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口腔癌放射治疗的优化研究

    作者:王时光;刘强

    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黏膜上皮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口腔癌中,鳞状细胞癌占90%以上,2005年WHO在头颈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将口腔鳞状细胞癌定义为"一种具有不同程度分化的侵袭性肿瘤,倾向于早期、广泛的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40~70岁的烟酒嗜好者"[1].

  • 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作者:蒲汪旸;刘玉龙

    皮肤在放射生物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接受外照射的必经途径.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潜在性和进行性作用特征.放射性皮炎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该文介绍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 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

    作者:王继国;刘强

    鼻咽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发病率约为1/10万.但在我国发病率为10/10万-30/10万[1],其中又以南方地区为甚.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手术根治困难.病理类型多为低分化鳞癌,放疗效果好,故放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日前放疗设备已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仍在50%~60%.

  •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克斌;张亚萍;赵明利

    周期性麻痹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发病率占甲亢患者总数的3%左右[1].笔者应用131I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并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判断131I治疗本病的疗效.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进展

    作者:汪开明;青春;吴坚;罗卫华;朱云芝;申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南于甲状腺癌多以甲状腺结节首诊,在国内首次手术以肿瘤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居多,占90.5%.原发灶再次手术肿瘤残留率达41.3%,颈淋巴结转移率72.8%.鉴于再次手术常伴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等并发症,多数患者不愿再次手术.131I对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可去除隐藏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癌灶而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率,也可破坏或抑制具有吸131I功能的转移灶.有利于长期随访评判及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大量文献报道,低剂量(1.11GBq)131I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单叶切除患者的首次去除率接近60%,重复治疗后的去除率超过90%.低利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组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额外辐射作用,降低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以达到尽可能大的临床去除治疗效果.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再次131I治疗的给药剂量对比研究

    作者:王长修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治疗上主要依靠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服用131I治疗、手术治疗等三种方法,服用131I治疗甲亢已成为近几年主要的方法[1].虽然服用131I治疗有经济、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一次治愈或短时间内复发.需要再次服131I治疗.

  • 射频消融术和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肺癌

    作者:张金山;邓咏梅

    射频消融(RFA)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肺癌病灶局部控制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全身不良反应、对肺癌有较高局部控制率等优点,但对于瘤体负荷较大的肿瘤病灶(如肿瘤直径3 cm以上)治疗风险大、疗效欠佳.以变性和(或)坏死的肿瘤细胞核抗原作为结合靶点的新型放射免疫治疗即131I标记的基因重组肿瘤细胞核单抗的肿瘤坏死治疗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然而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肺癌的完全缓解率低.RFA扩大了肿瘤坏死区而有效增加了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结合的靶点,故RFA联合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可望明显提高对肺癌的治疗效果.

  • 125I-脱氧尿苷治疗膀胱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作者:卢建林;侯建全;杨永青

    放射性核素通过电子俘获和(或)内转换衰变产生低能电子(<1 keV)的俄歇效应,掺入细胞DNA后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125-脱氧尿苷(125I-UdR)是将125I引入细胞核的有效载体,能特异性掺人S期细胞DNA.一系列研究表明,125I能更多地被肿瘤细胞吸收,而不是正常的分裂细胞.从而有效地治疗恶性病变.南于膀胱为一天然囊腔,具有独特的易灌注及观察性,膀胱灌注125I-UdR治疗膀胱癌.能高效、选择件杀伤肿瘤细胞,明显降低膀胱癌复发率,故可作为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希望成为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治疗膀胱癌的新疗法.

  • 131I治疗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崔丽群;杨宝军;张香玲;李玲玲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对采用131I治疗老年甲亢性心脏病前是否先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控制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我科对2004年~2008年的35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直接给予131I治疗,同时加强服131I后的预防性治疗和对症处理,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作者:汤建林;李玉莹;高柳艳;唐秀萍;胡红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抗甲状腺药物.外科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均为目前公认的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大量的分析研究,对上述三种治疗方法各自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选择甲亢治疗方法的倾向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众多学者在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后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生理学治疗方法产生之前,放射性碘治疗将保持其独特的地位,有成为甲亢首选疗法的趋势.

  •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现状

    作者:张洁;石洪成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系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131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131I治疗的有效性得到普遍认可,但在治疗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有争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功能受损的131I治疗疗效

    作者:潘香颖;李慧贞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肝功能受损是常见病,本研究比较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行131I+保肝药物与抗甲状腺药(antithyroid drugs,ATD)+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的恢复状态,观察131I治疗的疗效.

  • 131I治疗青少年和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作者:冯菲;赵德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青少年和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青少年和儿童各个系统的发育成熟,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其自然缓解率低,需要采取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ATD)、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131I治疗是治疗青少年和儿童甲亢的三种方法.ATD常为内科医师的首选,但其治疗缓解率较低,服药时间长,停药后复发率高,并且其不良反应在青少年和儿童比成年人多见;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与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有极大的关系,且术后颈部会留有瘢痕;131I用于甲亢治疗已经有60余年,数干名青少年和儿童患者接受过此治疗,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治疗后甲状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患者的生育率、流产率和后代畸形率等与普通人群有明显差别,其治疗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对ATD效果不佳、有服药禁忌证或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青少年和儿童甲亢治疗的首选.131I治疗甲亢后常见的转归是甲减,可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但因青少年和儿童对甲状腺激素的依赖性大,对射线的敏感性强,宜采用小剂量131I以达到理想控制.

  • 应用影像学方法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郭慧敏;赵晋华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针对新辅助化疗的一系列研究正在开展.早期评价乳腺癌治疗疗效能避免对新辅助化疗无效者的过度治疗,支持有效者继续治疗.多种影像学评价方法相继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 13C呼气试验:一种有益的消化系统疾病检测方法

    作者:毛奇琦;孙旭;严惟力

    稳定性核素13C呼气试验作为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检查.可以对脏器功能进行实时定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日益受到临床医生青睐.该文综述国内外13C呼气试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发展作一展望.

  • 18F-FLT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作者:李红梅;冯珏;李晓东;张建阳

    形态影像学作为评价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传统方法,因所需时问较长,不能从生物学角度进行评价,逐渐被分子影像学方法所取代.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虽然在多种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中显示了突出的优势,但由于特异性较差,不能对恶性肿瘤的冶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价.研究表明,18F-氟胸苷(18F-FLT)PET大的应用前景在于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且优于18F-FDG.

  • 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哈;石洪成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核医学肾动态显像Gate's法具有使用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影响该法检测结果的因素包括肾脏放射性计数、感兴趣区的勾画、肾脏深度等多种因素.

  • 99Tcm-tetrofosmin:一种评价体内P-糖蛋白功能变化的显像剂

    作者:袁超;李卫鹏

    99Tcm-tetrofosmin是一种制备简便、使用广泛的显像剂,在体内和体外它均为多药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转运的底物.它的特点与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Fcm-MIBI)相似但不完全一样.现有的文献提示,有关多药耐药性功能显像和体内多药耐药性功能调节的临床研究可以通过99Tcmtetrofosmin和99cm-MIBI显像来进行,但是两者似乎不能互换.

  • PET-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作者:冼伟均;冯彦林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主要生长在胃肠道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体征,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辅助方法.PET-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方面与常规影像学检杏相比,均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该文综述了 PET-CT及相关影像学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方面的应用价值.

  • 弱酸性艳红B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

    作者:姜昊;李智恒;李雨;刘松彦

    目的观察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辐射脱色剂量学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弱酸性艳红B溶液,以γ射线进行0~2000Gy的梯度剂量照射,分别用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测定、记录其三基色色度值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分析,并确定实验浓度,继续观察实验样本受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变化,三基色色度值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红色和绿色色度值旱明确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小明显.室温环境存放4周的样本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将弱酸性艳红B溶液的变色现象与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结合可开展新的辐射剂量学研究,该领域尚有很大的完善发展空间.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