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림상간담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256
- 国内刊号: 22-110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自噬与氧化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氧化应激为中心的“第二次打击”是NAFLD进展的关键因素.自噬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噬在肝细胞脂质代谢、炎症反应与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氧化应激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当前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分别从自噬与NAFLD的关系、氧化应激与NAFLD的关系分析自噬与氧化应激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指出自噬在NAFLD发病进程中调控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可能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若能够阻断或者激活自噬调控氧化应激的某个关键通路,或可为干预NAFLD提供新的手段.
-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广泛表达于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内,参与多种生理学活动.研究发现TCT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介绍了TCT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促进细胞生长和发育、调节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细胞应激反应、调节炎症反应等.简述了TCTP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除了改变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以外,还可通过诱导细胞有丝分裂缺陷、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介导炎症反应与肝纤维化,促进HCC的发生发展.认为TCTP可以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靶向降低TCTP表达水平有望成为一种新的HCC治疗方法.
-
2型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2型糖尿病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肝细胞癌发病风险,表明两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共同的信号通路或易感基因.探讨了2型糖尿病影响HCC发生的机制及两者在基因及分子水平的关系,发现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转录因子7类似物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和Toll样受体4均参与了2型糖尿病和肝细胞癌的发病过程,是将这两种疾病在基因和分子水平联系起来的关键.
-
门静脉高压无创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当门静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将出现各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门静脉压力的评估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及预后至关重要.由于门静脉独特的解剖学特点,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比较困难,目前国内外普遍用肝静脉压力梯度值来替代门静脉压力值,但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属于介入方法,也难以在临床常规开展.因此,门静脉高压无创评估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血清标志物、超声弹性成像、CT、MRI/磁共振弹性成像在门静脉高压无创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信号通路与HBV感染的相互作用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是新发现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接头蛋白,在细胞质DNA介导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胞内双链DNA识别受体均通过STING介导产生Ⅰ型干扰素以及其他细胞因子.天然免疫和抗HBV特异免疫应答不足是HBV慢性感染的关键原因.介绍了STING的发现及其结构研究的新进展,并简要阐述了STING信号通路的活化机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团队在STING信号通路与HBV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发门静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至肝硬化通常伴有临床显著的门静脉高压症,其主要原因是肝内血管阻力增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总结了非肝硬化性NAFLD门静脉高压的研究现状以及门静脉高压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旨在为深入研究NAFLD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
妊娠期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合并胰体尾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停经65 d,发现左侧腹腔囊性肿物10 d”入本院治疗.患者诉停经55 d外院超声检查提示早孕,左侧腹腔肿物.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门诊以“早孕,腹腔占位”收入本科.患者自发病来偶有左下腹不适,可忍受,无合房出血、无腹痛、无发热,无自觉头晕、无乏力,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未见明显下降.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外伤史及手术史,无怀孕生育史.
-
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瘤并发膈肌穿孔1例报告
微波消融是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对肿瘤靶向定位,通过热力学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1994年日本学者Seki等[1]首次报道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18例小肝癌治疗中的成功运用.微波消融用于治疗邻近膈肌的肝肿瘤,可能造成不同程度膈肌损伤,轻者表现为胸腔积液,严重导致成膈肌穿孔、膈疝、胆道胸膜瘘和胆道支气管瘘等.现报道肝转移瘤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并发膈肌穿孔1例,结合消融相关的膈肌损伤研究现状,探讨消融引起膈肌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放线菌性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以多发脓肿和窦道、瘘管为特征,临床极为少见.因临床医师对放线菌病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误治.目前查阅肝放线菌病的病例国内仅有10余例报道,其中2例为小儿肝放线菌病.本文通过分析1例肝放线菌病患者资料及国内外相关报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以“上腹部间断疼痛1年余”入住本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偶有呕吐,无发热、黄疸、呕血、黑便.本次入院前患者曾就诊于四平市某医院,未明确诊断,遂自行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后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体质量下降约15 kg.既往史:否认心脏病、肝炎、结核病史等.查体:上腹部轻度膨隆,压痛不明显,无波动感;可叩及实音;无明显血管杂音.
-
急性胰腺炎胰周感染合并十二指肠内瘘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7岁,于2017年4月4日因“腹痛、腹胀7d”入住本院,10年饮酒史,每天约80 g白酒.2015年因饮酒首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2017年4月再次饮酒诱发急性胰腺炎.入院时上腹持续性钝痛,伴腹胀,恶心.查体:左上腹压痛,伴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CT示:胰腺形态饱满,密度增高,周围脂肪间隙浑浊渗出,并沿双侧结肠旁沟延伸至盆腔,盆腔积液.实验室检查:WBC 18.3×109/L,血淀粉酶560 U/L,尿淀粉酶352 U/L,腹水淀粉酶912 U/L,钙1.90 mmol/L.诊断:急性胰腺炎.由于此次胰周积液多,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中毒症状,但无脏器功能障碍,根据2012年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1]诊断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出现少于48 h的器官功能衰竭,或存在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
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并发缩窄性乳头炎和胆源性胰腺炎1例报告
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曾有并发胆囊结石和急性胆管炎的报道[1-3].本文报道1例Crigler-Najjar综合Ⅱ型并发缩窄性乳头炎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值得重视.
-
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即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目前治疗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有助于激素减量,并维持疾病的长期缓解.目前对于IgG4相关性疾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缺乏循证级别较高的前瞻性研究,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规范,主要借鉴其他自身免疫病的经验.介绍了传统药物包括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霉素等,以及生物治疗如靶向B淋巴细胞的利妥昔单抗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介导有关的特殊类型胰腺炎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好.目前AIP分为2种亚型,1型和2型.AIP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胰胰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前者呈“腊肠征”改变.AIP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主要包括超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CT、MRI、PET-CT、PET-MR,均可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还可用于临床疗效的监测、随访.
-
超声内镜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虽然超声内镜(EUS)尚未纳入AIP的诊断标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AIP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EUS引导的穿刺活组织检查可以微创精准地取得组织学标本,而避免开腹活组织检查或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对于明确病理诊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就EUS在AIP的诊断方面,包括常规EUS的图像特征、新的图像增强模式以及EUS引导的活组织检查技术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丙型肝炎治疗推荐意见》介绍及解读
欧洲肝病学会(EASL) 2018年年会期间发布了丙型肝炎治疗的更新指南,此版指南重要的改变是,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威胁的宏伟目标而作出的相应更新,力求发现和治疗更多患者,从筛查、诊断、治疗、管理等各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建议.
-
《2018年英国移植学会乙型肝炎与实体器官移植指南(第1版)》摘译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渐进性肝损伤进而需要肝移植;此外,由于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流行率高,许多接受肝脏以外的其他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的患者将存在乙型肝炎既往感染或有活动性病变,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新发乙型肝炎感染.因此,所有参与移植的多学科团队均要了解HBV感染,知晓在移植前、移植中和移植后所需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肝硬化自然史其特征是从无症状的代偿期过渡到失代偿期,以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标志,常见的是腹水、出血、脑病和黄疸.本指南是管理失代偿期肝硬化第1个临床实践指南.在此背景下,专家小组强调了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对不同程度肝脏疾病进行病因治疗的重要性,并将其扩展至欧洲肝病学会指南尚未包括的所有肝硬化的并发症,即腹水、顽固性腹水、低钠血症、胃肠道出血、细菌感染、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肾上腺功能相对不全(relative adrenal insufficiency,RAI)、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和门肺高压症(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T).专家小组制订这些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来自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通过检索提供证据以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管理,其目的为改善临床实践.
-
WS213-2018丙型肝炎诊断
前言本标准第6章、第8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WS 213-2008《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本标准与WS 213-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丙型肝炎诊断》;——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修改了流行病学史(见4.1,2008版的3.1);——修改了临床表现(见4.2,2008版的3.2);——修改了病理学检查(见4.4和附录B,2008版的3.4);——修改了诊断原则(见第5章,2008版的第4章);——删除了疑似丙型肝炎病例(见2008版的5.1);——修改了婴幼儿丙型肝炎鉴别诊断(见7.3,2008年版的6.4);——增加了肝脏弹性测定内容(见附录C);——增加了病例报告部分(见第8章和附录D).
-
纤维蛋白凝胶混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治疗对肝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肝损伤的方法.方法 用冻融法从大鼠血浆或人血浆提取富含纤维蛋白原(FIG)的冷沉淀,用冷沉淀制成纤维蛋白凝胶(FG);检测冷沉淀中FIG、纤维连接蛋白(Fn)、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第Ⅷ凝血因子(FⅧ)活性值.用大鼠的FG与MSCs混合组成FG-MSCs.体外培养FG-MSCs,采用二甲基噻唑蓝法检测MSCs增殖率.将FG-MSCs的成分Ⅰ(含FIG、MSCs)和成分Ⅱ(含凝血酶)交替注射到肝损伤大鼠肝实质组织内同一位点,一次注射量可分配到2个或更多位点,形成FG凝胶包埋MSCs.首次移植后第21和28天,同法做第2次和第3次注射.在第3次注射后7d,称大鼠体质量;处死大鼠取血浆测ALT、TBil、Alb浓度;取肝脏称重,计算大鼠肝指数(平均肝质量/平均体质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人血浆冷沉淀中的FIG、FⅧ、Fn浓度均明显高于原血浆中的相应浓度(t值分别为9.669、12.317、9.043,P值均<0.01),但凝血活性(PT、APTT)则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体外培养4d后,大鼠FG-MSCs的细胞增殖率均略高于单纯MSCs,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损伤大鼠肝组织内注射FG-MSCs或MSCs治疗后,大鼠血浆ALT、TBil浓度明显降低(P值均<0.05),Alb浓度均明显增高(P值均<0.05).结论 将FG-MSCs或MSCs注入肝实质组织内均可明显改善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FG-MSCs兼可防止注射出血.
-
辅助性T淋巴细胞22及其效应因子IL-22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2细胞水平及其功能因子IL-22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AIH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30只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AIH组(n=14),剩余10只用于提取肝脏特异性抗原S100.在实验第1天和第7天通过腹腔注射法将新鲜提取的S100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液注射到小鼠腹腔内,第28天成功建立AIH小鼠模型(造模期间AIH组有7只小鼠因注射不当、出现腹水、感染等原因死亡)后,将小鼠经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0.1 ml/10 g)麻醉后摘取眼球取血,收集小鼠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数,RT-PCR检测AHR mRNA水平;收集肝组织用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IL-22、IL-22R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细胞因子水平.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排列整齐,肝小叶结构清晰,AIH组小鼠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出现点状甚至碎片状坏死.AIH组Th22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083 ±0.052)% vs(1.555±0.812)%,t=-4.405,P<0.05].AIH组小鼠脾脏中Th22转录因子A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0.485±0.096 vs l.268±0.366,t=-5.452,P<0.05).AIH组肝组织中IL-22 mRNA和IL-22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22 mRNA:1.146±0.227 vs 3.813±0.478,t=-12.458,P<0.001;IL-22R mRNA:0.276 ±0.037 vs 1.734 ±0.248,t=-15.333,P<0.001);AIH组肝组织的IL-22及IL-22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40±0.261 vs 0.410±0.077,t=-6.324,P<0.05;1.432±0.304 vs 0.830±0.146,t=-6.316,P<0.05).AIH组血清IL-2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99,P<0.05).结论 AIH小鼠Th22细胞及IL-22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可能在AI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导致肝脓肿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导致肝脓肿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指导抗生素应用.方法 以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的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体耐药数据、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 53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主要包括胆囊、胆道疾病或手术史28例(52.8%),高血压病20例(37.7%),糖尿病18例(34.0%);临床表现:发热51例(96.2%),肝区疼痛或胃肠道症状33例(62.3%),休克6例(11.3%).31例(58.5%)白细胞计数>10×109/L,37例(69.8%)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50例(94.3%)CRP升高,17/19例(89.5%)PCT升高,32例(60.4%) ALT升高,22例(41.5%) AST升高.血培养阳性11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7例(63.6%),大肠杆菌4例(36.4%).脓液或胆汁培养肠杆菌科细菌株53例,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35例(66.0%),大肠杆菌12例(22.6%),摩氏摩根茵亚种2例(3.8%),彭氏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茵、弗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各1例(1.9%).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2例,对常用抗生素敏感;大肠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9例,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高.所有分离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高.结论 导致肝脓肿的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率不高,三代头孢菌素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可作为初始经验性治疗的主要方案.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叠EB病毒(EB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CHB患者119例,依据CHB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度(60例)、中度(38例)和重度(21例).其中60例为CHB重叠EBV感染患者(重叠感染组),59例为单纯CHB患者(单纯CHB组).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肝功能指标、HBV DNA载量、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HB重度患者EBV DNA检出率(76.19%,16例)较轻度(43.33%,26例)和中度(47.37%,18例)患者均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6.727、4.601,P值均<0.05);与单纯CHB组比较,重叠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ALT、AST、TBil、DBil、GGT水平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523、4.085、3.755、10.976、8.380;Z=-3.474,P值均<0.05),PTA和HBV DNA定量下降(t值分别为-2.501、-6.140,P值均<0.05);重叠感染组HBe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单纯CHB组(P值均<0.05);2组间淋巴细胞百分比、Alb、WBC、H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病情越重越易重叠感染EBV或机体内潜伏的EBV越易重新激活,EBV感染后又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但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可能与EBV抑制了HBV复制有关.
-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在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广州天河社区就诊的84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中医慢病管理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1次/d,口服)治疗和中医慢病管理;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和常规疾病基础知识教育及服药指导.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等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相对应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治疗48周后,中医慢病管理组的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6±1.92 vs6.42±2.48,t=5.563,P<0.001),且生存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5±54.24 vs 491.08±54.21,t=-4.888,P<0.001).中医慢病管理组的48周ALT复常率(80.00% vs 72.22%,x2=0.590,P=0.443)、HBV DNA阴转率(73.17% vs 68.42%,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29.27%vs 18.42%,P>0.05)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能够改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抗病毒疗效有一定意义,值得在社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
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5年7月一2016年6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密集套扎组(n=76)和非密集套扎组(n=80).对患者随访观察1~2年,统计患者的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率、套扎次数、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密集套扎组与非密集套扎组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率(71.05% vs 55.00%)、套扎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00、8.511,P值分别为0.038、0.014),2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5.26% vs 2.50%)、迟发性再出血率(7.89% vs10.00%)、静脉曲张复发率(13.16% vs 18.75%)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6.32% vs 2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静脉曲张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0± 1.89)个月vs (7.07±1.17)个月,t=2.295,P=0.031].随访期间,156例患者中共死亡2例(1.28%),其中密集套扎组和非密集套扎组各死亡1例.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密集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安全,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套扎次数优于非密集套扎法,静脉曲张复发晚.
-
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和肝穿刺资料.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不同ALT水平的LSM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结果 共入组104例患者,根据ALT水平分成3组[≤2倍正常值上限(ULN)、2~5 ULN和≥5 ULN],3组在性别构成比、BMI、HBeAg状态、HBV DNA水平、Alb水平、PL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LSM中位值分别为15.4、18.8及29.9 kPa,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7,P<0.05).校正年龄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LSM与ALT仍呈正相关(r=0.220,95%可信区间:0.101 ~0.468,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患者年龄在不同ALT水平组间有差异,而校正年龄因素后,LSM与ALT之间仍存在正相关关系.
-
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目的 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05年-2015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给予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3年.按治疗前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HBV DNA< 105 IU/ml组、105~107 IU/ml组和>107 IU/ml组.比较3组患者基线特征、抗病毒治疗疗效及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REs)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 Tes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Es发生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HBeAg、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及CTP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 DN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3组间比较HBV DNA水平的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3.95,P<0.05).3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HBV DNA水平较基线都显著下降,其中HBV DNA <105IU/ml组和105~107 IU/ml组患者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而HBV DNA> 107 IU/ml组在治疗12个月后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在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7、6.84,P值均>0.05),在治疗36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7%、88.0%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5).3组LR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高水平复制的患者病毒学应答速度较慢,但基线HBV 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后3年内LREs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
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2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及2010年-2017年中外医学文献中报道的23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另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5例无妊娠育龄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年龄18 ~45岁,大部分有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或者轻到中度升高,临床表现以腹痛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化疗和肝脏肿物切除.25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佳,17例患者死亡,在死亡的患者中可以查询到总生存期的患者有13例,生存期长为2年,短为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16例患者靠剖宫产娩出健康胎儿.另25例无妊娠育龄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生存期长为6年,短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年,6例患者在截稿日仍存活,1例患者失访.结论 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一经诊断已为中晚期,进展快,预后差,治疗多为手术及介入为主,早期发现可提高手术率及其他综合性治疗机会.
-
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在常规超声显示困难小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在常规超声显示困难小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常规超声显示困难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增强CT示肝脏结节直径均<3.0 cm.所有患者术中实时超声造影确定肿瘤位置、大小,行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行增强CT评价消融效果并观察有无重大并发症.分析患者术前相应部位的常规超声图像、增强CT图像、术中超声造影图像以及术后增强CT图像,评价疗效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共78个病灶.超声造影下可直接显示73个病灶,5个病灶结合增强CT可明确,其中1个病灶为靠近膈肌及肝脏顶部、4个病灶为超声造影仅动脉相稍高增强.78个病灶微波消融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术后1个月随访,78个病灶完全灭活.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常规超声显示困难小肝癌的位置、大小以及浸润范围,帮助微波消融准确定位,且术后并发症少,是微波消融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
岩藻糖基化高尔基体蛋白73在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岩藻糖基化高尔基体蛋白73(Fuc-GP73)在鉴别诊断低浓度AFP原发性小肝癌(s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者共150例,其中低浓度AFP sHCC患者50例(sHC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CHB组),肝硬化患者20例(LC组),除肝癌外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20例(MTDS组),健康对照者40例(NC组).应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柱联合ELISA法检测血清中Fuc-GP73含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m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Fuc-GP73检测对sHCC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模型评价各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 各组Fuc-GP7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225,P=0.001),其中sHCC患者Fuc-GP73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Fuc-GP73在sHCC组、CHB组、LC组、MTDS组和NC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40/50)、0(0/20)、20%(4/20)、5%(1/20)、0(0/4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43,P<0.o1),其中sHCC组Fuc-GP73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值均<o.01).Fuc-GP73检测s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0%、95.0%、90.0%和0.892;与其他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s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可达96.0%、98.0%、97.3%和0.991.结论 Fuc-GP73可作为一种新的优于AFP的sHCC检测的糖基化肿瘤标志物.
-
舒尼替尼与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靶向药物舒尼替尼应用于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长安医院收治的48例晚期HCC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索拉非尼治疗,观察组口服舒尼替尼治疗.随访观察1年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68.42%(13/19),其中有效缓解4例,病情控制稳定9例;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6.19%(16/21),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07,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5%,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U=29.87,P<0.05).两组均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以及肝功能异常,因患者胃肠道反应可耐受未进行处理,肝功能异常患者给予保肝药物等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舒尼替尼在治疗晚期HCC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需要对更大样本量、更长期的临床效果和联合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小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小肝癌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于解放军三○二医院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64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和治疗后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64例患者72个病灶.随访4~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44个病灶(61.1%)完全缓解,20个病灶(27.8%)部分缓解,5个病灶(6.9%)稳定,3个病灶(4.2%)进展.客观有效率88.9%,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4.4%、88.1%、78.7%.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3%、71.6%、55.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3%、33.5%、10.8%.不良反应多为1~2级.1例患者出现了胆红素升高4级反应.另外,约1/4患者出现了3级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降低,治疗后1年左右均恢复至基线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和肿瘤数目为影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小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和肿瘤数目与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
-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洽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LH组,n=391)和开腹肝切除术组(OR组,n=68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LH组与OR组相比,术中出血量[(165.00±79.21) ml vs(457.00±125.00) ml]、切口长度[(4.07±0.31)cm vs(20.48±2.36)cm]、进食时间[(1.50±0.61)d vs (2.43±0.40)d]、术后下床时间[(1.36±0.31) d vs (4.12+0.82)d]、住院时间[(10.09±3.52)d vs (15.36±4.57)d]、手术费用[(9471.00±639.73)元vs(5329.12±461.40)元]及住院费用[(37 315.17±13 194.78)元vs (35007.6±10 611.2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64、136.80、30.10、63.98、19.70、122.44、3.13,P值均<0.05).LH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2%、64.32%、43.12%,OR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1%、61.45%、38.3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可缩短住院时间,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对于周围型和微小肝癌及左外叶肝肿瘤,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
射频消融联合系统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首先行RFA治疗.RFA治疗均在CT引导下完成.术后1周开始进行全身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体为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及顺铂25 mg/m2第1、8天,共6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完全消融率、客观缓解率、至疾病进展时间、肿瘤局部进展率、生存时间和安全性.结果 24例患者中共包含45个病灶,均完成RFA治疗及化疗.客观缓解率为79.2%,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6.7%(39/45).术后随访11 ~67个月,至随访结束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0.0%(9/45);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1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8.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69.3%、32.6%.至随访结束主要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转氨酶升高,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联合系统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案.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究历程与展望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引发诸多临床关注.回顾了对AIP认识的历程,比较了AIP诊断标准的变迁,着重介绍了新的国际共识诊断标准以及1、2型AIP的诊断标准.简要阐述了AIP治疗的新进展——从激素治疗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临床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AIP的未来研究方向.
-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因腹痛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并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共收集70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167例并发ABP,发生率23.8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胆囊结石大小、胆囊结石多少、有无胆总管结石与是否并发ABP有关(P值均<0.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R) =1.879,95%可信区间(95%CI):1.279 ~2.758]、胆囊大小异常(OR=0.282,95% CI:0.184~0.434)、胆囊壁厚度≤3 mm(OR=2.245,95% CI:1.490~3.383)、胆囊结石直径>1 cm(OR=0.438,95% CI:0.249 ~ 0.769)、胆囊单发结石(OR=0.222,95% CI:0.130~0.378)、合并胆总管(OR=2.775,95% CI:1.694~4.546)与ABP发生显著相关(P值均<0.05).结论 男性、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厚≤3 mm、胆囊结石直径≤1 cm、胆囊多发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为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BP的独立危险因素.
-
超声内镜在胰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可疑胰腺占位性疾病患者85例,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EUS及EUS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EUS-FNA)在胰腺占位的应用价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x2检验.结果 EUS对胰腺占位的影像学检出率为96.7%(59/61),特异度为100%(24/24),准确率为97.6%(83/85);EUS在检出率和准确率上均明显优于腹部B超、CT和MRI(检出率:x2=4.344、3.873、15.445;准确率:x2=6.675、8.685、17.389,P值均<0.05).EUS-FNA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1.8% (45/55)、81.0% (47/58).在手术明确病理的患者中,术前EUS-FNA检查的总体符合率为84.2% (16/19).结论 EUS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对于胰腺占位具有更高的影像学准确率,EUS-FNA可进一步明确占位性质、病理类型,EUS可为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内脏大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侧内脏大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发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n=8)和ANP+内脏大神经切断组(GSNT组,n=8).分别于术前2h、术后12 h、24 h、3d、5d、7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AMY)、ALT、AST水平;7d后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肝脏,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肝脏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术前2h,3组动物的血清AMY、ALT、AST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ANP组及GSNT组血清AMY、ALT、AST水平,胰腺及肝脏病理评分,以及肝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较SO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GSNT组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胰腺和肝脏病理评分、肝脏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较ANP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术后ANP组与GSNT组血清AM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的激活在犬ANP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切断双侧内脏大神经可减轻犬ANP时肝功能的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肝脏NF-κB的活性有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