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

中国骨伤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국골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483/R
  • 国内刊号: 李为农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ggszz@sina.com
  • 曾用名: 中国果树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夏贤武;沈剑敏;康五根;袁建军;盛亮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20例符合Pitt等描述典型影像学征像的股骨颈疝窝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男17例,女4例;年龄30~85岁,平均53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其中13例行MRI检查.结果:21例发现股骨颈疝窝病灶29个,累及右侧9例,左侧8例,双侧4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直径约16mm,X线表现为透亮区或硬化环,CT表现为骨质缺损区,密度因成分不同而呈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缘伴有薄层清晰硬化缘,临近骨皮质见局限性裂隙样缺损与骨质缺损灶相通,MRI信号不定,多数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异性,CT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基本可以确诊,X线及MRI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 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治

    作者:王西迅;李钧;童哲;孙文海;陈波;胡继超;崔岩;魏勇;潘跃

    目的:探讨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平均35岁)行闭合手法复位,成功3例,另2例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术中见拇指籽骨翻转脱位,与掌板、拇短屈肌腱一起卡入掌指关节间隙的掌侧,形成绞锁.籽骨复位后,绞锁即得到纠正.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无红肿,手指感觉正常,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5°,不影响正常生活及正常工作,治疗后绞锁无复发.结论:拇指籽骨翻转脱位是导致掌指关节绞锁的重要原因之一.

  • 儿童内外踝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5例

    作者:郭永强;王剑利;杨华山

    踝关节在下肢负重行走功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外踝缺损将影响踝关节完整与稳定,导致踝关节内外翻畸形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对于骨骺未闭合的儿童,尤为重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其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日益受到重视,为保持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重建儿童患者踝关节解剖结构成为共识.

  • 经皮内固定治疗骨盆环损伤

    作者:王海章;吴文元;魏金栋;石晶;陈著学;高乐才;刘阳;武永东;王峰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骨盆骨折程度及移位情况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传统上对骨盆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达50%~60%[1].近年来,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在骨盆的解剖、生物力学、影像技术、治疗器械方面的发展,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手术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白2003年5月至2008年9月对23例患者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动态外固定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袁海涛;李启生;黄宗贵;戴海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损伤,是指位于距桡腕关节面2~3 cm的松质骨骨折,其发生呈双峰年龄分布,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女性[1].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的桡骨远端骨折基本属于低能量损伤,但仍能导致严重的关节内粉碎和移位,相当部分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如采用闭合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治疗中后期难以维持复位,且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易导致腕关节僵硬、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切开复位则创伤大,部分患者还要行二次手术,加重经济负担.动态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该类型骨折可获得和维持骨折复位,且操作简单.本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单边动态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42例,随访观察表明短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7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杰彪;徐德洪;包学迅;李之斌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1].内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比较常见,内踝骨折同时伴外踝骨折或腓骨下端骨折的亦不少见,但内踝骨折同时伴胫骨前唇骨折的病例不多见,有时前唇骨折的骨片不大或骨折线较细无移位,更容易忽视,仅复位固定内踝骨折,常常引起踝关节不稳或发生距骨半脱位.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治疗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7例,同时予以复位固定内踝及胫骨前唇,取得了良好疗效,随访至今,均未发生踝关节不稳或距骨再次脱位,报告如下.

  • 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责任椎的选择

    作者:季卫锋;华仲森;厉驹;马镇川

    目的:通过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分析,阐述"责任椎"选择在老年多发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9例(38个椎体),通过临床表现、X线、MR确定"责任椎体"24个.手术在C形臂X线透视下进行,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入球囊,持续透视监控下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 d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次日由卧床转为下地行走,未发现并发症.术前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分别为(34.22±11.51)%、(26.53±11.61)%.术后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分别为(13.21±11.43)%、(15.10±6.50)%;骨折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24.50±3.10)°矫正至术后的(8.70±4.30)°;手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由术前(83.00±6.00)分减少至术后(27.00±5.00)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责任椎"的选择."责任椎"的选择需符合:①查体有明显棘突压痛、叩痛的椎体;②X线表现为椎体压缩性改变,MRI表现椎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序列高信号;③影像学表现能够解释临床症状体征.

  •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重建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梅锦荣;李雄峰;祝跃明;罗斌

    目的: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探讨骨折分型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6例,男95例,女31例;年龄23~58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重建图像,提出分型方法.其中中央压缩型13例,劈裂型8例,劈裂压缩型79例,粉碎型(性)26例.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骨折固定方法.结果:126例患者经0.5~4年,平均1.2年的随访.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对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统计.手术前后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能正确的指导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的选择,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非选择性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

    作者:夏增兵;王丹;袁永健;闵继康;杨文龙;徐旭纯;李战春

    自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对44例(52指)多种原因所致的末节断指,采用非选择性进行多种方式再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逆行性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丹杰;夏冰;毕擎;洪剑飞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31%[1].肱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内固定物材料的发展以及手术操作的日益完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已得到广泛认可.尤其对于多发骨折、开放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或臂丛损伤、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漂浮肘和闭合复位不满意的患者,手术治疗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1-3].自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我们应用逆行置入可膨胀自锁型髓内钉(Fixion IM,Disc-O-Tech Medical Technologies,Israel)治疗肱骨干骨折,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作者:吴连国;史晓林;童培建;宋小平;刘康

    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月采用弹性髓内针(ESIN)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甲板、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重度嵌甲症

    作者:李允;杨国兴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患侧甲板、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82例躅趾重度嵌甲症,取得满意疗效.

  • 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脱位16例

    作者:叶舟;占蓓蕾;占允中

    近年来,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松质骨部位的固定,取得了公认的效果[1],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脱位16例,现报告如下.

  •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周玉成;陈志伟;戴祝;唐正午;曹盛俊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是踝关节内软组织嵌入(又称撞击组织),随关节活动产生摩擦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局部交锁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患,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手术逐渐转变为关节镜下完成,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自2005年3月至2008年8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9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关节突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

    作者:程才;李书奎;赵晔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椎弓峡部不完整导致的腰椎不稳所引起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疾患,通常继发腰椎管狭窄,因而充分减压、即刻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的骨性融合为其治疗的关键.如何获得长期有效的骨性融合直接影响到其远期的治疗效果.传统的横突间植骨由于存在手术出血多、植骨融合率不高、易形成假关节等缺点,使得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植骨融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自2002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关节突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1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杨永明;张海峰

    胫骨Pilon骨折是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1],其高度的不稳定、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损伤及永久性关节面不平整导致不良的预后.2001年至2006年治疗了30例胫骨Pilon骨折,针对不同类型胫骨Pilon骨折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 异体皮质骨板在严重骨缺损股骨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钱万锋;沈海良

    21世纪,随着关节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日臻完善,人工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数量不断增加,使用年限不断延长,相关的翻修数量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全美共行183 000例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翻修手术31 000例,占17%左右[1].比起初次的髋关节置换,全髋翻修面对的患者情况多变复杂,手术难度大,要求的手术技术高,关键技术之一是处理股骨假体周围的严重骨缺损,是对所有关节外科医生的一大挑战.其中的股骨侧缺损用一般传统技术重建困难,而自体骨移植受到自身骨量和强度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异体皮质骨板配合假体使用修复股骨缺损成为可能.自2002年以来,利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配合假体使用治疗全髋翻修术中股骨段缺损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关节镜下硬膜外穿刺针缝合半月板在急性半月板撕裂中的应用

    作者:杨光;马云淼;徐铁锋;高志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急性撕裂半月板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急性半月板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下用硬膜外穿刺针和强生2号不吸收线进行半月板缝合,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17~42岁,平均28.4岁.对患者进行术后6~12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主观症状及查体检查.结果:Lysholm评分,术前46.72±13.46,术后89.43±18.2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P<0.01).患者的主观症状及查体检查:无交锁复发,内侧间隙无疼痛,无内侧与后内侧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试验阴性.术后未见血管、神经或肌腱损伤的并发症,也未见感染病例.结论:关节镜下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急性撕裂半月板的术式具有简便、可靠、缝合强度大、疗效明确的优点.

  •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OPGL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柏龄;谢登辉;王宗伟;李佛保;徐栋梁;黎艺强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组(OVX组,20只,切除卵巢后不给予淫羊藿处理),淫羊藿组(TFE组,20只,切除卵巢后给予淫羊藿灌胃).所有大鼠术前及术后4周以DEXA骨密度仪检测L<,4>骨密度变化(若BMD下降>20%,则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后TFE组大鼠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浓度30mg/ml,10ml/kg,1次/d)灌胃4周.所有大鼠处死前再行DEXA骨密度检测,过量麻醉法处死后取其股骨下部,切片匀浆提取骨组织中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组织护骨素(osteoprotegrin,OPG)、护骨素配体(OPGL)mRNA的表达.结果:①TFE组大鼠切除卵巢4周后,腰椎BMD均值降至(0.084±0.020)g/cm<'2>,降幅>20%证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TFE灌胃4周后其腰椎BMD提高至(0.112±0.009)g/cm<'2>,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FE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较OVX组相比,明显增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OPGL mRNA表达促进作用不明显,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E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 中药片仔癀胶囊对骨肉瘤U-2OS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俐;于波;林建华

    目的:研究中药片仔癀对骨肉瘤U-2OS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①采用1月龄SD大鼠16只,雌雄各半,体重120g左右,随机分为2组(空白血清组和片仔癀治疗组),每组8只.空白血清组大鼠灌服PBS,片仔癀治疗组大鼠灌服中药片仔癀溶液.②人骨肉瘤U-2OS细胞培养于舍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的RPMI 1640培养液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用MTT法检测不同含药血清浓度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对骨肉瘤U-2OS细胞作用佳的片仔癀含药血清浓度.③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骨肉瘤U-2OS细胞形态.④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的凋亡.⑤提取基因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以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20%片仔癀含药血清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佳.②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空白血清组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在20%片仔癀胶囊含药血清组,可见部分细胞体积变小、变圆,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折光性增强.随作用时间延长,变圆细胞逐渐增多,部分贴壁细胞皱缩、变圆、脱落,可见坏死细胞及碎片.③20%片仔癀胶囊含药血清组,TUNEL检测阳性.④DNA Ladder电泳结果:含药血清组细胞基因DNA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带.⑤透射电镜观察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凝聚,细胞表面出现凋亡小体.结论:中药片仔癀胶囊对骨肉瘤U-2OS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臀筋膜间室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亓立祥;陈红;郭恒

    病例1:男,46岁,酒后昏迷7 h收住内科.酗酒后倒在卫生间,7 h后被发现送医院.入院时体检:呈深昏迷状态,压眶反射消失,右前额可见一血肿,右臀横纹处有擦痕.次日患者渐醒后,觉右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亮,右下肢疼痛及小腿麻木.查体:右臀肿胀、张力高,局部皮温稍高,压痛明显,压之有右下肢放射痛,右髋关节伸髋及外展时疼痛明显,轴向叩击痛不明显,右小腿内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躅背伸力下降.臀部X线片见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右臀部CT扫描:右臀部软组织显著肿胀,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CT值为3 924Hu.诊断:右臀筋膜间室综合征.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减压引流术.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辛志强;赵樑;王剑文;唐尧

    腰痛是临床中的常见和多发症状,是较复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60%~80%成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腰痛.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不一,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别,结合近年来国际、国内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体会就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治疗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免疫学理论探讨

    作者:李盛华;王久夏;张佳红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主要临床表现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与免疫学的关系,研究LDH的主要症状疼痛与免疫复合物(IC)、巨噬细胞(M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E2(PGE2)、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上防治和治疗LDH开辟新的途径.将目前LDH的疼痛的免疫学理论探讨进行综述.

  • 折顶成角手法在Colles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程延;李成

    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采用折顶成角手法治疗Colles骨折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正骨手法
  • 骶髂关节错位的手法治疗

    作者:栾龙;闻英奎

    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是组成骨盆的重要关节.骶骨关节面为凹面,髂骨关节面呈凸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为一微动的关节,一般认为不易发生错位,但是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率非常高,是引发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往往以腰椎间盘突出来诊,自诉腰及臀部疼痛或伴有受累侧下肢疼痛麻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无明显疗效,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6例,取得满意疗效.

  • 《中国骨伤》2009年第4期继续教育题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骨伤
  • 如何正确把握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作者:胡良平;王琪;毛玮;陶丽新

    任何一项实验研究通常都包括受试对象、实验因素和实验效应三个部分,故称其为实验设计三要素.医学实验的受试对象主要是人、动物和样品.进行实验研究,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向受试对象施加干预措施,在统计学上称其为因素(如药物种类、手术方式或其他治疗手段等),通过对某些指标在不同受试对象身上的表现,得到所谓的实验结果,通过运用某些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找到因素不同水平或不同因素作用条件下观测指标取值的变化规律性,从而达到了解和掌握人们关心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以实现研究者初的研究目的.

  •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姚共和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的病理类型和不同的致痛机制,产生了众多的相应治疗方法,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椎间盘超市",大体可分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三大类.一个疾病具有如此多的治疗方法,一方面显示了人们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商榷.如何针对病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掌握好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是临床医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 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黄承军;唐福宇;刘保新;王力平;娄宇明;梁伟斌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61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37.7岁.痛变部位:L<,3,4>5例,L4,542例,L5S1 49例,L4,5和L5S113例.手术:单侧1个节段88例;同侧2个节段13例,1个节段双侧8例.评估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疗效及满意度,并对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年和平均5.2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40±1.68)分,分别提高到(13.40±1.42)分和(13.15±1.3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0±1.55)分分别下降至(1.90±0.84)分和(2.10±0.58)分(P<0.01).术后1年优77例,良23例,可9例,差0例;术后平均5.2年优75例,良23例,可11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5.4%和94.5%,平均恢复工作时间1个月.影像学显示无一例发生腰椎失稳征象,手术椎间隙高度丢失在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发生率分别为57.8%(26/45)和93.3%(42/45).结论: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中、远期疗效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微创手术仍不能有效避免手术椎间隙高度的丢失,但并不一定导致椎间不稳和神经根受压.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性化治疗

    作者:韩健;汤永安;尹战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及实用性,分析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纤维环是否破裂,椎间盘是否游离、脱垂,是否合并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是否伴有神经症状等,分别采用个性化的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393例获得随访,男189例,女204例;年龄23~76岁,平均44.6岁.210例保守治疗,145例微创治疗,38例开放手术治疗.根据Macnab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93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3个月~3年).根据Macnab标准:显效346例,有效29例,无效18例,显效率88%(346/393),有效率95%(375/393),无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复发率18.1%(38/210),微创治疗复发率9.6%(14/145),开放手术复发率5.3%(2/38).结论:保守治疗应用普遍,对轻症患者疗效可靠;微创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有主流趋势;开放手术治疗适应证要求严格,传统手术方式受到挑战.个性化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希标

    1997年,Foley和Smit研制出经腰椎后路正中入路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microendoscopy disectomy,MED)系统,这套系统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疗效确切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对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我科2007年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45例(93个椎间盘),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的疗效分析

    作者:俞雷钧;宋红浦;张春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病例400例,男220例,女180例;年龄16~73岁,平均43.3岁.采用后路小切口开窗法,切口小于5 cm,椎板开窗为2 cm×2 cm,髓核摘除后,常规探查神经根管并予以扩大减压.术后常规用地塞米松5mg,连用3d,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近期随访(术后2年以内)380例,优308例,良48例,差24例,优良率93.7%;远期随访(术后3年以上)348例,优244例,良48例,差56例,优良率83.9%.近、远期疗效优良率经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下降趋势.

  •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作者:余庆阳;杨存瑞;余浪涛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①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 不同作用方向的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立江;金叶道;郑如云;范炳华;杨米雄;应晓明;王琪凯;张文波

    目的:比较向前方向作用的后伸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和向左右方向作用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209例,男131例,女78例;年龄20~79岁,其中50岁以上58例.膨出型92例,突出型69例,游离型48例.2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 min后,用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 min后,用旋转腰部扳动整复手法治疗.隔1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并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2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在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行走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按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膨出型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突出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比治疗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比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疗效满意,但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更好.

  • 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作者:杜红根;蒋忠;魏晖;宋鸿权;叶树良;黄梅珍;宁喜涛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为特殊,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6 526例,其中20岁以下68例(1.04%).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到随访的42例,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疗效,探讨其发病因素.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作者:王运龙;赵医琳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其病变发展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常常导致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24例中,合并马尾神经损伤49例,占21.8%,根据本组随访疗效提出分析讨论如下.

  • 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则的演变

    作者:赵平;田青

    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的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的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的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文献回顾的角度,总结了本病的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的深入和治疗原则的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 关于"健康人群颈椎开口位X线表现调查"一文的商榷

    作者:于红

    尊敬的<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我今天浏览到贵刊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一些失误,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应该引以为戒!尤其对较敏感或存在争议较多的领域更应如此.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我对贵刊刊登的这篇文章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中国骨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