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甲状腺功能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89例单纯PTC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甲状腺功能与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不同年龄(χ2=5.86,P=0.02)、病灶数(χ2=19.37,P<0.001)、血清TSH水平(χ2=11.81,P=0.02)、A-TG(χ2=13.31,P<0.001)和A-TPO(χ2=7.30,P<0.01)水平分组,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数(OR=3.29,95% CI 1.85~5.52)和A-TG水平(OR=2.17,95% CI 1.11~4.26)是PT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TSH水平分段在1.81~2.52mU/L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低(OR=0.28,95% CI 0.09~0.85).对PT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χ2=11.54,P=0.001)、病灶数(χ2=38.95,P<0.001)、血清TG(χ2=9.01,P=0.01)、A-TG(χ2=14.51,P<0.001)和A-TPO(χ2=6.78,P=0.02)水平分组间PTC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OR=0.96,95% CI 0.94~0.98)、病灶数(OR=5.47,95% CI 3.09~9.69)是PTC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清A-TG水平升高、多灶提示发生淋巴结转移,TSH在1.81~2.52mU/L水平时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45岁、多灶的PTC患者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结直肠癌初诊患者83例,均在手术前1周内行PET-CT检查,将患者PET-CT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及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准确度为100%,平均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4.54±8.10(4.43~48.19);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3.49%(61/83)、90.36%(75/83)、97.59%(81/83)、85.54%(71/83),Kappa 值分别为0.481、0.797、0.950、0.788(P<0.05);诊断结直肠癌T1~2、T3、T4期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30.00%(3/10)、68.42%(13/19)、83.33%(45/54),准确度分别为91.57%(76/83)、74.70%(62/83)、80.72%(67/83).结论 术前18F-FDG PET-CT显像是有效的结直肠癌分期方法,对于原发灶的检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4期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T1~2和T3期病变诊断较为困难.
-
地诺单抗联合手术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骶骨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在术前、术后接受地诺单抗治疗后疗效及骶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30例骶骨GCT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地诺单抗的用药时机分为对照组(10例)、术后用药组(9例)和新辅助治疗组(11例).所有接受地诺单抗治疗的患者每4周接受120mg地诺单抗皮下注射,第8天和第15天增加2次负荷剂量.结果 对照组中3例(3/10)术后复发,术后用药组无复发(0/9),新辅助治疗组3例(3/11)术后复发.3组无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新辅助治疗组用药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评估,客观反应率为63.6%(7/11).新辅助治疗组中5例患者术前应用地诺单抗后疼痛明显改善(骶神经功能评分下降≥2分),同时大小便困难、失禁及麻木感减轻,4例术前留置尿管的患者中2例使用地诺单抗后拔除尿管.结论 地诺单抗可缓解骶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和大小便障碍,新辅助用药方式可部分减少术中出血,但手术清除肿瘤仍为治疗骶骨GCTB的基本手段.
-
下调过氧化还原蛋白酶2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迁移、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观察下调过氧化还原蛋白酶2(PRDX2)基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迁移、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MGC803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RDX2 siRNA干扰组,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转染后的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的胃癌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量的变化;CCK-8法检测转染后MGC803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PRDX2 siRNA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PRDX2 siRNA干扰组MGC803细胞PRDX2蛋白表达下降(0.345±0.006、0.721±0.013和0.720±0.014,P<0.05);MMP-2、MMP-9表达量减少(0.067±0.012、0.391±0.015、0.371±0.016和0.073±0.013、0.341±0.028、0.346±0.024),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侵袭、迁移、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均P<0.05).结论 PRD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RDX2表达下调能够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269例根治术后生存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6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用Cox回归模型进行患者生存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25.0%,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不同Siewert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ewertⅡ型患者216例(80.3%),当肿瘤直径为3~7cm时,开胸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25).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越大,死亡风险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死亡风险是无淋巴结转移者的1.854倍.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以SiewertⅡ型为主,经胸入路或胸腹联合手术更为合理.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外阴粒细胞肉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外阴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人民医院1例外阴GS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75岁,因发现无痛性外阴肿物而入院,B型超声显示左侧大阴唇等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大体切面实性,鱼肉状,边界不清.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片层状恶性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多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CD43、溶菌酶和CD117.结论 外阴GS非常罕见,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尤文肉瘤、小细胞癌等,掌握其病理形态并正确诊断对患者的合理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与常规化疗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江苏盛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节拍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每组28例.节拍化疗组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500mg,2次/d,持续口服;常规化疗组给予卡培他滨1250mg,2次/d,连续14d,停药7d,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节拍化疗组患者的有效率(RR)、控制率(DCR)与常规化疗组相比(39.3%比42.8%,89.3%比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26、0.758,均P>0.05).节拍化疗组整体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5.8个月(95% CI 3.23~7.44,P=0.764),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7.9个月(95% CI 4.15~7.95,P=0.519);常规化疗组中位PFS时间为7.2个月(95% CI 3.32~6.43,P=0.835),中位OS时间为11.3个月(95% CI 4.08~7.37,P=0.4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化疗组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节拍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节拍化疗组未见Ⅲ、Ⅳ级不良反应.节拍化疗组生命质量的总提升率较常规剂量组高(92.9%比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9,P<0.05).结论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剂量维持治疗相当,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进展期胃癌手术联合腹腔化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手术联合腹腔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4月发表的有关手术联合腹腔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并采用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生存率、死亡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2383篇,经筛选共纳入1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NOS评分均在6~8分.17篇文献共2302例胃癌患者,其中手术联合腹腔化疗组1175例,单纯手术组1127例;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手术联合腹腔化疗组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1年生存率(OR=1.93,95% CI 1.41~2.66,P<0.0001)、2年生存率(OR=1.82,95% CI 1.41~2.35,P<0.00001)、3年生存率(OR=1.93,95% CI 1.54~2.42,P<0.00001),降低总死亡率(OR=0.47,95% CI 0.34~0.64,P<0.00001);手术联合腹腔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总复发率(OR=0.46,95% CI 0.32~0.68,P<0.0001)及腹膜复发率(OR=0.47,95% CI 0.29~0.76,P=0.002)更低,在淋巴结转移率及肝转移率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联合腹腔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1.47,95% CI 1.16~1.85,P=0.001),其中骨髓抑制(OR=3.07,95% CI 1.70~5.54,P=0.002)及腹腔出血(OR=3.00,95% CI 1.09~8.27,P=0.03)发生率更高,其余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同单纯手术组相比,手术联合腹腔组丝裂霉素(MMC)化疗(OR=0.35,95% CI 0.20~0.62,P=0.0003)及顺铂(CDDP)+5-氟尿嘧啶(5-Fu)(OR=0.32,95% CI 0.17~0.61,P=0.0005)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结论 手术联合腹腔化疗能在一定时期内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腹膜复发率,但易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有待提高.
-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后颅窝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后颅窝肿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低级别及高级别肿瘤的MRI特征的临床资料,测量肿瘤总体积、实性成分所占比例、周围脑实质水肿率及肿瘤囊变率等,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级.结果 病变发生部位:低级别组小脑5例,四脑室4例;高级别组四脑室6例,小脑蚓部4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液:低级别组8例(8/9),高级别组10例(10/10);肿瘤总体积:低级别组(51.1±3.2)mm3,高级别组(31.9±1.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19);实性成分所占比例:低级别组41.7%,高级别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合并周围脑实质水肿:低级别组4例(4/9),高级别组4例(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1,P=0.274);肿瘤囊变率:低级别组9例(9/9),高级别组4例(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结论 mRI对于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分级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结肠癌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普外科85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距肿瘤组织6cm以上的8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eclin-1和p62的表达,分析二者和结肠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60/85)、41.2%(35/85),p6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9/85)、23.5%(20/85),Beclin-1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χ2=4.547,P=0.033),p62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肠组织(χ2=6.795,P=0.009).Becli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6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eclin-1表达增高和p62表达降低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自噬功能变化在结肠癌变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
阴囊Paget病18F-FDG PET-CT显像三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阴囊Paget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阴囊Paget病初诊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右侧阴囊病灶FDG代谢增高,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3,且发现肝脏、肾上腺、淋巴结及骨骼转移.另外2例阴囊Paget病复发患者,18F-FDG PET-CT显示多发淋巴结转移.根据PET-CT结果,3例患者明确为Ray分期D期.2例患者治疗后再次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1例PET-CT评价疗效为完全缓解,且获得了较好的预后;另1例PET-CT评价疗效为疾病进展,预后较差.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发现阴囊Paget病原发灶及转移灶;能够为阴囊Paget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二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14和3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区疼痛和血尿.病理学检查大体标本均为界限清楚的肿物.镜下观察可见实性片状、乳头状、小管状和腺泡状4种结构.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界限清楚,胞质丰富,呈淡红染或透亮.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囊泡状,可见明显的核仁.肿瘤细胞弥漫高表达TFE3、CD10、RCC和P504S.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非常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
-
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应用疲劳症状量表对接受放疗的107例NSCL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点为放疗前1天及放疗第1周至第4周.比较各时间点患者的疲劳程度及生命质量影响程度评分.结果 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107例NSCLC患者的总体疲劳程度、近1周疲劳程度、上周疲劳程度、生命质量影响程度评分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放疗第1、2周的各项评分与放疗前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第3、4周的各项评分与放疗前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疗对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于放疗第3周开始明显加重,临床治疗中需在此时间点上进行积极干预.
-
癌症治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诊治进展
癌症治疗的手段及策略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与治疗相关的器官损伤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越来越多.深入了解癌症治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病诱因以及早期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使患者获益.文章对癌症治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病、治疗及预防等作一综述.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重要的生物活性肽,可调节机体血压稳定,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AngⅡ受体是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R1)介导了AngⅡ的绝大部分功能.AngⅡ及AGTR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在多种恶性肿瘤中,AGTR1可以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并与患者预后不良直接相关.AGTR1阻滞剂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远处转移.文章对AngⅡ、AGTR1与部分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转录因子E3融合基因相关肿瘤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E3(TFE3)位于X染色体11.2,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病理情况下TFE3基因发生易位形成融合基因,使TFE3蛋白异常高表达,影响细胞转录调控,促进肿瘤形成.文章就几种TFE3融合基因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肺部隐球菌病检测的病理染色方法改进
目的 探讨标记肺隐球菌病的病理学染色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六胺银染色和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分析已确诊肺部隐球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石蜡切片.结果 应用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均阳性,全过程只需25min,背景清晰,肺隐球菌包囊结构清晰可辨.结论 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比传统六胺银染色操作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