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牛结核病与人结核病的相互关系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有所回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1986-1990年41.5%的发展中国家和25%的发达国家结核病的疫情在上升.牛结核病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被控制.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它依然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至今牛结核病所造成的损失大于牛的其他各种疾病所造成损失的总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报告,在分析影响结核病流行状况因素时指出:"除非扑灭牛结核病,否则人类结核病的控制是不会成功的".这表明控制牛结核病是一个关系到控制人类结核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1].
-
牛分枝杆菌mpb64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牛结核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大多数国家不提倡用疫苗来预防牛结核病,但由于牛结核病病原体牛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基因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研制针对牛结核病的DNA疫苗对于牛结核病的预防和开发人结核病新型疫苗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1,2].本研究构建了牛分枝杆菌分泌蛋白mpb64的真核表达质粒pcMPB64,对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为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牛结核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诊断方法
牛结核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其流行不但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各种途径感染人类,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主要就牛结核病的发现、与人结核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目前的诊断方法等进行介绍。
-
牛分枝杆菌特异性四联融合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以原核表达的MPB70-MPB83-CFP10-ESAT-6融合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牛结核病抗体检测间接ELISA(iELISA).方法 用iELISA检测90 份健康牛血清,确定样本阴阳性临界值(S/P)为0.17.iELISA与商品化胶体金试剂条(ICG)平行检测150份临床奶牛血清样本;以结核菌素皮内试验(TST)为参考方法,检测了华中地区四个奶牛场的560头中国黑白花奶牛和90份进口奶牛结核阴性血清;对其中22头奶牛进行鼻拭子分菌检验,4头分菌阳性奶牛的血清抗体检测也为阳性.结果 iELISA与ICG的符合率为93.33%(140/150),与TST的总符合率为87.32%(489/560),与细菌培养的总符合率为77.27%(17/22).以TST为参考方法,i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7%和89.67%.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与其它方法有较高的符合率.
-
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评价
目的 研制一种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并在奶牛结核病检疫中进行初步应用和评价.方法 建立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基于此法试制3批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保存期进行评价,其后进行初步应用,对961头奶牛采用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商品化BOVIGAMTM试剂盒与试制的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同步检测.结果 该试剂盒对质控样品的低检出量达到8.21 ng/mL,而且检测重复性良好,试剂盒保存期达12个月以上.在进行临床试验时,试制的试剂盒与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相比,阳性一致率为70.59%,阴性一致率为99.20%,总一致率为98.44%;与BOVIGAMTM试剂盒相比,阳性一致率为91.30%,阴性一致率为99.78%,总一致率为99.58%.其灵敏度为85.00%,特异性为100.00%.结论 成功建立牛结核γ-干扰素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研制出相应试剂盒,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分枝杆菌的插入序列IS1081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实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敏感性达到了10个拷贝,且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对30份PPD试验和巢式PCR检测都为阳性的临床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结果全部为阳性;而对PPD检测阳性,巢式PCR检测为阴性的15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时,2份为阳性;在对2份PPD检测阴性而巢式PCR检测阳性的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也为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和牛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牛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方法研究
目的 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10.4基因片断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中诱导表达带组氨酸标记的该融合蛋白.分别以TB10.4蛋白, PPD蛋白以及TB10.4与MPT83混合蛋白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鉴别牛结核病.方法 PCR法扩增tb10.4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2b(+)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子转化到大肠杆菌蛋白酶缺陷型菌株BL21(DE3)/PolysS,用IPTG诱导,进行蛋白表达、纯化.之后将TB10.4,PPD,TB10.4及MPT83混合蛋白作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检测牛结核病.结果 使用结核杆菌早期分泌蛋白TB10.4作为抗原用间接ELISA方法快速检测牛结核病,并区分BCG免疫的健康牛和感染牛的结果显示灵敏度为23%,没有假阳性反应.结论 用PPD作为抗原进行检测灵敏度达到48%,但假阳性率达到21%;用TB10.4与MPT83混合抗原检测时灵敏度下降到6%,假阳性率1%.
-
牛结核病及其风险分析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B)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bovi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将牛结核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0世纪中前期人和动物结核病曾作为“白色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人畜大量死亡.
-
发达国家牛结核的防控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生约900万例,每年死亡300万人,约1/3人群有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我国现有结核病人600万,其中150万是传染源,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5.6万人,占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1].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2].近年来,我国的牛结核疫情加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3].本文尝试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防控牛结核的策略,为制定我国牛结核的防控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
牛结核病DNA疫苗研究现状
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流行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不仅造成奶牛乳房炎、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造成奶牛产乳率和乳质下降,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人结核病有10%以上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1],因此控制牛结核病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自疫苗问世以来,其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迄今还没有一种疫苗可用于牛结核病的预防.因此牛结核病有效疫苗的研制迫在眉睫.
-
牛结核新疫苗及免疫新途径
长久以来,牛结核病一直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并对牧场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有5000万头牛感染了结核,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30多亿美元.控制牛结核病,欧美发达国家一般采取"检疫-捕杀"措施,澳大利亚和大多数西欧国家由此基本消灭了本病.但是发展中国家大多不能承受高额检验费和捕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这也是世界上超过94%以上人口生活在牛结核病未加以控制或充分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主要原因[1].英国自1988年以来,牛结核的发病率就呈上升趋势.2002年,约有4%,10万余头牛感染牛结核,某些地区的发病率甚至高达25%,且发病率年递增率高达18%;同年,因病屠宰了2.2万头牛,经济损失达3100万英镑[2].因此,从控制到终消除牛结核病,开发高效的疫苗并辅之以高鉴别率的检测措施,既亟迫切,又具可行性.我国目前牛存栏数达到1亿3千万头,一些省区牛结核病的发病率升至9%;近半数人口(5.5亿)感染过结核菌,现有肺结核病患者450万,每年新发肺结核病患者145万,其中约有15%的结核病患者是食用了患牛结核病的奶产品而发病[3].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牛结核病,既是保证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摘除我国结核病大国的需要.
-
基因分型技术在牛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牛奶)或者与动物直接接触是人类感染牛结核的主要原因.引起牛结核流行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但由于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牛结核病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其流行呈上升趋势, 严重危害经济贸易和畜牧业发展,威胁着人的健康[1].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因分型技术,应用于牛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不同地理区域流行的牛型分枝杆菌的特点,了解细菌的进化,证实可疑的传播环节,追踪传染源,区分复发病例中的外源性再感染等,对评估牛结核病暴发及其程度,指导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和有效防治牛结核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活体电穿孔法导入DNA:牛结核病免疫接种新技术
牛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据统计,目前全球有5000万头以上的牛感染了MB,每年造成大约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同时,由于MB也感染羊、鹿等动物,因此牛结核病也严重威胁着养羊业和养鹿业的健康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牛结核病均采用皮内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测,对检出的阳性牛、羊、鹿等均采取屠宰淘汰的防制措施.然而,这种防制措施并没有根除这种疾病,相反,自80年代以来,牛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因此,Krebs在关于英国形势的新独立科学评论中,迫切呼吁开发新型、高效控制牛结核病的疫苗和诊断试剂[2].
-
结核分枝杆菌NrdF1、PE_PGRS35、Rv1985c和Rv1986的原核表达及检测牛结核病抗体之应用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D2区域的NrdF1、PE_PGRS35、Rv1985c和Rv1986蛋白,并评价诊断牛结核病中的应用潜能。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基因组 DNA 为模板,PCR 扩增 nrdF1,pe_p grs35,rv1985c 和rv1986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质粒转化 E .coli 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镍柱亲和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 Western blotting 试验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ELISA方法测定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之评价这些蛋白用于牛结核病抗体检测的价值。结果成功表达了 NrdF1、PE_PGRS35、Rv1985c和Rv198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2 ku、63 ku、46 ku和41 ku ,对表达产物进行镍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重组蛋白均能与抗 HIS单抗发生特异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反应原性。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5%、22.06%、16.18%和16.18%。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原核表达的 N rdF1、PE_PGRS35、Rv1985c和Rv1986蛋白具有用作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的潜能。
-
牛结核病的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
结核病一直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家养牛尤为严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并有上升和蔓延趋势,因此调查和研究结核病又赋有了新的意义.本文将对牛结核病的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加以概述,为今后控制和根除牛结核病提供依据.
-
牛结核病疫情调查
1前言结核病是人类和畜、禽、野生动物共患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牛结核病发生于世界各国,不仅使畜牧业生产遭受损失,而且还能给与病畜接触的人造成感染,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大影响.东莞每年出口的牛只都在万头以上,主要供应港澳地区,在出口检疫上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选择东莞横沥牛场进行了牛结核病疫情调查,以便为今后对牛结核病的检验检疫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