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骨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柳炳吉;左书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骨质疏松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利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通过分析对比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如双能X射线测定、定量CT、定量超声、核素全身骨显像等,综合评价其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优点及局限性,特别是核素全身骨显像定量测定为骨质疏松诊断提供了新参数.

  • 99mTc-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郭睿;晋建华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近年来研究较多,depreotide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之一.Depreotide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的孤立性肺结节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此外,99mTc-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等肿瘤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非肿瘤性疾病也有一定应用前景.

  • 非18F-氟脱氧葡萄糖的脑肿瘤PET

    作者:黄喆敏;左传涛;管一晖

    由于大脑皮质的葡萄糖摄取相对较高,常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对于脑肿瘤,特别是低度恶性脑肿瘤的显像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各种特异性更高的放射性示踪剂如11C-甲硫氨酸(11C-MET),11C-胆碱(11C-choline),18F-氟脱氧胸苷(18F-FLT)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肿瘤显像.非18F-FDG的放射性示踪剂在脑肿瘤的显像中均具有脑本底摄取低、肿瘤影像对比度好、对低级别胶质瘤敏感性较高的优点,在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放疗计划的制定及疗效监测等方面比18F-FDG有着明显的优势.

  • 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显像

    作者:孟召伟;董峰;谭建

    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来实现的,已发现ER有两个亚型.19F-16α-氟雌二醇(18F-FES)核素受体显像可显示出乳腺癌病灶有生物活性的ER,若乳腺癌原发灶或转移灶对18F-FES标准化摄取值(SUV)高,则内分泌治疗的有效预测值升高;若在他莫西芬治疗前和治疗后7~10 d分别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和18F-FES PET双核素显像,对于有效组治疗后18F-FES PET的SUV下降,18F-FDG PET的SUV升高.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全身显像时甲状腺意外瘤的检出及价值

    作者:李昊颖

    随着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显像应用的普及,甲状腺部位18F-氟脱氧莆萄糖(18F-FDG)的异常摄取被发现.在这部分意外瘤中,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PET作为功能显像,不仅能够发现甲状腺意外瘤,同时也能对其良恶性有所区别.

  • 前哨淋巴结检测术在宫颈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龙斌;肖必文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发病率高,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方式,前哨淋巴结是在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内,淋巴结发生转移必经的首站淋巴结,前哨淋巴检测术具有操作简单、检出率高、阴性预测值高等特点,其方法、病理学检查、影像因素对指导早期宫颈癌的根治性切除术,减少手术创伤、淋巴结微转移和制定合理的放疗计划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双核素同步采集心肌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轩南;宋丽萍

    双核素同步采集SPECT技术的应用优势不仅在于减少了患者的检查次数、节省了图像采集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检查中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能减低患者位移对图像的影响,解决了图像的不匹配问题,对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存活心肌的检测、再血管化疗效的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超声内镜及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郁春景;万卫星

    食管癌术前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目前,食管癌分期方法主要有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超声内镜及CT.超声内镜对食管癌T分期价值较高,三种方法对食管癌局部淋巴结的分期(N分期)各有优缺点,18F-FDG PET对远处转移灶(M分期)的发现有明显的优势.综合运用18F-FDG PET、超声内镜及CT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德善;乔振华

    PET-CT是一种双模式显像方法,可同时获得功能代谢和形态解剖学影像,通过其融合图像显示CT对PET图像的精确定位.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可被淋巴瘤细胞摄取.而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的诊断、初始分期、治疗后再分期、治疗反应的评价以及制定放疗计划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也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18F-FDG PET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但PET-CT仅是一种有效的无创伤检查方法,无法替代淋巴瘤的活组织检查.

  • 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新进展

    作者:青春;邓候富;贾志云

    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骨转移常见的症状是骨疼痛.在广泛性骨转移癌出现严重骨疼痛时,那些通常使用的治疗手段即止痛药物、激素、化疗和外照射治疗都不够理想,且均可出现严重副作用或治疗失败.锶放射性同位素(89Sr)治疗骨转移癌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较传统治疗方式而言,更能靶向定位于所有受累部位,包括骨扫描及X线片或CT,MRI难以发现的隐匿转移癌灶,选择性病灶摄取使正常组织仅受有限的辐射剂量而治疗效率增高,副作用较小.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总有效率大于80%,其对血细胞的抑制作用轻微且是一过性的,短期内能得到恢复.89Sr加用外放疗或者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减轻骨疼痛、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并可抑制病骨病灶继续发展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作者:田素青

    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内照射疗法对大部分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显示出可喜的前景,为此探讨放射性粒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常公民;彭瑞云

    中子相对生物效应较高,能对机体产生十分严重的损伤.骨髓是中子辐射高度敏感的器官,低剂量中子照射即可对骨髓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产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出现外周血血象改变、造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损伤等一系列改变.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治疗的难度大,以综合对症治疗为基础,细胞因子的适时应用及对极重度中子骨髓型放射病则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

  •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

    作者:马蕊;张良安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根治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近年来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着重介绍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原理,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放射性核素标记RGD多肽在整合素受体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陈素芸

    整合素受体αvβ3在新生血管及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有高水平的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局部浸润和转移中,特别是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能够与受体特异性地识别结合,因此目前被逐渐应用于肿瘤整合素表达水平的受体显像中.

  • 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倩;李娟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心血管系统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中罹患心脏病者,判断预后及进行危险度分层,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死亡率.

  • 抵抗素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核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仲;韩佩珍

    抵抗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是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联系的纽带,其在体内分布广泛,但现阶段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抵抗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相对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放射免疫分析和蛋白质印迹法.乳腺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为(5.23±6.9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6±2.00)mg/L.通过对抵抗素在肿瘤核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可进一步研究其与乳腺癌在分子水平上的关系.

  • SPECT-CT——核医学影像技术的新阶段

    作者:查金顺

    精确的解剖定位一直是具有功能特异性的SPECT所追求的目标.SPECT与CT融合系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其良好的定位功能进一步巩固了SPECT的临床地位.在心脏病学中,SPECT-CT可提供准确的衰减图或心功能影像,有利于早期和更准确的诊断.在肿瘤病学中,可对神经内分泌瘤等原发或转移病灶的位置、性质等作出准确判断,有利于临床制定切实可行的诊疗措施.在常规核医学的应用中,能够较为准确地寻找感染灶以及为肺栓塞形态学-灌注缺损关系的评估提供精确的方法.SPECT-CT带来了清晰的解剖图像并加快了工作流程.

  • 电离辐射的非靶效应和延迟效应

    作者:左雅慧;童建

    电离辐射的非靶效应和延迟效应是细胞对电离辐射反应的两种相互关联的表现.目前,对这两种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旁效应、适应性反应三个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非靶效应和延迟效应在低剂量辐射效应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对这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意义作一简述.

  • 白细胞介素24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永哲;金顺子

    白细胞介素24是白细胞介素10家族的成员,其除细胞因子本质外,还能够诱导不同的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它能促进旁观者抗肿瘤效应,在动物模型中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具有辐射增敏作用和调节免疫反应作用.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作者:杨剑;韩玲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其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年有关FHIT基因的研究,侧重于辐射后FHIT及其上下游调控基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式,包括ATR/CHK1、bcl-2基因、caspase家族、环孢霉素A和核因子-κB之间的作用.

  • S100A8与辐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丛悦;陈肖华;祝鑫瑜

    S100A8钙结合蛋白是高度保守的、低分子质量的酸性蛋白,具有多种生理学功能.小鼠S100A8蛋白对于骨髓细胞是一种很强的化学诱导剂,参与众多的急性和慢性炎性反应,并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S100A8基因的失活可导致胚胎死亡.在MCF-7细胞、表皮细胞以及骨髓等组织中,辐射可以诱导S100A8基因的表达,由此确定S100A8基因是新的辐射诱导基因.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