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전간여신경전생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贵阳医学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癎学组
  • 影响因子: 0.2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972
  • 国内刊号: 52-115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6-56
  • 曾用名: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临床脑电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刘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颅内肿瘤所致继发性癫(痫)的影像学与脑电图特点分析

    作者:蔡登华;冯占辉;廖昂;刘新峰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与脑电图检查在颅内肿瘤所致继发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明确的颅内肿瘤所致继发癫(痫)28例患者,探讨其影像学及脑电图的特点,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28例患者中影像学结果提示脑胶质瘤20例,以星型胶质细胞瘤为主;脑膜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1例.上述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细胞学取得病理结果证实.脑电图上有(痫)样放电者24例,非特异性异常2例,脑电图正常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检查相结合可提高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 MMN、P300、ApEn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郝良芳;季晓林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失匹配负波(MMN)、事件相关电位(ERP)及脑电活动非线性指数近似熵(ApEn)的变化,评估MMN、P300、ApEn在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Peterson制订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46例MCI患者(MCI组)及48例正常对照组(NC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MN、ERP及脑电图(EEG)检查,分析MMN、ERP和ApEn的变化.结果:①MCI组MMN、N2、P3波潜伏期和N2-P3峰间期延长,和N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MMN潜伏期和N2、P3潜伏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MSE与N2、P3潜伏期及N2-P3峰间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和NC组相比,MCI组安静闭眼状态下ApEn于Fp1、C3、P3、P4、T3、T4、T5降低;闭眼心算状态下于Fp1、Fp2、P4、C3、C4、P3、P4、F7、F8、T3、T4、T5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⑤MCI患者MMN、N2、P3潜伏期的异常率分别为54%、54%和76%;MMN潜伏期延长的MC1患者中,安静闭眼和闭眼心算时至少有1个脑区ApEn下降的患者分别为68%和100%;在P3潜伏期延长的MCI患者中分别为71%和91%.结论:①MMN、ERP和脑电非线性分析是诊断MCI的辅助检查方法;②MMN、ERP和ApEn可用于评估MCI患者的认知功能,联合应用为评估MCI可提供客观的依据.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与神经传导检测

    作者:彭子娟;包正军;曾国华;朱勇;卢瑛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系统性血管炎(AASV)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和神经传导检测(NCS)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AASV伴周围神经损伤5例患者临床表现及NCS结果.结果:5例AASV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多神经病,1例表现为神经根丛病,2例表现为不对称的多数性单神经病,并可以周围神经病起病,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感觉神经症状出现较早,且刺激症状突出.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以波幅显著降低为主,下肢感觉神经受累明显.结论:AASV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对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损伤,或多系统受累的患者需考虑AASV可能.

  • BAEP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锦玲;陈会生;于如山

    目的: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面肌痉挛(HFS)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及术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4例HFS患者行面神经MVD术前及术后7d复查的BAEP检测数据,对主要波形成分波峰潜伏期(PL)、峰间期(IPL)、波幅差异、V波反应阈值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术前患侧BAEP指标异常27例(50%);其中2例因诊断脑干梗死而未行手术.52例术后与术前患侧对比明显异常改变者2例,其余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测值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患侧耳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14例(27%),术后复查保持术前听力者50例,听力下降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BAEP检测有助于评估及判定HFS患者行MVD术前及术后脑干听觉通路传导状况.对排查高风险患者,提高手术安全系数及客观反映听神经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围绝经期妇女皮肤交感反应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艳莉;赵贵娟;李晓光;朱晓霞;杨运栩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健康查体的方式选取我院40~50岁健康女职工150名,统计临床症状,并行神经系统查体和SSR检查,进行Kupperman评分,各症状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Kupperman评分与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症状组SSR异常率(89%)较无症状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里症状组SSR异常率(6.7%)较无症状组(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生殖道症状组SSR异常率(26%)较无症状组(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SSR异常率(41.6%)较无症状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以成为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方法之一,尤其重症或有躯体症状者阳性率高,并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 湖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电生理亚型特征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罗瑛;肖哲曼;初红;董红娟;关景霞;卢祖能

    目的:前瞻性研究湖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电生理分型及其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并筛选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以指导早期干预.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入组、经临床确诊的71例GBS住院患者,登记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和Hughes GBS残障评分(H-GBS-DS),根据电生理标准对患者进行亚型分类,并分析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及其相关性.以H-GBS-DS是否≥3分为因变量,采用回归模型预测临床相关因素.结果:①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AIDP)32例(45.1%,95%可信区间34%~58%),急性运动轴突性神经病(AMAN)9例(12.7%,6%~23%),急性运动感觉轴突性神经病(AMSAN)10例(14%,7%~25%),无反应1例(1.4%,0~8%),不明确19例(26.8%,15%~34%);②AIDP、AMAN、AMSAN三种主要亚型中,30岁以上起病者分别为38%、33%、90%(x2=9.256,P=0.008);病前呼吸道感染者分别为50%、22%、10%(x2=6.272,P=0.044);1周内病情达高峰者分别为63%、100%和40%(x2=7.892,P=0.011);③H-GBS-DS≥3分的优势比分别为:颅神经受累首发0.113(95%可信区间0.027~0.476,P=0.003);肢体受累首发9.614(2.496~37.024,P=0.001);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281(1.003~18.265,P=0.049).结论:AIDP是湖北地区主要的GBS亚型,其前驱事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AIDP和AMAN以青少年为主,AMAN进展快;肢体受累首发、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为致残较重的预测因素,由此应予以重视并提供额外的治疗.

  • 基于V-EEG视频分析的儿童癫(痫)症状学评估

    作者:任志伟;张国君;遇涛;杜薇;黄朝阳

    目的:探讨长程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上的行为学分析在儿童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癫(痫)外科手术的儿童患者(小于13岁)进行随访,追踪术后一年以上无发作且术前至少有一次发作期录像的病人45例,通过分析V-EEG中病人发作期录像表现,找出与致(痫)灶定侧高度相关的症状体征,对比发作症状学和脑电图(EEG)的定侧结果.结果:在41例(91%)中观察到定侧体征,包括一侧强直、阵挛等发作期定侧体征14种,擦鼻子等发作后定侧体征3种.其中37例(82%)可以通过发作中定侧体征正确定侧,观察者间一致性较高(κ=0.85).对比症状学和EEG的定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绝大多数癫(痫)患儿均可通过发作中定侧体征正确定侧.儿童癫(痫)术前评估应用录像作症状学分析为EEG的有力补充,同样有助于定位致(痢)灶,在EEG不能定侧或由于电极的空间分辨率受限的情况下,尤其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对致(痫)区定位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芳;刘兴洲;潘思培;韩一仙;王梦阳;经贺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评估发作间期(痢)样放电在清醒睡眠周期的各期中定位作用的差异,以为癫(痫)的临床定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博脑科医院的癫(痫)患者34例,并分为颞叶癫(痫)组和对照组.按入选标准选择的24h脑电图分为清醒、NREM Ⅰ-Ⅱ期、NREMⅢ-Ⅳ、REM四种时段.使用ROC曲线定量地评价各个时段发作间期(癞)样放电对致(痢)灶的定位价值,并用ROC曲线求各个时段的佳诊断界值点.结果:去除各个时段中无发作间期(痼)样放电的病例之后,以上四个时段,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用ROC曲线完成了佳诊断点的估计.结论:依据清醒期的(痢)样放电定位诊断准确性较高,依据REM期的(痫)样放电定位诊断准确性达到理想,NREMⅠ-Ⅱ期和NREMⅢ-Ⅳ期的(痢)样放电具有比较好的诊断意义.可以用ROC曲线来估计佳诊断点.

  • 多发性硬化患者视觉、体感、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作者:陈丽;龚红英;杨智敏;张宏程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MS患者进行VEP、SEP、BAEP检查,并与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49例MS患者VEP异常32例(61%);BAEP异常27例(55%);SEP异常23例(47%).结论:BA EP、VEP、SEP对MS的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耐药性颞叶癫(痫)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琨

    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美国约有300万癫(痫)患者[1],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2],约30%癫(痫)患者虽经过系统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成为耐药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耐药性癫(痫)常见的是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颞叶耐药性癫(痫)中约有65%~70%存在一侧海马硬化,常被视为致(痫)灶.

  • 颞叶癫(痫)外科治疗的预后

    作者:王薇薇;吴逊

    外科治疗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已有8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1991年出现高分辨率MRI以后外科治疗的预后有明显提高.国外已有很多大组、长期随访的统计,并做了细致的分析.199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缺乏对预后的分析,因此我们复习国外科学性强的文献供同道参考.预后的内容还应包括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以及外科治疗的合并症,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包括重要的内容即发作的预后.

  • COX-2抑制剂抑制幼鼠(痫)性发作后MARK/ERK信号的活化

    作者:张海菊;姚宝珍;凌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抑制幼鼠(痢)性发作后丝裂素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R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方法:模型制作:随机将120只体重为50~60g的3周龄健康Wistar幼鼠分为匹鲁卡品致(痢)组(EP-only组)(n=45)和塞莱昔布干预致(痴)组(EP-cel组)(n=45)和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n=30)3组;各实验组分别在急性发作后第14d,28d处死大鼠制备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及C-fos蛋白阳性细胞在各组的表达变化趋势,Western bolot方法检测ERKI/2及p-ERK 1/2)及C-fos蛋白水平在(痫)性发作后1h、1d、4d、7d、14d、28d各时点的表达及变化趋势.结果:癫(痫)持续状态(SE)后14d,EP-only组p-ERKl/2阳性细胞数量约为正常对照组的8倍,EP-cel组阳性细胞数较EP-only组表达明显减少;EP-only组C-fos免疫阳性细胞(65±10)较EP-cel组(48±9)明显增高(ANOVA,P<0.05).SE后1hEP-only组p-ERK 1/2蛋白水平迅速升高,1d达高峰为正常组的近10倍,EP-cel组各时点p-ERK 1/2表达显著低于EP-only组(P<0.01).ERK 1/2在海马的表达强度高于p-ERK 1/2.EP-cel组各时点C-f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相应时间点的EP-only组.结论:COX-2抑制剂逆转海马异常可塑性的发生是通过抑制(痫)性发作激活的MARK/ER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fos而发挥效应.

  • 红霉素对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鹿勇;孔晓霞;王旭;吴琪;田普宁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小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分离成年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方法,观察红霉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红霉素可抑制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使电流由(551.25±69.32)pA降至(387.43±61.27)pA,给予系列去极化脉冲刺激海马神经元,随着刺激电压强度的增强,钾外向电流增加,使电压-电流曲线(Ⅰ-Ⅴ曲线)右移,但不改变Ⅰ-Ⅴ曲线的形态.结论:红霉素可抑制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从而发挥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 关于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几个问题

    作者:卢祖能

    1 运动神经元病简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常见、且严重的形式,其特征是既有脊髓前角细胞或脑于的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LMN)变性,又有大脑运动皮层的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UMN)变性[1].通过ElEscorial标准[2],ALS的诊断已标准化.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