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养生符合现代医学的方向
中医药文化包含了养生学、治疗学、康复学等多方面的医学理论,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扬和光大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整体论"的养生保健方法及"一推其本,诸证悉除"的思想更是贯穿中医药学的始终.中医药学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随着自我的封闭及现代西方医学的崛起和冲击,在一定的领域内中医学也表现出了相应的不足之处.但随着医学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学越来越认识到古老的中医药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它的理论及方法正是现代医学所追求的.
-
生活中“扶阳”的方法与饮食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
-
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只做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 两组在实施干预前NOSIE、SANS差异不明显,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确实起促进作用.
-
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是目前对人类生存威胁大的三类疾病之一.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它不仅使病人自身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负担.我院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护理,他们均系首次发病,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
自制物理康复治疗卡在骨科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上常会用物理康复学疗法为骨科患者进行如红外线激光、烤灯等治疗.但由于患者较多,上述物理疗法均需记录时间,使护士工作量大大增加,且易发生遗漏或时间记录不准确.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笔者自制了一种方便于临床应用的物理康复治疗卡.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通知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6月19-2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滨江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夯实康复基础,引领学科发展”。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办,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内容既包括康复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又涵盖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会议期间还进行论文交流并评选优秀论文,举办康复仪器设备展览和新技术研讨会。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通知
-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治疗、评定、教育学组联合主办的"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于2000年5月17日至21日在贵阳市举行.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沉痛悼念缪鸿石同志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市第5、6、7、8届政协委员、我国著名的康复医学教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3届主任委员、<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第一任主编缪鸿石同志积劳成疾,不幸于2000年8月17日1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
大脑高级皮质功能可塑性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及其他通道和躯体各部分进行着信息交换,是人的意识、智慧和行动的源泉.在蓬勃兴起的脑科学研究领域,脑功能可塑性的研究是亟待发展的一项前沿的交叉研究内容,这一研究需要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失语症学、神经康复学等领域内集成进行.
-
不同体位、不同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对比观察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痉挛往往是阻碍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针刺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得到国际康复学界的认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研究也很多,选穴方法各异,疗效也有差异.近6年来,我们采用在抗痉挛体位下头针配合拮抗肌肌腹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124例,并与120例任意体位下常规针刺取穴法作了临床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对社区康复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1 关于社区康复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社区康复,目的是使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阐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社会包容的一种社区整体发展战略[1].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残疾与发展联盟共同出版了《社区康复指南》,明确了社区康复涵盖了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和赋能五大领域的25个方面具体内容,为世界各国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提供了全面指导[2].目前社区康复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施行.由于社区康复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康复资源、残疾人状况等因素影响,社区康复的实施模式多种多样.
-
康复治疗本科生《神经康复学》双语教学初探
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1].双语教育(bilingual teaching)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在美国、加拿大及新加坡等国家已实行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在中国,双语教学通常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第二语言来传递教学内容.
-
发展神经康复学,推动临床康复医学大踏步前进
自从20世纪后十年被全世界推为"脑的十年"以来,神经康复学在整个神经科学和临床康复医学大发展的背景下也逐渐发展成为临床康复医学重要的亚专业.在我国,几乎所有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着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康复的工作.
-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人脑可塑性的有效工具
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研究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脑损伤后,功能是有可能或有条件恢复的.1930年,神经康复学家提出脑的可塑性理论,认为脑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因病损而丧失的功能,但大脑必须具有重新获得功能的形态学基础.1938年Kennard进一步提出脑功能重组理论,认为在脑损伤后,大脑在结构与功能上可以通过重组来承担已经失去的功能.实验证明,经过训练和改变外界环境,通过邻近或对侧组织的代偿、失神经过敏、轴突侧支长芽、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行为代偿等可使功能得到恢复,这些都是功能重组的结果.脑的可塑性(brainplasticity)是指大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的能力.经过近20年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大脑可塑性理论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承认,成为神经康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
全国神经康复学的新进展学习班
-
21世纪中西医结合养生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求健康,更注重生存质量的提高.专家们预言,21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传统养生康复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康复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养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养生与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养生康复医学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疾病谱、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在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养生康复医学适应社会的进步,有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
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
目前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不满足于治疗,而要求提高全面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从而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综合康复将逐渐成为心脏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学及其养生康复学的优势,形成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
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1985 年由英国的Barker 教授等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性的现代脑科学技术[1] ,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学、神经康复学及精神心理学领域,在治疗癫痫、帕金森病及抑郁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4] .TMS 对意识障碍的评价及治疗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探讨的热点,本文在复习近几年经颅磁刺激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就TMS 技术在意识障碍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中医药]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康复治疗的内涵是什么?答:康复是指精神康复和机体康复,需要医院、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双方面充分配合,需要有系统、成熟的康复治疗方案,因为康复治疗不是某种单一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协作(医学生物学、心理精神卫生、社会科学).肿瘤康复学已成为"康复医学"、"现代肿瘤治疗学"的组成部分,在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