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阅片结果主观差异研究

    作者:程佳;许诚;何清;艾书玲;唐奇远;乐晓华;周元平;苟继周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阅片者对同一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诊断的主观性误差对比以了解肝组织病理这一金标准的可信程度。方法收集125例CHB患者肝组织活检术后病理切片(嗜银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及病理学资料(炎症分级G、纤维化分期S、免疫组化HBcAg分布)。将病理切片交由另一位资深肝脏病理学家进行再次单盲阅片,统计阅片结果并与本院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收集两次阅片G分级123例,G0~4分级一致率分别为G016.67%、G125.8%、G221.05%、G353.85%、G425%,S分期125例,S0~4分期一致率分别为S072.7%、S117.4%、S265.5%、S354.84%、S445.16%,HBcAg不同分布117例,HBcAg分布呈阴性、浆型、核型、混合型的前后阅片一致率分别为77.42%、42.1%、75%、6.78%;对两次阅片G分期、S分期、HBcAg分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χ2=58.352、15.451、68.238;P=0.000、0.004、0.000。结论不同病理专家对相同的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切片的阅片结果存在较明显主观差异,尤其在判定G2/G3、S1/S2中。故临床应用肝脏病理结果这一“金标准”时仍需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 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无创评估模型指标的筛选

    作者:唐情容;王召钦;何清;李向军;廖雪姣;赖长祥;唐奇远;李曾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肝患者纤维程度无创评估指标的筛选及其诊断模型的构建过程。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内科治疗的249例ALT<2× 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筛选出常规临床指标,经Spearman等级相关逐一分析各指标与肝纤维化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有关联的指标(P<0.001、r>0.200),根据指标相关性的大小及不同组合构建不同模型,比较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指标相对较少且诊断能力佳的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249例,其中模型组204例,验证组45例。筛选19项临床常用指标,其中9项指标[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计数(PLT)、透明质酸(HA)、年龄、HBV DNA、脾厚、胆碱酯酶(CHE)、白球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与肝纤维化有相关性(P<0.01、r>0.200)。根据以上指标相关性的大小,拟将各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相对比值分别设定为1.0分、1.1分、1.5分,依次构建了8个模型,综合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确定模型5即DMFibroS模型为佳诊断模型。以45例患者进行验证,准确度为77.8%。结论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佳的无创性诊断模型需具备纳入的指标较少且诊断能力佳的特性,同时还需要实例进行验证。

  • 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与病毒载量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邓敏;丁韧烨;宣华;张戡;李洁萍;谢新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水平与HBV载量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HBV携带者,并选择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携带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对46例HBV携带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载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 46例HBV携带者的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为(5.11±1.47)%,健康对照组为(3.46±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1).HBV携带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为(6.21±1.98)lg拷贝/mL,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405,P<0.01).46例HBV携带者肝穿刺病理显示,炎症分级≥G2者占45.65% (21/46),纤维化分期≥S2者占34.78% (16/46).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4和-0.452,P<0.05).结论 CD4+ CD25+ CD1271ow/-Treg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情的慢性化和肝组织损伤程度有关.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宏志;黄雪兰;王拥泽;关卫兵;杨跃武;戴敏;谢和平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在日常光线下,采用Canon Power Shot G5数码相机拍摄患者面部照片,根据色调、色泽对比初步确立面色分级,并行肝穿刺病理组织活检确立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 经SPSS 11.0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面部五色变化(包括颜色和光泽度)与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之间存在等级正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面部五色诊与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或者纤维化程度的进展,相应的会出现面色善恶变化的趋势.这一结论可以用于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

  • 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临床观察

    作者:于桂琴;秦宏;周小辉;林佩纯

    内毒素血症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内毒素血症在加重和促使肝病并发症形成的重要原因.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较少有文献报道.本文旨在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肝纤维化酶谱等客观指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本文对101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之间的关系做初步的研究.

  •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患者肝脏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邱惠芳;李金花;杨文君;刘娟;胡向荣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的患者肝脏病理相关因素,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 HBV感染 ALT 持续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血清 HBV‐DNA及 HBeAg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的肝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年龄、HBV‐DNA载量、血清 HBeAg与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均存在炎症,51例患者存在纤维化,占54.3%,≥40岁患者的炎症活动度较严重,其中炎症活动度≥3,占66.7%,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岁患者的纤维化程度较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的患者HBV‐DNA载量均高于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患者,而≥40岁的患者HBV‐DNA载量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HBeAg阴性和阳性组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病例数与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 ALT持续正常的慢性 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其中>40岁、病毒数量及 HBeAg阳性患者更要注意,必要时行肝组织活检。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病理变化及丙氨基酸转移酶与病毒学关系研究

    作者:邵建平;李迪华;汪闰月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脏丙氨基酸转移酶(ALT)和病理变化与病毒学关系,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医院肝脏病科收治的40例慢性 HBV感染者作研究对象,对其血清ALT、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进行检测,并完成肝活检病理检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随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HBV-D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ALT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 HBV 感染和 HBsAg 携带者 ALT 水平为(29.7±9.7)U/L、(25.4±7.8)U/L ,而 HBeAg 阴性和 HBeAg 阳性者 ALT 水平较高,分别为(151.5±138.8)U/L、(226.1±248.6)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HBsAg携带者、HBeAg阴性、HBeAg阳性、慢性 HBV感染排列为顺序,HBV-DNA水平有升高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炎症活动度与ALT 有明显相关性,但在对其他引起ALT 轻微升高的病因进行排除的基础上,应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可更为合理、准确地实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尹燕耀;林云华;宗亚力;王勤;万勇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中医体质新分类为标准,判断病理资料完整的8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体质类型,收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总结其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依据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组(S)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纤维化组平和质多见,而随纤维化程度增高,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对S1、S2纤维化分级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炎症组平和质多见,而随炎症程度增高,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对G1、G2炎症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V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湿热中阻证、肝胆湿热证等实证为主,而肝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等虚证占少数,随纤维化程度增高,虚证出现频率逐渐减少;无炎症组实证多见,随炎症程度增高,虚证出现频率明显减少.结论 肝脏病理结果提示随着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加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理体质逐渐增多,中医辨证虚证出现频率明显减少.通过评价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能够为间接评价患者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提供一定的依据.

  • 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德春;赵华

    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占肝脏肿瘤的10%~14%,有些类型还甚为罕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以及肝脏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肿瘤的发现率也逐渐提高.除了肝血管瘤、肝腺瘤(HA)、炎性假瘤(IPT)外,尚有肝错构瘤、畸胎瘤、脂肪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等,尤其是近年来局灶性结节增生、炎性假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1].我们就肝脏良性肿瘤近年来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 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治疗弥漫型血管瘤临床研究

    作者:殷国前;陈石海;苏承武;廖明德;彭福仁

    血管瘤是常见的血管系统疾患之一,大面积弥漫型血管瘤由于范围广,部位深,边界不清,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较为复杂,并发症多,术后复发率高,非手术治疗亦难以奏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自1993年6月起在国内较早开展本项研究,对实验组家兔铜针留置前后血清铜变化及血管、心脏、肾脏、肝脏病理切片观察;开展血管瘤患者铜针留置前后全身和局部血清铜检测统计分析及病理切片光镜和电镜观察对比.在临床中探索根据血管瘤部位、形态、范围、大小、深浅及性质分别采取单纯铜针留置、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铜针留置加直流电通电三种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对术后复发病例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复发率,结果如下: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脏病理分度的关系

    作者:蒋永芳;龚国忠;何艳;罗开忠;吴爱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程度的关系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和体检正常的健康者3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并对其中6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TNF-α均值随着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与肝脏病理分度有密切的关系,其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肝组织分度的参考指标.

  • 肝超微结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金秉巍;朱培庭;张静喆

    胆结石形成原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且治疗又一直有许多的争论.但是,胆结石的形成离不开致石性胆汁的分泌,这一点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而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取决于肝脏功能,特别是肝细胞的功能[1],所以改善肝细胞功能成为治疗胆结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较多,有血检、胆汁生化分析等方法,但它们都是在极大部分肝细胞受损的基础上才出现异常,而肝脏病理,尤其是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能够在肝脏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前就及时地发现肝脏的健康情况和病理趋势.因而肝脏病理,特别是肝细胞的超微结构为肝脏功能和胆结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尤其在肝脏功能检测正常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病理及肝脏miRNA-126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颖;张军;赵静;王海英;王军媛;王明星;刘晓曼;王顺意;戴金颖;袁洁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大鼠肝脏组织miRNA-126的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方法]12周龄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组,其中空白组10只,实验组50只.采用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Z)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50只糖尿病组大鼠随机分5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予生理盐水,津力达组10只予津力达颗粒、益气养阴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各10只,予相应剂量中药灌服,干预4周,常规取血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胰岛素水平等生化指标,取大鼠肝脏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再取一部分肝脏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进行miR-NA-126含量的测定.[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和津力达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益气养阴活血方各剂量和津力达颗粒均可降低大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GSP;其中益气养阴活血方中剂量效果优于津力达颗粒;益气养阴活血方各剂量组和津力达颗粒均可减轻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害,其中中剂量组效果为明显.益气养阴活血方各剂量和津力达颗粒均可降低肝脏组织miRNA-126的表达,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更明显,优于津力达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紊乱,可改善肝脏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中miRNA-126的含量有关.

  • 慢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关系

    作者:陈云;姜洪;王玉海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肝炎患者75例和体检正常健康者15例,均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Ⅳ-C),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活检病例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内毒素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内毒素水平可作为肝脏病理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内毒素血症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细胞角蛋白7在肝硬化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王彦坤;马俊骥;张明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在慢性肝病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行肝脏病理检查的病例.本研究纳入病例802例,男性563例,女性239例,平均年龄(51±11)岁.分析不同疾病并发肝硬化时肝组织病理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比率的不同.结果 肝组织CK7阴性表达患者中男性比率较大,而肝组织CK7阳性表达患者中女性比率较CK7阴性患者高.肝硬化肝组织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阴性的病例年龄较CK7阳性病例大.非病毒性肝硬化肝组织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较病毒性肝硬化组高.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肝硬化患者CK7肝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结论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区分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硬化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价值.CK7对于鉴别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重要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作者:孙杏丽;王素平;王美春;刘玉珍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重度)、肝硬化共4组患者血清HBeAg、HBeAb、HBV-DNA阳性率,分析其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行肝脏病理检查,按2000年西安传染病会议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组,同时检测HBeAg、HBeAb、HBV-DNA.结果 各组HBeAg阳性率分别为27%、64.5%、57.9%、25%,急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b阳性率分别为27%、29%、31.6%、29.2%,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7%、71%、94.7%、79.2%,急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其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DNA为更敏感的监测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和HBV-DNA不能作为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 解毒化瘀方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行为学、学习记忆能力、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姚春;谢武;付蕾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行为学、学习记忆能力、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能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特60只SD雄性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中药组C、乳果糖组D、中药+乳果糖组E( 12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各组皆予小剂量硫代乙酰胺(TAA) 200mg/kg隔日腹腔注射建立MHE模型,造模前5日至造模后3天B、C、D、E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解毒化瘀汤剂、乳果糖、解毒化瘀汤剂+乳果糖灌胃10天.观察行为学、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检测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下降,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等明显升高,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和中央静脉为中心的肝小叶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中药组、乳果糖组、中药+乳果糖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血浆内毒素、血氨、肝功、肝脏病理等较之明显好转(P<0.05);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化瘀方对TAA诱导的MHE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病理及临床分析

    作者:张婷;朱启镕

    目的 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患儿的肝脏病理改变.方法 对16例婴肝患儿肝穿刺活检,并与临床诊断比较.结果 病理及临床所示肝硬化符合率较高,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共11例.肝脏病理结果自肝细胞肿胀、点状坏死,直至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均可见到,并观察到1例患儿4年后再次复查肝穿刺检查,已由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转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结论 肝穿刺病理检查为小儿肝脏疾病不可缺少的诊治手段,应当大力提倡.

  • 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分级分期与舌象的相关性

    作者:赵研;陆小左

    目的 通过舌质颜色的聚类分析,建立舌象(RGB值)与病理诊断的有效联系,探讨舌诊客观化图像识别与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5例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于肝脏病理活检当日清晨,空腹采集舌象照片,使用“中医舌象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软件(天津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进行计算机处理,通过舌质颜色RGB值判定,结合同期肝穿病理结果,以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不同分级分期进行分组,分析2组RGB值均数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不同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舌象(RGB值)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肝脏纤维化S2~S4组舌质B值较纤维化S0~S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G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轻重.肝脏炎症G2~G4组舌质G值较肝脏炎症G0~ G1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R值与B值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值反应患者肝组织炎症轻重的程度.结论 肝脏病理的炎症纤维化分级分期与客观化舌象存在着一定联系,可为中医舌诊诊断的客观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柯邵鹏;林琪

    肝脏病理组织活检是肝炎临床分型的金标准,我们比较了45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度与病理分度的一致性,并以病理诊断为依据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血生化指标等,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

115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