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중국의약지남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194
  • 国内刊号: 11-4856/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2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宝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树昌

    目的:探究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治疗的患者4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两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量为70 mL,接着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进行CT血管成像。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数量为48 mL,注射流率为4.4 m/s。观察患者由CT血管成像中呈现出的螺旋横轴面的图像,从而对管壁斑块的状态及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实验组总共发现28处斑块,其中硬斑14处,软斑10处,混合斑4处;对照组总共发现17处斑,其中硬斑6处,软斑8处,混合斑3处。实验组头颅CT平扫正常19例,异常3例,脑CTP检查正常7例,异常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TP、CBF患侧与对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CT血管成像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患者颈内斑块的数量,观察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狭窄及闭塞,脑CT灌注成像则可以清楚的了解脑血流量以及脑血容量。二者的结合可以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对病患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胸痛患者临床常规检查及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晓昕;于月辉;王瑛;李潞;赵红丽

    目的:采用临床常规检查,评估冠状动脉风险性。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本院心血管科因胸痛发作疑诊为冠心病患者194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常规检查(ECG和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CTA,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做参考,对其相关性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结果 CAG检出阳性患者155例,阴性患者39例,将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29%、81.94%、89.03%和69.23%、82.05%、92.31%。入选患者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联合检查结果的敏感性为56.77%,特异性为56.41%。结论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有明确的预测价值,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简单、有效、无创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

  •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作者:陈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取1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等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房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中在评价肥胖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不同时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姜家玺;张硕;李雪礁

    目的:探讨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修复的重要性。方法我院2010年~2015年,对19例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其中新鲜损伤(损伤24 h内)8例,陈旧性损伤(损伤超过3周)11例,采用显微镜下缝合神经外膜方法修复。术后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一期8例优,二期3例良,8例可。一期新鲜损伤8例修复效果满意,二期陈旧伤11例术后治疗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不如新鲜损伤修复后。随访1年后患者满意率94.7%。结论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修复对术后疗效非常重要。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贾健

    目的:探析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70例膀胱癌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3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评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与对照组的34.3%进行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适合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理念。

  • 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骁公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大便形成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的起效时间快,安全性高,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患儿患病期间的伴随症状,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的麻醉处理体会

    作者:王福宝

    目的:研究探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救治中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43例的麻醉处理方法,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期间麻醉处理的要点与重要性。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一步的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住院期间并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严重感染型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在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实行手术救治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与合适的麻醉药物,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保护好患者脏器功能,保持患者体内循环的通畅,促进术中止血的同时,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与治愈率。

  • 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明武

    目的:深入探讨CT作用于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诊断,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对症治疗方法,然后将治疗结果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资料整合,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与CT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共计39例,CT诊断准确率为97.50%。结论针对腹部创伤患者行CT诊断,能够准确的对创伤部位进行定性和定位,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于科学治疗方法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体验与对策

    作者:高艳芝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现象分析法对其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缓解心理问题。结果患者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1.3±2.4)、(46.9±2.6)明显优于护理前(58.9±3.2)、(63.6±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由于疾病以及根治术的特点,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身体的创伤与精神上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便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营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1~103 min,平均手术时间(73.2±6.7)min;术后住院时间5~11 d,平均住院时间(7.4±1.3)d;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4±2.3)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头钉切出,并发症发生率为1.7%;6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16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6±1.7)周;根据Harris评分,35例为优,占58.3%;16例为良,占26.7%;8例为可,占13.3%;1例为差,占1.7%。优良率为85.0%。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回振宇

    目的:探究为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观察组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比较两组病患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后回复时间以及刺穿和手术成功率等相比,情况无明显不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的表皮坏死、局部血肿、腰疼等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冠心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引发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被推广。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持续腰池引流治疗与临床研究

    作者:朱海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tSAH患者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应用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本组76例症状均得到缓解,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脑梗死、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结论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腰池引流以治疗tSAH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探讨6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作者:崔景辉

    目的:对急性胃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为64例研究对象,对其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结果64例患者均在治疗前确诊为急性胃穿孔,确诊率为100%,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1例患者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8.4%。结论急性胃穿孔发病紧急,接收到患者后,临床上应该通过病史询问、症状观察、CT、X线检查等及时诊断,确诊后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NPPV治疗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敏;王虹;修丽红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NPPV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压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PPV治疗,能够对患者临床指标起到显著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壮

    目的:分析并研究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进行检查,同时利用三维大密度投影和黑白翻转技术重建出类PET图像,对患者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测量,并对患者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比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经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得出48例患者当中共涉及132个病灶,其中淋巴转移和其他转移分别增多了27%和19%,检查后存在41.27%的患者,其肿瘤分期出现了变化。结论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检验,能够更好的确定患者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 剖宫产手术后按摩腹部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琳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实施按摩腹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84例,对照组产妇在手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在手术后进行按摩腹部,比较两组产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阴道出血量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胀和便秘2.3%、4.7%均少于对照组产妇发生腹胀和便秘14.2%、1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实施剖宫产手术后,进行腹部按摩能够对子宫的收缩产生促进作用,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恢复胃肠运动功能,消除腹胀,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 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切口选择探讨

    作者:侯俊慧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切口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组采用纵切口剖宫产进行手术,观察两组二次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采用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率明显优于采用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二次剖宫产产妇采用纵向切口分娩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盆腹腔的粘连,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 糖尿病治疗中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的疗效研究

    作者:庞智鸿

    目的:探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少,且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较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使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缩短,将胰岛素用量减少,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 椎间孔镜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疗效比较

    作者:潘琦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总体疗效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96.88%,两组前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术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显著远期疗效,但椎间孔镜术具有近期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卧床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准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应用。

  • 远视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柳成浩

    目的:探讨远视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3例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对比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角膜瓣透明、位置正,术后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未经特殊处理,3 d后显著缓解;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治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 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张福琴;冉白灵

    目的:探讨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脑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平均评分(82.64±5.86)高于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8.76±4.36),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应对方式的平均评分为(74.36±8.24)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的平均评分(48.96±5.46),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护理单元运用于脑卒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运用价值高。

  • 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舒适度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婷婷

    目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于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体位舒适度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排除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体位舒适度的不良因素后,患者术后肌肉酸疼等情况得到改善。结论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体位舒适度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医师术中满意度。

  •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的护理研究

    作者:丁丽萍;姜毅;杨爱英

    目的:通过探究血液内科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36例进行急诊的血液内科患者进行分析,详细了解临床急救时的护理对策,总结为优质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达到86.76%(118/136),病死率为13.24%(18/136)。结论对血液内科急诊患者进行及时、正确、优质、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应该受到临床的推广与重视。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韩冰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循证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循证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心理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展开循证心理护理,可充分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使其积极接受治疗,进而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安海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的100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DS抑郁调查表、SAS焦虑调查表和SGRO生活质量量表。结果对照组护理后SDS得分53.6±4.9,SAS得分51.5±5.7。实验组护理后SDS得分41.2±3.8,SAS得分37.2±7.3。实验组护理后SDS得分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GRO总分57.4±13.4,实验组SGRO总分33.7±12.7,实验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 60例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宁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胆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胆结石 手术 护理
  • 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刘颖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120例,通过查阅病例观察入选患者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分析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效果。结果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表现较多,肝炎肝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蜘蛛痣为主,占44.17%和31.67%;脊髓病表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不能站立、痉挛性瘫痪、双下肢肌力下降及肌张力增高,占36.67%、30.00%和17.50%;护理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存在明显的肝病症状及脊髓病表现,治疗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作者:佟奎敏

    目的: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5例,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中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指导以及术后护理等。结果本组55例患者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有3例患者为腹腔内出血,有2例患者为腹腔感染,1例患者为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9%。本组6例并发症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痊愈后全部出院。结论在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进而为患者的预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实施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莉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0例于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方法下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1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14%,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

    作者:郭桂玲

    目的:研究并总结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宏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助产士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护理

    作者:姚震卿

    目的:探究助产士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护理。方法在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其分娩疼痛认知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方法。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产妇分娩的疼痛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需要对产妇的疼痛有所认知,并采取干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度,提高对产妇的护理质量,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 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

    作者:于秋

    目的:总结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选自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112例进行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经过护士给予传染病的常规护理,对症护理,上呼吸道护理,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采取科学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强治疗效果,促进康复,避免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麻疹 患儿 护理
  • 类风湿性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双

    目的:研究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类风湿性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需要实行类风湿性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4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性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刘玉花

    目的:研究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32例小儿自闭症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16例患儿中,9例护理显效,占56.25%,6例有效,占37.50%,1例无效,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16例患儿中,3例护理显效,占18.75%,7例有效,占43.75%,6例无效,占37.50%,总有效率为62.50%。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自闭症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波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程度显著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显著的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应用效果显著。

  • 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马彩红;崔秀珍;陈秀玲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2015年1~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7 d,持续4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措施,值得推广。

  •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杨

    目的:对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预防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评价与比较。结果经护理,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心理、药物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充分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作者:王秀娟;何淑红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宏苏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O知识掌握程度、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CO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CO中毒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CO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缩短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究

    作者:廖桂武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任利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所有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Ⅰ组予以常规护理,Ⅱ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满意率。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脑疝、病情、低血压、脱水剂过量使用等。经护理,Ⅱ组治愈率、满意率明显较高,病死率明显较低,均优于Ⅰ组(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但主要跟脑疝、病情、低血压、脱水剂过量使用相关,经优质护理,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降低,预后改善。

  •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

    作者:满虹

    术中低体温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凝血功能障碍、手术切口感染、心肌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体温降低也会延长药物代谢时间、延缓患者术后恢复。在手术中由于体热从核心到外周的再分布,即使进行积极的保温处理,患者体温也会骤然下降,术中液体输注会增加低体温的可能性。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初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低体温发生,接受短程手术的患者在术末更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能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只有积极采取保温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低温及其并发症,这就提示了我们对这类手术患者在术前就采取加温措施的重要性。

  •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崔桂玲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满意度。结果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以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 脑外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作者:李莉

    目的:探析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2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由急救接诊的患者有87例,自行入院的患者有95例。详细了解院前急救时对患者的诊断、护理手段,并总结为优质有效的院前护理方案。结果急救接诊患者的抢救介入时间明显低于自行入院患者的抢救介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接诊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自行入院患者(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自行入院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院前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应该受到临床的推广与重视。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作者:刘甲木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中药镇静、安神、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震荡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镇静、安神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15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1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较好,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的产生。结论脑震荡患者应用中药镇静、安神和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临床疗效较好,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高海松;黄媛

    目的:本文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将抽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比较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Ashworth痉挛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指标数值与临床总有效率情况。结果通过观察两个组别患者的各项判定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加快患者恢复肢体活动的能力,肌张力加重程度大幅度缓解。

  • 联合应用针灸和中药熏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邓娟

    目的:分析联合针灸以及中药熏蒸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42例与参照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针灸与重要熏蒸法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重要熏蒸法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优质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吴英;李国艳;张芙蓉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胃肠术后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满意度和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 健康教育读本在手外伤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裴丽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读本在手外伤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中心随机抽取附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的健康教育读本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手外伤基本医学知识的认识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如何积极恢复心理状态以及发生相关并发症时的应对方法进行统计,同时在患者出院时对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手外伤基本医学知识的认识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如何积极恢复心理状态以及发生相关并发症时的应对方法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读本干预,能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调整患者心态,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药师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的作用

    作者:孙科

    自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面执行以来,在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在新时期,各类医学设备的发展为检验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技术设备前提。但是,在部分医院尚且存在着不合理应用,甚至是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抗菌药物一旦被滥用或者不合理的应用,势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自2007年,卫生部重新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各级医疗机构要定期针对抗菌药物处方展开点评工作。而药师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医学设备都无法取代的。

  •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

    作者:赵世清

    目的:探讨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收到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标本在所有标本中所占比例,找出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在300份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有80份样本不合格,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26.7%。此外,水质检测不达标的有17份,所占比例为21.3%,卫生餐具的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高,有26份不达标,所占的比例为32.5%,一次性消毒餐具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21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26.3%,空气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16份,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20.0%。在质量控制对策方面,需要加大对此种类型的监控力度。结论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公共卫生用具和一次性消毒餐具检验标本不合格所占的比例高,标本本身达不到检验的标准和标本本身的质量出现问题是造成微生物标本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此外,疾控中心内部,还需要充分调动每个不同部门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大程度优化检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很好地提高样本检测质量,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刍议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作者:孙淑娟;丛林;鲁琪沐

    对于广大学生人群来说,从年龄上讲属于青少年儿童。在传染病发生过程中,学生一旦不能注重日常的饮食、卫生等诸多方面,将非常容易发生传染病。与此同时,对于学校来说,本身存在人流量大特点,传染病容易在此集散。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学校传染病方面科学防治展开探讨,希望促进学校青少年儿童健康。

  • 品管圈活动提高风湿免疫科理疗部位落实率的作用

    作者:梁丽君

    目的:分析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风湿免疫科理疗部位落实率的作用。方法我科于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开展以“提高风湿免疫科理疗部位落实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风湿免疫科理疗部位落实率的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统计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理疗部位落实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理疗部位落实率由之前的33.0%上升到70.8%,高于目标值,目标达成率为116.6%。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风湿免疫科理疗部位落实率,同时也提高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 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爱燕;崔艳霞;张华梅;孙凤桂;孙通华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也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心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故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本文将近年来针对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具体方法综述如下。

  • 分析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靳玺斌

    腹壁切口疝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上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并发率为2%~12%,一般并发于复杂、反复的腹部大手术之后。然而,目前临床尚未推出一种彻底根除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仍有二次入院风险,复发率高、并发症复杂,包括浆液肿、血肿、感染等,严重时甚至并发肠瘘、肠梗阻。腹壁切口疝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重创,还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对此,本文专门研究分析腹壁切口疝外科治疗术式,说明补片材料发展现状,以期为腹壁切口疝未来治疗带去新的启发。

  • 淫羊藿苷转化产物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作者:南敏伦;于淼;赵昱玮;司学玲;吕娜;赫玉芳

    目的:旨在分析淫羊藿苷及转化产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方法对淫羊藿苷进行酶水解、酸水解、酶水解与酸水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构转化,采用薄层色谱法、理化方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转化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得到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水合淫羊藿素、环淫羊藿素及脱水淫羊藿素。采用pNPG法建立α-葡萄糖苷酶筛选模型,对淫羊藿苷及其产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体外活性试验果表明,脱水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Ⅰ及淫羊藿次苷Ⅱ体外活性较淫羊藿苷好,其中脱水淫羊藿素(IC50=0.102 mg/mL)的活性好,与拜糖平(IC50=0.850 mg/mL)相比抑制活性更强。结论淫羊藿苷转化产物可作为继续进行结构修饰的先导化合物,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前景。

  • 1例肺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的危险性分析及药学监护

    作者:李海涛;车燚

    通过对1例肺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的综合分析,阐述了肺水肿患者在使用甘露醇时潜在的临床危险性,同时,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保证了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物。

中国医药指南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