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黄疸蓝光毯——BiliSoft大蓝光毯

    作者:

    每年约370万新生儿,需要进行退黄治疗医学上把出生28d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复杂,包括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ABO溶血症等)、肝功能受损(乳儿肝炎等)、胆管阻塞、母乳喂养等.

  • 肝胆管结核一例

    作者:常浩生;杨绥冲;聂勇;黄建峰;钱林枫;李昌庚;冯玉泉

    患者,女,35岁.主要因"皮肤、巩膜黄染8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伴有小便颜色加深、皮肤瘙痒、上腹部饱胀感,偶尔有背部不适感、食欲减退,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发热、胸闷、心悸、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患者于2009年5月11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MRI检查显示:"肝门部梗阻,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肝门部结构紊乱"(图1).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内第一肝门处可见迂曲扩张管状结构,不排除肝门部胆管阻塞".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5月18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身体检查:全身皮肤、黏膜、巩膜中度黄染,无明显出血点.腹部平软,中腹部有深压痛感,无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增大,双肾未触及异常,肝、脾浊音界正常,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min),未闻及血管杂音.

  • 体外培养HSC作为筛选抗纤药物细胞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红;阴赦宏;马雪梅;朱跃科;贾继东;王宝恩

    目的:对比观察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Co1-I)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l)mRNA表达的改变以及复方861的作用,探讨建立体外培养HSC作为筛选抗纤药物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给雌性Wistar在鼠胆管内逆行性注入硬化剂加胆管结扎,制备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于术后7天给予复方861灌胃(3g/kg),共49天.以含0.25mg/ml复方861的培养液,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48h.以RT-PCR法观察大鼠肝组织和HSC-T6细胞Col-I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及复方861的影响.结果: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ol-I和TIMPl分别为0.616±0.100、1.691±0.64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0.144±0.071和0.720±0.301,P<0.05);复方861组Col-I和TIMPI mRNA较模型对照组分别下降61%和49%(P<0.05).HSC-T6细胞Col-I和TIMP mRNA分别为0.579±0.056、2.0292±0.671,以复方861培养48h后Col-I和TIMPl mRNA分别下降78%和50%(P<0.05).结论:复方861可抑制胆管阻塞肝纤维化模型和肝星状细胞Col-I和TIMPl mRNA表达,体内外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提示体外培养HSC可作为筛选抗纤药物的细胞模型.

  • 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作者:武玉国;高晓梅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价值.方法 68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应用经皮肤穿刺胆道造影及支架置入技术,其中43例合并动脉内化疗或化疗栓塞术,25例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术.结果单支置入64例,双支置入3例.支架置入术成功率为98.6%(成功植入71支/首次预计植入72支).黄疸完全缓解率88.2%(60/68),总有效率98.6%(71/72).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0.6%(48/68)、44.1%(30/68)及11.7%(8/68),联合抗肿瘤治疗与单纯支架治疗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5.8%(24/43)及24.0%(6/2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10.98,P<0.001).支架再狭窄阻塞10例,经皮穿刺外引流或支架内再置入支架治疗,黄疸再次消失.结论胆道支架置入术减黄疗效肯定,与抗肿瘤治疗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3、C4、CIC对肝外阻塞性黄疸的意义

    作者:孟文杰;张静;潘华伟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对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和42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人补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梗阻性黄疸组C3水平比单纯胆囊结石组显著降低,P<0.01,CIC显著升高,P<0.05.梗阻性黄疸组手术前后C3水平有明显改变,术后显著升高,P<0.05.单纯胆囊结石组术后C3、C4显著升高,均P<0.05,CIC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外阻塞性黄疸时补体水平低下,肝窦枯否细胞对CIC清除功能降低,并与胆道梗阻程度呈正相关.

  • 恶性肿瘤致胆管阻塞性胆管炎的调查

    作者:林广棣

    日本Niigala大学医学院Nomura等对164例因肝门胆管癌导致胆管阻塞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

  • 内镜下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作者:李绍英;余华;孙建明;唐净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给患者行心理护理,术中默契、熟练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下完成逆行ERCP检查,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或扩张胆管,或置入支架,治疗后部分患者行鼻胆管引流.结果:患者术中配合较好,本组检查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治疗梗阻性黄疸,可以缓解胆管压力,解除梗阻,有效预防并发症.术中默契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 中药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作者:李春荣;尹哲

    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一般与胆汁瘀滞,细菌感染,胆汁成分改变有关,胆石症属中医的"腹痛"、"胁痛"等病症范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右上腹疼痛,甚则绞痛,并放射到肩背,伴呕吐恶心,不思饮食,或伴往来寒热,或伴目黄便秘,平时易食肥甘或饮酒或心情郁怒,则易犯病.胆管阻塞者,则身黄、目黄.近年来采用理气疏肝,清利肝胆湿热汤剂冲服硝矾散,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作者:翟仁友;王剑锋;戴定可;于平;魏宝杰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进行介入减黄的技术和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肝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1~87岁,中位年龄65岁;低位梗阻者3例,高位梗阻者19例.经右侧穿刺入路7例,经剑突下穿刺入路6例,双侧胆管穿刺入路9例.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8~14天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3.6±10.7)mg/dl,引流后3~7天为(17.9±10.1) mg/dl,8~14天为(14.0±11.4)mg/dl.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胆红素水平、术后8~14天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住院死亡人数5人,住院死亡率为22.7%.结论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 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治疗中内支架的应用

    作者:侯国欣;张慧君;王以发;张博

    目的 探讨经口置入十二指肠支架、后经皮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的方法,评价金属支架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作用.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病例12例.在透视监视下,使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口置入12个十二指肠自膨式金属支架,经皮肝穿通过十二指肠支架网眼置入11个胆道自膨式金属支架、单纯置入外引流1个.结果 12例病人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均成功、同时11例胆道支架置入成功,1例导管不能通过胆道阻塞段仅放置胆道外引流管,随访期间,病人术后均能正常进半流质事物,黄疸基本消退,疗效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放射学置入金属内支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胆总管阻塞的螺旋CT诊断

    作者:胡洪斌

    胆总管阻塞是临床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胆总管及其周围的肿瘤、结石、炎症或结核、寄生虫等.其影像学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阻塞部位、明确阻塞原因、确定侵犯范围,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长青;庄建良;吴伟岗;潘群雄;李彦豪;陈勇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内行支架置入术,其中28例为内涵管,4例为金属内支架.随访35~376天,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置入术后1周血总胆红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01).开通时间平均为101天,半年开通率为56.25%.并发症发生率24.98%,为主要包括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结论经皮肝胆道内架置入术疗效可靠,是一种安全,可作为恶性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一种姑息性疗法.

  •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影响患者生存期和支架开通期因素的研究(多中心研究)

    作者:郭元星;李彦豪;陈勇;陈平雁;罗鹏飞;李勇;单鸿;姜在波

    目的研究影响恶性胆道梗阻金属支架、内涵管置入术后患者生存和支架开通的因素.方法对95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金属支架、内涵管置入术后作随访调查,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影响其术后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作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支架类型、梗阻段、肿瘤大小和分期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P≤0.05),支架类型和肿瘤大小为影响患者术后支架开通的因素(P<0.05).结论支架类型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存期和支架开通期的主要因素.

  • 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探讨

    作者:王天然;周纬;黄海;胡小丽;李继红;曾祥元

    目的:建立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兔麻醉、开腹,以15 cm止血钳钳夹胆总管,闭腹.3、7、14、30d测定血清胆红素(TBIL和DBIL)、胆汁酸(BA).结果:术后7 d,不施钳夹的假手术对照组TBIL、DBIL为5.90±1.50、1.60±0.58 mmol/L,、BA为21.10±13.50μmol/L,与正常兔无明显差异(P>0.1);钳夹实验组TBIL、DBIL为31.10±16.90、16.70±9.20 mmol/L,BA为61.50±24.50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钳夹时扣二格、夹3 min以上,全部实验兔TBIL、DBIL和BA都高于正常兔上限.术后3-30 d,各实验组TBIL、DBIL、BA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均发生胆管损伤性炎症,造成胆管阻塞;30 d时胆管损伤有所恢复.结论:以止血钳钳夹胆总管可造成实验动物可逆型梗阻性黄疸.该病理模型适用于梗阻性黄疸及其对机体各器官、细胞损害和防治研究.

  • 局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诊治

    作者:金晓凌;王炳生;童赛雄

    目的研究一类具有相似胆道影像学表现的局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7例具有相似胆道影像学表现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肝外胆管狭窄的胆道成像表现相似,呈瓶颈样环状缩窄,或呈萝卜根样狭窄,长约1~2 cm,狭窄近、远端胆管壁平滑.结果局限性胆管狭窄病变性质多样.本组良性胆道病变9例,恶性病变8例,包括胆管炎性狭窄、损伤、腺瘤样增生、癌肿、慢性胰腺炎、胰腺结核、胰腺癌、胆囊管癌和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术前诊断准确性仅为35.3%.结论手术探查和活检是确定引起狭窄的病变的性质

  • 经皮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长青;李彦豪;庄建良;吴伟岗;潘群雄;陈勇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随访35~376天,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经皮经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于置入术后1周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01),术后2周较术后1周明显下降(P<0.001)。开通时间平均为101天,半年开通率为50%。并发症发生率28.1%,主要为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安全疗效可靠,可作为恶性胆管阻塞的一种姑息性疗法。

  • 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作者:邹声泉;秦仁义;王剑明;杨传永;易继林;钱家勤;刘飞龙;覃修福;戴植本;裘法祖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1997年l2月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17种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80.1%)手术后1个月存活,发生并发症81例,发生率37.5%。根治术者胆管炎、胆瘘、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高于姑息术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月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ASA分级、黄疸持续的时间等有明显关系(P<0.01);1月生存率与手术类型、黄疸原因无明显关系(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机会应尽量行根治性手术,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

    作者:许哲;徐明林;汤迎春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18例,女10例.胆管癌13例,胰头癌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2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2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 肝外胆管癌常规磁共振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经兴;梁碧玲;许凌云;黄穗乔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常规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经常规MRI检查,其中MRCP 44例,Gd-DTPA增强扫描29例.综合分析MRI和MRCP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显示肿块39例,29例增强扫描中22例病灶强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13例.MRCP显示病变部位胆管中断,梗阻近端形态截断状或圆锥状16例,鸟嘴状或鼠尾状26例,杯口状2例.29例显示梗阻远端的胆管.结合常规MRI和MRCP原始与重建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6.3%,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6%.结论常规MRI和MRCP源像是MRCP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重要补充.MRCP结合常规MRI对肝外胆管癌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 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

    作者:钱晓军;翟仁友;戴定可;于平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和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方法 29例70岁以上患者,男19例,女10例,平均74.5岁。其中肝癌6例,胆管癌9例,胆囊癌3例,胰腺癌8例,转移癌3例。梗阻部位在胆总管13例,肝总管肝门区以上16例。10例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19例放置了胆道支架,所用支架6种20枚,术后1周造影或摄片复查。术前、术后查血生化全项,分析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结果复查时引流通畅,支架扩张良好。黄疸消退19例明显,2例比较明显,8例不明显。留置支架者胆红素由(347.13±136.29)μmol/L降至(222.30±116.45)~(117.82±87.72)μmol/L;单纯外引流者由(448.02±96.79)μmol/L降至(292.41±135.26)~(119.36±162.11)μmol/L,单纯引流与留置支架效果无明显区别。引流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13例,死亡7例。发现黄疸消退与肿瘤类别、术前尿素氮、术后白蛋白、α-羟丁氨酸脱氢酶及尿素氮相关;与梗阻部位、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介入治疗恶性黄疸方法简单、疗效确实。但对高龄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163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