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癌性胸水中TIL对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易向军;廖旭兴;黄小英;李瑶;柯昌林

    目的:研究肺癌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为临床应用TIL治疗肺癌提供依据.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血液肿瘤中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梁铭;张辉;陈福雄

    血液肿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系统化诊断与治疗见证了近30年的长足进步,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到80%以上.然而,仍有20%-25%的患儿复发,化疗完全缓解后体内残存的微量白血病细胞即微小残留病被认为是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系统中T细胞是清除肿瘤细胞具潜能的效应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是以一类以T细胞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是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白血病治疗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提示免疫细胞功能性恢复在血液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免疫疗法成为许多恶性肿瘤治疗临床研究的新方向,但在血液肿瘤中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将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树突状细胞诱导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胃癌免疫的研究

    作者:刘剑勇;张力图;李挺;赵荫农;张春燕;陈建思;张丽生;覃宇周;吴飞翔;唐凯;唐朝晖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胃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胃癌细胞和SC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胃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7.3±3.0)%,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4.4±1.5)%,(53.9±1.5)%和(3.6±0.2)%.而他们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免疫.

  •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小鼠肝癌研究

    作者:张志明;刘剑勇;赵荫农;袁卫平;张力图;张春燕;李挺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本文旨在探讨H22细胞和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经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来源于H22瘤体的TIL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后可产生很强的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体外抗小鼠肝癌免疫.

  • 肾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干扰素γ和FOXP3表达量与浸润性淋巴细胞分布特征的关系

    作者:沈辉;潘欢;沈建芬;何屹

    目的 探讨存肾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FOXP3表达量与浸润性淋巴细胞的亚型分布、功能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我院3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新鲜肾细胞癌肿瘤组织标本,分为肿瘤中心及肿瘤侵入性边缘两个区域,将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标本经包埋、冷冻切片后,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以及FOXP3和IFN-γ蛋白表达的相对分布.另一部分标本破碎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其中的FOXP3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查图片显示肾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肿瘤边缘有大量CD4和CD8T细胞浸润,肿瘤切片中FOXP3与IFN-γ的蛋白表达呈现此消彼长的分布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肿瘤中心和侵入性边缘的FOXP3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是64.6±9.4和3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31.8±151.4和1 726.0±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相对集中地分布于肿瘤的侵入性边缘.

  • 小鼠肝癌全细胞抗原致敏骨髓DC激活TIL抗癌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志明;冯钟煦;周敏;刘剑勇;赵荫农;张春燕;唐凯;吕丽琼;罗善超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前后DC表型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抗癌机制.方法:取得小鼠骨髓细胞并诱导生成DC,用冻融法制备的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然后用已致敏的DC激活TILs,测定DC致敏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变化及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评估激活前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作为杀伤对照.结果:致敏后小鼠骨髓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54.49±14.20)%、(46.79±8.25)%和(53.94±13.94)%,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20.01±5.22)%、(24.56±9.08)%、(18.06±5.13)%和(30.24±8.39)%,P值均<0.05;DC上清液中IL-12、IL-2、IFN-γ和TNF-α浓度分别为(80.40±1.33)、(94.67±3.36)、(29.83±1.20)和(75.01±4.10) ρg/mL,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19.35±0.99)、(11.25±0.50)、(1.05±0.09)和(2.02±0.27) ρg/mL,P值均为0.000.经致敏后成熟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杀伤率为(81.80±2.90)%,明显高于未激活TIL、激活或未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的(62.64±3.94)%、(47.35±3.40)%和(28.45±2.56)%.结论: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DC后,其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是其诱导活化TIL抗癌活性的可能机制.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联合顺铂治疗顽固性胸水89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瑞东;袁泉纯;张拥军;王玉玲;王传华

    为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癌性胸水治疗途径,我院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联合顺铂(DDP)与单纯DDP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89例,比较其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 趋化因子CCL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金燕;李峰;陈新峰;王丽萍;岳冬丽;赵松;胡伟;Pawel Kalinski;Stephen Thorne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CL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L5、CD8和CD8+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B(granzyme B)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中CD8+T细胞和CCR5+CD8+T细胞比例.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CCL5对T细胞运动的影响.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CCL5和perfor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48 2±0.300 1和0.181 9±0.118 6,癌旁组织中CCL5和perfor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79 6±0.138 0和0.118 0±0.109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癌组织中CD8和granzyme B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649±0.3008和0.6487±0.5160,癌旁组织中CD8和granzyme B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79 0±0.173 4和0.469 7±0.259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食管癌患者中CCL5与CD8、perforin和granzyme B表达呈正相关(rCD8=0.272,P=0.034;rerforin=0.305,P=0.026;rgranzymeB=0.108,P=0.01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IL和PBMC中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5.86±16.09)%和(34.05±1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TIL和PBMC中CCR5+ 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8.12±26.75)%和(19.53±1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CL5显著增强T细胞趋化运动.CCL5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CCL5在早期食管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319 9±0.161 7,在晚期食管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232 8±0.121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早期食管癌患者TIL中CD8+T细胞和CCR5+ 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8.86±15.87)%和(56.23±26.23)%,而在晚期食管癌患者TIL中CD8+T细胞和CCR5+ 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3.25±16.49)%和(33.53±2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D8 =0.007,PccR5=0.010).结论 CD8+T细胞能够在CCL5的诱导下向肿瘤部位运动,并影响患者疾病进展,CCL5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 自体TIL细胞合并凝血酶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

    作者:吴育罗;黄冠军;吴光兴

    目的 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合并凝血酶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方法 对6例恶性血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积液闭式引流后,凝血酶胸腔灌注合并胸腔积液TIL体外扩增后并自体回输,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6例患者胸腔积液均获部分缓解,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结论 自体TIL细胞合并凝血酶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临床大规模应用研究价值.

  • 肺癌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闯;江龙委

    机体免疫系统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肺癌中淋巴细胞浸润反映的不仅是机体的一种免疫监视,还可对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分析肺癌中浸润性淋巴细胞及其不同亚群与预后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这种理解有助于通过增强对预后有利的因素和抑制对预后不利的因素两方面来干预肿瘤生长.

  • 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沈辉;盛晗;陆建菊;冯超;姚明;潘欢;徐龙生;沈建芬;郑莹;周玉玲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乳腺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浸润性乳腺癌确诊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将标本沿中心分为两份,一份经包埋、冷冻切片后,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PD-1、TIM-3蛋白表达情况及分布特征,另一部分标本经剪碎、消化后,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TILs中PD-1、TIM-3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其蛋白表达量.分析PD-1、TIM-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PD-1、TIM-3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相对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观察到了较多的PD-1、TIM-3阳性细胞.qRT-PCR显示TILs中PD-1、TIM-3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淋巴细胞(3.09 ±0.38比1.26±0.23、3.42 ±0.31比1.57±0.29,t=4.16、4.37,均P<0.05).蛋白水平上,肿瘤组织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水平(0.66±0.08、0.80 ±0.11)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10 ±0.01、0.26±0.02)(t=6.79、4.57,均P<0.05).病理资料分析,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方面,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细胞PD-1、TIM-3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2.99,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PD-1、TIM-3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16,P<0.01).结论 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PD-1、TIM-3介导的信号通路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乳腺癌的组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树突状细胞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结肠癌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剑勇;吴飞翔;张春燕;唐凯;张力图;李挺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从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结肠癌细胞和VoLo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对自体结肠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7.62%±3.01%,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结肠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3.72%±1.50%、52.23%±1.46%和3.55%±0.25%,而它们对VoLo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结肠癌免疫活性.

  • 大肠上皮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Fas/FasL表达及在凋亡逃逸中的意义

    作者:王展宏;孙保存;赵秀兰;王佩园;刘易欣

    目的:试图通过对大肠黏膜上皮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Fas及其配体FasL mRNA的表达及上皮和浸润性淋巴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的观察,探讨大肠癌中Fas反击机制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石蜡包埋的大肠腺癌组织37例,腺瘤恶变组织2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30例,管状腺瘤24例,以6例非肿瘤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通过原位杂交及TUNEL等技术,原位观察不同病变组织大肠上皮中的Fas mRNA,FasL mRNA及细胞凋亡的密度及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病程进展,Fas mRNA在腺瘤中有上升趋势,而在恶性病变中有下降趋势(P<0.001),FasLmRNA有逐渐上升趋势(P<0.001),局部凋亡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密度有逐渐上升趋势(P<0.01),凋亡上皮细胞密度在腺瘤中明显升高,在非肿瘤黏膜及恶性病变中较低(P<0.001).腺癌中FasL mRNA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与局部凋亡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密度呈正相关(r=0.672,P<0.001).结论:在大肠上皮恶变进程中,Fas反击机制是逐步形成的,癌细胞表达FasL,并通过Fas-FasL相互作用,促使浸润性淋巴细胞凋亡而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而且癌细胞可下调Fas表达,抵御免疫效应细胞及癌细胞自身表达FasL所传递的死亡信号,形成"Fas抵抗",并因此抑制癌细胞凋亡.推测"Fas反击"和与之配合的"Fas抵抗"机制,与大肠癌的形成及进展有关.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Caltractin 基因过表达

    作者:田大宇;胡祥

    [目的]发现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并确定肿瘤组织细胞Caltractin基因的表达状况.[方法 ]用荧光差异显示法对2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锁定呈高表达的Caltractin基因. 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测定Caltractin基因在1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5例、肝癌1例、胃癌3 例及胃平滑肌肉瘤1例)中的表达.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altractin基因在乳腺癌2例及胃癌 2例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荧光差异法显示Caltract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显示在10例恶性肿瘤中均出现Caltractin基因的过表达.原位杂交法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出现Caltractin mRNA信号.[结论] Caltractin基因在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中呈过表达.

  • 老年患者恶性胸水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体外活化

    作者:黄艳;王红阳;郭继芳;刘飒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恶性胸水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活性.方法 分离恶性胸水单个核细胞(PEMCs),采用两步贴壁法,获得非贴壁细胞,树突细胞及淋巴细胞是其主要功能细胞成分.IL-2活化肿瘤浸润免疫细胞,S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免疫功能,SP法S-100蛋白染色检测树突细胞.结果 IL-2活化培养7 d后肿瘤浸润树突细胞(TIDC)和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量明显增加(P<0.01).恶性胸水TIDC经过IL-2活化后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结论 IL-2活化肿瘤微环境中TIDC,使其恢复免疫监视功能,有效地负载肿瘤抗原,协同TIL等其他免疫细胞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胃癌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剑勇;张力图;赵荫农;张春燕;李挺;陈建思;张丽生;覃宇周;吴飞翔;唐凯;唐朝晖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该文探讨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胃癌细胞和人胃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胃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杀伤率分别为(54.37±1.50)%,(53.92±1.46)%和(3.55±0.25)%].而它们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免疫.

  • 术前免疫性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及康复水平中的作用

    作者:赵东峰;朱海涛;马大伟;周斌

    目的 探讨术前早期免疫性肠内营养的应用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于术前7d开始分别给予免疫性肠内营养(IMN)、标准肠内营养(SE)、肠外营养(TPN)治疗,观察不同组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数目变化及患者恢复情况、营养状态.结果 3种营养模式下术后肿瘤标本组织中CD4+及CD8+的浸润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较于其他两组,IMN组肿瘤组织中浸润性CD8+增加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CD16+的浸润数量在TPN组中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SE及IMN组中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也以IMN组的增加为显著.在预后方面,IMN组血清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状况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术前早期免疫性肠内营养的应用可提升TILs的状态,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

  • 自体胸水上清培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生长所需白细胞介素-2的适宜剂量

    作者:邹征云;刘宝瑞

    目的:模拟体内环境,摸索出应用自体胸水上清培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时所需白细胞介素-2(IL-2)的适剂量. 方法:恶性胸水中的TIL经贴壁法分离后,分成A、B、C三组,分别应用含有细胞因子IL-2、CD3单克隆抗体(OKT3)及外源凝集素(PHA)的自体胸水上清进行培养,其中A组IL-2终浓度为6000u/ml;B组IL-2首剂终浓度为6000u/ml,其后换液时改为1000u/ml;C组IL-2终浓度为1000u/ml,比较不同剂量IL-2培养的TIL增殖速率、培养前后免疫表型变化和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结果:培养的第3、7、14和21d检测发现,三组TIL均发生明显扩增,其中A、B两组间 TIL的生长速度无差异,但均明显快于C组; TIL免疫表型变化和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TIL培养时,首剂IL-2的终浓度6000u/ml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早期解除TIL的免疫抑制状态,使其在培养的第3d就发生明显的活化和扩增,为自体TIL体外分离后仅作短期培养即回输胸腔,后续胸腔内注入IL-2,使其进一步生长,发挥杀瘤效应,从而为治疗恶性胸水奠定了理论基础.

  • TIL抗肿瘤治疗的进展

    作者:刘进兵;崔殿龙;陈玉强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增殖速度快、免疫活性强,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具有更强的持异杀瘤活性,与化学治疗及中医中药联用疗效更好

  • 树突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肝癌免疫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剑勇;张力图;赵荫农;李挺;张春燕;张丽生;唐凯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和Hep3B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5.23%±1.53%、54.89%±1.48%和3.65%±0.26%).而它们对Hep3B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活性.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