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小儿厌食之辨治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养活为特征.厌食多发于1~6岁小儿,于夏季暑湿当令,脾为湿困之时,常使症状加重.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第6讲夏季常见皮肤病的诊治(上)
夏令暑湿之邪当季,为多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暑为夏令主气,其为阳邪,炎热升散.感暑而病者,多出现身热汗多、口渴多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疲倦乏力等症.夏季潮湿多雨,特别是长夏季节,不仅气候炎热,同时雨量较多,即所谓"暑多挟湿",可兼见四肢困倦、食欲缺乏、胸闷、恶心等症.湿热浸淫,外发于肌肤,多出现红斑、肿胀,或有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等表现,有渗出倾向.夏季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包括痱子、黄水疮、日光性皮炎、湿疹等.
-
感冒首选中医药
中医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经验积累,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病毒、抑菌、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
毫针点刺结合拔罐治疗暑湿证120例
笔者从1998年以来,用毫针点刺结合拔罐治疗暑湿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17~30岁48例,30~50岁52例,50岁以上20例.
-
疰夏治疗心得
疰夏为夏季热,常见证型有气阴两亏型和暑湿困脾型,笔者所居西南之地,盆地气候,夏季炎热且潮湿多雨,故暑湿困脾型中湿偏盛者尤为多见。如用清热、益气、生津之人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等方治疗,其效不显,而用芳香化浊、淡渗利湿为法治疗常可见效,举例如下。
-
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暑湿咳嗽56例
笔者用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暑湿型咳嗽56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暑湿发热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入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挟湿,人在其中,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胆火偏盛,内干脾胃,暑湿互结.
-
当“暑热”遇上“伤风”
《黄帝内经》日:“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指出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故感冒又称伤风.但在不同季节,往往夹时令之气而伤人,如冬季雪风寒,春季多风热,梅雨季节多夹湿,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夹燥气,因此伤风有寒热之分,即热伤风和冷伤风.而当“伤风”遇上“暑热”,我们可以怎么接招呢?
-
暑季时下见暑病
暑季,亦是小暑、大暑之总称.在这个时段,天气开始炎热,人体正气不足,抗争不过外邪的影响,则容易产生暑风、暑泻、暑秽、暑湿以及暑湿流注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中医特有的病名,特有的治疗方法.这些急性病,防治得当,则无大碍.否则,就会导致慢性疾患,多见虚脱后遗症或阴虚症候群.
-
热
这个夏天真够热!天津这个夏天来得比较晚,但是一热起来就没完没了,而且一般年头儿热到立秋就能停下热浪,下场雨,立马就凉爽许多,"秋傻子"再发几天威,干热天气再持续几天,也就不会那么闷热暑湿了.可是今年,立秋后仍然持续高温不说,而且暑湿也不见退去!即便下过雨,仍然不减暑热的锐气.从全国来看,这个夏天也很不寻常:有的地方下了很大的雨,河流水位超过历史极限;而另一些地方,竟然把农作物晒得干瘪,确切地说是"烤"熟了!这个夏天真的够热.
-
分期辨证治疗进展
中医学虽无"脂肪肝"之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征大致可归为"胁痛"、"痞满"、"积聚"、"肝胀"等病范畴.该病的记载早见于《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故也称之为肥气病,是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济生拔粹》有"风寒暑湿得以外袭,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扰动冲和,如是阴气当升不升,阳气当降不降,中焦痞塞,必成胀满"的记载,认为与"浊阴之气"有关;《临证指南医案》有"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等阐述,认为本病多由嗜酒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或久卧久坐,体丰痰盛,或情志失常,长期忧思郁怒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痰浊郁结,气滞血瘀.其病位主要在肝,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而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导致脂肪肝的进一步恶化.
-
防治感冒必读
感冒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四季发病,冬春多发;并由此表现出头痛、流涕、鼻塞、喷嚏、咽喉疼痛及发热和全身不适等一系列症状.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及暑湿三种症型;西医则分为普通感冒及流感两种,其中以流感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更为严重.
-
脾胃伤,百病生
进入7月之后,气温更高,不少人都出现了不思饮食的症状,明显不再像冬春季那样有个好胃口了.如果说随之而来的体重减轻有可能让人不以为意的话,那么身倦乏力、精神不振等不适就颇惹人烦恼了.这种与酷暑形影不离的苦夏之症,多因贪凉饮冷,暑湿之邪趁虚而入造成,而且更容易发生在脾胃虚弱的人身上.
-
藿香正气水的非常规用法
藿香正气水源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原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水剂添加乙醇为辅料.具有解表除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笔者临证以来,常用藿香正气水“非常规用法”治疗一些特殊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
备些中药防暑热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蒸腾,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汗液增多.这种天气常使人感到困倦乏力、食欲减退、烦躁易怒,甚至会出现胸闷、发热、头痛、身重、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时在家中备些有解暑化湿、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对养生保健、防治疾病都很有好处.
-
小儿腹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主要病变在脾胃.本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因为刚刚结束的长夏暑湿当令,容易湿困脾胃而发病.天气原因也易于导致食物变质,小儿误食后易致脾胃损伤而发生腹泻.
-
夏季防暑湿常喝荷叶茶
夏天炎热多雨、气候暑湿,不少人都会出现口渴汗出、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胸闷心悸、小便短赤等情况,这称为伤暑。暑湿很容易入侵脾胃,当暑湿困脾时,人体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特别是进入“阳极之至,阴气始生”的夏至时节,高温高湿气候易引发脾胃疾病。
-
胃胀喝点薄荷茶
薄荷茶能缓解胃胀气,是因为薄荷味辛性凉,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等作用,常常用于治疗夏季因感受暑湿之邪所致的胃胀气。
-
3款食疗除暑湿
天热了,给身体降温,就要多吃点凉食,这恐怕是夏季养生大的误区了。其实暑湿“伤人”,淤积体内,不仅让人气虚,无精打采,还会造成消化不良。所以会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冬天真正着凉感冒的人不多,到了夏天却比比皆是。因此,古语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防暑先要祛湿。
-
名中医暑湿防治方值得收藏
今年7月安徽出现罕见的洪涝灾害,灾后也引发了疾病的发生。国医大师、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安徽省国医名师、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韩明向等针对暑湿季预防、急性肠胃炎、感冒、中暑、皮肤湿疹和皮炎、癣6个部分,联手发布了居民版预防性验方、常见病处方、常备中成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