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宋军;孟庆琴;马小玲

    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好发于生育年龄,妊娠期病变发展迅速、多部位并发率高,其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及真皮毛细血管显著增多并伴有管腔扩张.大量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是调节血管生成和表皮增殖的的关键因子之一,在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Fabry病眼部表现一例

    作者:钟刘学颖;秦梅;张为民;施惠平;韩宝玲;李莹

    Fabry病[1]又称Anderson-Fabry病,属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鞘脂代谢病.由于溶酶体水解酶中α-半乳糖苷酶A(α-galactosidase A,α-Gal A)缺陷,故男性患者组织和体液中溶酶体水解酶活性减低,导致末端为α-半乳糖残基的糖鞘脂(主要为三己糖酰基鞘氨醇)无法降解,广泛沉积在体液、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溶酶体中.

  • 天疱疮治疗的探讨

    作者:周威;赵瑞芳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可以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疱性疾病.病损表现为薄壁、易破裂的大疱,组织病理为棘层细胞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疱.病损可单发于口腔 (56%)或皮肤(12%),亦可同时发病(32%).研究表明,在天疱疮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抗角朊细胞间物质的天疱疮抗体,该抗体与角朊细胞连接蛋白--桥粒中的抗原结合后,使表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后者使纤维蛋白酶系统激活而导致棘层松解,形成皮内疱[1,2].

  • 含表皮细胞的无细胞真皮复合皮的构建及生长活性研究

    作者:肖仕初;夏照帆;杨珺;刘旺;王广庆;刘志国

    为探讨体外构建复合皮的可能性,制备来源于猪皮的无细胞真皮基质,在其表皮面种植表皮细胞于体外培养,定期消化分离无细胞真皮上的表皮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增殖试验观察表皮细胞增殖活力,并分别于1周和2周后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显示,表皮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数量明显增多,且仍具有一定的增殖潜力.培养1周、2周后分别形成单层细胞膜片及含3~6层细胞的复层膜片.提示以异种无细胞真皮为载体,可于体外成功构建含表皮细胞层的活性复合皮.

  • 体外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蔡飒;付小兵;孙同柱;王君;韩冰;韩兵;盛志勇

    目的 建立表皮细胞去分化体外模型,探索与去分化过程有关的信号通路.方法 分离培养人表皮细胞,分别用双氧水、ERK阻断剂PD98059加双氧水处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方式处理后表皮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双氧水处理后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双氧水处理后,表皮细胞干细胞标志物(CK19、β1整合素、Oct4和p63)表达增加,分化细胞标记物(CK10)表达减少,ERK信号通路中相关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强.以PD98059阻断ERK通路的活化后,双氧水诱导的表皮细胞表型逆转受到了抑制.结论 ERK通路参与了双氧水诱导的表皮细胞去分化过程.

  • 脂多糖对皮肤纤维母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红明;付小兵;柴家科;盛志勇;Magaret Hughes;Goerge W Cherry

    在我们从事的某些植物提取物实验中证实了其刺激纤维母细胞和表皮细胞生长的效果[1].植物提取过程中可能存在内毒素污染问题.据报道某些细菌来源的内毒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2]. 本研究旨在证明植物提取物常受污染的E coli内毒素对纤维母细胞和表皮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其刺激生长所需浓度与植物提取物实际浓度的对比,来看其是否对我们既往显示的植物提取物的促细胞增殖效果产生了影响.

  • 表皮细胞培养佳条件的探索

    作者:刘杰;王德文;崔雪梅

    *目的:确定表皮细胞培养的佳条件,为进一步将其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以DMEM作为基础培养液,改变培养条件后 ,计数2周内克隆形成数,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确定佳条件.结果:表皮细胞以分离酶分离可得到大多数基底细胞,在培养液pH值为7.0~7.2,钙离子浓度为0.4 mmol/L,血清浓度为18%, 温度为36℃, CO2浓度为6%时,表皮细胞克隆形成数高. 结论:在佳培养条件下,表皮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为人工表皮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作者:

    关键词:
  • 皮肤知识小测验

    作者:李宜斐;樊昕

    1.皮肤表皮细胞多久更新一次?A.每20天B.每24天C.每28天D.每32天E.以上答案都不对

    关键词: 皮肤 知识 表皮细胞
  • 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

    作者:翁梁;周秋丽;王丽娟;刘永强;王岩;王颖;王本祥

    目的研究总鹿茸多肽(TVAP)及天然鹿茸多肽(nVAP)和合成鹿茸多肽(sVA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乳鼠表皮细胞和家兔肋软骨细胞,体外加入TVAP,nVAP和sVAP,观察其对[3H]TdR 参入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整体观察TVAP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 TVAP 0.8和3.2 mg*g-1膏剂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离体TVAP 5-50 mg*L-1和nVAP 0.4-50 mg*L-1均能促进大鼠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提示nVAP是TVAP中促进表皮细胞分裂和加速皮肤创伤愈合的主要活性多肽.sVA P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马鹿茸多肽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皮肤创伤愈合.

  • 表皮细胞培养移植与烧伤创面修复

    作者:宓惠茹

    烧伤的首要问题是创面问题,如何尽早、有效地封闭烧伤创面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由于大面积、特大面积烧伤后自体皮源严重不足,所以寻找理想的、易于获得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成为烧伤工作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 辅酶Q10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紫外辐射研究

    作者:王小雪;党磊;张美姿;郭飞马;庞欣

    目的 考察一种新的辅酶Q10纳米微乳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抗紫外辐射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微乳,考察该微乳的pH值、粒径、Zeta电位、含量.进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纳米微乳稳定性.观察该微乳对紫外损伤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中活性氧(RO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结果 采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2.5%,单硬脂酸三聚甘油酯(TGMS)2.5%,辅酶Q10 5%,水90.0%(W/W)配方形成均匀稳定的微乳系统;理化性质为:pH值(6.12±0.04),Zeta电位-(39.5±6.06)mV、平均粒径(225.2±23.76)nm、辅酶Q10含量为(5.55±0.35)%,可在室温下稳定放置12个月;该辅酶Q10微乳可显著降低紫外辐射(UVA、U-VB)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的损伤,降低胞内ROS与细胞上清液中MMP-1水平(P< 0.05).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辅酶Q10微乳分布均匀,理化指标稳定;体外试验证明该微乳具有一定的抗光老化效果.

  • 银屑病患者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作者:李欣;郑瑞;刘瑞风;侯瑞霞;张开明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皮千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比较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表皮千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 利用DispaseⅡ酶、胰酶消化,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无血清培养基(DK-SFM)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细胞计数仪计数以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角蛋白19(K19)和角蛋白10(K1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经快速粘附法筛选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银屑病组细胞核大、体积不均一;免疫荧光显微镜下K19阳性表达及K10不表达,初步证实分离出的细胞为ESCs.结论 成功建立了银屑病ESCs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ESCs可能在银屑病皮损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含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人表皮细胞复合皮的构建与移植

    作者:肖仕初;朱世辉;夏照帆;王广庆;王永胜;刘志国

    目的 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复合皮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抗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小鼠表皮细胞与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5混合构建的复合皮移植后1~2周,抗EGF染色阳性,1周时,新生表皮基底层中PCNA阳性细胞比含单纯小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显著增多(P<0.01).结论 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移植后早期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并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 78例口腔溃疡局部用药治疗体会

    作者:谢凤敏

    口腔溃疡是指口腔内黏膜表皮细胞因种种原因而发生上皮破坏脱落.由于黏膜组织层含有血管神经,所以破溃后出现疼痛甚至出血,饮食不佳等症状.发生口腔溃疡的病因目前未完全明了.因此,临床上常无确切的治疗方法.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报道.本科就配置局部药物治疗口腔溃疡7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的直接刺激损害

    作者:杨远和;周梅;贺铭;李文辉;曹西南

    目的 探讨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的直接刺激损害.方法 以体外浸泡式培养的人皮肤表皮细胞为生物材料,以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为指标,检测了在不同染毒浓度条件下培养基中的LDH活性,并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培养基中LDH活性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显示,在低浓度条件下,细胞虽可保持结构完整,但表面的绒毛状突起减少,少数细胞胞核内出现空泡(水肿),细胞受到轻微损害.随染毒剂量增加,细胞胞膜破裂,细胞核溶解呈空泡状,乃至细胞大量坏死.结论 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有直接刺激损害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损害皮肤屏障,使其更易被吸收,造成机体中毒,应特别注意劳动防护.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噬菌体活性肽的构建及其对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宗宪磊;姜笃银;李国菊;蔡景龙

    目的 构建展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噬菌体活性肽,检测其促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择4个KGF序列,设计引物;用反转录-PCR法获得3个KGF序列(P1、P2和P4),直接合成1个KGF序列(P3);将KGF序列亚克隆至噬菌粒pComb3中;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KGF基因片段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KGF噬菌体活性肽促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测定其在570 nm的吸光度(A)值,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细胞亲和力.结果 获得4种KGF基因,构建在噬菌粒pComb3中;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其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MTT检测的吸光度(A)值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0.293±0.017)与KGF对照组(0.520±0.043)及4种KGF噬菌体活性肽组(P1 ~ 4) (0.469±0.057、0.441±0.048、0.438±0.035、0.446±0.037)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KGF和4种KGF噬菌体活性肽与表皮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 构建展示的KGF噬菌体活性肽能够显著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 基于表皮成长因子诱导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对照观察要求

    作者:买斯吾提?买买提;努尔兰?吐尔逊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表皮成长因子进行诱导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成纤维细胞后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随机选择30例糖尿病足经严格的内科药物的积极治疗8周后创面仍不愈合的患者(观察组)和自愿当自愿者的健康人30名(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创面的成纤维细胞和对照组健康人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Dulbecco's经过改良的eagle’s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培养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在培养基上分别加入浓度为0.1、0.25、0.5、0.75和1、5、10微克每升的表皮成长因子进行培养24小时后,与没有加入表皮成长因子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动明显较活跃。结果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的观察发现,只要放置了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后,成纤维细胞增殖都较为放置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的成纤维细胞活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适宜的表皮生长因子刺激浓度为0.5微克每升其对应的吸光值为0.36±0.12,而对照组健康人的观察组患者的适宜的表皮生长因子刺激浓度为0.25微克每升其对应的吸光值为0.59±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成纤维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的刺激下其增殖能力有所升高。

  • PM25和PM10诱导大鼠肺表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对比研究

    作者:

  • 缺铜者早生华发

    作者:郭宏伟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作为机体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人体的促黑色素分泌激素也是一种蛋白类生物酶,它能促使表皮细胞形成黑色素,后者便是头发变黑的原动力.如果人体缺铜,则促黑色素分泌激素的合成不足,黑色素的形成减少,头发就会变白.

241 条记录 3/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