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托烷司琼对运动病患者恶心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新文;王勇;夏菱;邓庆华;迮浩城;刘思洋;王敏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对旋转刺激所致的恶心综合征的防治效果,为研究海上环境下术后恶心呕吐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旋椅试验制备运动病临床模型.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n=40):对照组,只旋转,不用药;预防组,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10 min 后行旋转刺激;治疗组,先行旋转刺激,旋转结束后即刻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观测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及熵指数,恶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恶心分级及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胃电图检测等.结果 旋转后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恶心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87.5%、22.5%和82.5%,预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持续时间和VAS值分别为(13.64±4.65) min、(2.59±3.07) min、(8.73±4.87)min和(4.86±1.42)分、(1.32±1.25)分、(3.27±1.37)分,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旋转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显著降低,胃动过速波百分比、主频、主功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均显著增加,预防组仅主频不稳定系数显著增加.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分别为(53.75±10.85)%、(79.38±9.92)%和(65.66±10.25)%,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胃动过速波百分比和主频不稳定系数分别为(31.16±9.24)%、(12.26±8.42)%、(22.79±9.20)%和(32.29±8.77)%、(18.14±7.30)%、(25.45±8.49)%,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托烷司琼可明显减轻旋转刺激所致的恶心综合征,预防性应用效果更好.

  • COPD及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胃肠动力障碍-胃电图改变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

    作者:胡惠娟;董莲萍;连至诚;陈苇菁;张万方;曾强;钟毅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心病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方法对41例COPD及肺心病患者作中医辨证,检测胃电图并作血气分析.另检测64例普通人的胃电图,为对照组.结果①多数COPD患者有纳差(87.5%)和大便改变(50%), 而肺心病尤其失代偿期患者除纳差(100%)和大便改变(100%)外, 出现恶心呕吐(36.8%)及食后腹胀(73.7%)等胃动力障碍症状,显示随肺部疾病累及心脏,下消化道动力障碍向上消化道发展的过程.②肾气虚和脾肾两虚组患者的胃电图频率偏高,且变异系数增大;脾肾两虚组的胃电图幅值[空腹(49±15)μV、餐后(38±3)μV]明显低于健康人[空腹(174±12)μV、餐后(426±28)μV]、肺气虚组[空腹(107±28)μV、餐后(549±75)μV]和肾气虚组[空腹(99±25)μV、餐后(538±162)μV].可部分解释脾肾两虚患者恶心呕吐和食后腹胀等胃动力异常与排空障碍症状的电生理机制.③肺心病属中医肾虚组(49.6±8.6)mmHg及脾肾两虚证患者的血氧分压(53.0±4.4)mmHg低于正常, 其血二氧化碳分压(55.9±6.3)mmHg及(55.0±4.2)mmHg则高于正常.结论 COPD及肺心病,尤其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症状及胃电图异常,其机制与呼吸障碍、右心功能衰竭及胃肠道淤血缺氧密切相关.

  • "吉氏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

    作者:黄穗平;张北平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行气消胀方剂"吉氏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痞满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的作用.方法 FD痞满证患者83例,随机分入"吉氏消痞方"治疗组(观察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和胃窦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作用.结果 "吉氏消痞方"消除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胃电图幅值、改善MMC的作用优于莫沙比利.结论 "吉氏消痞方"能明显消除或减轻FD"痞满"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与改善胃电胃动力有密切关系.

  • 体表神经调控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及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汤净;陈军;谭安萍;谭琰

    目的 观察体表神经调控(TEA)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容受(GA)、胃电图的影响,探讨TEA对F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入组FD患者106例,均符合RomeIII FD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TEA组53例和假-TEA组53例.10例健康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测试胃容受.TEA组刺激足三里(ST36)和内关穴(PC6),假-TEA组刺激位置位于ST36外侧10 ~ 15 cm及远离PC615 ~ 20 cm的部位,且不在任何经络上.刺激参数同TEA组.采用双盲交叉方法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容受、胃电图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1)正常对照组GA(725 ± 46)mL,FD患者GA(539 ± 36)mL (P<0.001).(2)治疗前FD症状积分24.5 ± 2.9,TEA组治疗后症状积分11.9 ± 2.1(P<0.001).TEA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假-TEA组(P<0.001).(3)TEA组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比(68.2 ± 3.1)%和空腹正常慢波百分比(70.9 ±2.4)%,与治疗前基线比较以及与假-T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4)TEA组餐后主功率值(46.23 ± 4.03)db和空腹主功率(35.35 ± 1.53)db与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T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FD患者的胃容受性下降,存在内脏高敏感,TEA可以改善FD患者的GA,降低内脏高敏感.(2)TEA可以提高FD患者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提高餐后主功率,促进胃动力.

  • 胃电图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现状

    作者: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

    1 引言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指通过腹部体表电极描记法记录得到的胃肌电活动信号图谱,其时域图为类正弦波曲线.自从1922年Alvarez第一次从人体记录到每分钟约3次的胃电信号以来,世界各国对胃电的记录和应用进行了很多探索,我国对胃电图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胃电研究的热潮.现将其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 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胃肠动力障碍临床表现和胃电图改变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

    作者:胡惠娟;连至诚;陈苇菁;张万方;曾强;钟毅;赵自明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COPD及肺心病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及与血气异常的关系.方法:41例COPD及肺心病患者作中医辨证,检测胃电图并作血气分析.另检测64例普通人的胃电图,为对照组.结果:①多数COPD患者有纳差(87.5%)和大便改变(50%),而肺心病尤其失代偿期患者除纳差(100%)和大便改变(100%)外,更出现恶心呕吐(36.8%)及食后腹胀(73.7%)等胃动力障碍症状,显示随肺部疾病累及心脏,下消化道动力障碍向上消化道发展的过程.②肾气虚和脾肾两虚组患者的胃电图频率偏高,且变异系数增大;脾肾两虚组的胃电图幅值(空腹49±15μ V、餐后38±3 μ V)明显低于健康人(空腹174±12 μ V、餐后426±28μV)、肺气虚组(空腹107±28 μ V、餐后549±75 μ V)和肾气虚组(空腹99±25 μ V、餐后538±162μV).可部分解释脾肾两虚患者恶心呕吐和食后腹胀等胃动力异常与排空障碍症状的电生理机制.③肺心病属中医肾虚组及脾肾两虚证患者的血氧分压(49.6±8.6 mmHg,53.0±4.4mmHg)低于正常,其血二氧化碳分压(55.9±6.3 mmHg,55.0±4.2mmHg)则高于正常.结论:COPD及肺心病,尤其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症状及胃电图异常,其机制与呼吸障碍、右心功能衰竭及胃肠道瘀血缺氧密切相关.

  • 胃电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作者:连至诚;许冠荪

    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是以表面电极由腹壁胃投影位置记录的胃电信号.

  •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检测手段进展

    作者:王卉

    随着全球环境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评价胃肠功能状态及解释胃肠疾病症状的重要性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吞咽困难,嗳气,大便失禁和便秘等常由胃肠的动力或感觉紊乱引起,通过内镜或影像学常难以解释,可导致迟诊、误诊,直接和间接诊疗费增多。针对这些功能紊乱进行恰当病情评价和诊断能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健康花费[1]。

  • 胃电图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蔡联英;张法灿

    胃电描记法是应用腹部体表电极记录胃肌电活动的一种技术,应用此法所做的体表记录被称作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EGG大的优点是它的无创性.因为它不会干扰胃运动的正常进行,胃肠病学家一直在探讨它与胃动力的关系以及它作为一种诊断胃动力和其它疾病的评价工具的可行性.

  • 周围神经病变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电图参数的影响

    作者:宋江梅;王志红;杨琰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病变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75例T2DM患者根据肌电图结果及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分为无病变组31例、轻度病变组21例及中重度病变组23例.所有患者均行空腹及餐后胃电图检查,对3组的胃电图平均幅值(AP)、平均频率(DF)、反应面积(RA)、餐后/空腹功率比进行比较,并比较3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病程、F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体质指数、FBG、糖化血红蛋白、T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病变组患者的病程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而轻度病变组与中重度病变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空腹AP、空腹RA、空腹及餐后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餐后AP、餐后RA及餐后/空腹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胃电图异常,而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加重,患者胃电图异常更为明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胃电图改变

    作者:李钢;林宪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胃电图改变.方法对76例COPD病人空腹检测胃电图,其中11例进行餐前、后胃电节律对比.结果 COPD组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比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25).COPD组餐前、后胃电节律改变不明显.结论COPD病人胃电图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高于正常健康人.可解释大部份COPD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如纳差、恶心等现象.胃电图检查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可重复的优点,而且对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COPD 胃电图 呼吸系统
  • 调中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邵征洋;连俊兰;詹璐;王孙尧;许先科

    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胃电紊乱的发生情况;观察本院儿科临床治疗儿童FD的有效方剂调中饮在改善胃动力障碍方面的作用.方法 80例FD患儿服调中饮;并于行餐前和餐后体表胃电图检查,对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和胃电主功率两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FD患儿治疗前多数胃电节律异常,包括胃动过缓、胃动过速和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调中饮口服干预后,患儿总有效率86.25%,胃电节律正常者明显增多,达81.25%.结论 FD患儿多数存在胃肌电紊乱;调中饮具有改善儿童胃动力异常的作用.

  • 肝硬化患者胃动力多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晓丹;范红;万苹;王芸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的机理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6例肝硬化患者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胃动素(MTL)检测;胃电图、24h胃内pH监测;同位素核素闪烁法检测胃排空,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血浆VIP分别为(14.5±4.8)pmol/L和(9.7±3.4)pmol/L,t=5.181,P<0.05;胃泌素分别为(58.6±29.8)pg/ml和(38.1±14.6)pg/ml,t=3.871,P<0.01;MTL分别为(360.0±54.2)pg/ml和(422.0±48.5)pg/ml,t=5.529,P<0.05.胃电图主频、主功率进餐前后均降低,正常慢波节律减少,胃动过缓增加.胃内24 h pH监测反流积分增加,胃排空延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互间有显著性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运动功能紊乱,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胃排空延迟.血浆胃肠激素的异常.肝硬化患者胃内p H异常,存在胃十二指肠反流.

  • 中药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调节作用的机制探讨

    作者:朱金照;张捷;冷恩仁

    目的观察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的调节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③白术+模型组.通过胃电记录仪记录并分析各组慢波频率、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同时对各组大鼠胃窦组织进行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及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白术水提取液后模型组大鼠胃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的神经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活性肠肽(P<0.05)及一氧化氮合酶(P<0.01)神经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白术水提取液后模型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神经含量明显增加而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含量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的分布增加及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减少有一定关系.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电改变

    作者:王伟宁;刘丽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GERD)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 ,EGG)的变化,以期有助于GERD的诊疗.方法检测31例GERD患者及29例健康志愿者空腹体表EGG胃电主频(Fp)值及平均振幅(Ap)值,并记录症状积分,观察治疗后GERD患者空腹体表胃窦、胃体胃电图胃电主频(Fp)值及平均振幅(Ap)值变化及与胃运动及症状的改善的关系.结果 GERD患者胃电主频(Fp)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存在胃动过缓,系统治疗后胃电主频(Fp)值恢复正常,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平均振幅(Ap)值两组之间无差异(P>0 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振幅(Ap)值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GERD患者存在胃节律异常,主要是胃动过缓.EGG能为GER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观察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 糖尿病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龙庆林;房殿春;史洪涛;罗元辉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胃运动障碍原因.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用链尿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3个月后记录胃电活动、行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计数.结果糖尿病模型组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增加、异常节律指数(ARI)和慢波频率变异系数(CV)显著增加后,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减少是胃电节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导致胃运动障碍.

  • 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冯永毅;徐瑞萍;汪泳

    目的为了观察西沙比利(CIS)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我们对27FD病人应用CIS治疗,并与安慰剂对照,在治疗前后行胃电图(EGG)检查.FD病人根据症状确诊,通过胃镜或B超排除了胃癌、消化性溃疡和肝胆胰疾病.方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例用西沙比利5mg,1tid次,餐前15min口服,连用2周.对照组12例给予安慰剂2周.治疗前后记录症状变化并应用WCDF-4B型胃电图机测定胃电波形及频谱.结果 FD患者EGG表现为胃蠕动过缓和胃电节律紊乱.西沙比利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率为87%,而对照组只有17%,差异非常显著(P<0.01).EGG提示西沙比利可以加快胃蠕动,无论胃体或胃窦FE(过零频率)、FC(中心频率)和FP(主频率)均较治疗前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AP(平均振幅)也较治疗前有了显著增加(P<0.05),且波形变得规律、整齐.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论胃电频率或振幅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西沙比利能够兴奋胃肠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和抑制5-HT3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可以提高胃电频率和振幅,加强收缩力,促进胃排空,迅速缓解症状,是一个治疗FD的理想药物.

  • 胃电图420例分析

    作者:何建勋;朱雨

    本文对我院部分胃电图(EGG)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观察常见胃病的胃电图变化规律,在胃病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74例,女246例.年龄:<20岁58例,20~40岁136例,40~60岁179例,>60岁47例.

  • 中药复方与单用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郭德忠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与吗丁啉的对比治疗,观察二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选择病例,分为中药复方治疗组和吗丁啉治疗对照组,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和胃电图检查中的平均频率及平均幅值.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不大(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后胃电频率改变:治疗组餐前及餐后的平均胃电频率趋向正常频率(3.0次/秒),经自身对照的t检验统计P<0.05;而对照组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辐度值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复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并可从整体角度治疗多病因的FD.

  • 胃电图的记录、分析及其应用

    作者:刘理;任惠茹;李刚

    胃电图是由置于上腹部表面的体表电极测得的胃肌电活动,是一种胃电信号的非侵入性的无创测量方法,能反映胃电活动及异常的模式.在临床上为动力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方法,并能指导临床治疗.本文介绍了胃电产生的原理、胃电图的记录、分析、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294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