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5例急救与护理措施

    作者:李丽云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因计划生育手术而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积极救治,并加强临床护理,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必要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抗感染和胃肠减压等。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救治,其中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行保证治疗,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病情危急,在明确诊断后应积极给予患者急救,并加强临床护理,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率。

  • 065 足球运动导致空肠损伤1例病例

    作者:姬艳波;李萍

    关键词: 足球运动 肠损伤
  • 人工流产术致子宫穿孔并多处肠损伤1例报告

    作者:李萍

    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子宫穿孔并肠道损伤是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无论是城市或基层医院都是不常见的,特别是基层医院发生后都未作及时处理而很少有报道,但子宫穿孔伴肠道多处损伤实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子宫穿孔伴肠道多处损伤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供基层妇产科、计生专业人员参考.

  • 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及甘露醇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常;史振满;王乐农;卢开柏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甘露醇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3小时和缺血3小时用甘露醇3个组.实验组于缺血、再灌注1、2、3和24小时取材光镜对比观察和组织学评估.结果肢体缺血和再灌注后,实验组肠粘膜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大量多核白细胞浸润.大肠和小肠粘膜厚度和隐窝深度明显减少(P<0.01),小肠绒毛高度相对增加(P<0.01),隐窝细胞有变性坏死,用甘露醇组的病变明显轻于未用甘露醇组.结论甘露醇能有效地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肠损伤.

  • 肾动脉栓塞术配合手术治疗巨大肾肿瘤(附18例报告)

    作者:乔忠杰;李长福;赵丕显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术配合手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巨大肾肿瘤患者行术前栓塞+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前采用介入方法,导管插入供应肿瘤的血管,注入栓塞剂.3~7天后行根治性患处切除.结果手术均成功切除患肾,2例行腔静脉瘤栓切除;2例行脾切除;1例行脾切除+胰尾切除;1例出现12指肠损伤.随访16例:1年生存率100%(16/16),3年生存率75%(12/16),5年生存率62.5%(10/16).结论巨大肾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是治疗该类肿瘤的有利辅助措施.

  • 自体组织覆盖预防大肠损伤术后肠瘘效果观察

    作者:毛乃文;王利刚;李光哲;唐礼荣

    我院自1989~2001年,对58例大肠损伤施行一期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并利用自体小肠袢、带蒂大网膜或侧腹覆盖肠修补处,预防肠瘘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9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作者:沈振斌;谢良宝;童赛雄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类病因独特,处理与一般肠梗阻有所不同的疾病,因胆囊区严重粘连,解剖不清,术中易造成胆、肠损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为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有更深的认识,我们分析总结1986年~2000年诊治9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资料.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肠损伤扫描电镜观察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作者:张烁;吕宾;陈方明;陈敏艳;陈汉卿

    近年发现,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常可致小肠溃疡、穿孔、狭窄、隔膜样改变、小肠绒毛缩短、黏膜变薄,但其机制仍不明确[1-2].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合黏膜通透性改变,旨在阐明肠黏膜物理屏障完整性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中的作用.

  • 脓毒症大鼠I-FABP水平与急性肠损伤程度及相关诱发症的关系

    作者:刘涛;于璐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和在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肠损伤程度、内毒素血症及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模型组(n=40),模型组采用改良的Zantl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升结肠.分别在造模后4、8和16 h各组取8只大鼠,采用EKT-5Mset动态革兰阴性菌试剂盒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FABP及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蛋白-G(FITC-G)水平,通过细菌培养评估肝、脾、肾组织细菌移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SP法分析小肠组织中的I-FABP和磷酸化的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p-VASP)表达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FABP、FITC-G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均<0.05).造模8h后出现明显急性肠黏膜损伤,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加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均出现明显细菌移位(P均<0.05),并且各脏器内细菌移位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均<0.05).假手术组大鼠在手术后4、8和16 h时小肠组织中I-FABP和p-VASP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在手术后4、8和16 h小肠组织中I-FABP和p-VASP的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P均<0.05),并且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均<0.05).在手术后16 h时假手术组大鼠小肠组织中I-FABP和p-VASP蛋白轻度阳性表达,而模型组该两指标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I-FABP可作为脓毒症大鼠急性肠损伤程度和内毒索血症以及细菌移位的有效标志物.

  • 严重腹部创伤休克时肠损伤后不同手术方式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作者:刘兴东;嵇武;丁博文;杨荣;范铭兴;刘建磊;丁威威;李秋荣;李宁;黎介寿

    目的:对照研究严重腹部创伤休克时肠道损伤后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雌性杂种猪麻醉后,建立多发肠管损伤并发酸中毒、低体温、凝血障碍"致死三联征"的严重腹部创伤实验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只.即①对照组:手术修补(修补)组行肠管损伤修补吻合术,7号线双层关闭腹腔;②肠道结扎(结扎)组行肠管损伤段丝线结扎;③肠道造口(造口)组行损伤段肠道内置入肛管,荷包缝合固定后,经切口旁引出.监测术后0、6、12和24 h二胺氧化酶(DAO)活力.术后24 h行门静脉和外周血细菌培养,观察空肠和末端回肠黏膜屏障组织变化.结果:DAO活力造口组较结扎组和修补组低,门静脉和外周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亦低.病理学观察结扎组肠黏膜组织损伤重,修补组次之,造口组损伤轻.结论:肠道造口符合损伤控制手术要求,优于肠道结扎和传统手术,能避免进一步加重肠黏膜屏障破坏,减轻细菌易位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

  • 放射性肠损伤并发肠外瘘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作者:任建安;姜军;王新波;李宁;黎介寿

    针对放射性肠损伤并发肠外瘘和肠梗阻的病理解剖特点和肠道的消化生理,作者设计了一套手术治疗方案并对其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法进行了探讨.

  • 高龄帕金森病因急性肠损伤继发恶性撤药综合征1例

    作者:郭进春;王璋;常斌宾;陈兴兵;徐静雯;徐超

    1病历资料
      患者男,85岁,离休干部,2000年左右诊断帕金森病,长期口服盐酸普拉克索片(0?125 mg,3次/d)、美多芭(125 mg,3次/d)、金刚烷胺片(100 mg,2次/d),症状较重,帕金森病 Hoehn?Yahr (修正)分级量表:Ⅲ级。冠心病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 mg,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1次/d)、波利维(75 mg,1次/d)。2014年7月18日主因“头晕、黑朦5 h,腹胀伴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4h”,急诊以“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治疗。入院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面具脸,讲话口齿稍含糊。神经查体:肌张力明显升高,颈抗明显,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双上肢可见静止性震颤。腱反射(+),病理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感觉及共济运动检查不合作。腹部膨隆,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 B 超提示:腹腔肠道大量积气。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4?60×109/L、红细胞计数为3?56×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 g/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65?40%;肝肾生化:钠为128?90 ;mmol/L、总蛋白为57?29 g/L、前白蛋白为156?73 mg/L、直接胆红素为8?98μmol/L、间接胆红素为16?30μmol/L,淀粉酶为49?10 U/L、血肌酸激酶( CK)、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B 型钠尿肽正常。炎症指标:降钙素原<0?05 ng/ml、超敏C反应蛋白为27?00 mg/L;凝血四项:国际标准化比率为1?22、纤维蛋白原为3?26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9?60 s、凝血酶时间为19?40 s;大便隐血阳性。考虑(1)消化道出血;(2)帕金森病;(3)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腔感染?(4)冠心病。给予禁食水,停口服药物;抑酸止血、抗感染、适度补液,维持内环境、水、电解质稳定等处理,当天监测腹内压20 mmHg,考虑腹腔肠道大量积气,予以开塞露保留灌肠处理后,解出暗红色血便约250 ml。经处理后患者腹胀症状改善,体温正常,头晕、呕吐等症状消失。7月20日出现意识障碍,昏睡状态。 CK、肌红蛋白显著升高, CK 为754?3 IU/L,肌红蛋白( Mb )为808?07μg/L。神经查体:脑神经征(-),四肢肌力Ⅴ级,腱反射对称,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双下肢病理征(-),无感觉障碍。急诊颅脑CT未见急性颅脑血管病变。有横纹肌溶解症状,考虑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 malignant syndrome, MS ),给予恢复原帕金森药物剂量口服,继续原来给予抑酸止血、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治疗。7月23日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咯痰无力,意识时好时坏,出现幻听、环视,有秽语,仍有黑便;7月25日,体温39?5℃,再次复查颅脑CT无急性脑血管病变,肺部 CT 无炎症改变。患者意识、精神、体温改变仍考虑帕金森病撤药MS导致的恶性高热,原有治疗方案不更改,针对肠道情况给予芒硝、小茴香外敷、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注增强肠蠕动,减轻肠胀气等处理。7月30日粪便隐血转阴,大便颜色转黄,拔出胃管,改流食,意识好转,四肢僵硬、肌颤症状改善,血象、CK、Mb等指标正常。8月14日痊愈转出ICU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PARP-1激活和AIF易位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邢莉;潘旭东;方纬;赵莉;刘光茂;李虎臣

    目的:研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中是否存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激活和凋亡诱导因子(AIF)易位,并探索二者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阻断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后,恢复血运,制作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前15min经静脉给PARP-1抑制剂3-AB组(Drug)和假手术组(Sham).取肠组织分别作HE染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的免疫组化染色,TUNEL方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凋亡早期信号PARP-1片段p85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情况.结果:I/R组肠损伤程度、PAR阳性表达率、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早期信号PARP-1 p85片段、AIF表达程度均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5);应用PARP-1抑制剂后,Drug组上述指标均较I/R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Sham组.结论: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PARP-1激活和AIF易位两分子事件,并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肠缺血再灌注前应用PARP-1抑制剂有肠保护效果.

  •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PARP-1活性变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邢莉;潘旭东;郑军;赵莉;刘光茂;李虎臣

    目的 研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程度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激活程度的相关关系,探索肠缺血再灌注后PARP-1过度激活的水平.方法 通过阻断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后恢复血运,制作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缺血时间分组,再灌注2h后,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作HE染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的免疫组化染色,用TUNEL方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早期信号PARP-1片段p85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肠损伤程度和PAR表达阳性率呈显著增高(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r=0.924,P<0.01).PAR表达阳性率在20%左右时,凋亡早期信号PARP-1 p85片段、AIF表达和TUNEL阳性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PAR表达阳性率在40%左右时,细胞坏死和组织损伤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肠损伤程度与PARP-1激活程度呈正相关,PARP-1激活率在20%左右时,组织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PARP-1激活率在40%左右时,组织损伤以细胞坏死为主.

  • 闭合性小肠破裂68例诊治分析

    作者:许桂郁;查文章

    在腹部损伤中,闭合性小肠破裂比较常见,约占腹部肠损伤的28%(1),诊断虽易,若延误诊断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早期诊断,处理得当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1986~1998年我院共收治闭合性小肠破裂68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通腑益气汤对脓毒症模型大鼠TNF-α、IL-lβ及I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赖志珍;季春莲;许秀娟;孟建标;张薇;胡马洪

    目的:观察通腑益气汤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lβ及ICAM-1水平影响和肠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氧氟沙星组、通腑益气汤组,每组12只。采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氧氟沙星组采用灌胃氧氟沙星16mg/kg,通腑益气汤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腑益气汤水煎剂(含生药1g/mL)灌胃,每天1次,连续3天,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lβ及ICAM-1水平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lβ及ICAM-1分别为(95.26±34.73)ng/mL、(30.83±12.32)pg/mL、(914.72±82.13)pg/mL,氧氟沙星组分别为(78.46±30.24) ng/mL、(24.72±10.53)pg/mL、(790.69±60.24)pg/mL,通腑益气汤组分别为(60.38±21.81)ng/mL、(19.31±8.62)pg/mL、(681.69±52.62)pg/mL,与模型组和氧氟沙星组比较,通腑益气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lβ、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氧氟沙星组、通腑益气汤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4.21±0.61)分、(3.56±0.32)分、(2.84±0.27)分,与模型组和氧氟沙星组比较,通腑益气汤组肠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低(P<0.05)。结论通腑益气汤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α、IL-1β过度表达,进而下调ICAM-1水平有关。

  • 急性创伤性肠瘘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詹健;谢少华;于冬芳;李疆

    总结16例肠瘘患者的护理,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肠内减压与肠外引流,控制感染,维持内环境平衡,重视局部瘘口的护理及营养支持,可以降低急性肠损伤发生肠瘘患者的病死率.经治疗和护理,15例治愈,1例死亡.

    关键词: 肠损伤 肠瘘 护理
  • 76例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分析及手术时机对于预后的影响

    作者:吴志伟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于腹部钝性外伤后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根据送达医院至手术开始时间的长短将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及延迟手术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是否有差异. 结果 急诊手术组在住院天数,ICU监护天数,以及机械持续通气时间方面均短于延迟手术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急诊手术组略优于延迟手术组,但大多数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于疑似腹部钝性外伤后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如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或诊断不明,可暂时观察,如出现病情变化再行手术,这一策略与急诊手术的方案相比,在住院天数,ICU监护天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更高,但对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区别,且对于观察后无需手术的患者更有利,可免除这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相关并发症.

  • 经后腹膜腹腔镜下行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配合

    作者:周彩华;李小平

    早期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均采用腹膜途径进行,但经腹膜路径有肠损伤、肠麻痹、腹膜炎及粘连性肠梗阻危险.本院参照"气囊技术"(Balloon technique)[1],经后腹膜途径简捷地进入手术部位,分离组织少,损伤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少,且可避免结核、感染性积液或肿瘤在腹腔内种植播散.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为12例患者实施了经后腹膜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 外伤性肠损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黄学明

    目的 探讨影响外伤性肠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外伤性肠损伤行手术处理的患者,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纳入研究共73例(男5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7岁.小肠损伤46例(63.1%),结肠损伤27例(37.0%),其中含多处肠损伤的为16例(21.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心脏病史、损伤至手术时间长(>8小时)、高NISS评分(>20分)及伴有休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中NISS评分及损伤至手术时间是改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SS评分及损伤至手术时间是影响外伤性肠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92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