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중화병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真两性畸形伴成熟性畸胎瘤恶变一例
患者男,30岁.因自觉下腹部肿物逐渐增大3个月于2006年2月入院.体检:下腹部可扪及质硬肿块,约18 cm×17 cm大小,右侧睾丸缺如,左侧睾丸约2 cm×2 cm×1 cm,位于腹股沟外口处.患者外生殖器为男性表型,第二性征亦为男性表型.
-
距骨Langerhans细胞肉瘤一例
患者女,57岁.左踝扭伤1年余伴疼痛加重及行走困难3个月,于2005年5月23日入院.X线和CT提示左距骨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图1).淋巴结未检见肿大,肺、肝、脾、肾及骨髓等未查见病变.临床以左踝关节结核、肿瘤不除外手术.
-
继发于肛管腺癌的肛门Paget病一例
患者男,58岁.因肛旁肿块伴瘙痒1年于2005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5年前曾有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史.实验室检查:血清CA12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EA)检测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为肛管癌,手术切除直肠肛门病灶.
-
异时性乳腺和腹膜外双原发恶性肿瘤一例
患者女,47岁.右上腹隐痛1个月于2004年10月21日第一次入院,门诊彩超示胰头右侧、右肾前方5.9 cm×5.3 cm×6.4 cm的实性团块,剖腹探查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腹膜外,边界尚清楚,腹膜光滑,未见侵犯,周围脂肪组织未见肿瘤浸润.
-
前列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的病理形态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的形态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4-2006年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病例11例,复习HE和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并对有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病变的蜡块重新进行34βE12、p63和P504S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点.结果 11例不典型小腺泡增生均表现为排列紧凑的小腺体,其中6例小腺泡数量在3个以下,圆形或轻度不规则形,核呈单层排列,有的细胞核之间间隔较大.细胞核普遍增大,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可见明显的核仁.胞质呈嗜双色性或空亮,腔缘相对平整,部分腔内可见蓝色黏液.免疫组织化学显示34βE12、p63阴性,P504S阳性或弱阳性.4例腺泡数量超过3个,圆形或轻微不规则形,细胞核轻度增大,核仁不清楚或有小核仁.34βE12及p63阴性或点状阳性,P504S弱阳性或阴性.11例患者二次穿刺活检诊断为癌的有4例,多为第一次活检中腺泡数量较少但有明确细胞异型性的病例.结论 不典型小腺泡增生是一种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的病变,其腺体数量或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改变不足以诊断为癌的一类病变.不典型小腺泡增生病例二次活检发现癌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增生.
-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光镜下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的特点.结果 患者18例,平均年龄(18.2±12.4)岁(7~54岁),男∶女=2∶ 1;部位以侧脑室占绝大多数(16例,88.9%);11例(61.1%)伴有结节硬化症,以面部血管纤维瘤多见(8例,44.4%);症状以头痛、呕吐(11例,61.1%)常见,其次为视力下降(3例,16.7%).CT:7例呈高密度,5例增强后强化;MRI:T1WI等信号63.6%(7/11),T2WI高信号90.9%(10/11),增强后强化81.8%(9/11).82.4%(14/17)获手术全切.随访4例,均存活,平均随访期3.5年(1~5年).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有核偏于一端、胞质丰富红染的梭形细胞,呈瓜子形的胖细胞以及节细胞样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梭形细胞以神经胶质标记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为主(18/18,100%),而神经元标记如突触素主要在胖细胞、节细胞样瘤细胞表达(14/18,77.8%),16例(88.9%)MIB-1标记指数≤1%.结论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具有独特组织病理学特点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手术全切预后好.
-
窖蛋白-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原发性肺癌、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及36例淋巴结转移癌行caveolin-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54例原发性肺癌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中50例新鲜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 caveolin-1为膜/质表达蛋白,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率为100%.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9.1%(91/154),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Western印迹结果进一步证实caveolin-1在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caveolin-1在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和64.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aveolin-1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Ⅲ、Ⅳ期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组(P=0.042),caveolin-1表达与NSCLC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及MVD值无关(P>0.05).结论 caveolin-1其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的同时,可能还具有促进NSCLC进展和转移的活性.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进展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一类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左右.DLBCL的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极具异质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能并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病种.
-
端粒酶逆转录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和CD105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人脑胶质瘤标本70例(男35例,女35例)取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0年1月-2005年5月存档的手术标本.患者年龄7~73岁,平均42.6岁,按WHO的年龄分期标准,青年组(≤44岁)42例,中老年组(>44岁)28例,肿瘤大小≤5 cm 34例,肿瘤大小>5 cm 36例.
-
羊水栓塞的简易病理诊断
羊水栓塞是产科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70%~85%.该病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后果严重,诊断标准常以临床诊断作为推测[1].病理诊断因介绍的方法难以操作,国内医院少有应用.如何提高病理在诊断中的作用,推广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在近年的工作及接受外院送检标本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对脐血内皮祖细胞(EP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M200培养液.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后,进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CD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鉴定其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特定阶段,通过MTT、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HDL对EPC增殖、抗原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在细胞分化阶段,HDL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促使细胞由G1期向S期的转化.细胞增殖指数增加15.3%.cyclin D1表达增加89.9%.结论 脐带血中含有内皮祖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HDL对内皮祖细胞在体外的分化、增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抑制黑色素瘤浸润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对黑色素瘤生长及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57只,建立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分多西环素组、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内皮抑素组和对照组4组,给予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处理,比较肿瘤的体积大小及生长速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MMP-9、MMP-2及TIMP-2的表达.结果 多西环素组、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和内皮抑素组肿瘤均较对照组生长缓慢(F=4.32, P<0.05),其中多西环素组、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和对照组之间肿瘤平均生长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t=2.58;P<0.05).MMP-2、MMP-9和TIMP-2在各处理组的表达与在对照组的表达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9,F=5.56, F=4.64; P<0.05).结论 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联合使用,影响肿瘤组织MMPs及其抑制剂的表达,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和局部浸润转移.
-
SV40增强子修饰提高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能启动治疗基因的表达,用于治疗端粒酶阳性肿瘤.已有研究运用hTERT启动子携带肿瘤治疗基因进行肿瘤靶向性的基因治疗[1,2].
-
一种简易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对照新方法
随着现代化病理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发展,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操作也日趋规范化,"香肠"技术、组织芯片技术不断在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对照中得到应用,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对照实验,通过对比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
-
乳腺分叶状肿瘤
分叶状肿瘤属乳腺罕见的纤维上皮病变,占乳腺肿瘤的不到1%,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5%.Müller首先叙述,并将此肿瘤命名为叶状囊肉瘤.此命名易引起误解,因为该肿瘤罕见囊性,且大多数呈良性的临床经过.
-
学习和掌握肿瘤的WHO分类,提高病理诊断和研究的水平
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基因和分子水平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大多数肿瘤是体细胞突变导致后天获得的遗传性疾病,对癌症本质是一种遗传性疾病(cancer is a genetic disease)的认识已渗入到临床肿瘤学的各个方面,在肿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中许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
澳大利亚病理医师资格考试介绍
在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家学会的帮助下,本人于2005年8月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得市南澳医学中心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病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全部过程,并获得了该年度的除口试外的全真试题,体会颇深,现做一简要介绍.
-
关于规避医疗事故风险的一些看法
7年前A医院诊治1例前纵隔肿物的年轻女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瘤(混合性),周围脂肪组织中有瘤细胞浸润",经局部放疗后临床痊愈出院.1年后患者右前臂出现肿胀,在B医院活检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同时复查纵隔肿瘤病理切片,认为两者形态学改变一致,随后患者又进行了化疗.
-
再接再厉,努力提高我国的病理诊断和研究水平
2006年病理学术年会于6 月9 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召开.大会不仅是全国广大病理工作者交流的平台,也是对我国病理科研水平及临床水平一年一度的集中展示.从大会交流的论文以及会议所展示的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肝脏汇管区炎症伴小胆管增生
1.病例简介:患儿女,2岁.因精神稍差,腹部不适,B超提示肝内弥漫性病变于2004年1-3月3次入院.患儿有阵发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8℃.体检:腹部膨隆,肝肋下6 cm可及,质中偏硬,脾肋下2 cm,无皮疹,双侧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数枚.
-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纪要
一年一度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学术年会是国内病理学同仁学术交流和畅叙友情的盛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6月9~1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召开.
-
我国著名病理学家于佩良教授
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于佩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8日15时30分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逝世,享年85岁.
年 | 期数 |
2019 | 01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