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3~36个月儿童情绪表达和理解障碍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作者:周念丽;姬妤

    情绪的发展始于新生儿,婴幼儿会大量地表达情绪,与成人相比他们的情绪表达更加频繁,限制也少[1].婴幼儿不仅发展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逐渐建立了害羞、内疚、嫉妒等社会情绪.婴幼儿的情绪发展障碍会导致社会性能力发展的严重偏差,增加与人交流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13~36个月儿童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概况、日常观测评估方法和高危儿童筛查分析、早期干预的方法,给卫生和计划生育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作者:吴燕霞;卢家楣;谢庆斌

    目的:探讨成人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情绪表达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某大学6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表达量表(EES)、亲密关系经验量表(ECR-R)、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简式中文修订版(s-EMBU-c)为工具进行测评.结果:①情绪表达、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三者相关显著,情绪表达与依恋亲近呈显著性相关(r=-0.25,P<0.001),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性负相关(r=-0.11,P<0.01),与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呈显著性负相关(r =-0.09.P<0.05;r =-0.12,P<0.01);②父母过度保护对情绪表达具有负向的直接作用(β=-0.16,P<0.01);③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检验证明模型拟合良好(x2=561.65,dF=165,RMSEA=0.06.CFI=0.90,TLI=0.91,AGFI=0.87).结论: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情绪表达.

  • 抑郁青少年快感缺失与情绪表达的相关研究

    作者:何庆欢;豆春霞;彭子文;金科;苗国栋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抑郁青少年的快感缺失及情绪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PS)(分为期待性快感体验和消费性快感体验2个子量表)和情绪表达性量表(EES)为工具对22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70例(32.4%)为正常青少年,83例(38.4%)为轻度抑郁,63例(29.2%)为中、重度抑郁;抑郁情绪组在期待性快感体验得分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P=0.03),另外,在情绪表达上,正常对照组的抑制表达得分小于抑郁情绪组(P=0.001),情绪表达总分大于抑郁情绪组(P=0.004),即正常对照组更易于表达情绪,抑郁情绪组更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此外,抑郁青少年的快感缺失还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快感体验总得分(t=-2.25,P=0.026)和期待性快感体验得分(t=-2.2,P=0.029)均小于女生;抑郁青少年的期待性快感体验与乐于表达情绪存在相关(r=0.21,P<0.05).结论 抑郁青少年存在期待性快感体验受损,更倾向于抑制表达情绪,其情感缺失与个体情绪表达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快感缺失存在性别差异.

  • 情绪表达在考试焦虑和工作记忆容量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小聪;董云英;周仁来

    目的:考察情绪表达对考试焦虑和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332名大学生被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I)、数学运算-词语记忆任务(OSPAN)、情绪表达量表(EEI)分别测评考试焦虑水平、工作记忆容量和情绪表达水平.结果:TAI得分与工作记忆容量呈负相关(r=-0.36,P<0.01).情绪表达可以调节考试焦虑与工作记忆容量的关系(β=0.19,P<0.01).对于低情绪表达组的被试,考试焦虑水平对工作记忆容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74,P<0.01);但对于高情绪表达组的被试,考试焦虑水平对工作记忆容量无预测作用(β=-0.07,P>0.05).结论:高情绪表达水平可以缓冲考试焦虑对工作记忆容量的消极影响.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体验、表达与调节

    作者:倪珂;邹颖敏;陈楚侨

    愉快情绪体验能力的下降,即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之一.本研究综述从情绪加工(情绪调节与表达)的角度,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快感缺失.分析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期待性愉快体验的缺失与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表达缺损有关.未来的研究需要系统地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情绪体验、表达与调节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改善快感缺失的临床干预方法,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 心理疏导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的影响

    作者:陈裔英;吕华;朱光;秦红;孟社伟;刘玉玲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由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的表情肌动作完全或部分丧失,并可有饮食、言语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其明显的面部异样,可引发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对2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旨在观察心理疏导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社会媒体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

    当搜集癌症患者体验的相关信息时,医生和研究者未来可能会求助于博客、社会媒体或者网络论坛。互联网不仅可以为癌症患者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分享经历的平台,这些由患者主导的讨论将能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有用信息。日前,欧洲的研究人员检索了正在进行结直肠癌化疗的患者的在线故事,他们将讨论归纳为生理、工作效率、情绪影响等几方面,并开发了一个模型,通过定量分析识别出关键主题,以显示患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研究结果呈现了一个有关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影响的全景,从幸福感到副作用的生理影响等。研究团队发现,在有关胃肠道问题的讨论中,化疗的副作用被频繁提及,而常见的情绪表达则是信心与期望。

  • 情绪表达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秦豫;邵利萍;陈兴莲

    目的 探讨情绪表达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的调节效应.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162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一般社会人口学量表、社会影响量表、情绪表达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调查其病耻感、情绪表达、生活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状况.结果 患者病耻感与情绪表达、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情绪表达与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情绪表达可调节病耻感和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的关系,低情绪表达组的病耻感对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但在高情绪表达组,病耻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情绪表达水平可缓解病耻感对其生活质量的消极影响.

  • 吃穿不愁,孤单老人“病了”

    作者:

    王婆婆今年69岁,老伴儿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王婆婆自己有丰厚的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渐渐地,王婆婆发现自己胸痛、腿痛,浑身不舒服专家解惑:王婆婆其实得的不是病,而是由于孤单出现了心理问题,但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采取了一种压抑的办法,而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就有了一种非理性表达,即躯体转化障碍,这种情况在老人身上比较容易发生.

  • 4大问题家庭的家教出路

    作者:袁征;郑杨;柏晓利

    过度理智化家庭家庭特点此类家庭谈理智多于谈感情."应该如何"是父母经常使用的家教语言.孩子情绪表达会因此出问题.不良情绪被压制转变为身体症状,表现为"我头疼","我肚子疼".却不会说"妈妈这件事让我特别委屈".

  • 情绪体验和表达的文化差异

    作者:何伶俐

    文化对精神疾病的情绪体验和症状呈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不仅制约着情感的"表现规则"和身体的实践,更规范了社会能否接受的普遍情感表达模式.患者在求医问药中更倾向于体验和呈现心理的还是躯体的症状,不仅是患者文化背景的体现,而且也是患者对其自身所处医疗结构和医疗系统的认识,更是其在大众传播媒介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诊断类别及疾病概念的反映.因此,从事精神疾病相关工作的人士更应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发掘不同的文化资源以弥补传统精神病治疗的不足.

  • 我国精神分裂症临床外科治疗的10年发展状况

    作者:周小东;王振田;张大振

    自Moniz于1935年在临床上首次运用额叶去神经手术式治疗精神疾病以来,精神外科的发展历程始终充满了坎坷,或许还是精神科治疗领域里具争议的治疗方法,原因在于:(1)精神疾病的器质性基础,也就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定位至今未成定论;(2)精神疾病的病因至今仍难以确定;(3)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对神经精神状况的远期影响,如智能、情绪表达、人格改变等人类所特有的心理影响研究还不甚清楚;(4)手术治疗时靶症状消失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还未做过系统化的随访研究;(5)手术时对脑组织的靶点选择和相应靶症状关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我国的精神外科发展道路同样经历着起伏和不定.近10年来,国内不少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精神外科成就的同时,相当规模的在临床上进行了论证和研究.本文作者根据10年来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精神分裂症外科治疗临床运用的研究文章总结分析如下.

  • 家庭在儿童强迫症的发展和持续中的作用

    作者:谭洁清;易春丽

    对家庭在儿童强迫症的发展和症状持续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从目前的一些研究当中找到了遗传基因、教养方式、情绪表达、认知风格和家庭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局限性.同时,对儿童强迫症的家庭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

  •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作者:陶庆兰;邓红;张树森;沈峰;胡咏梅;张倬秋;申文武;邱昌建;耿婷;朱燕;刘善明;吴嘉;孙学礼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 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 护士情绪性劳动与情绪倦怠关系的研究

    作者:戴琳

    一、研究背景1,情绪性劳动的定义社会学家Hochschild第一个正式提出了情绪性劳动的概念,认为个体在工作中努力维持脸上的笑容和恰当的肢体语言,从而给别人制造安全、愉悦的心情,就是情绪性劳动.和体力劳动、认知劳动一样,情绪性劳动也要耗费个体的精力.总之,情绪性劳动是指个体在与顾客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努力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使之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行为一致.根据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程度,情绪性劳动分为表面行为和深度行为.

  • 新毕业国防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作者:侯军力;宁涛;黄文达

    经过专门培训和锻炼的国防生,基本具备了基层军官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他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评估,既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既有着正确的主观感受和思维联想,又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合理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反应;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既能做到尊重领导、爱同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根据客观变化及时调整自我理想、自我目标,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但是,他们在角色转变和融入部队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经验,准备不足,其理想设计和现实环境容易发生矛盾,导致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不可忽视的"5种心理"焦虑心理 新毕业国防生朝气蓬勃、年轻气盛,有知识、有能力、有抱负.他们在进入部队、成为基层军官后,遇事急于求成,但常常因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而内心焦虑.

  • 4~6岁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中情境的认知发展研究

    作者:刘玉娟;方富熹

    目的 考查4~6岁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发展特点,为童年早期儿童的情绪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临床访谈法对96个4~6岁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①4~6岁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能够正确认知的人次百分比依次为:44.9%、69.55%、82%;②与长辈交往情境中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成绩要好于与同伴交往中的,情绪的性质不影响4~6岁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③4~6岁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理由解释类型随年龄的发展而变化,总的来说,做自我定向理由解释的人次百分比(63.4%)多于做他人定向理由解释(33.6%).结论 4~6岁儿童对需要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情境的认知刚刚萌芽正逐步发展,这一发展受社会交往经验的影响.

    关键词: 儿童 情绪表达 情境
  • 情绪应对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作者:孙越异;张宁;刘娜

    目的 考察应对研究领域内新近出现的情绪应对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情况,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选取南京市四所大学共243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情绪应对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1)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4,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和0.80;(2)情绪表达维度性别差异明显,但在情绪体验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量表及其两维度与SCL-90显著负相关,并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1)情绪应对量表适用于于中国文化背景,有较高的信度;(2)情绪应对是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应对方式的应对策略.

  • 情绪的语音交流

    作者:刘玉娟;方富熹

    "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1],情绪的交往功能通过情绪表达来完成.

  • 孩子发脾气家长如何应招

    作者:颜华

    爱发脾气不是孩子天生的个性.其实,孩子发脾气,如同他的喜、怒、哀、乐一样,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导致他们情绪表达的方式单一,而发脾气,则是他们能够使用、而且容易使用的一种发泄方式.偶尔的发脾气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只有持续或非常严重的发脾气才是异常的.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