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안휘중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7246
  • 国内刊号: 34-132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3
  • 曾用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马宗华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30例

    作者:李家丽;方朝晖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衰竭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

    作者:王东;胡顺金;王亿平;吕勇;刘家生;章雪莲;茅燕萍;金华;任克军

    目的 观察蓉黄益肾解毒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Cr、BUN、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CysC、Hcy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

  • 剖宫产再孕分娩方式探讨

    作者:申志茜;陈凤霞;任保辉;刘晓莉

    目的 观察剖宫产再孕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剖宫产再孕者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而阴道试产组又分为试产成功亚组和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亚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 217例产妇中,阴道试产者78例,阴道试产成功者56例,中转剖宫产者22例.阴道试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和住院时间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道试产组进行亚组分析,阴道试产成功亚组产后24 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组(P<0.05);两个亚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阴道试产指征的剖宫产再孕妇女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可避免因再次剖宫产手术带来的母婴不良结局,节约医疗费用.

  • 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作者:张莉;刘怀珍;孟海雷;刘妙珠

    目的 观察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83例甲亢患者中筛选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予以二至柴芍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移酶(gama glutamyl transferase,γ-GT)],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ALP、γ-GT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ALP、γ-G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均低于治疗前(P<0.05),TSH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FT3、FT4、TSH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至柴芍散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李六水;付二连;夏路风;王飞;陈世才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七叶神安片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以PSQI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艾司唑仑组临床疗效优于七叶神安片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七叶神安片组患者PSQI评分降低值显著小于艾司唑仑组(P<0.05);七叶神安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 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均可有效治疗失眠症,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佳,有效性更高,而七叶神安片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 活血通脉颗粒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栓弹力图K值的影响

    作者:臧奉娇;王树庆;王念德;王海霞;王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栓弹力图K值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PV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羟基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颗粒.治疗6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PV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象及血栓弹力图K值.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弹力图K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至正常值范围,其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通脉颗粒可明显改善PV患者中医证候及外周血象,并通过诱导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改善PV患者凝血功能.

  • 黄连素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欧意桃;杨桂智;兰天;李卫东

    目的 探讨黄连素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素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给予黄连素治疗.6周后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性,并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同时用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α1(collagen,type Ⅰ,alpha 1,Col1α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的含量.结果 与肝纤维化组相比,黄连素干预后,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合成和沉积减少,炎性反应减轻,ALT和AST活性下降,α-SMA、Col1α1和TIMP-1合成减少.结论 黄连素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和胶原沉积,改善小鼠肝纤维化.

  •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作用下Caco-2细胞中细胞因子、防御素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歌;段强军;冯鑫;吴大强;邵菁;汪天明;汪长中

    目的 从细胞因子、人β-防御素(human beta defensin,HBD)及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途径探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抗白念珠菌的机制.方法 以Caco-2细胞为实验模型,先以BAEB作用Caco-2细胞24 h,再加入热灭活的白念珠菌SC5314孢子(Candida albicans,C.A)共培养24 h,以MTT法测定Caco-2细胞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co-2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IL-8、IL-1β、HBD-2、HBD-3水平;采用普通PCR法检测Caco-2细胞TLR1、TLR2、TLR4、TLR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单独作用的Caco-2细胞中IL-6、IL-8、IL-1β、HBD-2、HBD-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LR1、TLR2、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A单独作用相比,BAEB预保护Caco-2细胞后,Caco-2细胞中IL-6、IL-8、IL-1β及HBD-2、HBD-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LR1、TLR2、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BAEB高剂量的效应明显.结论 BAEB抗白念珠菌的机制与下调细胞因子、HBD及TLRs表达有关.

  • 养肝益水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足细胞TGF-β1、p27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帆;戴小华;朱涛;付军;王银燕;戚先伟;梁国庆;董梅;邵正斌

    目的 从足细胞途径探讨养肝益水颗粒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16只,即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治疗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并选取16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检测实验前后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p2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p2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Cr、BU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大鼠S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皮质p27蛋白、p27 mRNA及TGF-β1 mRN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肾皮质p27蛋白及p27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肾皮质TGF-β1 mRNA、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通过下调TGF-β1、p27的表达,调节足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维持足细胞正常形态和结构,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 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作者:任克军;王东;王亿平;胡顺金;张磊;金华;王小琴

    目的 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清肾颗粒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清肾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分别给予清肾颗粒、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温水灌胃,疗程均为4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肾脏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Wnt1、β-catenin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E-cadher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Wnt1、β-catenin水平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肾颗粒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蝉蜕中3种氨基酸含量

    作者:张楠;刘劲松;王国凯;郑娟;刘松照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蝉蜕中天冬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流速1.0 mL/min,柱温为43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氨基酸衍生溶液在36 h内保持稳定,3种氨基酸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5.62%、101.26%和100.00%.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蝉蜕中天冬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含量测定.

  • 丹参注射液体外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作者:张瑞;杨晔;王炜;倪妮;尹登科

    目的 考察丹参注射液体外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在有无丹参注射液的情况下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 格列喹酮高浓度(12.6 μg/mL)、中浓度(6.3 μg/mL)、低浓度(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含有高浓度(750 mg/mL)、中浓度(375 mg/mL)、低浓度(75 mg/mL)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2.6±3.11)%、(87.3±9.80)%、(92.6±4.21)%.在含有高浓度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剂量下,丹参注射剂不会影响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

  • 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雨婷;郭赛;张莉;梁娟;俞年军;周安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中有效活性成分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的影响,为铁皮石斛药材的加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线、烘干、微波、真空冷冻4种方法干燥铁皮石斛,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多糖及甘露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铁皮石斛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高,明显优于另外3种干燥样品(P<0.05).结论 真空冷冻干燥法能大程度地保留样品中的多糖和甘露糖.

  •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挥发性成分

    作者:吴子建;王斌;段文秀;许静;王洁;何璐;胡玲

    目的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NIST 11.L)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辨出87个色谱峰,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88.50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苯酚(17.448%)、邻-异丙基苯(5.369%)、乙酰胺(4.957%)、对二甲苯(3.527%)、3-甲基丁酸(3.001%)等.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能够较全面反映出艾烟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性状与脂溶性成分相关性研究

    作者:史顺敏;俞年军;邢丽花;丁婉雪;彭代银;陈卫东;于凡;季银生;方亦农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 去甲斑蝥素固体自微乳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作者:桂贇;胡容峰;王斌;周红;金栋

    目的 制备去甲斑蝥素固体自微乳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包封率和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球晶制备技术,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实现球晶技术一步固化去甲斑蝥素自微乳,并对去甲斑蝥素固体自微乳粒径大小、电位、自乳化速率、稳定性等进行考察.结果 去甲斑蝥素自微乳佳处方的平均包封率和收率分别为77.39%和84.5%,粒径为22.76 nm,Zeta电位为-2.77 mV.自乳化速率在不同介质中相差不大,50 s内均可完成自乳化.稳定性实验显示,去甲斑蝥素自微乳的粒径大小、电位和包封率在60 ℃及强光照试验下无变化.结论 自制的去甲斑蝥素固体自微乳稳定可靠.

  • 石学敏运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述要

    作者:刘敬;姚辉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通关利窍"针刺法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为治疗原则,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穴位主方,配合标准的针刺操作手法,能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舌体活动度及患者整体神志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基于项-目-足关联浅析针刺治疗眼病的远端取穴

    作者:李国强;胡怀珍;袁冉冉;于晓雯;杨佃会

    针刺治疗疾病时,除局部选穴外,选取的远端穴位更能印证中医学整体观念.针刺治疗眼病的临床实践及相关古今文献均表明,大多数医家除了选用眼周穴位外,常配合采用远端穴位尤其是项部和足部的风池、天柱、申脉等穴.古今经络文献亦指出,项-目-足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规律.

  • 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作者:蒋智芳;黎崖冰

    目的 观察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赖氏通元穴埋线,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外涂氢醌乳膏,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及颜色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氏通元穴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 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曹礼忠;刘悦;黄凡;陆彦青;杨海涛;唐明

    目的 观察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软瘫期(Brunnstrom 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法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 分期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分期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BI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 分期针刺在改善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能力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针灸泻胃补脾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妍;孙志

    目的 观察泻胃补脾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针灸组在科学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以泻胃补脾为指导原则选穴针灸;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证候积分即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P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FPG和HbA1c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胃补脾针灸法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0例

    作者:王波;陈朝晖;程露露;张文娣

    目的 观察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和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比较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压痛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压痛程度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价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可以改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中医药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作者:崔晓茹;侯勇;于庆生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手术是公认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其局限性.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配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联合放化疗及缓解晚期患者病痛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 李平论治肺癌经验

    作者:苏丽

    李平认为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是肺癌形成的原因,瘤毒有其独特的致病特征,同时毒生病络是肺部肿瘤增殖的始动因素与基础.肺癌治疗应在攻击瘤毒、扶助正气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虫类药物,抑制病络的无序增生,阻断癌瘤的养分.此外,应当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技术对肺癌患者进行论治,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关键词: 肺癌 临床经验 李平
  • PBL教学法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晓军

    PBL教学法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全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在金匮要略的教学中能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作者:许霞;朱建平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是近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校教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但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人才辈出.近代中医学校所做的各种探索可指导现代中医学校体制的完善,同时也为现代中医学校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素材.民国时期中医学校以学校教育为主,师带徒为辅;主张中西汇通,崇尚经典;重视临床,加强实践.这些特点可以为现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基于创新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制药工艺学综合性实验改革——以苯妥英钠合成工艺优化为例

    作者:李传润;彭成军;李家明;王虎传;胡海霞;刘晓闯;见玉娟

    以苯妥英钠合成为例,介绍一个可行的制药工艺学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涉及合成路线选择、绿色化学、正交设计、原料药精制及波谱解析等多个知识点,具有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和实验结果的未知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意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