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종류기초여림상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5412
  • 国内刊号: 41-138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33
  • 曾用名: 河南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留兴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不同补铁方法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

    作者:古爱虎;寇克韧;朱凤飞

    目的:探讨不同补铁方法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方法78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n =26)予以 rhEPO 和琥珀酸亚铁,b 组(n =26)予以rhEPO 和每周1次的蔗糖铁,C 组(n =26)予以 rhEPO 和每周2次的蔗糖铁。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血红蛋白水平及 KPS 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 b 组总有效率达57.7%,C 组总有效率达88.5%,高于A 组的26.9%(P 均<0.05),其中 C 组又高于 b 组(P <0.05);治疗8周后 b 组和 C 组血红蛋白水平、KPS评分改善情况均好于 A 组(P 均<0.05),C 组又明显好于 b 组(P <0.05)。结论补充铁剂联合 rhEPO 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静脉补充铁剂疗效优于口服,每周2次的静脉补充铁剂优于每周1次。

  • CD90和 VEGF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于乐;丁雪贞;孙雅静;高原;魏丹;万学东

    目的:研究 CD9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25例癌旁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肝脏组织标本中 CD90和 VEGF 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 CD90、VEGF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和81.82%,高于癌旁组织(48.00%和52.00%)和正常肝脏组织(0.00%和45.00%)(P <0.05)。结论 CD90和 VEGF 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新庆;王文珍;王小娜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6例蒽环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2~4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26例患者中,CR 5例,PR 10例,SD 6例,PD 5例,有效率57.7%,临床获益率80.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9.3个月,1 a 生存率80.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均较轻,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 295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玉洁;林学德;施烯;曾乌查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合并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特点,指导临床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 a 内院内感染率分别为7.04%、6.01%和5.78%,呈逐年下降趋势;院内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白细胞减少有关(P <0.05),感染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 DSA 特殊功能在盆腔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卢云喜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特殊功能在盆腔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盆腔肿瘤靶血管栓塞术中,试验组24例应用 DSA 特殊功能,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 DSA 方法。对2种方法的介入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X 线辐射总剂量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DSA 特殊功能在盆腔肿瘤介入治疗中应用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T调节细胞和Th17细胞的免疫病理意义

    作者:江志超;唐发清;田道法;范靖莹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T 调节细胞和 Th17细胞的免疫病理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 方法检测15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T 调节细胞、Th17细胞比例和 Foxp3、ROR-γt 转录活性,并与10例健康体检者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免疫病理意义。结果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T 调节细胞比例及 Foxp3转录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 <0.05);而 Th17细胞比例及 ROR-γt 转录活性低于健康体检者(P <0.05)。结论 CD4+ CD25+ T 调节细胞、转录因子 Foxp3和 Th17细胞比例、转录因子 ROR-γt 共同构成一个平衡反馈体系,参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耐受现象的发展及免疫逃逸的发生过程。

  • 卵巢 Sertoli-Leydig 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娄欣;张全武;肖艳景;赵红梅;和莹莹

    目的:探讨卵巢 Sertoli-Leydig 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卵巢 Sertoli-Leydig 细胞瘤进行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 Sertoli-Leydig 细胞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性索-间质肿瘤,特征是出现不同比例和不同分化水平的 Sertoli 细胞、Leydig 细胞和(或)纤维母细胞。免疫组化:Inhibin(+)、VIM(+)。结论卵巢 Sertoli-Leydig 细胞瘤是一种形态学表现多样的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对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Ph 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苗真;甘思林;邢海洲;刘延方;谢新生;程远东;孙玲;万鼎铭;孙慧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 Ph 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成人初治 Ph 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资料,比较观察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方案的联合组(21例)及单纯应用化疗方案的单纯化疗组(20例)的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粒细胞缺乏时间、出血率、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诱导缓解率分别为85.7%和55.0%(P =0.030);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10.3个月和6.5个月(P =0.020);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个月和10.0个月,累积半年生存率分别为95.2%和75.0%,1 a 生存率分别47.6%和20.0%(P =0.009)。2组均出现Ⅳ度骨髓抑制,2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96);2组继发出血率52.4%和45.0%(P =0.880)、感染率61.9%和55.0%(P =0.650)等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能够更好地缓解Ph 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 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毛怡心;刘莉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1例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1例中, CR 5例,PR 18例,SD 4例,PD 4例,有效率为74.2%(23/31),疾病控制率为87.1%(27/31),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1 a 生存率为64.5%。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低剂量奈达铂与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比较观察

    作者:苏永强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奈达铂或低剂量顺铂联合放疗2种方案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0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奈达铂组50例接受低剂量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顺铂组50例接受低剂量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奈达铂组有效率为80.0%,高于顺铂组的60.0%(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奈达铂组低于顺铂组( P <0.05)。结论低剂量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相比顺铂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

  • 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在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白血病 K562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作者:王萍;殷小成;彭艳辉;胡贤娇;杨云华

    目的:观察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在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白血病 K562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以 K562细胞为细胞模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吖啶橙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酸性囊泡的形成以检测 DADS 诱导 K562细胞自噬;RT-PCR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UVRAG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透射电镜显示:与空白组和溶媒组比较,DADS(40 mg·L -1)处理组可观察到胞质内出现大量自噬体。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各 DADS 处理组 K562细胞胞浆中的酸性囊泡较空白组和溶媒组明显增多。RT-PCR 结果显示,DADS 作用 K562细胞12 h 后,各 DADS 处理组UVRAG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溶媒组。结论 DADS 能诱导 K562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上调UVRAG mRNA 表达有关。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作者:赵会平;何琨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26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将2011年1月之前未采取护理干预的1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及以后起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5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将2组并发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尿血量、便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胸闷、心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类乳腺病灶的超声特征

    作者:郑静;徐金锋;陈立新;郭小静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灶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的 bI-RADS 4类乳腺良恶性病灶187处,对其病理结果和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结果在165例患者的187处病灶中,良性119处,恶性68处。血流丰富、微钙化、形态不规则、质地不均匀、边缘不光整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07、0.671、0.616、0.611。结论 bI-RADS 超声特征血流丰富、微钙化对于 bI-RADS 4类恶性病变判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洁;邱少东;梅开勇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5例腮腺肿瘤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患者腮腺腺淋巴瘤多,占腮腺肿瘤的41.2%(35/85),诊断符合率82.9%。良性肿瘤占64.7%(55/85),诊断符合率76.4%;恶性肿瘤占35.3%(30/85),诊断符合率26.7%,其中低度恶性19例(18例多形性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结论腮腺腺淋巴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率高,部分低度恶性腮腺肿瘤缺乏典型的恶性声像特征,超声无法准确判断良恶性质,综合临床信息可提高诊断效率。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舒建山;易峰涛;张帆;邵志雄;宋青玲;徐振华;曾程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2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生存、临床受益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且耐受性好。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王海峰;陈文;刘艳艳;吴王泽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大鼠 bMSCs,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进行观察,并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面抗原 CD29、CD34、CD45、CD90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bMSCs 呈贴壁生长,细胞状态良好,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有时可见少量呈多角形,细胞平行排列生长或涡旋状生长;bMSCs 高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 CD29、CD90,而低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 CD34、CD45。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培养 bMSCs 既简单又经济,通过多次传代可以达到细胞纯化的目的,对细胞的性状影响较小。

  • 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尚秋利;温洪涛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化疗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6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2组:吉西他滨联合化疗组(35例,包括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组(27例),比较2组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组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较单药化疗组高(P <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化疗与其单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受益相似,但前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卢辉;张倩;刘丽英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化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6例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均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化疗,1周期后可评价其毒副反应,至少2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中,CR 2例,PR 10例,SD 9例,PD 5例,有效率为46.2%,疾病控制率80.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发生轻,值得推广应用。

  • 经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

    作者:王艳红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官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6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经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官切除术组(A 组)28例,经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b 组)33例,比较观察2组的手术情况。结果 A 组手术时间长于 b 组(P <0.05);A 组尿管拔除情况优于 b 组(P <0.05);A 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官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有效,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 胸腔镜辅助氩氦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前后血清 CEA、CYFRA21-1、CA125水平变化

    作者:伊严;黎伟文;崔经乐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胸腔镜辅助氩氦刀治疗前后血清 CEA、CYFRA21-1、CA125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晚期 NSCLC 患者胸腔镜辅助氩氦刀治疗前后血清 CEA、CYFRA21-1、CA125的水平。结果胸腔镜辅助氩氦刀治疗后 NSCLC 患者血清 CEA、CYFRA21-1、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均<0.05)。结论晚期 NSCLC 患者经胸腔镜辅助氩氦刀治疗后可以下调 CEA、CYFRA21-1、CA125水平,通过监测其水平改变有助于手术疗效的评估。

  • 突变型Ras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江定

    目的:分析突变型 Ras 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65例食管癌(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22例)手术标本中突变型 Ras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复发组 Ras 蛋白阳性表达率是72.09%(31/43),未复发组是18.18%(4/22)(P <0.05),且其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结论突变型 Ras 蛋白检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术后是否复发的参考因素。

  •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癌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乐兆喜;耿新普;刘荣

    目的:探讨 CEA、CA19-9、CA125、CA15-3对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癌性胸腔积液、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进行 CEA、CA19-9、CA125、CA15-3等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 CEA、CA19-9、CA125、CA15-3水平均高于结核性胸液(P <0.05)。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明显提高。结论 CEA、CA19-9、CA125、CA15-3联合检测对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联合方式以 CEA + CA125+ CA19-9为佳。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毒副反应观察及护理干预

    作者:杨永枝;彭秀丽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均予以心理护理,对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6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未出现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制定严格的护理对策及措施可有效减轻或预防化疗毒副反应,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腹水中 IL-27、IL-29水平测定在胃癌性腹水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靶向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项涛;雷慧

    目的:探讨腹水中白介素(IL)-27、IL-29水平对于胃癌性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治疗组(给予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靶向治疗)22例和对照组(仅给予腹腔化疗)30例患者腹水中 IL-27、IL-29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腹水中 IL-27、IL-29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中 IL-27、IL-29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有效率为40.91%,高于对照组的16.67%(P <0.05)。结论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靶向治疗对胃癌性腹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治疗价值,腹水中 IL-27、IL-29水平测定有助于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

  • 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瘤

    作者:陈雁秋;林清;容景瑜;黄景彬;陈洁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效果。方法45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进行全脑放疗治疗;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进行同步化疗。结果试验组:完全缓解16例(64.0%)、部分缓解7例(28.0%)、无效2例(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50.0%)、部分缓解5例(25.0%)、无效5例(25.0%),治疗有效率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对照组为5.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瘤安全有效。

  •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作者:杨丰华;刘书哲;任红艳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60%癌症患者遭受疼痛折磨,为有效加强疼痛管理,卫生部医政司决定从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50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大限度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2]。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中护理工作者的作用不容忽视。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理念,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3]。其核心是围绕患者这个中心,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躯体和心理的整体护理,其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人们对疾病护理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和临床实践在我国大力推广,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在示范病房建设中的应用,在国内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现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2例癌痛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模式护理,探讨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对癌痛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

  • 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岩磊

    目的:观察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9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患者将顺铂100 mg 加入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2000~2500 mL 中,灌注液流速100~150 mL·min -1,总灌注量2500~3000 mL;对照组48例患者单纯应用胸腔内灌注60 mg 顺铂,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及肾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热灌注化疗较单纯化疗药物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疗效好、低毒的优势。

  • 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高福平;魏谨;孙琼;马平

    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较少见,仅占卵巢癌的5%~11%,具有易早期转移、早期复发、对化疗药物易耐药、预后差等特点[1]。作者报道3例卵巢原发性透明细胞癌,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资料复习。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金(综述);张雪培(审校)

    2004年 WHO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正式列为独立的肾癌亚型,该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偶见于中老年人[1]。国外研究[2]报道,其总体发病率虽然很低,但在儿童肾癌患者中约1/3为Xp11.2易位性肾癌。其主要特点是基因组存在Xp11.2位点的易位,形成新的融合基因,使转录因子TFE3表达量显著上升[3]。Xp11.2易位/ TFE3融合基因肾癌在病理和遗传学上具有一定特点,在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也与其他肾癌类型存在差异[4]。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灰区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阳阳;张大良;张蕾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分类取决于临床特点、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其中一些特征介于2种不同类型淋巴瘤的侵袭性 b 细胞淋巴瘤分类困难。1998年的霍奇金病及相关疾病专题讨论会上,欧美血液病理学专家首次提出了灰区淋巴瘤(gray zone lymphoma,GZL)的概念[1]。2004年 WHO 首次提出GZL 的概念[2],并定义 GZL 为肿瘤在形态学、生物学和临床特点等方面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与间变性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之间的未明确分类病变。在2008年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 WHO 分类中列入2种 GZL,分别为:b 细胞淋巴瘤,不能明确分类,其特点介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之间(b-cel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bCLu-DLbCL/ CHL);b 细胞淋巴瘤,不能明确分类,其特点介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b-cell 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d burkitt lymphoma,bCLu-DLbCL/bL)[3]。对 GZL 定义的明确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 图像引导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研究进展

    作者:常青;李珠明;王新花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在城市人口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死亡率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但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或患者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已发展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对这类患者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对患者局部损伤轻,并发症也少,因此逐渐成为为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下放疗( 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来提高肿瘤局部的照射剂量,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旨在对 IGRT 在 NSCLC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思文(综述);赵健(审校);崔书中(审校)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肿瘤转移至胸膜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任何部位的肿瘤均可能转移至胸膜,肿瘤种植于胸膜引流淋巴阻塞是胸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居首位,其次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胃癌等,恶性胸腔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其治疗较为困难,且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胸腔热灌注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独特疗效,历经数十年发展,其临床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本文旨在探讨胸腔热灌注在恶性胸腔积液技术进展及疗效,并进行如下综述。

  • 恶性肿瘤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洽(综述);陆建波(审校)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指细胞通过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胞内的受体,感受细胞外信号分子的刺激,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酶促反应,将生物学信息传递到细胞核内,诱导相应的基因表达,引起相关生物学效应及细胞应答的过程。目前,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各信号通路处于复杂的多维调控中,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在信号通路中,不同的作用因子、靶基因及不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强弱都将进一步诱导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同时,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干预信号转导通路治疗肿瘤已成为生物治疗的新兴领域,并成功用于临床。进一步探讨各通路的调节及其他通路的交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特征。本文对不同种类信号通路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各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

  •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华;吴晶晶;张旭东;张明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从以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模式逐渐转向了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模式的新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循证医学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在中国,循证医学也逐渐成为医疗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如果想要让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广泛地在临床中开展,重要的是将循证医学思维尽快地引入医学临床教学中,让这种思想在一个临床医生的早期临床医学教育中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使其能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自觉主动应用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

肿瘤基础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