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抗体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水平的 对比分析

    作者:谢至;吕志异;卢丹霞;颜文青;陈宇;伍思培;黄迎;杨素清;吴红穗;张绪超

    目的 评价SP142和E1L3N两种兔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肺癌标本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连续收集了158例临床肺癌标本,制备成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样品,采用SP142和E1L3N抗体,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系数分析检出率和HScore得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 在158例肺癌组织中,SP142和E1L3N抗体检出的PD-L1总阳性率为54.4%(86/158)和62.7%(99/158).两种抗体在肿瘤细胞染色分布较一致.当肿瘤细胞阳性比例(TPS)在1%≤TPS<5%、5%≤TPS<50%和TPS≥50%区间时,SP142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3%、17.1%和24.1%,E1L3N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6%、22.8%和26.6%,两种抗体的检测率总体上具有一致性(P=0.368).当考虑染色强度时,肿瘤细胞HScore得分总体上相关性好(r=0.624,P=0.001).但在所有TPS≥5%或TPS≥50%的阳性标本中,有43.9%(40/91)或42.0%(21/50)具有不一致性.在免疫炎症细胞检测中,两种抗体的染色分布异质性大.以1%为界值,SP142抗体和E1L3N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9.6%和16.5%.结论 SP142和E1L3N两种兔单克隆抗体采用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肿瘤细胞比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可能有助于检测出更多阳性患者用于临床治疗参考.

  • 阻断乳腺癌细胞PD-L1减弱对共培养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晓然;温桥生;肖漪;唐芮;李福喜;邵文凤;余焱林;熊静波

    目的 探讨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是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的PD-L1/PD-1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方法 人单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为不成熟树状突细胞,再用TNF-α诱导为成熟树状突细胞;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与树状突细胞接触共培养;PD-L1阻断抗体处理共培的的乳腺癌细胞和树状突细胞;重组人PD-L1蛋白处理TNF-α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膜PD-L1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标志HLA-DR和CD83.结果 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系中,细胞膜表面PD-L1阳性细胞高达(99.7±0.1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分别为(88.8±6.96)%和(18.36±3.07)%,在MDA-MB-231共培养实验组树状突细胞群分别降至(42.76±10.52)%和(9.93± 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PD-L1抗体同型对照组分别为(45.17± 10.19)%和(10.15±2.54)%,在PD-L1抗体处理组分别升至(63.46±1.72)%和(16.46±2.5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相比,人重组PD-L1蛋白处理组HLA-DR和CD83阳性细胞率较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抗体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可能部分基于抗体阻断乳腺癌细胞表面的PD-L1,从而减弱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 PD-1/PD-L1及Treg细胞在JAK2V617F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成志勇;张丽军;付建珠;刘芳;颜晓燕;孙立娜;孙雪珊;王素云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47CD8+比值在JAK2 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JAK2 V617F阳性的MPN患者,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15例;包括初治组30例、治疗组15例.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JAK2比值.免疫组化检测患者及对照骨髓病理切片p-JAK2、PD-1、PD-L1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MPN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的变化.[结果]初治组p-JAK2、PD-1、PD-L1及Tre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JAK2 V617F突变量与PD-1及PD-L1正相关,与CD4+/CD8+负相关(r=0.593,P<0.01;r=0.723,P<0.01;r=-0.771,P<0.01).[结论]p-JAK2、PD-1、PD-L1及Treg、CD4+/CD8+与JAK2 V617F共同参与了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

  •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

    作者:刘志华;叶云林;卞军;赖德辉;郑伏甫;戴宇平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况,所有膀胱癌患者术后均予表柔比星或沙培林膀胱灌注,详细记录肿瘤复发、进展的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PD-L1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不表达0(0/1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阳性率为56.5%(74/131),P=0.000.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相关,pTa、pT1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35.1%(13/37)、60.6%(57/94),P=0.008.PD-L1阳性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进展率均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8%和12.3%,进展率分别为10.8%和3.5%(P<0.05); PD-L1阳性的患者术后灌注表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疗效优于沙培林,复发率分别为28.8%和51.7%,进展率分别为6.5%和17.2%(P<0.05);而PD-L1阴性患者表柔比星和沙培林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复发率分别为9.6%和15.4%,进展率分别为3.2%和3.8%(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根据PD-L1的表达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结直肠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熊振芳;熊秋迎;万红萍;时军;艾军华;项灯;徐赟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特征、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50例结直肠癌组织芯片中PD-L1的表达情况,同时对拥有完整资料的25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PD-L1阳性表达率为44% (110/250),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肝转移病例中,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52.2% vs 39.2%)和无肝转移病例(55.0%vs 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PD-L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PD-L1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PD-L1是预后的不利因素,此外还发现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相关;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发现PD-L1与不良预后相关,此外还发现淋巴结转移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是延长生存期的不利因素.结论 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D-L1阳性病例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PD-L1的表达差异与总体生存期相关,PD-L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PD-L1阴性者,PD-L1可作为独立的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

  • PD-1/PD-L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莹莹;董丽儒;李宇阳;熊艳杰;宋旭东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组织及其正常瘤周组织和30例乳腺腺病组织,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PD-1/PD-L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在各专业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D1/PD-L1在乳腺腺病组、瘤周正常乳腺组中无表达,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组中P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 (33/60),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3%(17/60);PD-1/PD-L1蛋白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P<0.05)和组织学分级(P<0.05)密切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结论 PD-1和PD-L1蛋白可以作为提示肿瘤预后的靶标;乳腺癌PD-1和PD-L1蛋白高表达可为临床应用抗PD-1和PD-L1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区燕华;林骏;罗深秋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购买乳腺癌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54例乳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2.7%,PD-L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分期、N分期、ER受体、PR受体相关(P<0.05)。 PD-L1阳性患者T、N分期高,且以ER、PR受体阴性为主。PD-L1阳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P=0.038)。结论 PD-L1与乳腺癌分期、生存时间、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乳腺癌 PD-L1 预后
  • 抗PD-1抗体的抗肿瘤效应及机制

    作者:廉阳秧;魏洁;梁宏;杨丽华

    目的 探讨抗PD-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抗肿瘤效应以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3组(n=3):阴性对照组(予PBS处理)、阳性对照组(予顺铂处理)、抗PD-1抗体组(予抗PD-1抗体处理),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抗PD-1抗体的抗肿瘤效应;小鼠自然死亡或小鼠肿瘤直径达2 cm时,处死小鼠,取出鼠脾和肿瘤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鼠脾单核淋巴细胞中CD4+CD25+T调节细胞(Treg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抗PD-1抗体组有显著肿瘤抑制作用(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脾脏内单核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比例分别为:阴性对照组(87.00±6.06)%、阳性对照组(71.50±4.04)%、抗PD-1抗体组(69.75±3.7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抗PD-1抗体组Treg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数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2.25×1011±3.34×1010),阳性对照组(1.99×1011±3.12×1010),抗PD-1抗体组(3.27×1011±3.67×1010),其中阳性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低;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抗PD-1抗体组CD8+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D-1抗体可有效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PD-L1/PD-1途径减少免疫抑制细胞,增加CD8+效应细胞数量而发挥作用.

  • 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

    作者:魏亚非;刘永光;郭颖;张建强;顾冬生;赵明

    目的:探讨PD-L1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正常肾移植受者作为两个病例组,另外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三组人群的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染色技术检测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淋巴细胞群中CD3+PD-L1+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肾移植受者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 0.001),且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群中CD3-PD-L1+比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和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中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和P<0.05),但维持性血液透析组与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L1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了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形成及正常肾移植受者免疫耐受的维持.

  • PD-L1和PD-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薇;罗殿中;陈源;党裔武

    目的:探讨PD-L1和P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NSCLC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中PD-L1和PD-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D-L1在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93%(23/47)和61.70%(29/47),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PD-1 蛋白主要定位在癌间质淋巴细胞,PD-1 + 淋巴细胞数量与PD-L1蛋白在癌细胞及癌间质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D-L1与NSCLC分期、淋巴结转移、PD-1阳性淋巴细胞及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PD-L1 PD-1
  •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

    作者:麦子杰;陈君;张稳柱;李健豪;梁嘉永;陈国钦;雷汉东;赵善隽;黄惠敏;粱伟杰;张在勇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冠心痛患者外周血,并分别予PBS(对照组)及110.32μg/L、I 100.32μg/L浓度的辛伐他汀温育12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PD-L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PD-L1表达逐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参与了辛伐他汀的免疫调节作用.

  • 细菌脂多糖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表达PD-L1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申健;何阳胜;张魏巍;张瑞环;刘芃;缪绯;刘映峰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表达PD-L1的影响.方法:获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加入不同浓度LPS,流式细胞仪分析CD11c、CD80、CD86及PD-L1表达变化,MTT法测定其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结果:DC表达CD80/CD86在刺激浓度为10μg/mL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PD-L1的表达与CD80/CD86一致;而在持续刺激组CD11c、CD80、CD86和PD-L1均呈低水平表达.短期刺激浓度为1.0 μg/mL时,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强,高于或低于此浓度刺激能力均下降.持续刺激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弱.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与T细胞增殖能力一致.结论:高浓度LPS可抑制DC成熟,一定浓度持续刺激可抑制单核细胞向DC分化;PD-L1分子随着DC成熟表达增高,提示PD-L1表达有助于维持适度而有效的免疫应答.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

    作者:刘芃;刘映峰;徐琳;李公信;赵欢;张紫微;缪绯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负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袁达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分别与不同浓度(10、50、100 mg/L)ox-LDL温育24 h,以PBS作阴性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D-L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PD-L1表达逐步升高,低浓度(10 mg/L)OX-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浓度(50 mg/L)及高浓度(100 mg/L)ox-LDL组较对照组PD-L1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认有致慢性炎症作用的ox-LD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时,上调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的表达,这种负反馈调节可能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免疫机制.

  • 肺肉瘤样癌高表达PD-L1、RAB1A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子涵;张中冕;李静;胡超帆;陈天东

    目的 分析肺肉瘤样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RAB1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的肺肉瘤样癌组织、41例疾病对照(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D-L1、RAB1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肺肉瘤样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肺肉瘤样癌、疾病对照两组之间PD-L1阳性率、RAB1A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5% vs.29.27%、70% vs.46.3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AB1A(P< 0.05)为肺肉瘤样癌患者预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PD-L1 (P< 0.05)为肺肉瘤样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肺肉瘤样癌组织中高表达PD-L1、RAB1A是肿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或许提示肺肉瘤样癌患者是免疫治疗的潜在受益人群.

  • P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苗;莫凯岚;王希成;丁颖

    目的 研究PD-1/PD-L1及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使用免疫组化检测PD-1/PD-L1的表达情况,PCR检测EGFR的表达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D-1/PD-L1和EGFR的相关性.结果 吸烟患者的PD-1阳性率为76.7%(23例),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的21.2%(14例)(P<0.05).女性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82.0%(41例),显著高于男性的45.7%(21例)(P<0.05).腺癌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78.3%(47例),显著高于鳞癌的41.7%(15例)(P<0.05).EGFR突变型患者的PD-L1阳性率为91.9%(34例),显著高于野生型的47.5%(28例)(P<0.05).结论 PD-1在吸烟患者中高表达;PD-L1与EGFR呈正相关,且在女性、 腺癌患者中高表达,PD-L1与EGFR基因表达的关系可能为个体化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HIV-1感染者调节性T细胞PD-L1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刘显;彭丽珊;杨洋;王登嵘;苏齐鉴;梁亮;肖健

    目的 探讨HIV-1感染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上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外周血Treg频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3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及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提取单个单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eg上PD-L1的表达情况,计算Treg频率.结果 HIV-1感染组患者Treg PD-L1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1感染者Treg上PD-L1的表达百分比与外周血CD3+ CD4+T细胞中Treg的频率呈正相关(r=0.6305,P<0.01).结论 HIV-1感染过程中,Treg上PD-L1表达升高,可能与Treg频率的升高有关.

  • CD133、CD68和PD-L1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陈昊;莫立根;邓腾;栾方堃;于亚男;于海跃;田敏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标志物CD13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标志物CD68和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D68和PD-L1蛋白的共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qRT-PCR)技术检测3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Ⅰ级和Ⅱ级)组织和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Ⅲ级和Ⅳ级)组织中CD133、CD68和PD-L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和CD68共表达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即大部分PD-L1阳性细胞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高级别组CD68和PD-L1蛋白的共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在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CD68和PD-L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47,P<0.001;r=0.499,P<0.001;r=0.445,P=0.001);三者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5);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CD68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01),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两者表达亦呈正相关(r=0.518,P=0.005;r=0.500,P=0.007);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PD-L1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31,P<0.001),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两者表达亦呈正相关(r=0.398,P=0.036;r=0.417,P=-0.027).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主要由肿瘤微环境中的TAMs表达;CD133、CD68和PD-L1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抗PD-1/PD-L1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文华

    近年来,我国肺癌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高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于第二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肺癌患者中约有80%的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的生存率<15%[2],因此,如何提高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有研究表明,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deathreceptor-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 receptor-ligand 1,PD-L1)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密切,抗PD-1/PDL1单抗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3],2015年美国FDA已批准抗PD-1单抗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近年来抗PD-1/PD-L1单抗在N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高表达PD-L1和EGFR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王石坚;李丽;许铁峰

    目的:构建和鉴定高表达PD-L1和EGFR的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为高表达PD-L1和EGFR的三阴性乳腺癌寻找新治疗方法 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人源乳腺癌细胞MDA-MB-231胰酶消化去除上清,用PBS洗两遍,后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数量为1×105个/mL,取0.1 mL接种至Balb/c裸鼠右腹股沟区乳脂垫,成瘤后观察肿瘤的生长 、浸润和转移等过程.第8周末处死"荷瘤鼠",取瘤体,经10% 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固定,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度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Ki-67、EGFR及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MDA-MB-231乳腺癌细胞接种第6天,接种区可及一结节,第9天开始对其进行测量并记录,第4周时瘤体体积(0.970±0.073)cm3.第8周时瘤体体积(3.280±0.145)cm3,瘤体生长较均匀 、周围血管丰富 、中央坏死少,瘤区皮肤无溃疡.HE染色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Ki-67(+,85%)、EGFR(+,90%)和PD-L1(+,80%).结论:成功构建PD-L1和EGFR高表达的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小动物模型,为研究表达PD-L1和EGF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了一种小动物研究模型.

  • PD-1与其他蛋白质的互作网络分析及验证

    作者:姜茹;姜杰;谭宏伟;修燕;王国艳

    目的:构建程序性死亡-1(PD-1)及其配体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加深对 PD-1信号通路研究的认识,为 PD-1及其相关配体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资料。方法通过 PubMed 检索 PD-1及其配体的研究文献,基于文献挖掘对已报道的与 PD-1及其配体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统计,并以这部分蛋白质进行二次检索及文献挖掘统计,后用软件 Cyto-scape 构建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分析;寻找网络中与细胞迁移有关的分子及其与 PD-L1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荧光定量 PCR 及迁移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在构建出的 PD-1/PD-L1及 PD-1/PD-L2分子互作网络中分别共计122个、126个分子,这些分子在 T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黏附、JAK-STAT 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等众多生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互作网络显示, PD-L1会间接影响到 CXCR4的表达,这一推测被荧光定量 PCR 及迁移试验结果所支持。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互作网络蕴含的信息进行挖掘发现,PD-1/PD-L1通路与 PD-1/PD-L2通路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同时,利用基于文献挖掘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 PD-1信号通路是1种可以合理利用生物文献数据,为实际试验提供指导的好方法。

221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