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独生子女体质调查

    作者:孙乃学

    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来自全国30个省、市,2000年入学的沈阳药科大学的本科生抽样684名,年龄在18至19岁的独生子女进行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19个项目的调查对比分析,并与日本、韩国同龄组大学生部分项目进行比较,并逐项进行显著性T检验。

  • 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有氧运动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张新定;胡隆成;龙碧波

    有关研究证实,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1].对于女大学生来说.肥胖不仅对其身体形态和健康水平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对其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为寻找一套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于2007年3~6月,采用健身跑、健美操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辅以合理饮食与行为矫正的减肥方法,研究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减肥前后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减肥措施.

  • 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中样品分类问题的研究

    作者:梁荣辉;王凌

    学生的体质状况如何,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问题.我国从1979年至今,基本上是每隔5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体质调研,这对掌握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规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校体育、卫生等工作的开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体质问题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仅就样品分类进行研究、探讨.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笔者曾立项进行系统研究,用过逐步判别、对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较为理想,本文是该问题的系列研究之一.

  • 利用圆形分布对传染科病案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伏迎春

    传染病是对我国居民影响较大的病种之一,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圆形分布法对传染病的病发时间进行分析,探讨传染病病发时间分布规律,以便使医务人员和病人都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 护士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旭;李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服务理念的更新,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当好一名护士,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估计,世界上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我国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表现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症状.

  • 整体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只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配合治疗及恢复机能.我们根据手术及康复过程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体护理体系分为四个阶段,并针对各阶段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终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实施分期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护理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 多动儿童性别对体能运动评定的影响

    作者:曾英;夏秀兰;杨涛

    目的:探讨多动儿童体能运动的发育情况,并分析其男女性别的差异.方法:以2001-10/2004-10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智力门诊的多动儿童1 106人为观察对象,男763人,女343人.按照年龄3,4,5,6岁分组,每组人数分别为220,319,280,287人.采用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定标准进行体能运动能力检查评定.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脉搏、10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双脚持续跳远、走平衡木、圆周单脚持续跳跃.各项指标采用5级评分,(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为中下,1分为差),评级标准总分30分以上为优秀,27至29分为良好,21至26分为及格,20分以下为不及格.主要观察体能运动检查评定中各个项目及格和不及格情况,并做男女性别差异的比较,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儿童共1 106人均完成检查项目,并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本组1 106名多动儿童的性别差异:男孩占68.99%(763/1 106),女孩为31.01%(343/1 106);3,4,5,6岁年龄组儿童男孩依次为154,225,188,196人,女孩依次为66,94,92,91人.②各年龄组体能运动评定结果:以总分评级标准及格以上占45.66%(505/1 106),优秀3.89%(43/1 106),良好7.32%(81/1 106);不及格为54.34%(601/1 106).各年龄组及格以上的人数分别为3岁组男60人、女24人,4岁组男100人、女55人,5岁组男91人、女44人,6岁组男83人、女49人,不及格的人数分别为3岁组男94人、女42人,4岁组男125人、女39人,5岁组男97人、女48人,6岁组男113人、女42人.③体能运动评定男女差异:各项目都不及格占27.57%(305/1 106),一项及多项目不及格占68.8%(761/1106),全部项目及格仅占3.6%(40/1 106),其中男分别为29.5%(225/763),66.6%(508/763),3.9%(30/763);女分别为23.3%(80/343),73.7%(253/343),3.0%(10/343).结论:①本组多动儿童中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各年龄组中男孩的发病人数亦均明显高于女孩.②多动儿童的体能运动不及格者明显高于及格者,从完成项目多少来看,多动儿童的体能运动可出现一项或多项不及格.

  • 低氧运动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仁纲;翁锡全;林文弿;陈晓彬

    目的:综述低氧运动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为低氧健身提供理论支持.资料来源:检索 Sience Direct 1999-01/2005-12关于低氧运动及身体功能的文章.检索词"Hypoxia Exercise,Body Function,Weight Control"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低氧运动,身体功能,控体质量".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将低氧运动对心肌缺血和组织利用氧功能、造血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和体质量等影响资料纳入选择;排除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初步检索到50篇关于低氧运动对身体功能影响相关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献,终纳入30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①在国外,低氧训练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心、肺功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仅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也广泛应用于全民健身,低氧运动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促进整体健康和体质水平.②低氧运动能改善心肌缺血,加强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能力.③低氧可以刺激人体的造血系统,低氧适应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出现明显的适应性的变化.④在低氧条件下健身,低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进而刺激呼吸中枢,从而改善呼吸系统.⑤适宜的低氧刺激浓度、刺激时间与运动方式,能提高免疫能力,且可有效控体质量.结论:低氧运动能改善心肌缺血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造血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和有效控体质量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健身方法.

  • 体质、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及关系

    作者:肖夕君

    目的:体质、健康、体适能是一组意义相近的词汇,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各自的异同点缺乏明确辨析,明确界定其概念与内涵对于开展全民健康运动和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十分必要.方法:为明确体质、健康、体适能的含义,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界定了三者的概念,并对各自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辨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体适能是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状态下,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从事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能从容地应对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的能力.体质、健康和体适能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体质是身体的质量,是静态的,相当于制造物品的"材料"或"材质";体适能是身体的适应力,是一种能力,就如物品的"用途"或"功能",是动态的;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与健康的关系是"质量"与"状态"的关系,"质量"决定"状态";体质与体适能的关系是"材料"与"功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材料"决定了"功能".健康和体适能的关系就是"状态"与"能力"的关系,"状态"决定"能力".结论:体质、健康和体适能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意义相近的词汇,三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体质是身体的质量,体适能是身体的适应力,是一种能力,健康是一种"状态".界定分清其各自概念与内涵,有利于全民健康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理论的加强.

  • 年龄与身体状况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舒剑萍;何宏宝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与身体状况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单阶段抽样武汉某大学 4个年级( 1998~ 2000)工、管、医专业全日制学生,无记名填写 WHOQOL-100量表与自编量表,进行统计学处理,α =0.05.结果回收合格问卷 1171份.年龄 2 0岁及其以下者社会与环境领域评分较 21岁及其以上者高( P《 0.05).目前身体健康良好的大学生总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及 6个领域个人评分较其他状况者高( P《 0.05).结论年龄小者社会、环境领域较好,目前身体健康状况明显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 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身体素质及健身锻炼情况调查

    作者:

    目的:了解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健身锻炼与身体素质的现状.方法:于2004-07/08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湘中地区随机抽取50~54岁和55~59岁女性农民40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质测试仪进行身体素质指标的测量,包括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其中坐位体前屈反映腰髋柔韧性,反映腰椎等关节的灵活性及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性.其值越大,柔韧性越好.握力反映手部及前臂肌肉力量的大小.闭眼单脚站立反映人体平衡能力.反应时是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反映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兴奋性和协调性.其中反应时1代表整个动作速度,反应时2代表反应速度.并将测试所获数据与全国同龄女性农民及湖南省城市体力、非体力劳动人群进行差异性比较.测试同时对测试对象进行询问访谈,内容包括有当地农民体育锻炼意识与现状等,具体包括健身锻炼的情况;对健身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劳动和锻炼关系的认识;制约健身锻炼的因素.要求测试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结果:400人均完成体质指标监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健身锻炼现状:不能参加健身锻炼者占95.5%(382/400),而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者仅为4.5%(18/400).②对健身锻炼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重要性一般者占57.8%,认为不重要的有11.2%,而认为重要者只占21%,很重要者占10%.认为劳动可替代锻炼者居第1位占78.5%,认为体育锻炼会防碍生产劳动的占20.0%,居第2位.另有18.7%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城里人的事,与农民无多大关系.认为体育锻炼能提高劳动效率者占15.1%,居第4位.③制约因素:主要为农忙无时间24.3%和劳动太累18.5%,其次为用不着占16.8%,经济困难10.8%,缺少技术指导6%,无活动场地8.8%及其他原因占6.2%.④湘中地区50~54岁女性农民握力小于全国农民、而平衡能力,反应时2慢于湖南省城市体力、非城市体力人群,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每周参加健身锻炼的比例仅为4.5%,多认为健身锻炼可有可无,劳动可替代锻炼,制约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农忙无时间,劳动太累和用不着.湘中地区50~59岁女性农民身体素质整体差于全国农民及湖南城市体力、非体力人群.

  • 秧歌与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健身作用的比较

    作者:张铁明;谭延敏

    目的:比较分析秧歌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的健身作用.方法:调查于2003-07/2004-01完成,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选取90名女性作为观察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3组,秧歌组30人,太极拳组31人,对照组29人.首先对秧歌组和太极拳组进行锻炼前的身体测试,然后分别进行自编秧歌和杨式太极拳的锻炼,每周锻炼三四次,1 h/次,持续6个月.锻炼前及锻炼6个月后监测各组观察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腹部皮褶厚度、血压、安静心率、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距离、反复横跨步频率、闭目单足立时间、简单反应时间及台阶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秧歌组和太极拳组分别脱落9人和8人.对照组锻炼6个月前后的指标与太极拳、秧歌舞锻炼前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本文不再进行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有2组,秧歌组21人,太极拳组23人.①锻炼前及锻炼6个月后自身对照:秧歌组体质量、腹部皮褶厚度、体脂率、体质量指数、安静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肺活量、台阶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0.01);而太极拳组腹部皮褶厚度、体脂率及安静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台阶指数显著升高(P<0.05).除握力外,两组坐位体前屈距离、反复横跨步频率及闭目单足立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0.01);简单反应时间显著缩短(P<0.05).②锻炼6个月后两组比较:秧歌组的体质量、腹部皮褶厚度、体脂率和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太极拳组(P<0.05),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显著高于太极拳组(P<0.05).与秧歌组相比,锻炼后太极拳组坐位体前屈距离及闭目单足立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但反复横跨步频率显著低于秧歌组(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参加秧歌和太极拳锻炼均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美体形和减肥的作用.但秧歌在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及下肢的协调与灵敏性方面的锻炼效果明显优于太极拳,但太极拳的平衡能力、柔韧素质明显优于秧歌.

  • 健身锻炼对老年妇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敏雄;王恬;陈佩杰

    目的 : 探讨健身锻炼对老年妇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健身锻炼对延缓老年妇女衰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按照东亚地区老年人体质研究联合计划的问卷调查表对 88名老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常锻炼组和不常锻炼组在反应时、握力、坐位体前屈、 20 s两脚步开合、 3 min 10 m往返走、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 老年妇女常锻炼组的反应时、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开眼单足站立、 20 s两脚步开合次数和 3 min 10 m往返走 [(0.23± 0.02) s,(23.78± 4.49) kg,(23.91± 4.30)kg,(7.21± 7.14)cm,(8.92± 12.02) s,(63.96± 52.34) s,(29.35± 7.77)次 ,(265.38± 40.07) m]均显著高于不常锻炼组 [(0.25± 0.02) s,(21.12± 4.64) kg,(21.66± 5.17)kg,(4.06± 6.48)cm,(4.51± 4.24)s, (32.20± 33.91) s,(26.02± 6.52)次 ,(242.46± 27.81) 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2.06~ 3.42,P< 0.05~ 0.001). 结论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老年妇女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 特警专业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的评价特征

    作者:徐重鑫;韦益毅;钟兴龙

    目的:分析特警专业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关系及相关评价体系.方法:于2006-09/12抽取浙江警察学院特警专业60名男生,年龄19~22岁.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严格按照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这四个人体机体特征及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应用Inbody520人体成分测试仪对学生的身体成份进行测试.根据学生一般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运用体质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特警身体素质指标评价模型.结果:纳入的60名学生,2名因伤病退出,58名进入结果分析.①身体形态:特警专业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4.1 cm,高于一般大学男生平均身高(169.75 cm);平均体质量为68.78 kg,高于一般大学男生平均体质量(58.74 kg);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68,接近标准(22),体质量较为标准;骨骼肌与体质量比达到50.38%,超出正常范围;平均体脂百分数为11.58%,接近正常范围的下限,体脂肪普遍正常而且含量较低;平均腰臀脂肪比例0.82%,属于正常.②身体机能:特警专业学生的平均脉搏为63.5次/min,心血管机能状况良好;平均肺活量为4 315 mL,明显高于一般大学男生平均值(3860 mL),呼吸机能比普通人更为出色;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大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正常.③特警专业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身体素质及专项素质建立评分标准,评价标准分=70+(x-x)×10/s(计时跑指标),评价标准分=70+(x-x)×10/s(非计时跑指标).结论:特警专业学生的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与一般大学生有明显差异,指标体系的选取也存在一定差别.应构建相应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身体素质指标评价模型用于完成科学评估.

  • 广州市3~6岁城乡幼儿身体素质的特征

    作者:朱琳

    目的:从性别、城乡、年龄等方面对广州市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了解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及其变化的特征.方法:实验于2000-03/10以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广州市各区幼儿同的3~6岁幼儿2 106名,其中男1 065名,女1 041名;城市幼儿1 490名,农村幼儿616名.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规定的评定方法进行调查和统计.素质类指标包括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m折返跑、走平衡木.结果:①城市组幼儿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10 m折返跑成绩均好于农村组幼儿.除10 m折返跑城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两项指标城乡间差异显著(P《0.01).农村组幼儿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的成绩好于城市组幼儿,但只走平衡木指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其他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农村男幼儿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成绩要好于城市男幼儿,且除双脚连续跳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两项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农村女幼儿只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成绩略好于城市女幼儿,但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其他4项指标均是城市女幼儿好于农村女幼儿,且除网球掷远(P》0.05)外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③幼儿力量素质、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柔韧性则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④城乡幼儿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等指标均在3~5岁间有较大的变化,在5~6岁问的变化幅度和变化比率均有大幅度减少.结论:①幼儿力量素质、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柔韧性则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②3~5岁是幼儿身体素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5~6岁时身体素质发展速度变慢,部分身体素质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③城市幼儿身体素质好于农村幼儿,特别是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城市幼儿的平衡性比农村幼儿差;城乡幼儿力量素质发展状况比较相似.④男幼儿身体素质的城乡差别并不显著;农村女幼儿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城市女幼儿.

  • 河北省3~6岁幼儿身体形态现状的抽样调查

    作者:于岚;王学满

    背景:<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全国幼儿身体形态各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同时幼儿城市人群的身高、体质量和胸围均明显大于同龄农村人群,身体形态各指标发育的平均增长量超过同龄农村幼儿人群,但城乡差距并未消除.目的:调查河北省3~6岁幼儿身体形态现状,分析不同年龄段及城、乡幼儿身体形态间的差别.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对象:于2000-07用分层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沧州市、承德市城乡健康的1 600名3~6岁幼儿进行形态测查.幼儿监护人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成果,并依据由国家体育总局制订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规范操作.对幼儿样本出生时的身长、出生时的体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坐高、胸围、上臂部皮褶厚、肩胛部皮褶厚、腹部皮褶厚.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填写完整、准确的问卷1 600份,回收率100.00%.男女各800名,城乡幼儿各800名.①3~6岁幼儿出生时的身高和体质量:4岁男孩出生时的身长低于其他各年龄段,6岁男孩出生时的身长高,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女孩出生时的身长呈现波浪形发展态势,5岁时下降,6岁时又开始上升.男孩出生时的体质量呈波浪形变化,6岁男孩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女孩出生时的体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5和6岁女孩出生时的体质量增幅和增长速度相同.②3~6岁幼儿身高、体质量变化:3~6岁幼儿身高、体质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③城、乡3~6岁幼男身体形态测量指标比较:城市幼男胸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分别为(55.22±3.56)cm,(9.33±3.20),(6.19±2.55),(6.64±3.30)mm,明显大于乡村幼男[(54.58±3.43)cm,(8.34±2.29),(5.18±1.98),(6.05±2.49)mm,t=2.573,5.034,2.375,2.848,P<0.05~0.01].城乡幼男身高、体质量、坐高相近(P>0.05).④城、乡3~6岁幼女身体形态测量指标比较结果:城市幼女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分别为(10.09±3.32),(6.68±2.45),(7.62±3.23)mm,明显大于乡村幼女[(9.08±2.52),(6.16±2.01),(6.84±3.07)mm,t=4.857,3.266,3.481,P<0.01].城乡幼女身高、体质量、坐高、胸围相近(P>0.05).结论:①幼儿的身高3和4岁间男女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此后匀速发展.②幼男体质量在6岁时增长幅度大,幼女体质量4岁时增长幅度大,4岁和6岁的幼男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5岁幼男;幼女体质量的增长速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③城市幼儿男性在上体发育及体内脂肪含量方面要强于乡村幼儿,城市幼儿女性体内脂肪含量高于农村幼儿.

  • 浅谈内科护理的安全细节

    作者:王佑

    内科疾病属非手术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且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患者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有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本文从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静脉输液3方面,讨论可能导致内科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杜绝因医护工作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目的在于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保护,现报道如下.

  • 孕产妇营养对子代的近远期影响

    作者:李光辉;黄醒华

    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的优劣决定人的身体素质,对一生的健康都很重要,特别是生命早期的营养更为重要,孕产妇营养不仅关系到胎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而且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如果此期严重营养不均衡,造成的长期后果甚至是不可逆和无可弥补的.因此,孕产妇的营养状况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奉姝;牛小影;辛宏

    目的:探究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为我省高等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辽宁省8所大学55226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素质健康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与2014年全国体质调研结果相比,辽宁省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大部分指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男生的50 m、1000 m及引体向上指标和女生的800 m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的达标率普遍较好,但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率占76%,女生800米不及格率约占30%.结论: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整体情况较好,学校应着重男生的上肢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女生则加强耐力的训练.

  • 如何避开口腔溃疡的诱因

    作者:彭哲

    预防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具体措施是: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上火和着急.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667 条记录 13/34 页 « 12...10111213141516...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