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藿香美食夏日分享
藿香是一味传统的中药,素有"夏日良药"之誉.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的藿香正气,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季常用的中成药.藿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的广藿香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可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除秽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本草述》言其"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不服水土、寒热作疟等症".《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捷之药".《本草图经》中记载,藿香"治脾胃呕逆,为要之药".
-
口服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哮喘2例
藿香正气水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药物,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胃肠型感冒[1]等.该药因疗效迅速、价格便宜而成为临床及家庭常用常备的药物之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口服藿香正气水致过敏性哮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暑期运动要谨慎,踏入误区反伤身
暑期运动的大运动误区就是:认为大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可以帮助自己降温祛湿.的确,大暑期间,是暑湿重的时候,毛孔得不到宣泄,身上就像裹了一层湿衣服一样难受.一些爱运动的朋友就有这个体验,到跑步机上跑一圈,或者是顶着太阳去踢球,打羽毛球,一阵大汗之后,就会感觉到浑身舒服,满身轻松,甚至在这个时候再喝一堆冷饮.当时是很舒服,但是我告诉您,实际上您这是走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根据古人的经验,大暑期间是一定要防大汗的.当您大量出汗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大量地流失我们体内的津液.
-
腹泻上火红眼病立夏防病妙方多
腹泻当要补脾胃食用扁豆山药粥腹泻是夏季的常见病,也就是平时说的拉肚子.这是由于夏日的暑湿之气损害了脾胃,脾胃是讨厌湿气的,比如夏日的暑热让脾胃懒得工作,脾胃无法正常的完成消化吸收,吃下去的食物没有被消化好就被排出体外,就形成了腹泻.
-
苦夏不苦有秘密食肉也需做“专家”
炎炎夏日,尤其到了酷暑时节,好多人都变得没有食欲,一日三餐草草应付.甚至有些朋友,就简化成了水果加蔬菜,早上吃水果,中午、晚上吃蔬菜.一个夏天下来,整个人消瘦了一圈,体质也变差了不少.从膳食养生的角度来讲,这样吃很不合理.水果、蔬菜大部分都是凉性的,酷暑时节,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状态,食用过多的寒凉之物,必定严重损伤体内的阳气.不仅对抗暑湿无益,更为秋冬季节的疾病埋下隐患.所以主食不能少,水果、蔬菜也不宜太多.
-
四肢无力精神颓首要任务当除湿
一旦暑湿过重,就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甚至在整个漫长的夏天,都会感觉到四肢无力,什么都不想吃,什么都不想问,生活没有乐趣,工作没有精神.实际上,这跟人的脏器有关.中医认为脾脏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运化水湿,它喜燥而恶湿,一旦体内湿邪太多,脾运化不过来,湿气积聚在身体以内,就会出现以上问题.所以护脾胃,祛湿气尤为关键.
-
中成药解暑分清暑湿暑热
正值盛夏时节,各地频频出现高温天气,解暑药成了人们使用多的药物.那市场上众多的解暑中成药我们究竟该怎么选购呢?中医学认为,暑证分为暑湿证和暑热证.人们可学点辨证知识,对证购买中成药,以达药到病除的目的.
-
“暑湿”新解
天人是相应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人体对生活内外环境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反应.本文从多方面对“暑湿”进行新的诠释,提出有关“暑湿”的新观点,即“暑必兼湿”的季节致病的特性,不同地域空气的干燥度与湿润度对人类体质的影响,暑湿环境导致人体机能的紊乱、内环境的失调而产生疾病,暑湿环境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外环境变化对人类身体的影响,人为因素亦与“暑湿”致病有关.
-
古方临证新用
苏合香丸是中医温通开窍的代表方剂,今人多用于胸痹、中风之证.名老中医屠金城教授行医60余载,对该药颇有见解,笔者随其佐诊,亲见屠老运用此药治愈了许多疑难病人.举例如下:一、病案举例例1.张某,女,60岁,工人,1999年9月27日初诊.患者口服双胍类降糖药后腹泻半个月,稀水便,6~15次/日,伴面色不华,四肢不温,日益衰弱.舌淡有瘀点,苔白薄腻,脉细结代.既往糖尿病10年,糖尿病肾病5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0年,房颤20年.化验便常规:稀便,镜检(一).患者发病后先后予口服氟哌酸、黄连素、思密达、乳酸菌素片,静点奥复星等药及中药汤剂、艾灸等治疗,效不明显.请屠老会诊.
-
浊毒理论与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多呈周期性发作,无明显季节性。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数单侧发病,少数患者可双侧发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浊毒之邪泛指体内一切秽浊之邪,凡风寒暑湿燥火,久聚不散,体内痰、瘀、水、血、气久郁不解,均可化浊。“浊”初包括两层含义:浊气、浊阴。浊气相对清气而言;浊阴则指体内消化、代谢的产物,如二便等。“毒”初指毒草,今人亦有邪盛谓毒的观点。毒在医学中有多种含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指非时之气,戾气、杂气、山岚瘴气等峻烈易传染之外感邪气;②指药物或药物的峻烈之性;③指病证,如疮毒、痈毒、湿毒、温毒等[1]。
-
稳态医学观(下)
(接2001年10期)3.4 四时阴阳的稳态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是贯穿<内经>始末的.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密切相关.五脏系统的稳态一方面靠系统本身来维持,但同时又受到四时阴阳的影响,所以四时阴阳的稳态与否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稳态.四时(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化生出风暑湿燥寒五时主令之气,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发展.所谓四时的稳态亦即四时阴阳变化无过亢无不及,适宜万物生化的状态.四时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消长过程,使气候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同时五时五气之间又存在一种制约,一种横向的抑制.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五时五气之间的制约,避免了气候因素变化的过亢,有助于维持其稳态.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这说明四时阴阳气候变化的稳态,靠的仍然是抑其偏亢,有制约才有生化,才有稳态,才有发展.
-
暑湿辨治发热、消渴(原发性垂体炎)1例
原发性垂体炎是指非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发生的垂体炎性病变,临床发病较罕见.本文报道以温病暑湿辨病辩证治疗为主,以发热、乏力、多饮、多尿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垂体炎1例,以暑伤津气,暑湿内蕴,余邪留滞,气机不舒辨证遣方用药,患者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多饮、多尿等症状在明确诊断原发性垂体炎后加用西药治疗明显改善.中医药辨病辨证思路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治疗有突出优势.
-
浅析叶天士"暑必挟湿"及其治法
"暑必挟湿"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来的.他认为暑邪致病一是"夏暑发自阳明",一是"暑必兼湿",指出了治疗暑病的用药规律.
-
思求经旨演其所知
1 重症疫毒例案剖析[病案]党某,女,27岁,已婚,农民.197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初病发热下痢,3日后因休克即夜送至县医院抢救,翌日上午8时休克得到纠正.下午4时起,突又高热,神识昏迷,经省与地区传染病院多次会诊,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已历21天,经病房患者推荐,始邀余诊治.当时病人仍高热烦躁,神昏目开不识人,呼之不应,不语亦不呻吟.视其胸部多白 ,色滞不鲜,但不干枯,下痢频频,日夜近30次,以血为主,夹有少量脓液,闻其气味热腐腥秽,触鼻欲呕,臀部褥疮如碗大.诊其寸口脉细数,趺阳脉细弱几不应指.望其舌色紫绛,苔少且干.据其家属云,前日起时时弄舌,入夜尤频.综上脉证,乃暑湿郁蒸肠中,邪毒入于营血,真阴大伤,清窍闭塞,是疫毒痢之危候,故拟清营凉血、解毒开窍法以冀弋获.
-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益元散用法的商榷
在学习执行新版药典时,发现成方制剂益元散用法不妥,特提出与同道商榷,供再版时参考.益元散时由滑石600g、甘草100 g、朱砂30 g 3味药组成.功能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不利.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1].制剂含朱砂(HgS)为4.11%,按其含量测定日服量应是0.42~0.504 g.朱砂历代本草均载其有毒,<药性论>谓其有大毒,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2].这是因为朱砂在煎煮过程中能游离出金属汞,毒性增加.所以本版药典药材及饮片朱砂用法用量是:"0.1~0.5 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成方制剂益元散的用法是"调服或煎服","调服"加水或其他应说明清楚."煎服"与药典药材及饮片朱砂的用法"不宜入煎剂"相悖,应予以纠正.
-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夏季空调综合征28例
近年来暑湿季节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与学习的现象日趋普遍,夏季空调综合征也一跃升为常见病、时令多发病.笔者自2000年始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桑寄生治疗暑湿证
桑寄生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有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之功效.<生草药性备要>谓其"消热,滋补,追风."家传将桑寄生用于因暑湿羁留所致"欲疟不达"的证候,有达邪扶正之妙.笔者临诊中,凡夏秋期间,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肢重懈怠、舌苔黄腻的暑湿证,每以桑寄生配伍相应方药治疗,颇具效验.简介如下.
-
如何选用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
答:小儿腹泻,中医学称为泄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病变.外感暑湿或风寒侵袭,乳食不节或食物不洁,小儿素体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常为病因.本病病变虽在脾胃,与病理因素湿浊有关,病机为脾运失职,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合污下流.暴泻多为实证,久泻多为虚证.小儿腹泻是常见病,婴幼儿服药困难,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且易于被患儿接受,现简介如下.
-
炎热夏季,饮食清热祛暑法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是因为暑湿之邪困伐脾土,导致脾胃运化不利,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的表现.而出汗较多会导致B族维生素、钾等营养物质随汗液流失,饮食补充不足,就会加重营养物质缺乏.所以我们常说,夏季也要补充营养.一般人食欲不振可以通过改善食物种类,或者改变烹调方式来达到刺激食欲的作用,通过多吃来补充营养.但是对于本就饮食受限的糖友来说,食欲不振更是雪上加霜,怎么吃饭变得难上加难.其实不用担心,我这就告诉广大糖友一些清热祛暑的饮食方法.
-
合理饮食避免三种疾病"秋后算账"
关节炎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病史者,可选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等药膳,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