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1例报道
患者男,33岁,主因右侧腹股沟部包块入院.超声所见(图1~3):阴囊内未探及睾丸图像;在左侧腹股沟内探及左侧睾丸,大小36mm×16mm;右侧腹股沟区探及一个102mm×78mm的类椭圆形团块,内部可见数个不均质回声结节,有的结节内可见点状钙化;余回声与睾丸回声类似,该团块周围有液性暗区;CDFI及CDE显示团块内血供较丰富,可取及动、静脉血流频谱,动脉血流速度约为7.8cm/s,RI=0.29;右肾集合系统及右输尿管上段分离,宽径分别是16mm和6mm;在上腹部脊柱的前方、腹腔动脉水平探及一个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呈分叶状,大小103mm×84mm×57mm,包绕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例1,女,36岁,双侧腰背部疼痛1年加重2天.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体检:双肾叩击痛(+).尿Rt:WBC +++、RBC +、Pr ±.门诊B超:右肾62mm×136mm×59mm;左肾57mm×130mm×64mm,双肾形态失常,肾实质及集合系统回声紊乱,强弱不均匀,但块影不明显(图1).结论:双肾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入院后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双肾均不显影.晨尿离心后涂片找到泡沫细胞.患者拒绝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一周后复查B超,声像图无明显改变,要求出院.
-
CT诊断外伤出血性肾囊肿合并肾破裂1例
患者男,48岁,外伤后右上腹疼痛5h.查体:痛苦表情,腰部强迫体位,右中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右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可疑.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CT检查:右肾下极一约8cm×8cm×7cm大小低密度影,CT值12Hu,包膜完整,有张力,内见局限高密度出血灶(图1),约2.0cm×2.4cm大小,CT值70Hu,边缘清晰,同水平肾实质内一2.6cm×2.6cm的圆形同等低密度灶,肾后缘及肾下极以下腹腔内见液性密度影(图2),CT诊断右肾出血性囊肿,右肾破裂并腹腔积血.手术记录:腹腔内积血约400ml,右侧腹膜后隆起,后腹膜一小裂口向腹腔内溢血,切开升结肠外侧侧腹膜,清除肾周血肿,右肾下极一约8cm×6cm的囊肿,囊壁破裂,囊内有血块,清除血块,游离右肾,见囊腔内侧壁近肾蒂处撕裂,囊腔与集合系统(肾盂)撕通,并有一肾蒂血管撕裂,肾盂内有大量血块,并有活动性出血,因近肾盂处撕裂口较大,肾蒂血管出血无法弥补,行右肾摘除术.病理诊断:创伤性肾破裂、肾单纯性囊肿并内出血.
-
彩超诊断双集合系统积水、双输尿管扩张并输尿管囊肿伴结石1例
患者女,46岁.因左侧腹部突发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来诊.查体:左肾有轻叩压痛,左下腹部有深压痛,无腹肌紧张.尿液分析蛋白+,红细胞++,余无特殊.彩超检查:左肾各径增大,大小为135mm×62mm,轮廓饱满,肾皮质回声略增强,可见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肾窦高回声团,上集合系统分离内径13mm,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径7mm,下集合系统分离内径14mm,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径8mm,两条输尿管并列下行,于下段汇合后明显扩张,内径20mm,远端呈椭圆状突入膀胱腔,大小为18mm×19mm,囊壁纤薄光滑,其内可见一直径6mm的强回声团块,后方伴声影.左肾大小及回声未见异常.
-
右肾发育不良并右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
患儿女,4岁.因遗尿就诊.患儿出生后夜间一直使用尿布,白天常有“尿湿裤子”的现象.体检:发育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扪及包块,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X线:脊柱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图1):右肾窝未探及肾脏.左肾大小为93mm×45mm,切面形态未见异常,实质和集合系统回声正常,左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切面形态正常,膀胱壁光整,膀胱腔内三角区偏右侧见囊性包块,大小为27mm×15mm,囊壁纤细光滑,囊内透声良好,排尿前后囊肿大小、位置、形态无变化.CDFI:囊肿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未见喷尿现象.超声诊断: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膀胱内囊性占位性病变.ECT: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膀胱未见异常.DIVU(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右肾缺如.膀胱占位性病变.
-
彩色多普勒诊断肾血管畸形1例
患者女,51岁,因肾结石复发来我院,欲行体外碎石治疗,术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患者双肾大小形态尚正常,左肾集合系统内可见多枚高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大光团直径0.85cm,右肾集合系统呈L形分离约1.8cm,双侧输尿管不增宽。彩色多普勒显示L形分离区内为红蓝双向彩色血流充盈,段静脉增宽约1.5cm,肾外可见成片红蓝相间彩色血流,自肾门延续至腹主动脉。其范围随动脉搏动而增大、缩小。脉冲多普勒于该片红蓝相间彩色血流区探及动静脉混叠频谱(图1)。超声诊断:①左肾多发结石。②右肾动静脉血管瘤样扩张,肾外成片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不除外动静脉瘘可能性。建议行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肾动脉〖LL〗造影显示:左肾动脉形态、分布正常。右肾动脉增宽,肾内分支走行尚正常,肾动静脉于肾窦部扩张,肾门处肾动脉呈球形扩张,可见粗大纡曲肾动脉向下腔静脉引流〖JP4〗(图2)。诊断:右肾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
-
B超诊断膀胱内不完全中隔1例
患者男,36岁,因血尿2天时伴尿痛就诊。体检,心肺(-),肝脾未及,无发热,以往无血尿史。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临床诊断:血尿待查,尿路结石。 B超检查: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匀,集合系统不分离,左肾集合系统回声略增强,输尿管不扩张。
-
B超诊断胎儿多囊肾1例
孕妇,26岁,孕36周,孕2产1.外院B超诊断为胎儿十二指肠闭锁.我院B超显示:宫内单胎妊娠,胎儿颅骨光环存在,双顶径89mm,脊柱排列整齐,连续好,股骨长径65mm,心率142bpm,律齐,于胎儿腹腔内右肾区,未见正常右肾形,探及两个大小相似约25mm×24mm×20mm的囊性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见图);左肾轮廓清楚,形态体积增大,大小约65mm×35mm×34mm,肾实质回声增强,集合系统光点清晰,胎儿右枕位.羊水厚约12mm.胎盘三级早期,位于子宫后壁.B超诊断:①单胎晚期妊娠合并胎儿双肾多囊肾.②羊水过少.
-
正常集合系统分次团注双期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泌尿系造影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泌尿系造影(CTU)相比降低有效放射剂量的效能.方法 对57例血尿患者分别进行分次团注双期扫描(26例)和常规单次团注多期扫描(31例), 评价分泌期图像,包括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显影质量及管腔扩张度.记录所有患者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上尿路管腔内CT值、扩张程度、各段的显影长度和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结果 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的显影长度评分及管腔扩张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双期CTU患者有效剂量为(16.07±0.47)mSv,单次团注多期CTU有效剂量为(26.12±0.59)mSv(P<0.05).结论 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图像在泌尿系扩张程度及显影度上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U无明显差异,但可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
彩超诊断左肾异位于左侧胸腔1例
患者男,33岁.因反复活动后心慌气短3月余入院.胸部X线平片示:左侧肺基底段可见-8cm×5cm大小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余未见特殊.诊断为:左肺后基底段占位性病变.腹部B超所示(如图),右肾大小10.7cm×4.6cm×5.5cm,轮廓结构清晰,中央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区未见肾脏回声.从患者背部扫查,于左胸腔内见肾脏回声,位于肩胛下方.肾下极至脾上极平面.
-
逆行输尿管插管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集合系统癌和输尿管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日益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重视.但该疾病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明确的术前定性诊断对于手术方式的选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术前定性诊断主要有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活检等,其中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常用,但其敏感性较低,如何能够提高其诊断敏感性需进一步研究.
-
超声诊断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并膀胱憩室一例
患儿女,1岁,1个月前更衣时发现右上腹有一包块,近来渐增大,伴有尿急、尿频.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触及一囊性包块,位置固定,有触痛.超声检查: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图1),大内径为1 cm,可见蠕动,膀胱壁欠光滑,后壁探及1.5 cm×1.1 cm、2.1 cm×1.8 cm囊壁光滑的圆形憩室(图2),左侧输尿管喷尿正常(图3),右侧输尿管喷尿明显减少(图4),右肾皮质变薄,集合系统扩张积水(图5),大宽度为2.1 cm.CDFI显示血供减少.手术证实:膀胱与右输尿管连接部明显狭窄,狭窄段约1 cm,狭窄近端输尿管扩张,直径约1 cm;膀胱后壁多发小憩室.
-
先天性巨输尿管超声表现一例
患者男,29岁,因外伤住院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左肾形态、大小回声正常,右肾形态失常,界限不清,皮质显示不清,集合系统光点分离,宽约7.3 cm.于髂动脉前方可见一管道样结构,迂曲变形,内为无声区,上与肾盂相连接,下与膀胱壁相连接,此管道壁完整光滑,以中段扩张为著,其上、中、下段内径分别为2.5 cm、10.4 cm、2.2 cm,其末端膀胱壁内口处内径狭小(图1,2).超声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尿路造影示:输尿管扩张,造影剂通过末端迟缓,无结石、狭窄、肿瘤等机械性梗阻征象.
-
五例囊性肾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随访
例1 男,47岁,右肾癌部分切除术后,肾大小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异常. 左肾中部近下极实质内见5.9 cm×4.9 cm×4.2 cm的无回声,突向肾外及集合系统,内有薄厚不均的分隔(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包块近肾盂部分周边可见彩色血流.超声提示:左肾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手术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肾高分化多囊性透明细胞癌,侵及肾被膜,但未穿透肾被膜.术后随访4年,患者恢复良好.
-
交叉异位肾超声误诊一例
患者女,71岁,因超声体检发现左肾结石、右肾缺如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平素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腰痛症状,无手术史,既往超声体检曾提示右肾先天缺如.超声检查:右肾区未探及正常肾脏结构;左肾区似探及上下两个肾脏结构,上方肾脏集合系统内见结石影,下方肾脏集合系统回声略分离;两肾分界不清(图1,2)、成角,在同一平面不能同时显示两者的大纵断面;未探及扩张的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右肾区未见正常肾脏结构,超声考虑:左肾异常,可能为左侧重复肾或左肾双肾盂.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左肾影内见阳性结石影,注射造影剂后右肾区未见肾影;左肾区见两个肾盂影,两个肾盂影各与一输尿管相连(图3),上方肾影输尿管自左侧入膀胱,下方肾影输尿管自右侧入膀胱(图4).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肾阳性结石,右肾交叉异位.患者拒行进一步检查.
-
3D打印模型在邻近集合系统肾肿瘤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目的 将3 D打印技术应用于近集合系统肾肿瘤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nephrectomy,LPN),并验证其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单位行LPN治疗的邻近集合系统肾肿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0.9±9.6)岁,肿瘤平均直径(3.5±1.5)cm,R.E.N.A.L评分7~11分,肿瘤距集合系统距离均≤4mm,术前所有患者行CTA检查,提取CT数据并应用ForlabForm1+按照1:1比例制作患肾3 D模型,术前根据3 D打印模型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应用3D模型指导优化术中操作,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处理集合系统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98.0±12.4)分钟,平均热缺血时间(22.1±3.8)分钟,平均出血量(78.0±18.2)ml,处理集合系统时间(4.2±1.4)分钟,术中、术后未输血,无漏尿,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无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近集合系统肾肿瘤的3D打印模型可以清晰明了地显示肾肿瘤解剖,提示肿瘤与集合系统的位置关系,术前可以指导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可以指导优化手术操作,降低术中损伤集合系统的风险,对于集合系统损伤无法避免的肾肿瘤,可以指导集合系统缝合,减少处理集合系统时间,避免术后漏尿和局限性肾积水.
关键词: 肾肿瘤 3D打印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集合系统 -
肿瘤大小、位置、RENAL系统、PADUA系统、围手术期C指数评分的结果与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对肾肿瘤的解剖特征进行标准化的描述,然而还不清楚哪个系统是有用的,或是否有比仅依描述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肿瘤大小或位置来讲更好的措施.为了阐明这些问题,本文评估了肿瘤大小、位置、RE-NAL系统(Radius/Exophytic/Nearness to collecting system/Anterior/Location,半径/外生/贴近集合系统/前部/位置)、PADUA系统(Preoperative Aspects and Dimensions Used for an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 解剖分类所用于术前的方面于层面)与围手术期C指数评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出生后第1年内手术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肾盂直径大小的意义
研究背景:根据产前超声检测显示泌尿系统异常的发生率大约是1%,其中大约1/3是尿道发育异常.对于胎儿来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导致其肾脏集合系统明显扩张的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例的7%~35%.
-
肾窦髓性脂肪瘤一例报告
发生于肾窦的髓性脂肪瘤罕见.我们于2003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因左腰部钝痛和反复尿路感染1年就诊.腰痛不向下腹部放散、无血尿.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 20~25个/HP,RBC 5~8个/HP,尿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杆菌生长.血BUN、Cr正常.影像学检查:B超示左肾门延及肾实质外侧7.8cm×5.6 cm ×4.9 cm较强回声肿物,密度较均匀,肾盂集合系统受压并见液性分离.CT示突入左肾窦8.0 cm×5.0cm×4.0 cm密度较低肿物,CT值-86~-35 HU,左肾上组肾盏扩张.IVU示肾盂肾盏受压移位,上组肾盏扩张改变.
-
双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多处异位开口一例报告
患儿,女,2岁.患儿出生后会阴部不自主漏尿并规律排尿2年于2010年10月入院.无尿急、尿频及血尿症状.查体:双肾区无叩压痛,会阴部发红、潮湿,尿道口未见异常,阴道口漏尿.IVU检查:双肾均显示为双集合系统.CT泌尿系造影检查:左肾上下段肾盂分别独立与一支输尿管相连,于肾下极水平汇合为一支下行,并绕行于膀胱左侧,开口显示不清.右肾上下段肾盂分别独立与一支输尿管相连,两支并行且相互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