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适合中国人的双眼皮手术

    作者:陈文

    双眼皮个体差异较大双眼皮的形成和人种很有关系,西方人都是大眼睛、双眼皮,他们形成双眼皮主要就是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但是中国人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中国有一部分人出生的时候有,有一部分人是发育期形成的双眼皮.我们国家地域很辽阔,多民族混杂,通婚、杂居,形成了大民族,虽说都是汉族,但是历史上的通婚杂交衍生的双眼皮形态也不一样.

  • 厚苔形成与bax、TGF-β3基因表达及舌上皮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作者:李明;潘文群;吴正治;李耀芳;陈曼茵

    目的:检测厚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TGF-β3 mRNA和蛋白产物,以期从基因分子水平阐明厚苔的形成机理.方法:运用TUNEL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厚苔细胞凋亡减少,同时凋亡相关基因bax、TGF-β3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促凋基因bax、TGF-β3低表达可能是引起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导致厚苔形成的重要原因.

  • 病毒性肝炎联合诊断寡核苷酸芯片的临床应用性研究

    作者:孙朝晖;危敏;王蜀燕;王从容;石玉玲;李林海

    目的:制备联合诊断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肝炎病毒寡核苷酸(Oligo)芯片,并进行系列优化及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首先利用软件Array designer 3.0对BLAST检索所得的HBV、HCV、HDV种属保守序列逐一分析,设计出60mer Oligo探针.用PixSya5500型基因芯片打印仪将设计好的探针打印到氨基化玻片上制备成基因芯片,并对杂交条件进行系列优化以适应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芯片杂交条件进行优化后,芯片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都大大增强,还缩短了检测时间;杂交结果显示,Oligo芯片检测HBV、HCV、HDV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2%,85.7%,91.3%和96.0%,94.5%,98.0%.结论:制备的长链Oligo集合肝炎病毒检测芯片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佳,为下一阶段进行中试规模的临床血清样品检测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为集合更多种、不同亚型肝炎病毒联合检测芯片的制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应用DNA探针鉴定临床分离的念珠菌

    作者:佘菲菲;朱苹;陈月秀;沈建箴;吕联煌

    [目的]制备念株菌DNA探针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白念珠菌标准株的EO3基因125bp片段,同时合成EO3的25bp特异寡核苷酸,扩增产物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合成寡核苷酸用生物素标记制备成探针,检测两种探针显色敏感度,并与23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Dig-125bp 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0.01pg,仅与白念珠菌杂交;Bio-/25 bp 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20pg,与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杂交.[结论]Dig-/25bp DNA探针,可用于白念珠菌鉴定;Bio-25bp DNA探针,可用于念珠菌初步鉴定.

  • 柠檬酸杆菌的分类近况

    作者:赵克义;阚方琦;李景学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柠檬酸杆菌属至少含有11个基因种(DNA杂交群),各基因种现均已命名,并已有从各类标本检出的报道.本文仅就其分类、命名及种的生化鉴定综述如下:

  • RCR Ribotying在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高大威

    细菌流行病学鉴定的分子标记技术迅速发展,常以染色体或染色体外DNA为材料,产生特异的或随机的多态性.如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脉冲凝胶电泳技术是非常有效的,但二者都受到耗时及需要昂贵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不适于临床实验;rRNA基因的DNA探针技术也适于流行病学研究,但操作较烦琐;Srull[4]等率先把rRNA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应用于实践,并称为ribotyping.利用rRNA为基础的广谱探针,分析Southern杂交后呈现的染色体探针指纹谱,已被众多研究者用作描述细菌特征和菌株分型(ribotypes)的一种方法.

  • Luminex 液相芯片杂交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郑之北;郑伟;汪皓秋;潘劲草;文艳苹

    目的 探讨微珠用量和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APE)对Luminex液相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杂交条件.方法 以鼠伤寒沙门菌过夜培养物原液和107 cfu/ml、103 cfu/ml菌液为待测物,经多重PCR扩增并标记后,与不同体积微珠混合液和不同浓度SAPE杂交,比较不同杂交条件下的中位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用量多重PCR产物、不同杂交温度和时间进行测试,比较其MFI.结果 MFI并不随着微珠用量增加而增强,1 000个每种微珠每反应,即可满足杂交需要;SAPE浓度直接影响样品和背景MFI,当SAPE浓度为5.0 μg/ml时,杂交结果较为理想,其杂交信号MFI稳定,且背景信号较低;过量的PCR产物并不利于杂交反应,且应选择佳杂交温度和时间,5.0μl是较为理想的PCR产物用量,42℃杂交25 min是较为理想的杂交条件.结论 为优化Luminex液相芯片杂交,选择适当的微珠用量、SAPE浓度、PCR产物用量及杂交温度和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 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王元平;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郭传鹏

    基因芯片又称DNA/cDNA芯片或cDNA微阵列,它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的DNA杂交、测序等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飞跃,是继单克隆抗体和PCR技术之后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科技革命.

  • 人食管癌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筛选与初步鉴定

    作者:陈东;张云汉;殷智榕;高冬玲;姜国忠;贺建业;王尧河;寿思明

    目的: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找出差异条带,利用Reverse Northern Dot 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 Blot,并结合mRNA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74条差异片段,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54个,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20个.②其中1个片段C57(337 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 Blot检测C5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74%).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57可能是新的食管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 外科效果好,介入伤口小协和首创"杂交"术治重症

    作者:涂晓晨;吴惠亮

    近日,患有主动脉夹层的陈先生,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手术.这种手术被称为"杂交术".术前,患者陈先生突然感到胸背和腰部疼痛,经检查发现,他患有"马凡综合征合并Ⅲ型主动脉夹层",心脏血管随时都有可能破裂致命.传统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办法,就是在深低温体外循环的帮助下,用人工血管把病变的主动脉(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全部换掉,但手术时司长、创口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 捐款引发的信誉危机

    作者:乔娟

    卜式是西汉一个普通农民.他财商发达,天生是圈钱高手.卜式没本钱,干不起期货炒股卖煤倒粮这样的扯皮买卖;也没有社会关系,干不成承包工程填海造林开山挖路这样的政府工程.卜式做的是小没出息的简单事——养羊.和别的养殖户不同,卜式养羊,用的是笨方法,将两只羊繁殖成四只羊,八只羊,十六只羊,然后让其中强壮的两只羊交配,一而再再而三.赚了钱后他又跑到很远的地方购进大量良种羊,然后再和他的羊进行杂交.不久,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

  • Ancient Sex Wisdom古人的那点"性"事

    作者:

    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主要地体现为婚姻关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的性关系是群婚杂交,但是通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紊乱的性关系不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从而逐步建立了婚姻制度.古人把婚姻看成是神圣的事情,正如<礼记>所说"上以宗庙而下以续后世也",其主要目的在于"广继嗣".

  • 多肽核酸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学文;诸葛洪祥

    多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是DNA类似物,其生物性质稳定,不被核酸酶和蛋白酶消化降解.PNA遵循Watson-Crick规则和Hoogsteen规则与单链DNA(RNA)以序列特异性形成极其稳定的杂交二聚体或三聚体.根据PNA的生物特性,以PNA为基础的PNA探针和PCR钳制技术在肿瘤和老化研究以及染色体畸形、细菌和DNA点突变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PNA协助的携带非天然氨基酸的氨基酰化tRNA的改造已获得成功,并且合成了人工蛋白.作为反义抑制药物,PNA在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质翻译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基于PNA的由RNA触发的药物释放系统设计巧妙,是十分有希望的靶向治疗药物.

  • 用基因芯片鉴别诊断四种水泡性疾病

    作者:秦智锋;钟安清;杨宝华;叶奕优

    为了对临床上症状非常相似的四种水泡性动物疾病进行大批量、快速准确的检测,我们尝试用基因芯片技术来对这四种水泡性疾病进行快速鉴别诊断.用Qiaquick 96 plate Kit对扩增的39个基因目的片段进行纯化,TE调配浓度至0.36μg/μL,于GMS417点样仪上按预选设计好的布阵方式点样,然后经紫外灯照射进行紫外交联等一系列处理.用Salmon进行非特异性杂交检测芯片点样的质量.大量抽提组织中FMDV和细胞上清液中的SVDV的总RNA,随机引物反转录的同时采用随机荧光标记法,标记FMDV和SVDV.标记好的cDNA超声波随机打断后进行特异性杂交,以佳光扫描强度进行扫描,Imagene软件扫描结果,对两者信号进行对比,结合各病毒相对应的坐标,可鉴别诊断出四种动物的水泡性疾病病毒.本方法不但快速、灵敏、准确性高,而且可实现对大批量货物的集成化检测,满足我国快速通关的要求.

  • 心房颤动杂交治疗的研究

    作者:吴永全;贾三庆;孙涛;邢云利;牟春平;董鹏;邝日禹;刘光宇;梁金锐;黄捷英;马文英;刘庆山;杨芳

    目的研究右房峡部消融和药物联合治疗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作用.

  • 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的围术期和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李岩;常谦;于存涛;钱向阳;孙晓刚

    目的 总结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的临床经验.方法 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分别采用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替换和(或)主动脉瓣置换和(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顺行或逆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比较体外循环组与同期采用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行主动脉弓置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并置入覆膜支架.体外循环(130.7 ±22.6)分钟,主动脉阻断(48.6±12.8)分钟;支架直径(33.8±0.6)mm,支架长度(187.9±6.3)mm;1例术后12d死于严重腹腔缺血,1例术后30 d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术后32 d死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者ICU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47例患者存活出院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2 ~48个月,平均(28.4±10.9)个月,3例患者随访死亡,随访死亡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CUI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结果亦不劣于传统手术组.

  • 原发性肝细胞癌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作者:金仲田;彭吉润;李澍;郁卫东;冷希圣

    目的构建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癌组织为检测者(tester)、癌旁组织为参照者(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消减杂交cDNA文库,随机挑选56个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文库获得130个阳性克隆,鉴定96%有200~1 500bp插入片断.获得的35个基因中包括已知基因26个,功能未知基因5个,新基因4个.已知基因中包含酶、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因子、转录调节因子、癌基因、抗凋亡因子及细胞的黏附与生长调节因子等相关基因.结论应用SSH方法成功构建HCC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筛选出低丰度和新基因在内的HCC差异表达基因.

  • 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在HLAⅠ类抗原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邓素雄;马毅;李军;陈立中;傅茜;费继光;郑克立

    目的 比较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PCR-SSOP)技术与血清学方法对HLAⅠ类抗原A、B分型的准确性及分型精度.方法 选取25例曾行血清学HLA-A、B分型的肾移植受者血标本行PCR-SSOP反向杂交法HLA-A、B分型.结果 25例PCR-SSOP法HLA-A抗原分型均成功,检出A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6个,单一位点4例,杂合子21例;检出B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7个,单一位点3例,杂合子22例.血清学方法检出A抗原单一位点7例,其中2例经PCR-SSOP证实存在第2个位点,血清学A位点总误差率为12%;B抗原单一位点6例,1例PCR-SSOP证实存在第2个位点血清学B位点总误差率为8%.结论 PCR-SSOP反向杂交法能对HLA-Ⅰ类抗原行中等分辨度进行等位基因分型,操作简单,分辨度及灵敏度高,结果解读客观.

  • 原发性胆囊癌染色体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作者:刘付宝;李江涛;刘颖斌;王建伟;彭佳萍;徐伟珍;胡亮;关新元;彭淑牖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基因组变化,寻找与胆囊癌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染色体候选区域.方法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方法(CGH)分析28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基因组的不平衡即DNA的扩增和丢失.结果 胆囊癌常见的染色体扩增区域是7p、7q、8q、17q、5p、11q、1q;常见的缺失染色体为17p、9p、5q、6q、3p、15p、13p.结论 胆囊癌中存在多条染色体拷贝数的改变,7p、7q、8q和17p、9p等部位可能分别存在与胆囊癌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样品制备与扩增条件对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慧;高华方;马雪梅;杨渝珍

    目的以HLA-A小阵列检测芯片为平台,确定HLA-A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优化实验条件.方法观察了样品制备方法(传统酚-氯仿法、白细胞裂解液法、Fe2O3纳米磁珠)、不对称PCR制备ssDNA的参数、PCR产物纯化方法对杂交结果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的基因组提取方法均获得良好的特异性PCR扩增结果,纳米磁珠应用于样品提取和PCR扩增获得成功,实验条件需进一步完善;在不对称PCR佳实验条件为反向引物与正向引物浓度比25:1,正向引物浓度为0.04 μmol/L,PCR灵敏度可达ng(纳克)模板DNA,Qiagen纯化试剂盒效果略强于其它两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HLA-A生物芯片样品制备条件,并取得理想结果,为寡核苷酸生物芯片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357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