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过PD-1/PD-L1共刺激通路诱导小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作者:李涛;朱继业;冷希圣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Ad-PD-L1对诱导小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酶切含有小鼠全长PD-L1 cDNA的pSport 1-mCD274质粒,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Shuale-GFP-CMV(-)上,再通过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腺病毒骨架质粒pAdxsi-GFP-CMV-PD-L1,转化DH5α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线性化后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链脲霉素(250 mg/kg)腹腔注射诱导C57BL/6(H-2b)小鼠糖尿病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A为对照组,B为Ad-EGFP处理组,C为Ad-PD-L1处理组,在进行胰岛移植的前1天,经尾静脉输注5×108 pfu的Ad-PD-L1.将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术后监测不同时间各组小鼠的血糖变化及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观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特异性.结果 酶切及测序证实Ad-PD-L1构建成功.Ad-PD-L1在小鼠体内可以高效地表达PD-L1,Ad-PD-L1治疗组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到27.63±3.51 d(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表明小鼠对供体反应特异性降低. 结论通过PD-L1/PD-1共刺激通路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延长了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 封闭PD-L1对小鼠细菌脓毒血症免疫麻痹的研究

    作者:马瑜红;梁婧洁;刘润秋;杨沐雨;曲震理;王卫娜;王方

    目的 探讨脂多糖所致细菌脓毒血症小鼠树突状细胞PD-L1的表达和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 以脂多糖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建立脓毒血症免疫麻痹体系,利用显微拍照技术、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和BrdU细胞增殖反应试剂盒分别检测树突状细胞形态、PD-L1表达及抗原特异性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结果 脂多糖刺激引起树突状细胞由未成熟转变为成熟,且共抑制分子PD-L1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由Control组的4.91±0.04增加到26.56±0.39(P<0.05);抗原提呈SIINFEKL-H-2Kb阳性百分比由(19.08±0.86)%升至(87.54±1.36)%(P<0.05);抗原特异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BrdU掺入实验OD值由0.767±0.026减少为0.358±0.030,但封闭PD-L1后细胞增殖反应OD值由0.358±0.030增加到0.590±0.018(P<0.05).结论 脂多糖所致脓毒血症小鼠树突状细胞高表达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引起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封闭PD-L1改善小鼠细菌脓毒血症免疫麻痹.

  • Bcl -2和PD -L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凤;巴彩霞;高辉;张美云;白雪峰

    目的 分析Bcl -2及PD - L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手术切除大肠癌组织新鲜标本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cl -2及PD - L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cl -2及PD - L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Bcl -2及PD - L1在大肠癌患者中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相比,表达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 - L1在大肠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A+B)相比,表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在高-中分化的大肠癌组织中,PD - L1阴性组中Bcl -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PD - L1阳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联合检测大肠癌组织中Bcl -2与PD - L1的表达,能协助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的能力,对大肠癌的诊断、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现状及其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玉勃;刘昱辰;黄勇;徐建明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成功开发与应用,更是将肿瘤免疫治疗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阻断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通路,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功能,从而改善内源性抗肿瘤免疫,达到抗肿瘤效果.现在已有多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单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但PD-1/PD-L1单抗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联合治疗等.本文对PD-1/PD-L1通路的免疫学机制、PD-1/PD-L1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以及目前经FDA批准的PD-1/PD-L1单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讨论了目前比较热门的预测PD-1/PD-L1单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PD-1和PD-L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史丽霞;李莉;郭磊;齐帆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属于CD28/B7家族,两者相互结合后能够调节肿瘤的微环境,使突变的细胞在变成无限增殖的肿瘤细胞之前被特异性清除,对免疫应答发挥负性调节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继化疗、放疗、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对PD-1/PD-L1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D-L1和HIF-1α表达临床意义

    作者:张燕;郭爱萍;张晓君;陈曦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共表达在TNB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0-01-01-2013-12-31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TNBC的女性患者10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D-L1和HIF-1α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NBC组织中PD-L1和HIF-1α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31/103)和54.4%(56/103),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559,P<0.001.PD-L1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PD-L1、HIF-1α表达可影响TNBC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与TNM分期可能为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TNBC组织中PD-L1和HIF-1α不同的表达组合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共表达组3年DFS率显著低于PD-L1/HIF-1α单独表达阳性或PD-L1和HIF-1α均为阴性组,P<0.001.结论 PD-L1 和 HIF-1α在 TNBC 组织中共同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可能为 TNBC 治疗提供新选择.

  • 食管鳞癌组织PD-L1表达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文松;刘锐;张乐;黄鼎智

    目的 既往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蛋白在实体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PDL1蛋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变化较大,需多次活检进行检测,较为不便.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及CD8+T细胞浸润情况,并分析其与外周淋巴细胞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3-01-2011-11-3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6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PDL1及CD8+T细胞检测,通过X2检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关性进行评估,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13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L1阳性59例,占43.4%.CD8+T淋巴细胞评分为0、1、2和3分患者分别有28(20.6%)、86(63.2%)、20(14.7%)和2(1.5%)例.PD-L1蛋白与性别、年龄、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外周淋巴细胞数量及比例与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但两者与肿瘤组织内PD-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PD-L1表达阳性患者预后较差(P<0.001),而外周淋巴细胞数量阳性患者预后较好(P=0.018),且两者均为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预示着较差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此外,外周淋巴细胞数量及比例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组织内的免疫状态,因此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间接推测组织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变化状态.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杭伟;许志祥;张强;卢醒;刘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去除T细胞的抑制信号,增强T细胞活性,杀灭肿瘤细胞。该疗法被认为是继手术、放化疗后,用于癌症患者的又一重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合适个体的选择,判断该治疗效果标记物的鉴别仍在探索中,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做一简要概述,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机制、安全性、联合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新的认识。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PD-L1/PD-L2的表达变化

    作者:程悦;张静波;王代红;李芙蓉;袁发焕

    目的 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肾组织活检标本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PD-L2表达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2008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住院的25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全血法多色流式细胞染色技术检测两组的PBMC CD4+和CD8+T细胞上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活检标本中PD-L1和PD-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PBMC CD4+ T细胞比例(31.78%±8.4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17%±8.00%,P<0.05),而CD8+ T细胞比例(23.06%±10.32%)与正常对照组(21.56%±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PBMC CD4+和CD8+ T细胞上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1%±11.87%、12.92%±12.86%)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9%±4.92%、5.06%±4.61%)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PBMCCD4+及CD8+T细胞上PD-12的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肾组织PD-L1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病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PD-L1阳性表达;两组肾活检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D-L2表达.结论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 原发性肝癌PD-L1和PD-L2表达

    作者:王征帆;王豪勋;李楠;赵晓静;张中冕;陈香宇;周士霞;张玲;段芳龄;马军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D-L1和PD-L2的表达.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HCC、36例癌旁组织PD-L1和PD-L2表达,其中36例HCC和27例癌旁组织有病理临床资料.结果 PD-L1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和77.8%(P<0.05),PD-L2的表达率分别为70%和80.6% (P>0.05),未发现PD-L1或PD-L2的表达和年龄、性别、HBV的感染状态、转移等有相关性.配对分析显示PD-L1和PD-L2在癌旁组织的表达有同样的趋势,而HCC中PD-L2表达高于PD-L1.结论 HCC中有较高的PD-L1和PD-L2表达率,PD-L1可能在肝癌发病早期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D-L1 PD-L2
  • PD-1和PD-L1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表达情况和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鑫;郭志华;李京沛;黄伟哲

    目的 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肺LEL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对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1例患者中,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和57%(12/21),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D-1的阳性表达率(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和42.9%(9/21),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T细胞的PD-1、PD-L1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时期、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在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有40%以上的阳性表达率,PD-1在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较低,但在免疫细胞的阳性表达率>40%.表明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肺LEL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PD-1/PD-L1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车章洪

    既往的体内外实验证实PD-1/PD-L1通路在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已经证实PD-1/PD-L1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肺癌、肾癌等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从而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因此,目前靶向PD-1的抑制剂如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已通过FDA批准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及非小细胞的治疗之中.另外,靶向PD-L1的抑制剂atezolizumab同时也在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肿瘤治疗中.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抑制 PD-1 PD-L1
  • 抗PD-1/PD-L1抗体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市场预测

    作者:周峰;吴骋

    目的:探讨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抗PD-1/PD-L1抗体的市场规模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全球癌症病例数据以及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抗PD-1/PD-L1抗体的临床试验结果,对适应证、联合治疗、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的药物使用效率、皮下注射剂型带来的增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综合影响因素,构建了1个预测模型,对2030年的全球癌症诊疗市场规模进行了估算.结论:预计到2030年,抗PD-1/PD-L1抗体药物的全球市场将接近1 000亿美元.

  • PD-1/PD-L1阻断剂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作者:黄乐富;邸岩;徐小寒;孙元元;王苗苗;贺子轩;景句;周心娜;王小利;任军

    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手段.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治疗,但随着PD-1/PD-L1阻断剂在临床上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免疫相关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引起关注.本文对PD-1/PD-L1阻断剂治疗引起的各器官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对应临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有助于临床医护工作者诊断、预防及治疗其相关不良反应.

  • 人参皂苷Rg3通过下调PD-L1逆转胃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作者:万品文;王倩;万春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Rg3对顺铂(DDP)耐药性胃癌细胞株SGC7901/DDP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CKK-8法鉴定Rg3对SGC7901/DDP细胞的毒性,筛选出合适浓度进行实验;将SGC7901/DDP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Rg3低剂量组(10μg/ml)、中剂量组(20μg/ml)、高剂量组(40μg/ml)、维拉帕米组(10μ g/ml),CCK-8法检测Rg3对SGC7901/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记(WB)检测PD-L1 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SGC7901/DDP细胞PD-L1过表达后,Rg3对细胞耐药性的作用.结果 5、10、20、40、80、160μ g/ml Rg3均能抑制SGC7901、SGC7901/DDP细胞活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选择5、10、20、40μg/ml作为人参皂苷Rg3实验浓度.与DPP组比较,Rg3处理后DDP对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SGC7901细胞比较,SGC7901/DDP细胞中PD-L1蛋白显著高表达(P<0.05);与DPP组比较,Rg3处理后细胞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GC7901/DDP细胞PD-L1过表达可有效减弱Rg3对SGC7901/DDP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论 人参皂苷Rg3可有效抑制SGC7901/DDP细胞增殖,增加SGC7901/DDP对顺铂的敏感度,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PD-L1基因表达实现.

  • 协同刺激途径PD-1/PD-1 L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洁敏;吴昌平

    T细胞的激活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开始,其激活过程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呈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s,MHC)结合的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的细胞受体1-CD3复合体(TCRs-CD3 complex)交联所产生的第一信号,这种信号具有抗原特异性;二是由APCs表面分子如B7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如CD28结合所提供的第二刺激信号,即共刺激信号,该信号是非抗原特异性的,但是T细胞抗原特异性激活所必需的,它决定抗原刺激的T细胞是进入增殖、分化过程成为效应细胞,还是进入无反应状态或凋亡[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运津;钟艳萍;钟小兰;雷吉;葛秀华;吴虹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中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7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病因分为慢性肾炎组16例、糖尿病肾病组16例、高血压肾病组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各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1、PD-L1在慢性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高表达(P<0.05),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中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上调,提示PD-1/PD-L1信号在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PD-L1和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长忠;冯瑶;郑绘霞

    目的:探讨PD-L1和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65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sion法检测两组PD-L1和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D-L1、P63的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DLBCL组织中PD-L1与P6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PD-L1、P6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P63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均呈阴性;PD-L1、P63的表达均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发生部位及LDH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PD-L1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相关(P<0.05),P63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无相关性(P>0.05);在DLBCL组织中,PD-L1与P63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43).结论:PD-L1、P63在DLBCL中均有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预后评估.

  • MSI、PD-L1及IL-6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超;郑绘霞

    目的:通过研究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31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MMRs)、PD-L1及IL-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MSI、PD-L1、IL-6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各指标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关系.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SI表达率为16.3%,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表达率为83.7%.PD-L1及IL-6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相比均明显上调(P<0.01).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SI与PD-L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MSI与IL-6蛋白、PD-L1与IL-6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P<0.01).MSI表达与患者低龄(≤60岁)、升结肠、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PD-L1、IL-6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D-L1和IL-6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可能作为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的评价指标及临床治疗的靶点;PD-L1表达增高与MSI状态及IL-6表达下调相关,通过检测MSI及IL-6表达情况,可能预测抗PD-L1免疫治疗的有效率,通过抑制肿瘤中IL-6的表达可能提高抗PD-L1治疗的有效率;MSI更多表达于低年龄、升结肠、分化差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有利于免疫治疗的初步分流.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D-L1 IL-6 MSI
  • 免疫调节细胞FoxP3+Treg及免疫蛋白PD-L1在宫颈病变微环境中的表达

    作者:马茜;赵敏伊;魏星;赵娟;杨婷;张倩;王凯;杨筱凤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细胞FoxP3+ Treg和免疫蛋白PD-L1在宫颈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和PD-L1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45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病变组织中的FoxP3+ Treg(H=43.211,P=0.000)和PD-L1蛋白(t=213.00,P=0.00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随着病理级别升高,FoxP3+ Treg的侵袭性(H=28.307,P=0.000)和PD-L1蛋白在异常分化细胞中的表达增加(t=239.000,P=0.028);FoxP3+ Treg与异常分化细胞中PD-L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364,P=0.003).结论 在宫颈癌进展的不同病理阶段,局部微环境中FoxP3+Treg数目随官颈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而增多,异常分化细胞中PD-L1的表达增强.

221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