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完成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基础免疫的儿童,在18月龄进行IPV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2011至2012年选择在2、3、4月龄各接种1剂IPV完成基础免疫,并且在18月龄完成1剂IPV加强免疫接种的儿童,共有97名研究对象入组,检测加强免疫前、后的血清中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率.同时观察接种后30 d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发热、呕吐、异常哭闹、嗜睡、食欲下降、易激惹,以及其他身体不适的所有症状和用药情况,对疫苗安全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终有84名调查对象完成了免疫前后的血清采样.加强免疫前,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Ⅲ型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84/84),GMT(95%CI)分别为1∶148.5(116.49 ~ 189.29)、1∶237.68(178.39~316.67)、1∶231.87(181.27 ~ 296.58);加强免疫后,3个型别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84/84),GMT(95%CI)分别为1∶1612.14(1470.57 ~ 1767.34)、1∶1854.92(1715.83 ~ 2005.29)、1∶1625.50(1452.12~ 1819.58).加强免疫前,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Ⅲ型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布集中于1∶128~1∶512范围内,分别占各型的65% (55/84)、55% (46/84)、74% (62/84).加强免疫后,3个型别中和抗体滴度升高,抗体≥1∶1024者分别占93% (78/84)、95%(80/84)、92% (77/84).共有96名研究对象完成了安全性观察,16名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观察到的局部反应主要为压痛3% (3/96),无红肿和硬结;全身反应分别为食欲下降8%(8/96)、易激惹8%(8/96)、发热7%(7/96)、异常哭闹6%(6/96)、嗜睡6%(6/96)、呕吐1% (1/96).所有反应均为轻度和中度;局部反应全部发生在接种当日,持续1 ~2d;全身反应多在接种后2d内发生,持续时间多小于3d.结论 IPV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提供有效的保护水平.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居住的≥2月龄(60 ~89 d)婴儿,分为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122名)、2剂IPV和1剂OPV序贯(I-I-O,103名)、IPV全程(I-I-I,114名)、OPV全程(O-O-O,106名)共4组,分别在2、3、4月龄时接种.检测其血清中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以及接种1剂和2剂IPV后的抗体滴度,计算各组保护率.结果 完成基础免疫后,O-O-O组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788.32、738.42、631.17,I-I-I组分别为212.02、262.30、537.52,I-O-O组分别为940.35、929.72、940.35,I-I-O组分别为901.09、1102.68、111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71、53.84、9.81,P值均<0.01);各组3个型别的抗体保护率为98.1% (104/106)~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第1剂IPV后,I-O-O组Ⅰ、Ⅱ、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8.88、37.77、24.64,保护率为82.6%( 122/138) ~ 96.4%(133/138);接种第2剂IPV后,I-I-O组Ⅰ、Ⅱ、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77.03、168.25、321.86,保护率为99.1% (108/109)~100.0%(109/109).结论 IPV与OPV序贯接种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GMT比单独接种3剂IPV或3剂OPV高;序贯程序中,接种2剂IPV后抗体保护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利于减少疫苗相关麻痹病例(VAPP).为维持高水平免疫屏障并避免VAPP发生,可采用IPV与OPV序贯程序,并以2剂IPV的序贯程序为首选.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剂型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bOPV)糖丸和液体剂型与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联合序贯免疫接种在≥2月龄婴儿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随机、盲法、单中心、平行对照设计,选择广西柳州市≥2月龄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sIPV+2bOPV和2sIPV+1bOPV组,每种序贯免疫程序按bOPV剂型不同再分为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即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每组100名,按照0、28、56 d的免疫程序,共接种3剂.记录至少接种1剂次受试者(399名)不良反应事件;全程免疫后28 d,采集排除脱落者和违背试验方案者(共350名)血样,采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测定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滴度(GMT),计算抗体阳转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全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79/100)、76%(76/100)、80%(79/99)和74%(74/100) (χ2=1.23,P=0.74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100)、5%(5/100)、6%(6/99)和4%(4/100)(χ2=0.57,P=0.903).全程免疫后,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Ⅰ型脊灰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9%(86/87)、100%(83/83)、99%(87/88)、99%(91/92)(χ2=0.94,P=0.815),Ⅱ型分别为47%(41/87)、57%(47/83)、80%(70/88)、79%(73/92)(χ2=31.56,P<0.001),Ⅲ型分别为100%(87/87)、99%(82/83)、100%(88/88)、99%(91/92)(χ2=2.02,P=0.568);Ⅰ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4539.68、6243.43、6819.53、7916.29(F=25.87,P<0.001),Ⅱ型分别为12.98、10.54、63.75、84.21(F=8.68,P=0.034),Ⅲ型分别为1172.55、1416.03、2648.89、3250.75(F=14.50,P=0.002).结论 相同序贯免疫程序中,bOPV糖丸剂型与液体剂型在≥2月龄的婴儿中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同剂型不同免疫程序中,2sIPV组较1sIPV组产生更高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尤其表现在Ⅱ型、Ⅲ型免疫后抗体GMT水平.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后阶段的作用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进入终阶段,但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后阶段战略规划(2013—2018)》(尾声战略)设定了至2018年世界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行动计划》(GAPⅢ)要求在消灭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后,需严格封存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保证尾声战略和GAPⅢ顺利实施,目前,全球每个新生儿需引入至少一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相对于野病毒生产的IPV,Sabin IPV具有生成过程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后阶段中发挥重要作用。
-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必然选择
在人类抗击脊髓灰质炎的斗争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IPV)是早使用的疫苗。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被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取代,但随着人们认识到继续使用OPV存在的风险,IPV的使用成为必然。继Jonas Salk对IPV开展的先驱性工作并建立了该疫苗的关键原则之后,用灭活野毒株研制的现代型含Salk IPV疫苗多年来已经在许多国家常规应用,并且积累了相当多的使用经验。接种IPV可以使机体产生循环抗体,该抗体可以阻止病毒的感染,进而对麻痹产生非常好的保护作用。暴露于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或疫苗株(OPV)可以产生黏膜抗体和细胞免疫,使机体获得不同程度对抗黏膜感染(以及因此导致的传播)的保护能力。因此使用IPV续接OPV的序贯免疫程序具有既能消除疫苗相关性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的风险,又能限制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风险的优势。Sabin IPV作为刚上市的新疫苗,已经开始产生数据以证明其性能。IPV将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热稳定性.方法 将不同批次EV71灭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疫苗原液以及疫苗成品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保存.第0、6、12、24个月时选取存放于-20℃、4℃的病毒收获液及-20℃的疫苗原液的样品,第0、1、3、6、12个月时选取存放于4℃的疫苗原液的样品,第0、6、12、24个月时选取存放于4℃的疫苗成品的样品,第0、7、14、28、42、60天时选取存放于25℃的疫苗成品的样品,第0、3、7、14、21天时选取存放于37℃的疫苗成品的样品,检测样品的病毒感染性滴度(lgCCID50/ml;CCID50,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 50%,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抗原含量、内毒素含量、pH值等;对1 800只BLAB/c小鼠进行疫苗成品的腹腔免疫注射,同时针对每个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设立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注射无病毒抗原的稀释液),共150只.接种4周时每只小鼠采集尾静脉血500μl,检测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计算疫苗成品的半数有效量(ED50).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对不同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V71灭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在-20℃条件下,保存0、6、12、24个月时病毒滴度分别为(6.67 ±0.13)、(6.56±0.09)、(6.52±0.04)、(6.39±0.16) lgCCID50/ml;4℃条件下,各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分别为(6.67 ±0.13)、(6.41±0.13)、(6.19 ±0.18)、(5.97±0.09) lgCCID50/ml,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9.81和44.16,P值均<0.05).疫苗原液在4℃条件下,保存0、1、3个月时的抗原含量均为(3 626.67±1 382.56) EU/ml,保存6和12个月时分别为(2 080.00±876.36)、(951.17±346.35) EU/ml.疫苗成品在4℃条件下,保存0、6、12、24个月时的效力分别为(31.00±2.71)、(32.93±3.22)、(39.37±3.44)、(46.04±3.25) EU/ml;在25℃条件下,保存0、7、14、28、42、60 d的ED50分别为(31.00±2.71)、(32.23±2.66)、(34.70±1.77)、(40.04±2.10)、(47.78±1.93)、(56.97±0.50) EU/ml;在37℃条件下,保存0、3、7、14、21 d的效力分别为(31.00±0.00) 、(36.20±0.00)、(41.87±0.50)、(53.25±0.50)、(64.84 ±0.58)EU/ml,ED50均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初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49、215.15和156.12,P值均<0.05).结论 在-20℃保存24个月或4℃保存6个月以内的EV71灭活疫苗病毒收获液,在-20℃保存24个月或4℃保存3个月以内的疫苗原液以及在4℃条件下保存24个月或25℃保存28 d或37℃保存7d以内的疫苗成品,其各项质量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腹式呼吸可防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要尽可能避免感冒,防止感冒造成疾病的"升级".在感冒高发的冬季,可使用流感疫苗,推荐使用含有灭活或减毒活病毒的疫苗,应每年打一次,65岁及以上患者推荐使用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减少肺炎的发生.同时,还应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并长期坚持.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中运动锻炼能够提高耐力,改善呼吸困难和疲劳症状.
-
给予桂枝汤的大鼠血清灭活对HSV-1致细胞病变的影响
将灌服桂枝汤后大鼠血清灭活,观察灭活前后血清对HSV-1致CPE的作用.结论是在以给药后的动物血清进行体外试验时,①要设正常动物血清对照,以观察正常动物血清本身的作用,②采用灭活后的含药血清为好,以去除血清中抗体与补体.③可根据中药复方的特点,以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为中心,多设几个剂量组,以便正确判断含药血清的真正药效.
-
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瘤段灭活再植保肢术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瘤段灭活再植保肢术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来我院治疗的13 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了瘤段切除灭活再植保肢的手术方法,在手术后跟据肢体的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存活的时间.结果 对本次研究的13 例患者观察术后效果,其中评分为优的患者有10 例,良有3 例,没有可或者是差.结论 瘤段灭活再植术,因为所具有的手术简便及费用低廉等优点,可以使患者保留肢体并且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灭活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影响
运用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观察了灭活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灭活后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的Ke、t1/2(ke)、td、tp等药效动力学参数均较灭活前为低,而Xmin、Ka、t1/2(ka)等药效动力学参数均较灭活前为高.说明灭活可降低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的抑制作用,但其降低作用并不明显,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
桡骨小头嗜酸性肉芽肿1例
1病例摘要患者,男,16岁,因右前臂疼痛6个月、加重7天入院.查体:体温37.2℃,右前臂中上段皮温正常,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并向前臂有放射痛,局部无肿胀、瘘管及窦道.右手末梢血运及皮肤感觉无异常.辅助检查:白细胞10.59 ×109/L,中性粒细胞6.24×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血沉73mm/H;右肘CR片示:右桡骨小头部有椭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界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胸片(一);ECT见右桡骨中上段骨代谢异常增高.初步诊断:右桡骨小头骨质破坏①骨髓炎②骨肿瘤.入院后取病理组织活检,示“右桡骨中上段嗜酸性肉芽肿”.在本院行右桡骨小头段瘤体切除、灭活回植、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将右桡骨小头切除,瘤段开窗刮除呈灰红色肉芽状病灶组织,瘤段骨用95%酒精浸泡60分钟灭活后回植,取同侧髂骨骨做条形修整后植于缺损处,解剖钢板固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右肘屈曲可达90°,9个月随访未复发.
-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方法规范化探讨
利用给药后血清的特殊药理活性检测以观察药物(包括中药)作用已有长久历史,但作为观察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作用的常规则刚起步,历时近10年,日本和我国的一些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结果,表明其不失为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含药血清的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其中包括给药天数、给药次数、给药剂量、采血时间、含药血清的灭活与保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讨.
-
如何辨治肝硬化低热?
答: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常有低热(37.5~38.2℃),究其原因,与肝脏灭活功能减退有关,即某些代谢产物不能完全降解,蓄积于血循环中,致成致热原,也可能为肝硬化活动期坏死组织吸收所致.中医辨治,每可取得良效.按中医病机分析,肝硬化低热以虚热为主,治疗当以补虚扶正以退热.
-
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灭活和纯化
通过狂犬病病毒灭活和纯化试验,试制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疫苗经检测残余小牛血清白蛋白含量、Vero细胞残余DNA含量、疫苗效价、安全试验均能达到WHO规程要求.初步建立了适合大规模生产精制Vero细胞王犬病疫苗的灭活和纯化工艺.
关键词: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 灭活 纯化 -
丙型肝炎病毒灭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导致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系列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研发迅速并应用于临床,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但治疗患者比例小,多数HCV患者尚未筛查发现,且尚未有有效预防HCV感染的疫苗,加上公众对HCV的认知度低,预防措施不当,给未来彻底消除肝炎病患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就近年来HCV灭活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为采取阻断措施降低医务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及其他高危人群感染HCV的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传播 灭活 预防感染 -
对Prion译名的几点意见
80年代初,Prusiner等首先获得了部分纯化的搔痒病(scrapie)病原因子.其主要成份是一种蛋白质,未能证明它含核酸,故称之为"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缩写为prion,以与普通病毒和类病毒相区分.Prusiner给这种病原因子所下的定义是:"不被大多数修饰核酸的方法灭活的蛋白质传染性颗粒"[1].
-
禽流感基因疫苗的研制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种带衣壳的负链单股RNA病毒.甲乙两型流感病毒为该病毒分科之下的两个属,是人类流感的相关致病原.当前应用的流感疫苗所含成分就是处于流行期间的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株或减毒株.
-
加热蛋白溶菌酶能杀灭诺如病毒
据新华报道,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在实验中发现,加热处理鸡蛋蛋白含有的溶菌酶,能灭活诺如病毒。这是由于溶菌酶能破坏包裹诺如病毒基因的外壳。
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这种病毒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只要有10~100个病毒体进入人体,就会导致感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剂。 -
禽流感基因疫苗的研制
前言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一种带衣壳的负链单股RNA病毒.甲乙两型流感病毒为该病毒分科之下的两个属,是人类流感的相关致病原.当前应用的流感疫苗所含成分就是处于流行期间的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灭活株或减毒株.
-
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二)
1.3 免疫组化染色1.3.1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灭活在免疫组化染色中若采用过氧化物酶检测系统,必须进行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处理,如果不进行处理,组织中的红细胞、粒细胞着色可能会干扰染色结果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