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Electronic Edi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8773
  • 国内刊号: 11-9357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高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肺腺鳞癌外科疗效分析

    作者:杨海堂;姚烽;孙益峰;余科科;顾海勇;陈天翔;赵珩

    目的 探讨分析原发性肺腺鳞癌(AS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AS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ASC患者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以及5年无病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 该研究共有205例AS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45例(70.7%),女性60例(29.3%);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60.7±9.7)岁.N0、N1和N2期(N0 us N1,P=0.031;N1vs N2,P=0.037)之间以及Ⅰ、Ⅱ和ⅢA期(ⅠvsⅡ,P=0.021;ⅡvsⅢA,P=0.007)患者之间预后均有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T分期(P=0.011)、TNM分期(P<0.001)以及辅助化疗(P=0.008)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而TNM分期(P<0.001)和辅助化疗(P =0.005)是预测相应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ASC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T分期和TNM分期有关;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ASC患者的生存.

  •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

    作者:杨海堂;姚烽;澹台冀瀓;赵洋;赵珩

    目的 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ACC)佳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诊治的原发性气管ACC患者的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A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0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53例(48.6%),女性56例(51.4%);ACC患者的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46.9±9.0)岁,中位年龄46岁;切除的肿瘤平均直径和气管平均长度分别为(28.9±7.4)mm和(32.9±7.4)mm;总体镜下切端阳性(R1)比例为84.4% (92/109).所有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7%和43.2%,及62.0%和20.0%.根据切缘阳性与否以及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放疗进一步分组分析:在总生存率方面,切缘阴性未进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R0/0)显著优于切缘阳性并进行术后放疗(R1/1)组以及切缘阳性未进行术后放疗(R1/0)组(x2=4.410,P=0.036;x2 =8.448,P=0.004);而R1/1组与R1/0组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0,P=0.194).在无病生存率方面,R0/0组和R1/1组均优于R1/0组(x2=7.808,P=0.005;x2=9.907,P=0.002),而R0/0组与R1/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0,P=0.137).结论 气管ACC外科切除后生存时间较满意;气管ACC浸润范围广,R0切除率低;R1切除的患者辅助放疗能有效改善预后;手术切除或术后联合放疗可作为较局限的该类气管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 Matrix钛肋骨固定系统在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辰;徐烨;钱文良;丁琦晨;郑敏

    目的 探讨MatrixRib钛肋骨固定系统在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58例连枷胸手术患者应用MatrixRib钛肋骨固定系统行肋骨内固定术.结果 58例连枷胸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t=37.55,P<0.05).平均手术时间(96.7±28.2)min,术中出血量(284.5±46.3)ml,术后住院时间(14.8±2.7)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4例,经治疗后痊愈.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胸廓形状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随访至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胸廓饱满,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MatrixRib钛肋骨固定系统治疗连枷胸,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石锋;李学兆;刘向前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阳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对36例肺部病变患者行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肺上叶尖前后段切除(固有段)5例和舌段切除7例,左肺下叶背段切除4例和基底段切除4例;右肺上叶尖段切除3例、前段切除2例和后段切除3例,右肺下叶背段切除5例和基底段切除3例.结果 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段切除术,术中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05~310 min,平均175 min;术中出血30~210ml,平均125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160~1 250ml,平均350 ml;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2~9 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5 d,平均7d.术后1周内出现胸腔出血1例,房颤1例,持续性肺漏气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8%(5/36).术后随访时间1~32月,平均12月.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CT,切除肺段的邻近肺段均膨胀良好,17例原发性肺癌(除外4例转移癌)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实现了精准、微创的病变部位切除.

  • 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对人食管下括约肌舒缩的调节机制

    作者:吴瑞锋;刘俊峰;高杨;李保庆;王金栋;刘新波

    目的 通过比较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对由乙酰胆碱诱导的人食管下括约肌(LES)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肌条收缩的拮抗程度,探讨维拉帕米对LES肌条舒缩的影响.方法 应用中上段食管癌患者LES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取食管体部和胃底肌条作为对照.分离出食管体部、胃底、套索纤维(sling)和钩状纤维(clasp)肌束,应用离体肌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测定维拉帕米(10-3 mol/L)对由乙酰胆碱(Ach)(浓度分别为10-6、10-5、101、10-3、10-2、10-1 mol/L)诱导的4种肌条收缩的拮抗程度.结果 食管环行肌组、胃底环形肌组和clasp组加入维拉帕米前后未见肌条收缩水平有明显改变(t=0.896,P=0.372;t=0.331,P=0.741;t=0.324,P=0.747;t=2.294,P=0.023).sling组加入维拉帕米后,收缩能力下降,收缩水平由(17.0±5.2)g降至(14.7±6.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23).结论 维拉帕米部分阻滞了LES套索纤维的收缩,从而导致了LES的舒张.

  • 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胸腺切除治疗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阳;陈刚;伍宁;吕会斌;朱勇俊;苗锋;庞烈文;赵重波;陈志明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与经胸骨(胸骨正中切口、第2肋问胸骨横断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方法和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的手术患者共355例,对其中272例回馈随访结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胸腔镜组58例,胸骨正中纵行劈开组23例,第2肋间胸骨横断小切口组191例.结果 与胸骨正中纵行劈开组相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96.90±47.69)mlvs (152.30±93.19)m1,x2=3.497,P<0.001]、引流时间短[(1.93±0.97)d vs(2.61±0.94)d,t=2.857,P=0.006]、住院时间短[(3.48±1.68)d vs(8.04±4.23)d,t=6.993,P<0.001].与第2肋间胸骨横断小切口组比,胸腔镜组引流时间短[(1.93±0.97)vs vs(2.75±0.97)d,t =5.612,P<0.001]、住院时间短[(3.48±1.68)d vs(6.87±4.16)d,t=6.042,P<0.001].术后随访12~7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5个月.三组患者手术对重症肌无力的总效率分别为79.3%、86.9%和8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38,P=0.424;x2=1.200,P=0.273).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不仅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还能够达到经胸骨手术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相似的临床效果.因此,建议不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应首选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 微创Judet固定架手术对创伤性连伽胸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庆淮;谭宁;吴震群;张洁珍

    目的 分析早期微创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创伤性连伽胸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60例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n=30):入院72 h内应用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n=30):采用单纯胸带加压包扎或叠形胶布外固定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24 h第1秒大呼气量(FEV1)、大通气量(MMV)、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3,P=0.026;t=4.981,P=0.037;t=1.892,P=0.024);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率也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86,P=0.049).结论 连枷胸伴肺挫伤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必要可行的,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时有效地恢复胸廓的畸形,快速恢复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 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在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学军;王文林;邓见明;王明智

    目的 探讨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腔镜Ivor Lewis径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手术步骤分为两部分,先采用腹腔镜游离胃和腹段食管,后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切除食管癌病灶,术中经口输送钉砧(OrVilTM;Covidien,Mansfield,MA,USA)到食管残端,以环行吻合器(EEAXL25 Covidien,Mansfield,MA,USA)行胸顶胃食管吻合.结果 该组65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或开胸等情况.病变均位于食管下段,平均长度3.9cm.平均腹腔镜操作时间为99 min,胸腔镜操作时间为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0 ml;术后平均5.8d后进食.术后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56例,腺癌9例,切缘均阴性.每例患者胸部和腹部淋巴结平均清扫15.6和6.9枚.术后切口感染5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痿.结论 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满意.

  • 腺苷注射液治疗胸部撞击后肺挫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卫春;张丽萍;杜峰;许坚;梁治;林伟;王胜利

    目的 探讨腺苷注射液对撞击所致肺挫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腺苷注射液治疗组,每组15只.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制备兔肺挫伤模型,分别于撞击前10 min和撞击后1、3、5、7h采集颈总动脉血,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浓度,ELASA试剂盒检测白介素-10(IL-10)浓度.于伤后7h取下兔右肺,采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测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水平.解剖并观察兔肺大体和显微病理学改变.结果 对照组受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MDA浓度、肺组织中MPO含量、BALF中TNF-α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均较腺苷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腺苷治疗组血浆IL-10浓度和BALF中总磷脂(TPL)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肺组织实变明显,肺泡结构破坏,大量中性粒细胞(PMNs)为主的炎症细胞及红细胞、血小板等聚集,相邻肺泡间质水肿增厚,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微绒毛和板层小体稀少;腺苷组肺泡结构基本正常,可见腺苷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腺苷注射液对肺挫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肺挫伤早期炎症因子浓度有关.

  • 肿瘤相关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洋;孙益峰;高文

    微小RNA(miRNAs)为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片段,约22~24个核苷酸长度,通过与绑定的mRNA 3'端非翻译区的碱基配对调控mRNAs的翻译和降解,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功能.miRNAs可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甚至可通过miRNAs途径调节干细胞的分化.异常miRNAs表达与肿瘤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自2002年首先发现miRNAs表达异常与肿瘤有关以来,关于miRNAs在肿瘤发生和耐药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全面认识了解miRNAs及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文简要对miRNAs生物起源以及在肿瘤发生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阐述了miRNAs作为分子标志物或者新型的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体外膜肺氧合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苗劲柏;李辉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治疗手段,源于心脏体外循环和灌注、发展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目前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乐观.原因在于ECMO技术进步使其可以在尽可能减少损伤的前提下,大限度地提供必要的心肺联合支持,为胸部复杂手术创造条件、赢得时间.近年来,一些医疗中心对ECMO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文就ECMO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 外伤致胸腔脾种植一例报告

    作者:崔翔宇;徐平;张志学

    胸腔脾种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常见于同时涉及脾脏和膈肌的胸腹联合伤后,创伤原因有火器伤、车祸伤等,造成自身脾组织在胸腔内异位生长而形成的占位性病变,属于外伤后的罕见并发症[1].由于胸腔内良、恶性病变在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明确的术前检查和诊断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了1例因外伤致胸腔脾种植患者的治疗过程.

    关键词: 外伤 胸腔 脾种植
  • 罕见胸壁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伴脾脏转移一例报道

    作者:郭海;时辉;任光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多见的类型.DLBCL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见于淋巴结内;发生于结外者分布广泛,如胃肠道、口腔、脾脏、腹壁、睾丸等区域[1].DLBCL发生于胸壁者少见,同时伴脾脏转移的病例目前未见报道.近期,我院收治了一例胸壁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伴脾脏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胸壁 脾脏 淋巴瘤 转移
  • 记国际胸部肿瘤外科学专家吴善芳

    作者:曹克坚;叶波

    吴善芳教授(1920-1985),男,江苏省镇江市人,是国际著名的胸部肿瘤外科学和肿瘤生物学专家(图1).1945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是上海市胸外科医学、胸部肿瘤外科创始人之一,上海市劳动模范,第五、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九三”学社医工委员会副主任.他曾先后担任上海南洋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院长,上海市胸科医院医务部主任、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研究室副主任、肺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肿瘤学会理事,胸外科学会理事,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肿瘤》杂志副主编,《中华肿瘤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上海大众卫生报》编委,上海医药管理局技术顾问,国家科委癌症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兼肺癌研究组组长;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世界肺癌学会组织委员和学术委员等职务.

  • 第50届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年会普胸外科论文集锦

    作者:范梦颖;支修益;陈克能

    每年1月底召开的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年会于2014年1月28日如期在奥兰多举行.STS是美国胸心外科界的两大学术组织之一,另一个为美国胸心外科学会年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ATS).而STS以临床实用和参与医生广泛而有别于AATS以学术交流为主的风格,受到全球胸外科从业人员的追捧.因STS年会通常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召开,故鲜有我国胸外科医生参与.STS年会接受的论文绝大多数会发表在胸外科年鉴(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ATS)上.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