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用于肛瘘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用于肛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肛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挂线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研究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瘘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瘘愈合时间;患者1年复发率、肛门畸形发生率、大便失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肛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挂线组(P<0.05);研究组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瘘愈合时间短于挂线组(P<0.05);研究组1年复发率、肛门畸形发生率、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挂线组(P<0.05).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用于肛瘘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治愈,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 肛瘘治疗 价值 -
肛瘘的挂线治疗进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国内根据1975年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将肛瘘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4类.挂线疗法是中医治疗肛瘘一直沿用的传统特色疗法,挂线方法及分类多样.近年来,该疗法在肛瘘治疗中不断被改良更新,现综述如下.
-
肛瘘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肛瘘治疗一直是外科难点手术[1-3].随着介入法在治疗肛瘘中的应用使传统肛瘘手术的后遗症和复发率大大减低[4,5,8],现就文献综述如下.
-
肛周粘液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肛周粘液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以长期慢性肛瘘及多发性肛周脓肿为表现,易为临床忽视.即使进行局部活体组织切除病理检查,也常因明显炎症征象及不典型的肿瘤形态而致漏诊、误诊.作者自1998年~2000年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平均60岁,均为住院病人.例1曾先后7次行病理检查漏诊;例3、例4长期按复杂性肛瘘治疗无效.详见表1.
-
结核性肛瘘治疗体会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结核性肛瘘约占肛瘘的2%左右.对结核性肛瘘治疗的专著和报道较少.2000-2005年我们治疗结核性肛瘘23例,治疗体会如下.
-
生物补片修补高位肛瘘内口术的护理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约占我国全部肛肠疾病的1.67%~3.60%~([1,2]).高位肛瘘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和正确处理内口~([3]).为了正确处理内口,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大限度的维护肛门形态和功能,我院2007年11月先后对8例高位肛瘘患者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基础上,应用生物补片对肛瘘内口进行修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1.67%~3.6[1],仅次于痔,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大,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肛肠疾病之一[2].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又能小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本科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取得了较好疗效.
-
小儿肛瘘经直肠内瘘管近段切除术110例临床分析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自行溃破或手术切开后遗留的未愈合的慢性感染性管道.因此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和治疗感染的原因是治愈肛瘘的关键.目前肛瘘治疗主要是手术疗法,瘘道完全切开术和挂线疗法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但术后存在有伤口的局部疼痛、行动不便等,个别病例仍有肛管括约肌环断裂出现.我们近1年采用经直肠肛瘘近段瘘管切除术治疗瘘管无分支的简单肛瘘110例初步取得满意效果,并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现加以总结分析.
-
肛瘘术式探讨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腔与肛门外皮扶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肛门周围的肉芽肿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大部分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引起,占肛瘘成因的95%以上,是常见的直肠管肛管疾病[1].发病年龄以20~50岁的青年为主.由于肛瘘保守治疗的效果极差,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肛瘘治疗、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起重要作用现将几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
肛瘘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及评价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其发生原因和所波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愈性手段.目前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肛周解剖、肛门直肠生理及肛瘘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新的治疗观念及手段的应用,在肛瘘、特别是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就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综合评价如下.
-
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鉴于复杂性肛瘘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特殊病理背景,外科手术仍是复杂性肛瘘主要的治愈性措施[1].术后复发率高,其并发症、后遗症一直是肛瘘治疗中的难题.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
切开挂线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低位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法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肛瘘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0.8±8.9)d,明显长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9±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一年,试验组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复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低位肛瘘时,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复发概率。
-
改良切缝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68例疗效观察
传统的低位肛瘘治疗是用瘘管切除、切开引流等方法,其缺点是愈合时间长、容易出血、肛缘皮肤缺损大、肛门功能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将2000~2002年采用改良切缝引流术治疗的低位肛瘘6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采用切开引流术的6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内口隐匿性肛瘘25例临床分析
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精确寻找内口和处理肛瘘是肛瘘治疗的原则,但偶有内口寻找极其困难者.我院在1987~1997年共收治肛瘘患者1256例,其中内口寻找困难及多内口不能1次全部寻及者25例(占1.99%),现报告如下.
-
肛瘘治疗新手术:LIFT-Plug术
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肛瘘的愈合率已经不再是肛瘘治疗的惟一目标,保护肛门功能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肛肠外科医生所重视.2009年Roig的前瞻性研究显示[1],常影响肛门节制功能的手术是直肠黏膜瓣前徙、瘘管切开术;2010年Ali报告直肠黏膜瓣前徙复发率约在30%~40%,肛门失禁率在9%~42%[2].
-
切开袋形缝合术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采用切开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7~69岁,平均35岁;病程2~130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腰俞穴麻醉或骶管麻醉.从肛瘘外口注入美蓝寻找内口,用探针自外口探入从内口探出,切开探针上的内外口间皮下组织及部分括约肌,清除内口部位坏死组织及硬结,用刮匙将两侧管壁及底层管壁坏死组织清除干净,以管壁下脂肪组织不露出为度,将皮肤创缘修剪平整,坡度呈45°,用3-0可吸收线将肛缘内创面缝合3/5层深,正中部创面缝合1/2层深,远端创面缝合2/5层深,使缝合后创面呈内高外低的坡度,但不留死腔.以凡士林纱条置入肛内切口,包扎固定.
-
蹄铁型肛瘘术式的改良与应用
近年来,我们将蹄铁型肛瘘治疗的3种术式--切开开放术、不全切开术、半开放半闭锁法改良为留皮桥切开法、切开间断闭锁法、留皮桥切开间断闭锁法3种新术式,并应用新术式治疗86例蹄铁型肛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ZT胶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肛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