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18F-FDG PET结合高分辨率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敏;林美福;陈文新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及高分辨率CT(HR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18例,其中病理检查确诊17例为BAC,1例经抗炎治疗后病灶消失.测量病灶标准化摄取值(SUV),分析病灶的影像学征象,比较单纯18F-FDG PET、HRCT及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①单发结节组5例,SUV为1.5~3.5,其中4例同时行HRCT,见毛刺征4例、分叶3例、胸膜凹陷征3例、血管集束征3例、空泡征2例、毛玻璃征1例.②局限性实变组6例,SUV为1.6~2.3,其中5例同时行HRCT,见毛玻璃征5例、胸膜凹陷征3例、空泡征2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血管集束征1例.③混合组4例,SUV为4.5~10.0,4例均同时行HRCT,见毛玻璃征2例、空泡征1例、胸膜凹陷征2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④肿块组1例,SUV为5.6,见分叶、空洞、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⑤多发结节组1例,SUV为4.6,见分叶、细毛刺征.⑥假阳性组1例,病灶大小为2.1 cm×2.3 cm,SUV为1.2.结论 单发结节组、局限性实变组的病灶对18F-FDG摄取较低,易误诊,PET代谢显像结合HRCT有利于提高BAC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肾上腺雄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谭庆玲;张惠;陈碧玲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上腺源性雄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22名正常女性和85例PCOS患者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将PCOS患者分为高反应组(HR-PCOS)和正常反应组(NR-PCOS).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雌二醇、睾酮、孕酮,测定ACTH兴奋试验前后(0 min和60 min)血清17-羟孕酮(17-OHP)、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D)、皮质醇,测定稳态模型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结果 在85例PCOS患者中,有20例的17-OHP水平高于正常,为HR-PCOS组,其余65例反应正常,为NR-PCOS组.基本情况比较:HR-PCOS组和NR-PCOS组的MBI及腰臀围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BI:x2=13.874,14.512,腰臀围比:x2=12.607,15.153,P均<0.05),HR-PCOS组和NR-PC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01,5.362,P>0.05);激素水平比较:HR-PCOS组和NR-PCOS组的LH/FSH比值、雌二醇显著高于对照组(LH/FSH:x2=18.226,16327,雌二醇:x2=17334,19.261,P均<0.01),HR-PCOS组和NR-PC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PCOS组血清总睾酮显著高于NR-PCOS组(x2=12.274,P<0.05),HR-PCOS组和NR-PCOS组均高于对照组(x2=20.314,18.492,P均<0.01);ACTH兴奋试验前后HR-PCOS组17-OHP和DHEAS显著高于NR-PCOS组和对照组(17-OHP:x2=18.063,19.214,D HE AS:x2=17.358,19.355,P均<0.01),而NR-PCO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09,4.362,P均>0.05);AD在ACTH兴奋试验前后HR-PCOS组和NR-PCOS组均高于对照组(x2=14.062,16.549,P均<0.05),而HR-PCOS组和NR-PC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41,P>0.05);血清皮质醇在ACTH兴奋试验前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PCOS组和NR-PCOS组的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263,21.482,P均<0.01),且HR-PCOS组显著高于NR-PCOS组(x2=13.582,P均<0.05).结论 部分PCOS患者存在肾上腺雄激素亢进并对ACTH反应性增强,其肾上腺雄激素的水平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肾动脉狭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继华;袁卫红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肾动脉狭窄的筛查和诊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一般而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为广泛,其次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目前,肾动脉造影术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技术,同时也是指导介入治疗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文主要从以上几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标准、特异度、灵敏度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放射性核素SPECT肾动态显像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心肌损害的影像学研究现状

    作者:傅鹏;魏玲格;胡静;黄建敏;刘晓梅

    心肌损害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中多见且表现为多种多样.其早期临床症状轻,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晚期则因心脏功能的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导致病情进展和治疗难度加大.因此,DMD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对延缓心肌损害、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为方便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对DMD患者心肌损害的诊断,该文对目前DMD心肌损害的影像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PET、PET-C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进展

    作者:王冬艳;苏成海

    PET-CT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两类检测恶性肿瘤的重要成像方法,前者提供肿瘤组织的功能代谢信息,比如葡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信息,后者反映水分子的运动状况,二者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对病变获得尽可能多的形态学与代谢学信息,有利于病变的局部定性和系统分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信息.

  • 影像学技术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作者:卢晓莉;张俊;王峰;王自正

    早期准确地评估肿瘤患者的淋巴结及难以解释的淋巴结病变,对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及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目前,淋巴结大小仍然是区别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常用的指标,但是其准确性不高,为了提高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评估的准确性,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显像方法,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淋巴结解剖上的评估,还可以在细胞水平对淋巴结生理和生化过程进行直观和定量评估.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在评价局部淋巴结时具有各自的特点,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功能成像技术在淋巴结诊断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该文旨在对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影像学技术做一综述.

  • 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的时机和方法

    作者:汤建林;马万红

    Graves病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病变者的病情常表现得复杂和危重,继续抗甲状腺治疗面临较大的困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与血液科等同事相互协作,努力创造条件,果断采用131I治疗,对Graves病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 胶质瘤显像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孙娜;赵晋华;乔文礼

    核医学显像在胶质瘤的诊断、分级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核医学的发展,用于胶质瘤的显像剂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SPECT显像剂有201Tl、99Tcm-MIBI、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以及新型受体类显像剂131I-蝎氯毒素等,PET显像剂主要有葡萄糖代谢显像剂、氨基酸代谢显像剂、胆碱代谢显像剂、核苷酸代谢显像剂、乏氧代谢显像剂等.它们分别提供胶质瘤的物质代谢、细胞增殖、组织乏氧等方面的信息,进而用于临床诊断,该文主要对上述各类显像剂在胶质瘤的应用和进展方面进行论述.

  • 射波刀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作者:张春智;王平

    在脑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放射损伤风险,其可能损害正常脑组织,从而造成认知障碍.射波刀对治疗靶的适形性好,且定位准确,因此,可以在分次较少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治疗.射波刀治疗是迄今为止放射损伤的危险小的治疗手段,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保护.射波刀已被证明了在治疗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性疾病转移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它在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方面仍存争议.该文就射波刀在治疗肿瘤上的优势及其在恶性胶质瘤、脑转移瘤中的应用做相关综述.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颈部淋巴结诊断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崔玥婵;朱晓琳;张雪君

    颈部淋巴结占全身淋巴结约1/3,全身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均有可能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致其肿大,因此明确其性质对恶性肿瘤分期、治疗计划制定和疗效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被认为是非手术条件下获取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佳方法之一.该文探讨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病理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 CD13/氨基肽酶N在新生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彤;瞿卫;王峰

    新生血管的发生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起着关键作用.CD13是人类白血病分级的重要谱系特异性标志物,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特异性高表达,在静止血管内皮细胞上不表达.利用荧光、核素标记或磁性纳米颗粒耦联CD13单克隆抗体、配体,通过分子成像技术可有效探测新生血管的发生,为研究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影像学依据;CD13的配体——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与各种抗肿瘤药物构成复合物,然后转运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与CD13结合,释放抗肿瘤药物治疗肿瘤.CD13在与新生血管相关的各类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的研究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和良好的前景.

  • 纳米材料在多模式显像探针中的应用

    作者:唐宇辉;陈跃

    随着多模式显像技术的发展,多模式显像探针的开发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但是要使各功能探针的灵敏度达到佳配比,从而真正实现多模式显像却是一大难点,由于纳米材料体积小、物理及化学性质可塑性强,在各探针的连接、修饰、配比等更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故已成为研究多模式显像探针的新宠,同时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着重讨论了纳米材料的属性及在多模式显像探针中的应用与进展.

  • 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对肿瘤放化疗的影响

    作者:郭阳

    在肿瘤干细胞和增殖性肿瘤细胞中,广泛存在错配修复(MMR)系统的功能缺失.对于接受化疗的肿瘤,若MMR缺失,可导致细胞绕过细胞周期的G2/S期循环阻滞,产生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在临床上,即使是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阴性的胶质瘤细胞也会因MMR的缺失,对替莫唑胺产生抗性.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MMR缺失的作用表现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首先,MMR缺失可导致肿瘤细胞对辐射抗性的提高,细胞不出现凋亡和自吞噬;另一方面,预先给予放射增敏剂5-碘-2'-脱氧尿苷(IUdR)等药物后,MMR的缺失会导致DNA中掺杂大量未被修复的IUdR等基团,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