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黄疸蓝光毯——BiliSoft大蓝光毯

    作者:

    每年约370万新生儿,需要进行退黄治疗医学上把出生28d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复杂,包括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ABO溶血症等)、肝功能受损(乳儿肝炎等)、胆管阻塞、母乳喂养等.

  • 溶血症患儿换血1例的护理

    作者:张钰琪

    换血疗法(ET)是指以某种替代的血制品输入患儿体内,同时换出含有致病因素的患儿血液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1].其目的在于祛除体内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的红细胞,从而减轻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疗效肯定.

  • 围产期Rh溶血症62例报告

    作者:黄醒华;赵黎;马建荣;张巍

    母子血型不合所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症是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多见,但病情较轻;Rh血型不合者较少,但病情重,且大多数未能及早诊断、治疗,预后差。我院对62例有Rh抗体的孕妇及她们的胎婴儿进行监测及治疗,使胎婴儿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1979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Rh血型不合溶血症62例。年龄24~38岁,共孕205次,产162次。来自北京市23例,外省市39例,全部为汉族。  2.诊断标准:经夫妇血型及孕妇血型抗体测定而确诊。其中孕妇Rh阴性56例,抗体包括抗D抗体52例,抗D+C抗体2例,抗D+E抗体1例,抗D+e抗体1例。Rh阳性6例,其中抗E抗体4例,抗C抗体1例,抗C+E抗体1例。丈夫均为Rh阳性。  3.治疗方法:孕期接受治疗共47例,其中(1)中药组29例,以养血、活血、健脾、养肝、益肾为原则,以当归、芍药散加减,隔日1次,并配以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2)中药+血浆去除组9例。在第1组用药基础上,当抗

  • 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

    作者:刘义

    多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早期新生儿的暂时现象.新生黄疸诊疗工作的中心是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在新生儿Rh溶血症时随新生儿胆红素值大于342~427.5μmol/L(20~25mg/dl),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机率增高.因而在足月儿中控制胆红素值小于342~427.5μmol/L成为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针.换言之,胆红素值342~427.5μmol/L被认为是足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阈值,也即换血标准.六十年代后发现极低体重儿胆红素小于342~427.5μmol/L(20~25mg/dl)也出现核黄疸.近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极低出生体重儿核黄疸与胆红素值关系及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治疗方针进行研究,增加不少新的认识.1 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

  • 关于新生儿黄疸处理的两个问题的答复

    作者:刘义

    陈勇医师(635700 四川省勇江县人民医院)问: 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向各位老师请教.在新生儿黄疸的监测中提到了胆红素/白蛋白(B/A)≤1时发生胆红素毒性的可能性很小.但工作中常见B/A<1,总胆红素很高的情况,如总胆红素为400 μmol/L,间接胆红素为378 μmol/L,白蛋白38 g/L,排除ABO及RH溶血症,怎样处理好呢?

  •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珍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症给予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5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给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乙组患儿的治疗总好转率为91.3%高于甲组的81.8%,并且乙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红蛋白水平Hb低于甲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采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的痊愈率高,临床治疗意义大。

  •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意义探讨

    作者:刘敬闪;王毅;石翠英

    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是目前我国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而进行的一项血型血清学检查,特别是对于孕妇为O型、丈夫为非O型者易发生ABO母婴血型不合.目前这已成为一项常规检查.对于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较高的孕妇,一般采用药物或输液治疗降低其效价值,以达到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目的.为探讨孕妇IgG抗体效价检测的意义,作者对正常O型人群的IgG抗A(B)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

  • 茵栀黄口服液对血型抗体高效价孕妇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印图;李莉华;王更银;李丽君;刘芳;谷建芳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对血型抗体高效价孕妇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效价孕妇(ABO抗体效价≥256,Rh抗体效价≥16)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抗体效价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新生儿溶血情况,并对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BO和Rh抗体效价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及4个月时CD4+/CD8+、CD16+/CD56+、CD4+和CD19+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个月时低于2个月时(P<0.05);CD8+高于治疗前,且治疗4个月时高于2个月时(P<0.05).治疗2个月及4个月时观察组CD4+/CD8+、CD16+/CD56+、CD4+和CD19+均低于对照组,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新生儿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能够有效抑制孕妇的免疫功能,对血型抗体高效价孕妇具有较好的临床辅助治疗价值.

  • "金手臂"男子捐血近千次救助200万婴儿

    作者:可可

    澳大利亚悉尼市74岁老人詹姆斯·哈里森拥有一种稀有的猕因子(Rh)阴性血型,他的血浆能对溶血症自动产生一种治疗性抗体.哈里森从18岁起开始献血,并在过去56年中共向医院捐了984次血,迄今已经拯救了至少200万个溶血症婴儿的性命.虽然哈里森今年已经74岁,但他仍然坚持每隔几周捐一次血,哈里森被人们称做是"拥有金手臂的男子"!

  • 解析临床新生儿溶血症诊断治疗的有效意义

    作者:刘冰

    目的 解析新生儿溶血症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新生儿溶血症,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解析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的病理特征,为防御、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效迅速的治疗方法,是保障疾病痊愈的重要途径.方法 进行产前诊断、产后诊断及鉴别诊断,采取预防和治疗路径.结果 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占90%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痊愈,占10%患儿引发胆红素脑病.结论 新生儿溶血,临床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常规治疗选用三种方式:药物治疗,光氧治疗,换血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病程及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路径,从而促进疾病的痊愈.

  • 新生儿Rh溶血症换血疗法的护理

    作者:李春兰

    新生儿Rh溶血症是指母子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新生儿溶血.于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核黄疸而造成死亡.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大鹏;徐学芳;任红;齐素平;王雅娟

    目的研究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ABO血型抗原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方法,选择鲁中南地区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58例,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结果通过测算分析,取得以下主要数据:(1)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A>O>AB,基因频率r>q>p.(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相对危险率:B型为1.321 7,A型为1.156 1,O型为0.7457,AB型为0.341 2.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ABO血型分布与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的抗原分布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具备单一A,B抗原者,而不具备单一A,B抗原者则为负危险因素.

  • 新生儿双管同步换血技术在新生儿换血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宗小敏

    目的 探讨双管同步换血技术在新生儿换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症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患儿血红蛋白、血压、血pH值、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血钙、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效果显著,对机体内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可出现高血糖症、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患儿需要做好术后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疗效.

  • 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

    作者:苗智莹;张云慧;李蕴

    我科采用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预防病理性黄疸,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2004年4月,我科产后访视足月新生儿185例,2.5 kg<体重<4 kg.诊断标准:①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儿.②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4~7 d,并逐渐加深,持续不退大于2周.③黄疸以轻、中度为主.④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及饮食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无肿大,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溶血症等因素.⑤停母乳后48~72 h,黄疸明显消退,再哺乳又加深[1].

  •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对T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除传统治疗方法外,近年来已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阻断其溶血过程,以减少间接胆红素的生成.由于新生儿期是独特时期,无论是先天免疫或是后天免疫,均有异于成人期,而大剂量使用IVIG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已有报道.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患儿IVIG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IVIG对此类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

  • 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汤迟;邵惠;刘燕;李淑嫒;王薇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69例ABO溶血病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1至6月收治的72例患儿为干预组。两组均应用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包括操作人员统一的培训指导、为患儿沐浴、鸟巢式安全照护、音乐治疗及抚触等措施。结果从治疗第4天起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吃奶量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黄疸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住院费用。但如何制定新生儿黄疸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如何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确定集束干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是否优组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升降退黄散治疗新生儿溶血病58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增祺;王耀文;冯彦;张梅;于明

    观察升降退黄散配合西医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疗法基础上加服升降退黄散,观察黄疸消退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HDN患儿治疗期间TBil峰值、黄疸消退时间;并可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和同步换血术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胆汁酸,β-葡萄糖醛酸苷酶,补体C3、C4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应用升降退黄散配合西医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可显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儿预后及提高儿童健康素质,起到疗效相加的效果,且而无不良反应.

  • 血型血清学检测地新生儿溶血产前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晓烨

    目的:通过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68例出现不同程度黄染或怀疑为溶血病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孕妇产前抽取血液进行血型鉴定、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IgG抗A或抗B效价检测结果.结果: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IgG抗A或抗B效价≥64与产后发生HDN呈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抗体效价升高呈上升趋势,抗体效价≥1024时全部发生HDN;采血检测结果中阳性标本223例,研究新生儿中溶血症阳性率为83.3%,0-3天、4-7天、7-10天、10-15天新生儿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6.5%、48.4%、20.6%、4.5%.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准确率为93.3%(208/223).结论:针对胎儿母亲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可以准确预估胎儿溶血病发生率,因此对母婴ABO血型不合及Rh血型不合进行早期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

    作者:黄荣;谢鸿翔;陈福建;张峰;杨霖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溶血症的10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抽血,每次抽输血量3~4ml/kg,每次5~10分钟,换血量以150~180ml/kg计算,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压.结果:换血前总胆红素438.43μmol/L,间接胆红素429.57μmol/L,换血后分别降为188.79μmol/L,181.55μ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P<0.01),电解质、钾、钠无明显变化,血钙略有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 肇庆市G-6-PD缺乏者筛查和基因突变的分析

    作者:李海珠;梅敏;张俊慧;梁洁玲;王毅;张曙文;贾冰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是常见的人类遗传性代谢病之一,属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它是引起蚕豆病、药物性溶血、新生儿高胆红素性溶血症、感染性溶血等疾病的遗传基础.G-6-PD缺陷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国际上已报道的该基因内部不同位点的点突变达50种以上,另外,还发现一个密码子的缺失型突变,其中11种点突变是在中国人体内发现的.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