理论,中医药知识是隐性知识,中医药知识体系也不同于西医学的体系,但是当前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保护主要还是源于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因其局限性对中医药知识的保护陷入困境,亟待建立一套专门适用于传统知识领域的特殊知识保护制度;而利用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和源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传统知识惠益分享制度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有其先进性、合理性.在明确"中医药知识产权"这一定义的前提下提出了包括确立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法定内容、促进既有知识产权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立法协调、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制度协调、促进地方立法层面的制度创新、确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惠益分享机制等五项对策建议.

中国医学伦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