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风胶囊通过降低NF-κB通路活性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

    作者:章平衡;刘健;谈冰;朱福兵;方利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瘀状态与核因子-κB通路的活化及致炎/抑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及新风胶囊(XFC)对其影响.方法:将76例RA患者随机分为XFC组(3粒/次,3次/d)和来氟米特(LEF)组(1片/次,1次/d);连续治疗3个月.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IL-6、IL-17、Actl、p50、p65、IκB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CCP水平,另外检测血小板(PLT),检测血沉(ESR),检测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RA患者外周血中D-D、FBG、PLT明显升高,TT缩短,IL-10、PAF-AH的表达明显降低,IL-6、IL-17、Act1、p50、p65、IκB α、PAF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XFC组D-D、FBG、PLT、IL-6、IL-17、Act1、p65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且在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的凝血指标、血瘀总积分以及PAF/PAF-AH与细胞因子、NF-κB通路以及血瘀症状总积分、临床症状体征、疾病活动性指标等呈明显相关性.结论:XFC能降低R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并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改善其血瘀状态.

  • 从气、血、水关系探析心水之病机与治疗

    作者:解琳莉;赵勇;张为;肖珉;王亚红;谢颖桢;郭维琴;王硕仁;王显

    郭维琴教授为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辨证治疗体系,尤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方面疗效显著,在心衰病机诊断、治疗中重视“气”、“血”与“水”关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心之阳气(或兼心阴、心血)亏虚为本,瘀血、水停、痰饮为标,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气、血、水相关同病等病理变化在心衰病证中具有重要地位.郭维琴教授在心衰药物治疗方面重视“气”、“血”、“水”的关系,首先重用益气药,同时应用理气药,注重应用活血化瘀药,利水药改善症状,并分析验案加以说明.

  • 肿瘤转移的"毒结、血瘀、寒凝"病机探讨

    作者:李晓丽;李焕荣

    肿瘤转移是现代医学名词,历代中医文献虽无肿瘤转移的记载,却已发现恶性肿瘤易转移的现象,并见诸于文献之中.

  • 温病急性热瘀证与血小板GMP-140、D-二聚体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作者:程志强;杜建

    目的:观察温病病变过程中血瘀的轻重程度.方法:本文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将大肠杆菌内毒素剂量由小及大,每间隔5小时从模型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一次(攻毒),剂量依次为1μg/kg、15μg/kg、30μg/kg、250μg/kg.对照组同时从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攻毒"后1.5小时采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GMP-140.结果:第一次"攻毒"后血小板GMP-140分子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P<0.01).第二次"攻毒"后D-D浓度开始升高(与对照组比P<0.01),其后上述指标随时间推移和"攻毒"剂量加大而递增.提示:温病病变过程中GMP-140能反映温病早期的"血瘀"变化,而D-D在温病后期变化明显.两项指标能客观的反映温病病变过程中"血瘀"轻重程度.

  • 王不留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鲁石;杜华;王晋

    王不留行,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石竹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麦蓝菜Vac-Caira Segetal-is(Neck)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产于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多为野生,亦有栽培.临床应用于血瘀经闭、产后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血淋等证,用量5g~10g.本实验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从王不留行中提取总黄酮,方法简便易行.

  • 子宫肌瘤患者症、证特点的研究

    作者:李冬华;何裕民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症状、体征定量评分,所有结果输入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的证候分型以血瘀为主,兼有肾虚和肝郁,肾虚、肝郁均兼见的复合证型亦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血瘀证是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证型,兼有肾虚和肝郁.

  • 《基于脾肾两虚夹瘀论治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专家共识

    作者:秦国政;李曰庆;裴晓华;张春和

    鉴于弱精子不育症发病机制复杂,症状、体征表现不明显或无症状、体征,难以做到精准分证论治,该共识根据中医脾肾相生和精血互化学说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局,提出“脾肾两虚夹瘀”应为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基本病理变化的理论观点.该共识认为脾肾不足为本是发病基础、瘀滞不畅为标是发病趋势, “脾虚”“肾虚”“血瘀”构成了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发病的三大关键环节.治疗当以健脾益肾、活血养精为基本原则,临床可选用健脾剂、补肾剂、活血剂加减化裁治疗,也可选用健脾药、补肾药、活血药组方治疗,具体可选补中益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活血剂、或十全大补丸合五子衍宗丸加活血剂、或聚精助育汤等方剂加减.

  • 邓铁涛老师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林晓忠;吴焕林;严夏;刘泽银;周文斌

    邓老师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师强调以心脾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邓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 味觉丧失案

    作者:吕沛宛

    患者,女,25岁,于2011年6月4日就诊.主诉:食不知味2年余.病史:2008年10月发生车祸,头部外伤,意识障碍1h余,CT示右额叶出血灶,住院治疗伤愈,但食不知味至今.于2010年3月就诊武汉某医院,MRI示:两侧额叶前区软化灶,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门诊用药治疗,疗效不佳.刻下症:神志清,精神可,诉吃饭时全凭饭菜色泽好恶而食,时头痛,枕后原外伤处头皮有硬节,压之疼痛,睡眠、记忆力尚可;舌质红、舌体瘦、少苔,脉细数.诊断:食不知味,属血瘀脑络,脑窍闭阻.

  • 血瘀的病机转归

    作者:孟锋;卢红蓉;王笑红

    血瘀是临床重要的病机之一,可见于临床多种疾病.血瘀日久可生风致瘀风内动,并常与其他内风相兼出现;瘀血蕴积日久可化毒,毒又可致瘀,毒瘀从化,引发诸多临床急证;瘀血还可与痰浊、内热相互搏结形成痰瘀互结、瘀热互结证,而血瘀化风、瘀毒从化、痰瘀互结、瘀热互结多见于老年病、慢性病或疾病的危重病阶段.

    关键词: 血瘀 病机 转归
  • 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作者:陈刚;郭茂川;张六通;邱幸凡

    衰老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乃脏腑虚损,尤其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实则以血瘀痰浊为主。我们认为,络中血行瘀滞和痰浊凝结较经脉更为常见,所以提出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关键词: 衰老 肾虚 血瘀 痰浊
  • 《伤寒论》蓄血证论治老年性痴呆

    作者:刘鹏妹

    《伤寒论》蓄血证中"如狂""喜忘"等症状与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相似,而"血自下,下者愈"又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方法,从蓄血角度奠定了老年性痴呆理论基础和临床基础.故以《伤寒论》蓄血证的原文精神为核心,参以《内经》论述,围绕其主要临床表现,着重分析蓄血证理论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指导意义.

  • 血瘀致小儿哮喘探析

    作者:罗世杰;付啟萍;贺果平;杜绘慧

    详细探析了痰阻、气滞、气虚、阴虚、阳虚导致血瘀使小儿发生哮喘.认为多种病因可以导致血瘀,伏痰和瘀血是哮喘的病理产物,痰瘀互结是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之夙根.

  • 试论"毒结、血瘀、寒凝"与肿瘤转移

    作者:李晓丽;宋振华

    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和古今临床应用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视角对"毒结、血瘀、寒凝"的致病特点以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进行了阐释,阐明"毒结、血瘀、寒凝"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并贯穿肿瘤形成及转移的整个过程,由此提出了"毒结、血瘀、寒凝"是肿瘤转移形成的关键因素.

  • 基于中风“气虚生痰、瘀阻脑络”病机假说的数据挖掘

    作者:于少泓;李万斌;刘昭纯

    目的:探讨中风与气虚、瘀血、痰湿等致病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中风病机假说.方法:通过对古今中风医案中的方药进行统计挖掘,分析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医案用药频率及演变特点,获得相关致病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补气、活血、化痰类中药在古今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气虚、瘀血、痰湿是导致缺血性中风病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气虚生痰、瘀阻脑络”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基本病机.

  •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老年失眠的重要法则

    作者:赵宗刚;李传森;喻晓

    论述了"血瘀"在老年失眠中的重要性,认为"血瘀"既可成为老年失眠的致病因素,又可成为其病理产物.从现代药理、病理方面阐释了"血瘀"的致病及病理特点,提出了活血化瘀治疗老年失眠的新理论,为治疗老年失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探讨

    作者:郑杨;张琪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一经出现即不可逆转且逐渐发展,缠绵难愈.应用中医药非透析疗法延缓慢性肾衰竭,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对活血化瘀法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衰竭略有心得,并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 论"血瘀"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明雪;曹洪欣;吴东宁

    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从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出发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研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重新修订问卷结构和内容,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以下简称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附糖末宁煎剂临床观察70例

    作者:吴兆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脉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基点和主要病机所在,以祛生新,活血化瘀治疗,用糖末宁治疗可获良效.

  •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急性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代谢研究

    作者:黄烁;孙明谦;孙蕾;刘建勋

    目的:通过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发掘急性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索该中医证候模型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应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通过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脂肪酸代谢、磷脂酰胆碱代谢、神经鞘磷脂代谢出现异常.结论:急性血瘀证模型中磷脂酰胆碱、脂肪酸、神经鞘磷脂等成分的代谢都受到了干扰,这些代谢途径的变化可能导致能量代谢的异常,影响血小板功能,进而导致血瘀证的发生.

1380 条记录 6/69 页 « 12345678...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