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碱在PET/CT肿瘤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高之晔;韩星敏

    18F-FDG PET/CT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指导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在全身许多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认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正电子标记药物的不断研发,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碱逐渐应用于临床.胆碱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恶性肿瘤的胆碱代谢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胆碱PET/CT在胶质瘤、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细胞肝癌、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等的诊断、分期及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颅内病变的观察、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生物靶区勾画、复发病灶的定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8F-FDG PET/CT的不足.笔者回顾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碱(11C-胆碱和18F-胆碱)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

  • 18F-FDG PET/CT代谢半定量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陈挺;张宏;田梅

    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18F-FDG PET/CT可同时提供功能显像及解剖学显像信息,在NSCLC患者的诊疗过程,尤其是在NSCLC患者的预后评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主要就近年来18F-FDG PET/CT代谢半定量参数在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 金纳米粒子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静林;张玉民;董辉

    放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放疗过程中的肿瘤耐受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放疗增敏显得尤为重要.金纳米粒子(GNPs)作为新型的纳米类放疗增敏制剂,因其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作为新型的纳米制剂,GNPs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表面电荷和组装形态等能够影响体内代谢行为和肿瘤蓄积,因此导致放疗增敏率不同.笔者对近几年GNPs作为放疗增敏制剂的研究进展做进一步的总结和进展性汇报.

  • 18F-FDG PET/CT显像在甲状腺偶发瘤良恶性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芬;胡珊;梁梦;程艳

    PET/CT作为一种集功能代谢及解剖形态信息于一身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疾病良恶性诊断、肿瘤分期与再分期和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甲状腺偶发瘤的发现愈来愈多,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密切关注.笔者分别就PET/CT检查中发现的局灶性及弥漫性甲状腺偶发瘤的发生率、恶性率、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白细胞核素显像探针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作者:郑晨曦;潘东风;袁耿彪

    炎症是机体对抗侵入性病原体和其他损伤的第一道防线,它在组织修复和消除有害病原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过度炎症反应或炎症消退的延迟将破坏组织中的正常细胞.因此,寻求一种理想的炎症显像方法一直都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白细胞核素显像探针通过即时示踪白细胞,高特异性地反映炎症的病理过程,能早期准确反映炎症程度和预后评价.笔者就此类炎症显像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行综述.

  • SPECT/CT定量技术新进展

    作者:王涛;王相成;王城;王雪梅

    SPECT一直被认为不能进行定量分析,但SPECT/CT、物理校正(光子衰减、散射等技术)及图像重建算法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SPECT/CT定量技术的发展,目前SPECT/CT已经可以进行类似PET的定量分析.多种技术的整合使SPECT/CT在图像采集及处理方面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使定量更加准确.笔者主要对SPECT/CT的硬件、物理校正、图像重建算法的临床应用及不足进行综述.

  • 术前临床因素预测pⅢA-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获益人群的研究

    作者:邓垒;惠周光;门玉;王文卿;肖泽芬;冯勤付;梁军;吕继马;周宗玫;王绿化

    目的 分析病理分期为ⅢA-N2(pⅢA-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手术±辅助化疗后,加或不加术后放疗(PORT)的疗效,从术前临床因素中筛选能从PORT中获益的亚组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的pⅢA-N2 NSCLC患者804例.其中,PORT组患者276例,单纯化疗组528例.通过增强CT或者PET/CT获取准确的临床淋巴结分期.CT上淋巴结短径≥10 mm或者PET/CT上淋巴结SUV>2.5定义为转移淋巴结.PORT使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技术,计划靶体积的设计处方剂量为50~60 Gy,剂量分割为1.8~2.2 Gy/次.采用Log 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及亚组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评估PORT对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影响,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07个月.2年、5年OS分别为82.1%、54.5%,中位DFS为19.84个月,中位LRFS为120.31个月,中位DMFS为30.52个月.行PORT显著改善了OS(x2=5.253,P=0.022)、DFS(x2=18.397,P<0.001)、LRFS(x2=15.358,P<0.001)和DMFS(x2=6.434,P=0.01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术前T分期增加、术前N分期为N1~N2、病理类型为非鳞癌非腺癌、化疗周期为1~2、未行PORT是显著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N分期、病理类型、是否PORT为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行PORT有OS获益的亚组分别为男性(HR:0.697,95%CI:0.513~0.947,P=0.021)、吸烟(HR:0.648,95%CI:0.464~0.905,P=0.01 1)、术前N分期为N1~N2(HR:0.640,95%CI:0.465~0.881,P=0.006)、临床分期为Ⅲ期(HR:0.688,95%CI:0.484~0.980,P=0.038)以及病理类型为腺癌(HR:0.726,95%CI:0.527~0.999,P=0.049)的患者.结论 PORT能改善全组患者的OS、DFS、LRFS和DMFS.部分术前临床因素具有预测PORT后有OS获益的亚组人群的价值,包括男性、吸烟、术前N分期为N1~N2、临床分期为Ⅲ期以及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

  •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磁共振延迟强化特征分析

    作者:闫朝武;方纬;汪蕾

    目的 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心脏受累心肌MRI对比剂延迟强化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HCM患儿7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心脏MRI检查,并行对比剂增强心肌显像.根据左心室心肌是否存在延迟强化,将患儿分为延迟强化组和非延迟强化组,并进一步分析受累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的范同及程度等.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差别,两组临床数据间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71例HCM患儿中,9例(12.7%)患儿左心室为对称性肥厚,其中2例患儿进展至终末期.52例(73%)患儿出现心肌延迟强化,其延迟强化组患儿左心室质量高于非延迟强化组患儿[(1 12.7±57.9) g/m2vs.(70.3±37.4) 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25);但两组左室室壁厚度[(19.4±6.3) mm/m2vs.(18.1 ±7.9) m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513).HCM患儿随访(2.4±1.6)年显示,心肌延迟强化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x2=4.77,P=0.029).结论 HCM患儿中,其心肌延迟强化发生率与成人患者接近,并且心肌延迟强化具有判断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

  • 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要点分析

    作者:高强;贺小红;邵丹;魏新华;江新青

    目的 分析并归纳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和MRI特征性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胰腺良性SPT和1 0例实性假乳头状癌(SPC),分析其CT和MRI征象并归纳特征性诊断要点.结果 38例良性SPT均存在完整包膜,表现为T1、T2低信号,增强后呈延迟强化;10例SPC中9例包膜局部显示不清、不完整.18例良性SPT和6例SPC钙化均呈点状、结节状或弧线状.11例良性SPT和6例SPC瘤内出血,CT平扫呈稍高密度,T1呈稍高信号,T2呈稍低信号.7例良性SPT和5例SPC胰管扩张,胰管呈管状或串珠样扩张.38例良性SPT均未见周围血管受侵犯;4例SPC侵犯周围血管,血管壁表现为模糊.38例良性SPT均未见周围组织受侵犯;5例SPC侵犯周围组织,表现为瘤-组织边缘模糊,局部包膜不完整.结论 包膜、钙化、瘤内出血、胰管扩张、侵犯血管及周围组织为胰腺良性SPT和SPC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征象,其中,包膜、是否侵犯血管及周围组织可作为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

  • 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与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万婷;刘海燕;秦丽军;崔雅丽;牛静;武志芳;刘静;张国琛;任媛;李思进

    目的 探讨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与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因乳腺结节或肿块拟行穿刺或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行乳腺超声检查,选取超声提示病灶直径>1 cm的45例患者经肘静脉注射99Tcm-3PRGD2(740~925 MBq)后行早期15 min SPECT静态显像及2 h SPECT/CT俯卧位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半定量分析指标T/NT值建立诊断阈值并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方法;诊断效能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45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共发现56个病灶,其中,35个病灶为乳腺癌,21个病灶为良性病变.99Tcm-3PRGD22 h SPECT/CT显像的乳腺恶性病灶T/NT值(3.92±1.67)高于良性病灶T/NT值(2.04±0.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P-0.00).取约登指数大时的临界值2.9,99Tcm-3PRGD2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9%、71.4%、78.6%,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76,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7%、66.7%、78.6%.99Tcm-3PRGD2 SPECT/CT与超声诊断效能相近(x2=0.05,P>0.05).超声+99Tcm-3PRGD2SPECT/CT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92.9%),分别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7.17、74.87,均P<0.05).结论 99Tcm-3PRGD2整合素受体显像可以从肿瘤血管生成角度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解剖及功能信息,尤其对于超声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时,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穿刺等有创性检查.

  • 2016年天津市部分区医用X射线摄影机质量控制状态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魏超;高杰;张文艺;尹谌;翟贺争;武权

    目的 通过对天津市6个行政区内172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质量控制检测,了解天津市6个行政区医用X射线摄影机的性能指标状况.方法 根据医院级别和性质将医疗机构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按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标准对其中共性的9项指标进行检测,9项指标均合格的设备被判定为合格.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样本组间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的x2检验,多组样本间率的两两比较采用x2分割法.结果 在172台设备中,合格的设备占69.2%;不合格指标主要是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和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三级医院设备合格率为82.4%,高于一级医院的51.9%和民营医院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2、9.599,均P<0.01);三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有率为7.35%,低于二级医院的27.5%、一级医院的92.6%和民营医院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7、64.184、54.478,均P<0.01);二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有率也低于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72、19.932,均P<0.0);在用设备使用年限大于10年的,三级医院占16.2%,低于一级医院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33,P<0.01).结论 天津市6个行政区二级、三级医院医用X射线摄影机性能状态良好,一级和民营医院需进一步优化设备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 MiR-148a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李航;姜勉;樊赛军

    目的 探讨miR-148a对肺癌A549、H460以及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按以下方式将肺癌A549、H460和H1299细胞进行分组.(1)将肺癌A549和H460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Gyγγ射线照射组和8 Gy γ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8a的表达水平;(2)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miR-148a转染组;同时,将肺癌H460细胞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anti-miR-148a转染组.分别对转染2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3)将肺癌A549和H129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miR-148a单独处理组、miR-148a和雌激素受体(ER)共转染组.分别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能够显著下调肺癌A549和H460细胞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148a转染能够显著增强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P<0.01),而anti-miR-148a转染能够显著降低肺癌H46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P<0.01).同时,miR-148a过表达可以明显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E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anti-miR-148a能够显著上调肺癌H460细胞中E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另外,与miR-148a单独处理组相比,miR-148a和ER共转染组中miR-148a对肺癌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34、12.68,均P<0.01).结论 照射可以诱导miR-148a的表达水平降低,人为过表达miR-148a能够抑制E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降低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 2种胰腺良性病变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作者:尹国涛;江伟;付蔷;于筱舟;朱湘;徐文贵

    胰腺病变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以外分泌腺肿瘤、内分泌腺肿瘤、间质来源肿瘤为代表的肿瘤性疾病和以胰腺真、假性囊肿等为代表的非肿瘤性病变.鉴于不同疾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笔者选取了临床工作中易误诊的两个病种进行分析讨论,即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并分别从临床特点、常规影像学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诊断辨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
  • 99Tcm-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骨折远期愈合能力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珂;张敏;李培岭;王娜;赵振江;郭会利;张斌青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评价骨折远期愈合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至少超过6个月的76例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8例经手术治疗,18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所有骨折患者均未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对76例骨折患者行SPECT显像、CT扫描和SPECT/CT融合骨显像,分析骨折端的放射性分布及CT特征,观察骨折端放射性浓聚是否连续性通过骨折线,跨越两侧骨折端,评价骨折远期愈合能力,终骨折愈合情况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结果 76例骨折患者,58例SPECT/CT融合骨显像显示放射性浓聚连续性通过骨折线并跨越两侧骨折端,诊断为骨折具有远期愈合能力,经对症保守治疗,证实52例骨折远期愈合,6例未愈合,SPECT/CT对骨折远期愈合诊断的准确率达89.66%(52/58).18例骨折端未见明显连续性通过骨折线的放射性浓聚,诊断为骨折不愈合,且不具备远期愈合能力,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证实为骨折不愈合,SPECT/CT对骨折远期不愈合诊断的准确率达100%(18/18).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可较准确地评价骨折的远期愈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CYFRA21-1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孙斌;刘举珍;张飞飞

    目的 研究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43例经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腺癌88例,鳞癌55例),抽取其静脉血测定血清CEA、CYFRA21-1的水平,并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血清CEA、CYFRA21-1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与骨转移数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肺腺癌和肺鳞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骨转移灶数目、全身骨显像、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与血清CEA、CYFRA21-1单用或联合应用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8例患者证实发生骨转移,病灶共有586个.腺癌骨转移发生率(50/88)高于鳞癌(18/55)(x2=10.56,P<0.05);腺癌骨转移病灶数比例(526/586)大于鳞癌(x2=19.23,P<0.05);骨转移患者的血清CEA(Z=4.98,P<0.05)、CYFRA21-1(Z=2.55,P<0.05)水平高于未发生骨转移患者;NSCLC骨转移患者血清CEA与骨转移灶的数目无显著相关性(r=0.141,P>0.05),而CYFRA21-1与骨转移灶的数目具有一定相关性(r=0.502,P<0.01).血清CEA、CYFRA21-1水平诊断NSCLC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灵敏度(69.1%、83.8%),但特异度(47.6%、49.3%)、准确率(57.3%、65.7%)较低,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NSCLC骨转移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3.8%)、特异度(84.0%)、准确率(83.9%),高于血清CEA(x2=4.09、23.08、24.33,均P<0.05),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CYFRA21-1(x2=20.28、12.55,均P<0.05)及全身骨显像(x2=21.66、16.05,均P<0.05).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 及及及CYFRA21-1诊断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97.0%)、特异度(93.3%)、准确率(95.1%)分别高于血清CEA(x2=18.89、38.89、24.33,均P<0.05)、CYFRA21-1(x2=6.89、35.50、39.17,均P<0.05)、单独应用全身骨显像(x2=12.55、37.17、47.45,均P<0.05),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单独应用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x2=6.89、9.53,均P<0.05).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CYFRA21-1诊断NSCLC骨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在DTC患者术后肺转移灶显影中的应用

    作者:邓玮玮;朱娅华;范敏;张春银

    目的 探讨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灶检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4例DTC肺转移患者在术后131I治疗前的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中肺转移灶的检出情况,计算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检出肺转移灶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并评估其对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 34例肺转移患者中,2例表现为阳性(放射性浓聚±结构异常),10例表现为可疑阳性(仅有典型肺转移CT表现),22例表现为可疑阴性,若将可疑阳性与阳性均视为阳性发现,则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发现肺转移灶的灵敏度为35.3%(12/34),阳性预测值为100%(12/12),11例患者在后续的131I治疗中增加了剂量.结论 99TcmO4-全身显像联合颈胸SPECT/CT能发现部分无99TcmO4-浓聚的肺转移灶,提高了肺转移灶的检出率;指导临床调整131I治疗剂量,改善预后.

  • 99Tcm-MIBI SPECT/CT融合断层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诗瑶;李盼丽;张艾米;刘秋芳;徐莲;孙晓光;黄钢;宋少莉

    目的 评价991cm-MIBI SPECT/CT双时相融合断层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PHPT 28例,SHPT 69例)HPT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显像图像特征、症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KP)等结果.分析比较PHPT和SHPT两组患者的显像特点、手术病理、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99Tcm-MIBISPECT/CT显像对PHPT的术前诊断灵敏度为96.55%,特异度为98.78%;对SHPT的术前诊断灵敏度为68.77%,特异度为79.17%.(2)PHPT多表现为单发病灶,而SHPT多表现为多个亢进的甲状旁腺病灶,病灶平均直径较小(Z=-2.591,P=0.010),且容易合并钙化(x2=9.58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PHPT中无特殊不适主诉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SHPT中的比例(x2=11.713,P<0.001),PHPT出现结石的比例高于SHPT(x2=6.075,P<0.001),SHPT出现骨痛的比例高于PHPT(x2=24.3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PT患者血清PTH和AKP水平均明显高于PH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63、-4.326,均P<0.001),PHPT具有高钙低磷的特点,SHPT患者血钙正常或轻度升高,血磷明显升高.结论 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在PHPT患者的术前定位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PHPT中有极高的准确率.与PHPT相比,SHPT血清PTH、AKP水平升高更明显,多表现为多个病灶,病灶小,易合并钙化.

  • SPECT/CT双时相联合减影技术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增益价值

    作者:曹景佳;李亚明

    目的 探讨在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的基础上联合减影平面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旁亢)患者术前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序贯纳入本院甲旁亢患者28例.所有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前1~2周检测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PTH)及血钙值.静脉注射99TcmO4-40~60 MBq后行甲状腺99TcmO4-显像;待采集结束后,再次静脉注射99Tcm-MIBI 600 MBq,行早期99Tcm-MIBI平面显像,后行SPECT/CT融合显像.在行99Tcm-MIBI延迟平面显像后,获得减影平面显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显像技术的诊断效能.显像技术检出病灶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其他数值型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原发性和继发性甲旁亢患者术前检测PTH水平分别为(102.4±88.8)、(98.2±53.6) pmol/L,血钙水平分别为(2.9±03)、(1.9±0.2) mmol/L.28例甲旁亢患者共发现可疑性结节55处,其中40处甲旁亢病灶,15处非甲旁亢病灶.双时相检出19处病灶和2处阳性浓聚灶,其灵敏度为47.5%(19/40).在双时相诊断甲旁亢病灶为阴性结果的患者中,减影相检出其他5处病灶,提高了病灶检出的灵敏度(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6,P=0.125).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甲旁亢病灶26处,将双时相和减影相联合分析,检出甲旁亢病灶25处、非甲旁亢病灶4处;将双时相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分析,检出甲旁亢病灶26处、非甲旁亢病灶1处.减影相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与全部联合显像诊断效能相同,检出甲旁亢病灶27处、非甲旁亢病灶1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双时相(67.5% vs.47.5%和93.3% vs.86.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635,P=0.02;x2=4.432,P=0.04).结论 甲旁亢患者在行常规双时相平面显像的基础上联合减影平面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较单纯行双时相平面显像可以提高患者病灶的检出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