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壁切口疝成因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35例患者经验

    作者:王国有;罗健

    目的:探讨切口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切口疝病人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时合并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及或引起腹内压增高的远因及或近因者占74%(26/35),仅有单因素存在者占17%(6/35),无相关合并症者3例,均为急诊手术后穿刺孔疝.急诊剖腹术及急诊腹腔镜术后患者占66%(23/35).结论:同时合并营养不良及肥胖、糖尿病及腹内压增高是腹壁切口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急诊手术患者发病率更高,医务人员手术缺陷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展

    作者:张俊英;冯青红;闫再宏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已从诊断性腹腔镜,逐步发展为较复杂的操作,如子宫次全切、全切、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以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等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是近年来妇科微创手术的新发展,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住院日明显缩短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1].随其应用范围的拓宽,操作难度的增加,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2].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综述如下:1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有哪些优越性1.1腹腔镜手术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创伤大为减小,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1.2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和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 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胡枋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间收治的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人工补片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应用人工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合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也是治疗该病的发展方向.

  • 腹壁切口疝治疗进展

    作者:杨国凤;于学会

    腹壁切口疝是临床常见的腹部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恢复有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与患者佳的治疗选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治疗质量,同时强化患者的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降低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几率.本文从腹壁切口疝发病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腹壁切口疝的预防等几方面对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探究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

    作者:胡金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应用的价值.

  • 43例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体会

    作者:梁光明;刘兵;袁建明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11%[1],既往开腹缝合修补腹壁切口疝的复发率高达49%[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人工合成网片材料应运而生,使用网片无张力修补腹壁切口疝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该方法已被临床普遍应用.

  •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

    作者:戴晓冬;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王丛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手术顺序依次为: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术中测量疝环直径为(10±3)cm,腹壁缺损面积为(75±34)cm2.41例患者中,25例因术中发现肠粘连紧密,腹腔镜分离肠粘连困难而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16例因疝环直径大,腹腔镜下无法关闭疝环而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4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8±71) min;其中33例术中留置引流管,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4±3)d;术后住院时间为(4.5±2.6)d.41例患者中,术后不全性肠梗阻2例,对症处理后治愈;切口感染2例,予抗感染治疗、冲洗、换药后治愈.(2)随访情况:4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9±17)个月.41例患者中,术后慢性疼痛2例,均为偶发轻微疼痛,未影响正常生活;无血清肿、补片感染、肠瘘、腹腔间隔室合征发生.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对于巨大切口疝及肠粘连紧密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戴伟钢;陈志辉;谭进富;袁玉杰;左继东;赵琼云;谭敏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SIS)补片和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中,22例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SIS组;37例采用聚丙烯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PP组.术者依据患者疝环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IS组患者采用开腹腹壁肌肉前补片修补术、开腹腹壁肌肉后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膜腔内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分别为2、3、3、14例,PP组分别为5、26、1、5例.SI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血清肿例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分别为(23±11)mL、7例、5例,PP组分别为(30±13) mL、3例、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2)随访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9.3个月(6.0~66.0个月)和31.0个月(7.0~7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05).随访期间,SIS组患者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例数分别为6、6例,PP组分别为4、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疝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异物感或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切口血清肿、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疝复发发生率均高于采用聚丙烯补片治疗,但术中出血量更少.

  • 术前多排螺旋CT检查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玉素甫;艾克拜尔;阿扎提江;李义亮;克力木

    目的 探讨术前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定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根据术前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选择手术方式和计算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切除小肠长度.观察指标:(1)术前及术中情况: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方式、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切除小肠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48 h腹腔内压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患者术后巨大腹壁切口疝复发及其他远期并发症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巨大腹壁切口疝复发及其他远期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术前及术中情况:61例患者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为19%±4%,术前住院时间为(7±5)d.6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onlay术48例,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13例,无中转手术方式.13例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切除小肠长度为(48±8)cm.6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6±0.8)h,术中出血量为(82±50) mL.(2)术后恢复情况:61例患者术后48 h腹腔内压力为(9.6±2.9)mmHg(1 mmHg=0.133 kPa),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1±0.9)d,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5±1.1)d.1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腹腔高压Ⅰ级、腹腔高压Ⅱ级、切口积液、切口感染、切口窦道形成、补片感染、尿潴留,行onlay术患者上述术后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2、4、2、1、1、1例,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分别为2、1、1、0、0、0、0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两种及以上并发症.无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和围术期死亡患者.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或痊愈.61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4)d.(3)随访情况:6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巨大腹壁切口疝复发,暂行随访,建议患者治疗复发危险因素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结论 MSCT检查可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前精确提供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等数据,对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以及在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中大限度保留正常器官,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高频胸壁振荡在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俞瑞东;陈贞;吴妮慧;孙滨海;陆小川;金凯;韩冰;宋晓华;唐健雄

    目的 探讨高频胸壁振荡在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50例行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术后行高频胸壁振荡治疗)和对照组(术后行传统人工胸部物理治疗).观察指标:(1)不良事件.(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第1~5天的疼痛程度.(3)呼吸功能:患者术后第1、3、5天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i±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50例,每组各25例.(1)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治疗过程中,无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呕吐、伤口裂开、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2)疼痛程度: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胸部治疗前至术后第5天VAS为(1.7±1.0)分~(1.5±1.1)分,对照组患者为(1.4±0.8)分~(1.8±0.6)分.两组疼痛程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2,P<0.05).术后第2、3、4天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1,0.01,0.01,P<0.05).(3)呼吸功能: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胸部治疗前至术后第5天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7.9%±2.2%~99.2%±0.9%,对照组患者为98.2%±2.3%~98.8%±2.0%;氧合指数试验组患者为(300 ±47)mmHg(l mmHg =0.133 kPa)~(337 ±59) mmHg,对照组患者为(311±29) mmHg~ (347±61) mmHg;动脉血氧分压试验组患者为(103±49) mmHg~(104±17) mmHg,对照组患者为(99±15) mmHg~(103±14) mmHg.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3,0.50,0.59,P>0.05).(4)随访情况:43例患者出院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胸闷、气促等不适发生,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与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高频胸壁振荡可短期减轻腹壁切口疝手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耐受性.

  • 以持续临床质量改进制度为标准开展疝病诊断与治疗工作

    作者:唐健雄;黄磊;李绍杰

    目前,我国疝和腹壁外科专业仍在“绩优模式”下运行,这可以维持当前疝病治疗的质量,但也限制了疝病诊断与治疗的个体化原则和创新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疝和腹壁外科领域,运用疝病治疗解决方案,就需要制订一种可发展和调整的组织架构和诊断与治疗方案.其核心是要求疝病方案能在“持续临床质量改进制度”(CCQI)基础上完成.疝病诊断与治疗CCQI制度的重点就是建立一支专门的疝病医疗团队,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决策中,制订一套可以体现卫生保健系统价值的成本方案,并将该制度扩展到社区健康保健计划中.以上的各项举措将有利于持续临床质量的改进,以此标准建立工作制度,将对开展疝病诊断与治疗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医疗费用.

  • 肉毒素A介导的化学性组织结构分离在腹壁巨大计划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平;吴浩;黄永刚;叶静;高国栋;张方捷;孙建良;谢平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部手术后出现腹部包块2年”于2017年8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5年6月3日因重症胰腺炎入住我院,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行腹腔开放治疗,治疗期间出现肠瘘、腹腔内脓肿、出血,经多次手术后缓解,形成计划性切口疝并进行性增大.半年前因胰尾部脓肿穿刺引流后愈合.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BMI为28.6 kg/m2,直立位见腹部手术植皮区突出(图1),大小约为20 cm×13 cm×5 cm,可见肠型和肠蠕动.影像学检查:腹部CT检查诊断为腹壁切口疝,腹壁缺损直径为13 cm(图2),胰尾区域未见包裹性积液.入院诊断:腹壁巨大计划性切口疝.

  • 腹部创伤后腹壁大切口疝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作者:蔡轩;吴全;崔爱民;刘亚奇;毕敬涛;柏楠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后形成腹壁大切口疝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2013年腹部创伤后出现腹壁大切口疝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43例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疾病成因、腹腔镜中转开腹情况、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结果 ①所有病例均采用人工补片修补,其中39例经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Sublay)方式行腹壁缺损修补,4例以经腹腔镜辅助腹腔内放置补片(IPOM)方式修补;7例尝试经腹腔镜疝修补的病例中3例中转开腹,成功率约为57.14%.②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共有8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3例(6.98%),其中2例合并肠瘘2例;出现皮下血肿和脂肪液化5例(11.63%).③复发情况:随访平均时间81个月(50~103个月).有2例病例分别于出院后第9个月和第12个月再次发现切口疝,复发占比约为4.65%.结论 有腹部创伤急诊手术史的患者常合并多项切口疝形成因素,是腹壁切口疝的高风险人群.在此类患者中,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患者常存在严重的腹腔内粘连,因此不推荐腹腔镜辅助的IPOM作为首选术式,而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人工补片经Sublay方式治疗.

  • 腹膜前置补片修补法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万松

    目的:探讨腹膜前置补片修补法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及本市另外两家医院收治的腹壁切口疝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36例采用 Inlay 法治疗,74例采用 Onlay 法治疗,90例采用 Sublay 法治疗。结果20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但 Inlay 法患者12例出现切口下血肿与积液或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 Onlay 法患者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Sublay 法患者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Sublay 法治疗的患者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4.44%,远低于 Onlay 法12.16%复发率及 Inlay法30.56%的复发率。结论腹壁切口疝患者应用腹膜前置补片修补法(Sublay 法)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效果分析

    作者:刘文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的患者,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分析

    作者:郝远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 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能帮助患者快速稳定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实践价值.

  •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体会(附27例报告)

    作者:周卓明;王琦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原因及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27例腹壁切口疝的发生部位、年龄、基础痰病及初次手术情况发生时间等总结其发生原因及据腹壁切口疝疝环大小采取传统手术(直接缝合)或使用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方式.结果 23例发生于纵切口占85.2%.10例为右上腹直肌切口占37%,年龄>60岁为18例占67%,≥70岁11例占40.8%;有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咳嗽、低蛋白血症5例,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等5例,切口感染(原发病为肠破裂、阑尾穿孔腹膜炎、肠梗阻)7例,同发病有关.疝环直径<5cm,行传统手术方式直接缝合,疝环直径>5cm采用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随访12~60月均治愈,补片组仅2例有切口下策液肿及积液经引流后治愈.结论 腹壁切口疝病因同腹壁纵切口,年龄>60岁,有糖尿病、慢性咳嗽、腹压升高、低蛋白血症及切口感粢密切相关.而疝环中<5cm(缝合时无张力)采用传统方式直接缝合可治愈,价格适中;疝环直径>5cm,则需用补片修复方可治愈.用补片修复腹壁缺损操作简便、病人无腹壁紧缩感、不易复发及补片反应轻,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但价格较贵.

  • 腹壁切口疝26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吴军;李峰鸣

    目的 分析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26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病人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2例,通过敞开切口引流、换药痊愈,无需手术取出补片. 血清肿2例,经穿刺抽吸,同时进行腹带加压包扎等处理后痊愈. 结论 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及单纯缝合修补(小切口疝)相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修补术
  • 28例腹壁切口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甘瑞容

    目的 探究腹壁切口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2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对该类患者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总结.进而比较护理前与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发生并发生以及复发的概率.结果 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8例,其中施行单纯缝合5例,杂交术式8例,Sublay术6例,Onlay式4例,腹腔镜下切口疝片修补术5例;其中7例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给予其切口换药之后愈合,出现4例慢性疼痛,给予其理疗之后得以好转,2例补片感染,1例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平均随访为6个月.结论 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手术前准备充分,同时做好完善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有助于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手术之后所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再讨论

    作者:孟相真;杨福全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由于发生部位,诱发因素及前次手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干扰,切口疝修补存在多样性,术后并发症多见于血清肿、感染、修补区域疼痛、肠管相关并发症、腹腔间室综合征、呼吸功能障碍等,处理上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本文结合文献及个人经验加以介绍.

161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