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영상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512
- 国内刊号: 11-489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在脑灰质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灰白质成像在脑灰质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及MRI检查确诊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脑MRI常规T1WI、T3WI序列、FLAIR序列和脑灰白质成像检查.结果:5例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在MRI各扫描序列上病灶信号与脑灰质信号完全相同,特别是在脑灰白质成像上对异位的灰质灶观察更为满意.更有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结论:脑灰白质成像在观察灰质异位方面有独到价值,在分析癫痫病因方面可提供更直接的影像学信息.对于脑灰质异位症患者,脑灰白质成像对于帮助发现病灶并判断其性质甚为必要,是对常规序列的必要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低场强MRI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经MRI诊断为胆固醇结晶的患者,同时有10例行B超对比检查.结果:16例患者胆囊内均可见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可见胆囊内高信号被抑制变为低信号,有3例患者胆囊内的短T1高信号被完全抑制变为低信号,13例短T1信号被部分抑制,主要是胆囊底部被抑制,说明胆固醇沉积在底部.10例患者B超检查示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低场强MRI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有重要诊断价值,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
-
MRI对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例脑胶质瘤病的MRI表现.结果:7例胶质瘤病均侵犯2个脑叶或以上,5例侵及大脑深部结构,病变均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不明显,未见明显强化,DWI示部分病灶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且ADC值低于正常脑实质值,MRS波谱示病变区NAA峰明显降低,2例CHO峰明显升高,未见明显LAC峰,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病.结论:MRI是目前诊断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
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7例36个恶性肿瘤病灶,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首先根据影像资料,利用TPS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佳数量及分布,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内,术后2月随访.结果:CR 17个(47.2%),PR 11个(30.6%),NC 4个(11.1%),PD 1个(2.8%).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
血余炭栓塞狗肾动脉病理改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血余炭栓塞狗肾动脉的病理改变,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中药血余炭磨制成200~500μm大小的颗粒,超选栓塞部分末梢动脉血管.栓塞术后第7、14和56天分别处死1、2和3号犬,取出双肾固定,制作病理标本.结果:栓塞术后第7天,肉眼见栓塞部分肾脏缩小,切面末梢血管内有栓塞剂;镜下见血余炭栓塞剂附着于血管壁伴血栓形成.栓塞术后第14天,炎性反应明显,并有少量出血,血管壁炎性坏死,血栓逐渐机化.栓塞术后第56天见栓塞部分肾脏明显缩小.有大面积的缺血性梗死;镜下见血栓完全机化,栓塞组织呈缺血性梗死,栓塞血管有少量再通.结论:血余炭栓塞的病理过程为:血余炭附着血管壁,诱发血栓形成,血栓机化,血管壁炎性坏死,管腔闭塞,栓塞组织缺血性梗死,栓塞血管少量可再通.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 cm和43 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结直肠癌多层面CT仿真肠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的对比
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镜(CT 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肠镜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瘸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准确诊断.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16例,均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析表皮样囊肿在T2WI、T1WI、增强扫描和DWI上的影像表现.结果:16例均呈长T2长T1信号,其中2例伴短T2间隔信号,增强扫描14例无强化,2例呈包膜和间隔强化.16例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血管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对脑静脉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血管瘤的16层螺旋CTA及CTV表现.结果:动脉期CT血管造影5例未发现明显异常,10例病灶仅部分显示,且密度淡.静脉期脑CT血管造影15例均清晰显示放射状排列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整个形态似海蛇头.结论:16层螺旋CT双期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静脉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
不同形态类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类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形态特点和动态增强CT表现.结果: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型14例,管周浸润型4例,管内生长型2例.肿块型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动态扫描早期肿瘤周边呈环状强化,中心部分早期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延迟期呈现持续性强化为特征性表现;管周浸润型表现为沿胆管树走行的分枝状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远侧胆管扩张,动态扫描肿瘤呈渐进性延迟强化;管内生长型表现为扩张胆管内的乳头状或结节状病变,动态扫描早期呈轻度均匀性强化,延迟期无强化.结论:不同形态类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不同,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ICC的形态学类型,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判断患者预后.
-
中老年人右上纵隔增宽的X线平片与CT对照分析
中老年人右上纵隔增宽较为常见,它可由多种病变引起,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和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右上纵隔增宽病例分析如下.
-
腰椎椎弓峡部摄影角度的对照性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医学影像学设备不断问世并相继应用于临床,但传统的常规X线检查仍然是骨与关节系统疾病的基本检查手段.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腰椎后斜45°角摄影,观察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但效果不很理想.经文献查询国内又未见有相关报道.因此,我们对200例因腰痛到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腰椎斜位摄影的对照性研究.
-
高频超声诊断63例小腿跖肌腱断裂和三头肌损伤
随着超声诊断仪和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诊断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对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能清晰地显示,可提供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重要信息[1].我科自2004年开始尝试超声对软组织运动创伤的检查工作,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5月~2006年12月门诊收治的小腿三头肌损伤63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技术水平.
-
70例关节损伤MRI征象分析
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比较复杂的系统,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关节骨质损伤、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等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时常出现一些假阴性的结果,造成关节外伤的漏诊.关节造影、关节镜诊断准确性虽然较高,但是轻度的损伤或解剖结构改变不明显的病变很难显示,而且两者均有创伤性.自MRI应用于临床后,其多平面与多参数成像、软组织高对比度及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使关节内部微细结构得以显示,且具有无创伤、安全、无辐射等优点,它能大限度地减少假阴性,减少漏诊.现将本组经X线、CT检查结果为阴性,而MRI检查清楚显示了关节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的病例报告如下.
-
CT血管三维成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侧支血管的影像学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1,2],且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是,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加等原因,原有的肝动脉等肿瘤寄生血管狭窄或/(和)闭塞,继而形成了侧支血管,直接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睾丸扭转多发生于青少年,早期诊断对能否保留睾丸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上,睾丸扭转和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等较难鉴别,如果不能及时作出诊断,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本文报道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12例,探讨其临床意义.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是原发肝癌的少见类型.其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均与肝细胞癌有所不同,为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着重分析其CT表现,找出CT特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
超声在贲门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对贲门癌的放疗观测,有其独特之处.现将我院超声观测60例贲门癌放疗情况报告如下.
-
9例先天性消化道膈疝临床影像特征
结合我院1996~2006年经手术证实的9例少见先天性消化道膈疝患者,总结其临床影像特征.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再探讨
虽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近年来在盆腹腔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既往研究表明HIFU对离体的人子宫平滑肌瘤有明确杀伤作用[1],但对在体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估尚需进一步考证.本文采用经腹入射大功率、短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治疗,进一步摸索治疗方案,分析探讨其应用的合理性,提高有效性.
-
山东省CT机分辨率的检测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CT机的技术进步及应用的日益普及,它已成为影像学诊断领域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为掌握山东省内CT机的应用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对省内所有医疗单位(部队系统除外)的CT机进行了应用质量检测.现就其中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的检测结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
膝关节隐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大而且构造复杂的关节,损伤多[1],是由股骨髁、胫骨髁及髌骨、腓骨构成的活动关节,股骨髁及胫骨髁为松质骨,表面覆盖软骨,关节内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和"O"形的外侧半月板以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的骨髓腔由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及脂肪组成.当膝关节外伤时,这些结构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膝关节外伤造成的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螺旋CT诊断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互相影响,且两病的并发率有增高的趋势[1].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可以改变肺结核的病变特点,致其有多变性[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螺旋CT表现,可以反映其病理演变过程,显示与一般性肺结核影像表现不同.现将10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螺旋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中西医结合证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二级学科,研究范畴很广,但证型影像学研究一直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近五年来全国各地同道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涉及二十多个病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文现进行简要回顾.
-
BOLD-fMRI实验技术方法及后处理研究进展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诞生于MRI技术广泛应用的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集功能、影像和解剖为一体的在活体定位人脑各功能区的有效方法.
-
MSCT诊断回肠脂肪瘤并肠套叠1例
女,37岁,因"脐周阵发性疼痛1 d,加剧12 h"收治入院.患者呈脐周阵发性绞痛,无放射,伴腹胀,恶心,呕吐,其中2次为咖啡样内容物,肛门排气、排便正常,无畏冷、发热,无血便,无里急后重,发病以来精神疲惫.否认有肝炎、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疾病史.
-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1例
女,33岁.2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腺外侧有一约2.0 cm×1.0 cm肿物,无压痛.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效.患者无发热、盗汗,无乏力、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检:左乳外上象限触及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肿块,大者约1.5 cm×1.5 cm,边界不清,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
关键词: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影像诊断 -
慢性阑尾炎包块误诊1例
女,17岁,腹痛伴发热9 d,体检示右侧腹部8 cm×6 cm肿块.化验:白细胞7.7×109/L.临床诊断:右侧卵巢囊肿.CT表现盆腔内偏右侧可见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2.8 cm×11.0 cm×8.7 cm,密度不均匀,内见条片状软组织样分隔影,部分呈包裹样改变,增强后实质部分轻度强化,膀胱、子宫及周围肠管明显受压(见图l,2).诊断:盆腔内囊实性肿块,考虑囊腺瘤可能.
-
超声诊断胎儿左侧膈疝1例
孕妇,25岁,孕25周.产前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头颅光环完整,双顶径约66 mm,头围236 mm,腹围183 mm,羊水稍增多,大深度约79 mm,脊柱排列整齐,四肢齐全,骨骼发育未见异常;腹腔内未见胃泡回声,胎儿左侧胸腔内可探及一约50 mm×26 mm大小的不均质混合性包块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内可见一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其旁还可见数个小的囊状无回声结构,仔细探查可见囊状无回声结构有蠕动,心脏受其挤压并至胸腔右侧,心尖部朝左,心脏十字结构正常,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关系正常,胎儿左肺被挤压缩小位于左后方,腹围稍缩小,心胸比例84%(见图1,2).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例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drenal Myelolipoma,髓脂瘤)是一种少见的无功能性良性肿瘤,多数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尸检时偶尔发现,尸检发现率约为0.08%~0.2%,组织学上由成熟脂肪组织和不同比例的骨髓造血细胞构成,可伴有钙化和出血,术前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确诊,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
成年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又称Ceelan病,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少见病,表现为间隙性、弥漫性肺泡内出血[1],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成人少见[2].影像学检查容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近收治1例典型病例作一报道.
-
彩超诊断胆道蛔虫并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
女,64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前1 d因进食油性食物后,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向右肩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后急查B超。
-
中医辨证影像诊断学研究概论Ⅰ
中医学具有先进的认识论,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华,但几千年来为实践这种理论,所采取的手段仍然主要依靠望闻问切这样具有主观性的诊断方法,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2008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2007年第6期继续教育选择题答案
关键词: 继续教育 -
多层螺旋CT应用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CT的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1992年Elscint公司推出首台双层CT,开创了多层CT先河,1998年四家公司同时推出了4层CT,从此,进入了多层螺旋CT时代.仅仅3年的时间(2001年)16层CT就已经问世,正当大家在努力适应16层CT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时候,2003年64层CT又推向市场.2005年研制成功了双源CT,使CT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更加完善.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光学技术给现代医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59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1665年英国人胡克改进了显微镜,观察到生物细胞,到19世纪意大利阿米奇等人制出消色差显微镜,观察细胞裂变的过程,认识到细胞是遗传物质的基础,使人类开始以图像的形式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具有了分辨诸多病菌的能力.1885年发表的"细胞病理"学说,把病因与组织及其细胞的病变联系起来,后逐步把医学图像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直到用医用X线机透视、摄像,使医学图像诊断趋于完善.这也是光电子仪器在医学上早期应用的范例.随着各种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也不断深入.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