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享受平静

    作者:梁占生

    西汉养生家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有云:"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气志,在平静中能得到修养充实,使身体日渐强壮;反之,躁动则会耗费生命,使人容易衰老.可见"静"与生命之"壮"的关系相当密切.

  • 《淮南子》中的养生之道撷菁

    作者:萧志才

    关键词: 淮南子
  • 开源节流话养生(下)

    作者:吴建军

    二、节流的实质是淡化七情六欲,减少精气神的流失和耗散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六欲是食欲、性欲、情欲、名欲、利欲、生存欲六种欲望心理.七情六欲虽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去把握,不去涵养,放任自流,就会危害身心健康.《淮南子》中云:"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恶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痦,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及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以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其神明得其内也."中医讲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淡化七情六欲,才能留住精气神,留住健康.

  • 嫦娥奔月--成语新释之五

    作者:温长路

    嫦娥奔月源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此是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故事之一:嫦娥偷吃了丈夫羿得来的不死之药,便飞上月宫当了月精、月中仙子,也成为人间崇拜的美人形象。自此,以嫦娥为中心的月宫、白兔、吴刚、桂树、玉杵等在人们心目中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天外世界,深深影响着多少代人。诗人李白“昔余闻嫦娥,窃药驻云发”、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范成大“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杨维贞“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芙蓉”等诗句,都是吟咏此事的。随着人类对月球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登月成为现实,它的神话色彩逐渐变淡了,人们开始揭示月中嫦娥的真实面貌、开始全面认识月球。

  •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作者:文苕

    说起“吃饭防噎”,我们不禁想起《淮南子》中“有以噎死而禁天下之食,则悖矣”的话,这就是成语“因噎废食”.可见吃饭太快、太猛,会发生食物阻塞食道,甚至是会噎死人的.此谚语宣传的核心——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至于“走路防跌”,在这里是作为“吃饭防噎”的衬语,以进一步强调吃饭要细嚼慢咽的意义的.

  • 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预防

    作者:张海波

    中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如能合理配伍和规范用药,绝大多数是安全的,但不能认为完全无不良反应。许多人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早在《淮南子·修务训》中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近年来,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呈不断上升趋势,巳引起人们重视。作者查阅国内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将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成因与预防措施作一概述。

  • 全面养生形气神

    作者:龚鹏

    中国传统的相面术认为,一个人的相貌、举止、行为,和他的身心状态、生活阅历甚至未来的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医学上,"相"可以提示重要的健康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形"反映了人的精神和气血活动的状态.实际上,"形""气""神"虽然相对独立,彼此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淮南子·原道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气、神构成了生命的三大基石.形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表现出来的形体,是生命活动的载体;气是不可见但能够感知的,人体内具有表现功能的能量或物质;神是指精神、意识等灵慧的生命活动,也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淮南子·原道训》还说"是故圣人使其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干……"也就是说,形、气、神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并且要符合各自的运行规律,不得僭越.

  • 养生保健良药茯苓

    作者:周祖贻

    茯苓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古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认为有"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功效.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认为,茯苓有"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和中益气"的作用.据资料统计,自汉唐以来,由著名医家创立的经久不衰的经典药方中,有50多个方中使用了茯苓.

  • 药、食的寒热温凉及食疗

    作者:佟丽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它是指中药与食物同时起源.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神农氏品尝百草,挑选无毒者可供人们选食,有毒者令人们避之,因而被后人奉之为神.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药物和食物的认识不断加深,药、食才开始有了区别.

  • 夏天如何防风湿寒湿

    作者:阮志忠;许林玲

    “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淮南子》里描述的立夏节气刚刚到来,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些许的潮湿闷热。小满过后,南方就进入梅雨季节,北方也将迎来闷热的“桑拿天”。
      一到夏天,很多朋友都感觉到自己的全身特别困重,有的人发现早上起不来,勉强起床后则感觉四肢沉重;有的人觉得伸懒腰都不利索;有的人感觉吃饭没食欲;工作时头重如裹、效率低下,有时候内心还会升起无名火,烦躁不已。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夏季暑湿偏盛以及天气多雨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在夏季穿衣贪凉、饮食生冷脱不了干系,风、寒、湿邪纷至沓来,杂糅而作。

  • 浅议中药的毒性

    作者:周跃军

    中药毒性的有无及大小,在临床用药中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本草书籍中常在药物的性味之下,注明“有毒”或“无毒”字样。  “毒药”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宫篇》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亦有指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如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是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四类。《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可见在古代对于“毒”的概念,是广义的。故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张氏之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但是,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药物性味之下标注的“大毒”“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所以,“毒”的含义已不是古时那样广义的概念。  认识每一种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之强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上有时可以采取“以毒攻毒”的法则,治疗一些疮毒、疥癣、虫毒等。同时,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作用之峻厉或和缓,并能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还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 浅谈"治未病"

    作者:李凤珠

    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能更好的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均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防重于治的观点.

  • 端午时节话佩兰

    作者:李斌;张玲琳

    农历5月初5,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这一天,"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煎兰划汤沐浴以祛病".其中的"兰"即兰草,又名香草、醒头草,为菊科植物佩兰的茎叶.《淮南子》记载: "其叶似菊,女子、小儿喜佩之",故又名"佩兰".

  • 《淮南子》与《黄帝内经》的理论建构

    作者:张登本

    <淮南子>的出现全面影响了<黄帝内经>理论的建构和成书.其中的"兼收并蓄"治经理念成为<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思路.秉承先秦道家宇宙观的本体论,认为宇宙万物同源于气,气是宇宙万物生成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共同规律,在此大前提之下,也以"道"以"气"论述人类生命活动.在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之下解释相关现象,其中包括人类生命活动,这些内容都对<黄帝内经>的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有关养生、病证(7类59种病症)、治疗,以及药物(20多种)的内容,不但反映了西汉早期医药学成就,也说明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对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医学理论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34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