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乳腺癌中的应用

    作者:王利霞;施红旗;朱寿田

    目的 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绝经后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7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2.5%;来曲唑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苯氧胺,起效时间更短且不受CerbB-2的影响.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来曲唑疗效优于三苯氧胺.

  • 乳腺癌术后患者服用三苯氧胺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作者:王银华;雷艳春;姜辉春

    目的:(1)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是否导致子宫内膜癌?(2)找出即兼顾乳腺癌疗效和避免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佳治疗方案.方法:连续随访雌激素受体阳性服(TAM)的乳腺癌患者138例(服药组20mg/次/d)连续服用5a,并以同时期无TAM服药时的乳腺癌患者125例(为对照组).结果:服药组出现子宫内膜病变32例(28.6%),对照组出现4例(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服药组服TAM1a,2a未见子宫内膜癌,3a、4a、5a出现子宫内膜癌2、2、3例.对照组乳腺癌术后la、2a未见子宫内膜癌,3a、4a、5a表现子宫内膜癌0、0、1例.结论:长期服用TAM可导致子宫内膜单纯性增长,息肉也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相对危险系数为1.6~10.0,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因此,本文观察TAM佳服用时间为2a,既不影响乳腺癌的疗效,又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唑与三苯氧胺的对比研究

    作者:何瑞婵;曾晓霞;罗智君

    目的 研究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来曲唑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三苯氧胺.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肿瘤临床分期情况.结果 经过三个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情况相比与对照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 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唑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 化疗结合三苯氧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作者:陆跃美;葛晓红;徐霞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加或不加三苯氧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 将90 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EP方案(顺铂,足叶乙甙)加三苯氧胺或单纯EP方案化疗.结果 治疗组(EP+TAM)总有效率(CR+PR)为60%(27/45),对照组(EP regimen)为37.78%(17/45)(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5.8个月和3.2个月,除三苯氧胺引起阴道出血或白带增多外,其余毒性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论 全身化疗同时应用三苯氧胺治疗NSCLC,其疗效有所提高,且毒性未见增加.

  •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了113例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李学刚

    目的:观察分析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研讨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中选出135例纳入研讨领域,按不同用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即45例对照组A采用三苯氧胺治疗,45例对照组B采用乳安片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三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A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照组A高于对照组B及观察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可采用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作者:汪波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不良反应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党丽君;刘茂珍

    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激素的替代治疗及三苯氧胺应用的日趋广泛,绝经后的出血的病例日益增多,随着医疗微创技术的发展,门诊的诊断性宫腔镜检查成为绝经后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对诊治的7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与子宫内膜病理的结合进行比较.以判定导致绝经子宫出血的不同病因时,宫腔镜是否有较高的敏感性.

  • 疏肝理气方防治三苯氧胺相关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作者:沈婕;何胜利;孙贤俊;胡南华;朱晓娟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方防治三苯氧胺导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拟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均接受三苯氧胺治疗(20 mg/d),治疗组同时服用疏肝理气方;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观察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变化情况,比较两组脂肪肝发生率.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脂肪肝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ALT、AS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ALT、AST水平及治疗12个月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同期比较,治疗12个月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三苯氧胺治疗同时配合疏肝理气方,可降低脂肪肝发生率.

  •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作者:高学忠;董树枫

    为观察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2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服用夏枯草口服液,疼痛明显者加三苯氧胺,肿块明显者加软坚散结中成药.对照组100例服用三苯氧胺.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5%,(P<0.05).提示夏枯草口服液对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 中药复方联合TAM对MCF-7乳腺癌细胞周期及CyclinD1、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跃华;殷东风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联合三苯氧胺(TAM)对MCF-7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苯氧胺(TAM)组、乳结合组(乳岩宁方+TAM)和益结合组(益气养阴方+TAM).连续给药21 d后脱颈处死裸鼠,完整剥离出瘤体,切开标本取材.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瘤组织中Bax、Bcl-2、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 各用药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增多,S期比例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乳结合组与益结合组分别对比G0/G1期、S期的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用药组均可下调Bcl-2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结合组与T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结合组与益结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联合TAM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来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中药复方对TAM有协同作用.

  • 护肝方治疗乳癌术后因服用三苯氧胺所致痰浊阻遏型脂肪肝临床观察

    作者:王洁婷;李威;仲姗姗;毛佳琳

    目的 观察护肝方治疗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所致痰浊阻遏型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乳腺癌术后需长期服用三苯氧胺所致脂肪肝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增加服用乳癌术后护肝方,对照组服用脂必泰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化评分、血清肝功能、血脂及B超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肝功能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肝方治疗乳癌术后三苯氧胺所致痰浊阻遏型脂肪肝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相关中医证候.

  • 乳腺癌患者血清IGF-Ⅱ、TGF-α水平及三苯氧胺治疗后变化

    作者:于学军;衣翠华;扈东艳;刘建伟;郝静

    我们检测3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并对12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IGF-Ⅱ TGF-α 三苯氧胺
  • 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

    作者:马蓉;许芝银

    目的:观察乳癖消和三苯氧胺联合应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n=54)、三苯氧胺组(n=52)和乳癖消组(n=52).联合治疗组用三苯氧胺加乳癖消治疗,三苯氧胺组及乳癖消组均为单药治疗.经期停药,疗程3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为76.9%,乳癖消组总有效率为61.5%.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乳癖消与三苯氧胺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优于单用三苯氧胺或乳癖消.

  • 三苯氧胺与脂肪性肝病

    作者:赵雄;范竹萍

    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类固醇类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其可引起43%的患者出现脂肪性肝病,且有部分病例可进展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线粒体β氧化抑制、胆碱不足、肥胖和雌激素与之相关,钙离子与ROS更是在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药物性脂肪肝

    作者:孙双双;傅青春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为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由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脂肪肝是DILI的基本临床病理类型。近几年随着药物应用种类增加, DILI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多种药物可导致脂肪肝,如胺碘酮、丙戊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三苯氧胺和它莫昔芬等,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是药物导致的脂肪变或脂肪性肝炎还是药物使潜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恶化[1]。药物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就药物性脂肪肝的病理学类型、发病机制、诊断等方面进行概述。

  • 三苯氧胺用于乳腺癌化学预防的研究

    作者:李健文;朱建新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2000年乳腺癌新发病182 800例,死亡40 800例,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1].

  • 三苯氧胺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耐药及自噬的关系研究

    作者:马小俞;刘哲斌;喻三见;李爽;侯意枫;邵志敏

    背景与目的:三苯氧胺(tamoxifen)作为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被广泛地应用于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的内分泌一线治疗.三苯氧胺耐药的发生严重限制了临床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用药面临的重大难题,明确其耐药机制对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三苯氧胺耐药,探讨细胞产生三苯氧胺耐药时自噬水平的变化与MAPK家族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浓度递增筛选法诱导MCF-7细胞耐药,透射电镜观察MCF-7细胞与耐药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II、ERK1/2、Phospho-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的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TR5达到5 μmol/L的耐药浓度.TR5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与LC3II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细胞.ERK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在TR5中的磷酸化水平比MCF-7细胞高.结论:MCF-7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有较高的自噬水平,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三苯氧胺耐药.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研讨会(记实)

    作者:王佳玉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有着显著进展,其中尤以芳香化酶抑制剂在辅助治疗的结果引人注目.多项大型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疗效优于三苯氧胺(TAM),向其"金标准"的地位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为了追踪国际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动态,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方面达成某些共识,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乳腺癌临床实践服务,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沈镇宙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徐兵河教授发起并邀请国内乳腺外科、肿瘤及放疗科20余位知名专家,于2005年6月18日,在四川成都就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领域部分热点问题,以病例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达成了初步共识.

  • 三苯氧胺联合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康欣梅;张清媛;王恕怀;赵文辉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方法:以荷MCF-7乳腺癌裸鼠为模型,分别给予TAM、雌二醇(estradiol,E2)、人参皂苷Rg3、TAM联合人参皂苷Rg3及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P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E2处理组的肿瘤生长迅速,而TAM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合用人参组皂苷Rg3时抑瘤效果更显著(P<0.05).与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相比,E2组MVD升高,而TAM组和人参皂苷Rg3组的MVD及VEGF mRNA表达均下降,二者合用时MVD和VEGF mRNA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TAM可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与人参皂苷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肿瘤生长.

573 条记录 12/29 页 « 12...9101112131415...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