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oot网织纤维染色改良

    作者:曹友俊;于占洋

    目前,国内病理科做网织纤维染色时,常用Gomori银染色法及Foot染色法.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下列几个问题:①染色步骤多、操作麻烦、费时;②切片背景不清;胞核与网织纤维位置关系模糊;③色彩较暗,不利于照相.我们经过2年的摸索与实践,改进了Foot网织纤维染色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双色银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

    作者:范大明;李玉军;冉雯雯;于文娟;李宏

    目的 通过比较双色银染原位杂交(DS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癌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探讨DSISH检测胃癌HER2基因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S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30例胃癌组织中HER2状态.结果 230例胃癌组织中,DS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43例,无扩增187例,HER2基因扩增率为18.7% (43/2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蛋白无表达115例,1+ 69例,2+ 15例,3+31例,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3.5%(31/230).其中43例HER2基因扩增的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无表达2例,1+ 10例,2+2例,3+ 29例;187例HER2基因无扩增的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无表达113例,1+ 59例,2+ 13例,3+2例.DSISH检测胃癌HER2基因扩增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蛋白表达的总体符合率为93.5%(201/215),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767,P<0.01).结论 DSISH可以应用于胃癌HER2基因检测,并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HER2表达存在异质性,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癌HER2蛋白2+时,应该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

  • Warthin-Starry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在猫抓病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黄娟;代琳;雷松;廖殿英;王晓卿;罗添友;陈昱;杭振镳;李甘地;董丹丹;徐纲;辜正策;郝冀玲;华平;何磊;段芳蕾

    目的 探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和电镜在检测人巴尔通体感染、确诊猫抓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的77例符合猫抓病形态学改变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分别使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的EnVision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选择二者均检出丰富细菌的5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透射电镜查见汉赛巴尔通体呈多形性,圆形、椭圆形、短棒状、杆状,长0.489~1.110μm,宽0.333~0.534 tun,集群性生长.(2)61.0%(47/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查见排列成线、成簇、局灶性聚集的黑色、短小、棒状杆菌,细菌绝大多数分布在靠近被膜下的坏死灶内,以存在于细胞外为主.(3)72.7%(56/77)的病例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阳性表达,阳性信号主要呈点状、颗粒状,少数呈线样勾勒出细菌形状,信号定位与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一致.(4)59.7%(46/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均阳性.两种方法联用,病原体总体检出率为74.0%(57/77).二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检测猫抓病病原体能达到确诊猫抓病的目的 ,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是较Warthin-Starry银染色更理想的检测方法.

  • Gallyas-Braak银染色方法在神经组织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朱明伟;王鲁宁;张笑明

    Gallyas银染色为多种银染色法的一种.1971年由Gallyas[1]首先报道,后经Braak等[2]和Gallyas本人等[3]修订,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近年来国外应用该染色方法发现不仅能显示神经原纤维缠结,而且对各种胶质细胞变性包涵体有良好的显示作用,故对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等变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来,我们开展了此方法,应用于神经系统变性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中,并取得良好结果.现介绍给同道参考.

  • 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对结果判定的影响

    作者:张健源;程君;任卫聪;刘毅;赵雁林;孙勇;王伟;李传友

    目的:探讨以PCR-SSCP技术为基础,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以及固定/终止液的组成对判定结果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2对引物,经PCR-SSCP检测,利用银染显色的方法显现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DNA单链位移。结果对比标准株H37Rv及H37Ra gyrA基因的单链带位置,在被测试的89株菌株中发生位置变化的;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10μg/ml的分别有4株与14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4.49%和87.5%,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介于≥2且≤10μg/ml之间的26株中,有与标准株gyrA基因的单链带位置发生改变的分别有20株与7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22.47%和7.87%;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程度<2μg/ml的47株中分别有2株与11株,约占89株检测总数的2.25%和12.36%。用含5.0%乙醇和4.5‰冰醋酸配比的固定/终止液可为利用银染法显现核酸凝胶分离DNA提供温和的反应环境,操作过程方便,观测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应用不同引物检测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点突变会对结果的判定产生影响,采用含5.0%乙醇、4.5‰冰醋酸的固定/终止液可为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核酸检测的银染着色法提供温和的反应环境,并产生清晰可辨的被检测标本的DNA单链条带。

  • 胃舒散联合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郑宗茂;吴灵飞;王炳周;李国平

    目的:观察以胃舒散为主的三联疗法(胃舒散、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 pylon)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H pylori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n=47)服用胃舒散2.0 g,呋喃唑酮0.1 g,各3次/d,克拉仙0.25 g,2次/d.1 wk后再继服胃舒散5 wk.对照组:(n=33)服用三九胃泰1包,2次/d,共6 wk.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H pylori检测.1 a后进行内镜检查以了解组织学改变.H pylori检测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2项阳性定为H pylori感染,2项阴性为H pylori根除.结果:6 wk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9.3%,H pylori根除率为87.2%;对照组分别为69.7%和0(P<0.01).治疗组慢性活动性炎症明显减轻,胃萎缩程度及肠上皮化生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以胃舒散为主的三联疗法具有较好根除H pylori的效果,有效减轻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改善萎缩性胃炎的组织学状态并阻止胃癌前病变进展.

  •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p53表达及其与H pylori感染的关系

    作者:孟华;刘丽娜;孟晓光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关系及H pylori感染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与W-S银染色法将各种病变分为H pylori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种病变胃上皮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CNA、p53表达随病变进展逐渐增加,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明显低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组.且在浅表胃炎、肠化生组H pylori阳性者PCNA表达明显高于H pylori阴性者(68.7% vs 28.5%,93.8% vs 52%,P<0.05).结论:H pylori感染可能通过促进PCNA、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且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胃黏膜癌变的早期阶段.

  • 人胆囊炎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及意义

    作者:陈东风;胡辂;易萍;刘为纹;房殿春;曹红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方法:对手术切除的病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石蜡标本用W-S银染色法筛选和抗H pylori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手术切除标本胆囊黏膜DNA用Hpylori尿素酶A,B基因引物行PCR扩增,研究慢性胆囊炎胆囊中Hpylori感染的情况.结果:524例胆囊炎手术标本蜡块中有71例(13.55%)镜下观察到类似Hpylori的细菌,其中37例(7.1%)有H pylori抗体染色阳性细菌,81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后新鲜标本胆囊黏膜DNA PCR扩增,11例(13.6%)尿素酶A、B基因皆阳性,4例仅有尿素酶A基因阳性,7例仅有尿素酶B基因阳性.结论: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确有Hpylori存在.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表达与PCNA、AgNORs的关系

    作者:何渝军;何双梧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胃泌素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s)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改良银染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PCNA的表达及AgNORs计数. 结果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PCNA-LI及AgNORs计数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P<0.01),胃泌素阳性表达组癌组织PCNA-LI和AgNORs计数均明显高于胃泌素阴性表达组(P<0.01). 结论部分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方式合成产生胃泌素,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 扩增片段多态性结合银染法对广西汉族人FⅧ基因内(CA)n的研究

    作者:朱春江;刘敬忠;欧维琳;龙桂芳;梁燕;王战勇;郑明慈

    目的 研究广西汉族人群在FⅧ基因内含子13(CA)n及内含子22(GT)n(AG)n两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并用于血友病甲的家系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FⅧ基因内含子13(CA)n及22(GT)n(AG)n的多态性片段,银染色法显示扩增结果;任选一标本,测其扩增片段长度获得其i13(CA)n及i22(GT)n(AG)n的具体重复数,从而推算出所有标本两位点的二核苷酸重复数.结果 在91名广西汉族人135条X染色体中,共检出6种i13(CA)n和4种i22(GT)n(AG)n,i13(CA)n位点基因频率在0.0002~0.5408间,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5899,实际杂合度为0.6364(28/44);i22(GT)n(AG)n位点基因频率为0.0444~0.4963,PIC为0.5359,实际杂合度为0.5227(23/44).13个有阳性家族史的血友病家系,用该方法进行家系分析,9个家系可作出诊断,可诊断率为69%.结论 (1)i13(CA)n、i22(GT)n(AG)n在广西汉族人中PIC高,是血友病甲家系分析中的有用位点;(2)相比FⅧ相关的某些单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位点(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i22(GT)n(AG)n是一个较为有用的位点.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洁清;周秀荣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高。现报道2例。 例1。女性,75岁。肛门刺痛半年,偶有粘液血便。查:肛门齿状线8点处见 1cm3带蒂肿物,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送检标本:带蒂肿物,切面灰红,质脆。镜下瘤细胞呈多边形,大小不一。胞浆嗜酸,核膜清楚,核仁明显、红染。病理性核分裂易见。Gomori′s氨银染色法,瘤细胞胞浆内见黑色素颗粒。病理诊断: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于术后半年死亡。 例2。女性,71岁。肛门脱出物一年。查:齿状线上右侧壁见1.5cm×1cm×1 cm带蒂息肉样肿物,表现溃疡、色黑,质硬。1cm3息肉样肿物送检,表面溃疡,切面暗红,质脆。镜下瘤细胞为大小不一的多边形。胞浆嗜酸。细胞核大畸形,可见双核和双核瘤巨细胞。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Gomori′s氨银染色法,瘤细胞胞浆内见黑色素颗粒。病理诊断: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于术后1年死亡。 讨论:肛门区是继皮肤及眼球之后常发生黑色素瘤的部位,也是胃肠道黑色素瘤好发的部位,约占肛门区恶性肿瘤的1%,年龄分布多在59~71岁。临床上常表现为便血、肿块及局部疼痛。临床检查常位于齿状线以下肛管及肛周皮肤,呈结节状或息肉状隆起,表面光滑,部分有溃疡。肿块体积平均直径4cm,部分肿瘤呈黑色或棕褐色。临床上分带蒂菜花型、无蒂肿块型和圆柱光滑型;另分色素性和非色素性两种。其组织来源:皮肤色素细胞或该细胞在直肠的交错移行部分;肠粘膜或神经组织的色素细胞。组织学特点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相似,由多形性瘤细胞构成,常有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相多见。瘤细胞排列松散,胞核大,核仁明显。用氨化硝酸银染色和Fontana-Masson染色可在一些瘤细胞中显示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S-100和HMB45呈阳性反应。电镜可发现部分黑色素小体明显异常,具有颗粒状、层状、空泡状形态。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10% ~18%。

  • 肺部隐球菌病检测的病理染色方法改进

    作者:翁秀琴;杨世娟;相智声;陈刚

    目的 探讨标记肺隐球菌病的病理学染色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六胺银染色和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分析已确诊肺部隐球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石蜡切片.结果 应用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均阳性,全过程只需25min,背景清晰,肺隐球菌包囊结构清晰可辨.结论 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六胺银染色比传统六胺银染色操作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B→O血型改造制备通用型血过程中残留工具酶的检测

    作者:王颖丽;由英;高红伟;宫锋;章扬培

    目的:检测B→O血型改造制备通用型血过程中的残留工具酶-α-半乳糖苷酶.方法:血清学反应确定α-半乳糖苷酶残酶量安全值,用SDS-PAGE银染法和酶活性检测法测定通用型血中微量残留工具酶量.结果:确定了α-半乳糖苷酶残酶量安全值为10 ng/ml,建立了检测微量残留α-半乳糖苷酶的方法.确定经过6~7次洗涤后,残留酶量可达到安全水平.结论:本研究为B→O血型改造制备的通用型血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NanoUPLC-nano-ESI-MS/MS鉴定二维凝胶银染后蛋白质点的方法

    作者:王鸿丽;刘锋;李卫华;李萍;杨松成;何昆

    目的 提高银染色后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中蛋白质斑点的鉴定率.方法 采用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银染色方法结合改进后的质谱兼容胶内酶切方法并应用超高效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UPLC-nano-ESI-MS/MS)对二维凝胶电泳上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结果 二维凝胶上50个蛋白质斑点中46个点得到鉴定,共鉴定出74个有意义的蛋白质,其中一个蛋白斑点鉴定出6个有意义的蛋白质.结论 该方法获得的样品经质谱检测和网上数据库比对,蛋白鉴定率高达90%以上,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方法相比,蛋白质的鉴定率明显提高,表明该方法适合鉴定复合蛋白质斑点,是鉴定银染后二维凝胶蛋白质的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 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的建立和吗啡诱导基因的克隆

    作者:徐国恒;凌雁;梁德勇;崔巍;王晓民;万有;韩济生

    目的:建立非同位素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分离吗啡相关基因.方法:以吗啡处理的SH-SY5Y细胞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5'dT12MG锚定引物和两条随机引物组合进行DDRT-PCR扩增.经测序凝胶电泳分离后,用银染方法显示差异DNA条带,在直视下从凝胶中回收差异条带并进行再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结果:建立了非同位素的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分离和克隆了一些吗啡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建立的非同位素银染差异显示方法是简单快捷和高效的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 银染法与放射自显影法检测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作者:刘健;韩学尧;纪立农

    目的:探讨银染法检测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基因5′端微卫星多态性的可靠性.方法:用银染法和放射自显影法分别检测相同样本DNA的AR基因微卫星多态性,比较二者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清楚判读基因型且结果一致.结论:银染法可以代替放射自显影方法检测AR基因的微卫星多态性.

  • 耳蜗听神经亚临床损伤模型的制备

    作者:毛小慧;李聪;顾健;敖华飞;孔德秋

    目的 采用庆大霉素联合呋塞米建立小鼠耳蜗听神经亚临床损伤模型.方法 5~6周的C57/BL6小鼠32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取生理盐水(A组)、20mg/kg(B组)、30mg/kg(C组)、40mg/kg(D组)不同浓度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溶液皮下注射,后分别40mg/kg速尿腹腔注射.用药后7、14天测定各组小鼠的ABR值、行耳蜗组织切片HE染色及耳蜗基膜铺片.结果 A、B、C3组听性脑干反应(AB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ABR值的升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耳蜗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相对于A组,B未见明显受损的螺旋神经元细胞,C组开始出现受损的螺旋神经元细胞,D组更多.基膜硝酸银染色铺片显示:A、B、C3组均可见内、外毛细胞及其表面的纤毛;而D组未见明显的内、外毛细胞,纤毛也缺失.结论 庆大霉素引起小鼠耳蜗听神经亚临床损伤模型的小剂量为30mg/kg.

  • 车轮虫干银染色方法的改进

    作者:何根林

    车轮虫(trichodinids)是一大类病害性寄生或共栖生的缘毛类纤毛虫,是鱼类中为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虫体大多数分类性状在活体观察或非染色状态下不可直视,因此易于被忽视.干银染色法是目前车轮虫细胞学、遗传学、分类及形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经典的干银染色法作为车轮虫属间分类和种类鉴别的重要研究手段而沿用至今.国际间较流行的车轮虫种类鉴别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Foissner(1991)和Lom and Dykova(1992)对Klein(1958)的干银法修正版[1-3].

  • 全自动银增强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状态

    作者:应建明;郭蕾;刘秀云;邱田;吕宁

    目的 评价银增强原位杂交(SISH)用于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5-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32~64岁),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取手术切除乳腺癌标本行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ER2蛋白表达、S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其中43例同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根据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美国病理家协会制定的标准评估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符合率.结果 61例患者SISH检测结果满意,其中HER2蛋白表达阳性(3+)的30例中SISH检测29例(97%)为HER2基因扩增;蛋白表达不确定(2+)的11例中SISH检测2例(18%)为基因扩增,2例(18%)为基因扩增不确定;蛋白表达阴性(1+/0)的20例SISH检测均为基因无扩增.43例行FISH检测者,HER2蛋白表达阳性(3+)的21例中20例(95%)FISH检测为HER2基因扩增;蛋白表达不确定(2+)的10例中1例FISH检测为基因扩增,3例为不确定;蛋白表达阴性(1+/0)的12例FISH检测均为基因无扩增.43例患者的FISH与SISH检测结果比较,42例相符(基因扩增21例,基因扩增不确定2例,基因无扩增19例),1例FISH检测为HER2基因扩增不确定而SISH检测为基因无扩增,总体符合率为98%.结论 SISH技术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结果与FISH相当,具有可行性和实际使用价值.

  • PM2.5混悬液染尘大鼠肺银染色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杨煦;岳常丽;王秦;黄宁华;徐东群;刘红刚

    目的 观察PM2.5混悬液染尘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银染色显示肺内尘粒的效果.方法 将收集的游离PM2.5制成混悬液,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每0.2 ml含PM 2.50.3mg)、中剂量组(每0.2 ml含PM2.50.75 mg)、高剂量组(每0.2 ml含PM2.5 2 mg)和对照组,每组18只.3个实验组分别以不同的剂量采用支气管肺内滴入方式染尘,每周染尘1次.分别于染尘后第4、12及24周时,取肺脏,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及沃森-斯塔理(Worthin-Starry,WS)银染色观察、透射电镜(TEM)观察,对肺内尘粒进行X-线质谱元素分析(X-RSA).计数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测定肺内尘粒的沉积程度、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和平均积分面密度值(IAD).结果 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增大,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及其细胞质内尘粒的IAD值和IOD值也逐渐增高.这些尘粒在WS染色切片上呈黑褐色,更清晰;其IOD值和IAD值均明显高于HE染色下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粒IOD值与肉芽肿病变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639,P<0.01).TEM下大鼠肺内尘粒的超微结构与游离的PM2.5相同,X-RSA分析两者的主要元素成分也相同,均为硅元素.结论 PM2.5混悬液染尘可以引起大鼠肺内出现肉芽肿样病变,WS银染色方法可以较好地显示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PM2.5,其染色效果优于HE染色.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