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胡雪婷;彭瑜;张钲

    目的:评价血栓调节蛋白(TM)基因G-33A和C1418T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Cochranc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日期为1987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收集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提取数据资料并评价,采用RevMan5.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病例组3039例,对照组5480例)。Meta分析显示,亚洲人TM基因G-33A多态性和CHD之间存在相关性(G vs. A, P=0.002;GG vs. GA,P=0.002;GG vs. GA+AA,P=0.0002),而C1418T多态性和CHD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亚洲人TM基因G-33A多态性与CHD之间存在相关性,而C1418T多态性和CHD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 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及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作者:王明山;王霄霞;潘景业;陶志华;金艳慧;谢于鹏

    血管内皮或凝血激活的分子标志物变化对早期诊断和观察血栓形成具有更敏感更特异的意义[1-2].临床上常见的肺血栓栓塞(PTE)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我们对PTE患者在不同溶栓治疗方法过程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因子(TF)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探讨这些分子标志物在PTE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 健康老年人群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作者:马强;敖强国;程庆砾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9个社区283名≥65岁健康老年人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应用CKD-EPI公式评估eGFR,同时行人体学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做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北京社区健康老年人群eGFR水平与sTM、年龄、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CRP)及收缩压呈负相关,与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血压、血糖(GLU)、CRP、血脂、尿酸(UA)等指标后,健康老年人血浆sTM仍然和eGFR呈负相关(B=-3.340,P=0.000)。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入组的北京社区健康老年人分为老年(65~80岁)和高龄老年(>80岁)两组;两组之间eGFR和sT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eGFR均与sTM水平呈负相关(r=-0.229,P=0.000;r=-0.3613,P=0.02),校正了年龄、血压、GLU、CRP、血脂、UA等指标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B=-3.26,P=0.000;B=-4.45,P=0.013)。结论 sTM可作为判断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指标。

  • 睾酮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

    作者:胥学伟;李小鹰;郑延松;詹晓蓉

    目的观察睾酮对内皮细胞表达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睾酮(2、6、10、100、300、400μg/L)处理传代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24h后,用四唑盐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层培养液中的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及细胞总血栓调节蛋白的含量.结果2、6、μg/L的睾酮均促进细胞表达血栓调节蛋白(2.89±0.96 vs 1.77±0.13,3.08±0.77 vs 1.77±0.13,2.72±0.45 vs 1.77±0.13),其中以6μg/L的睾酮作用大,高浓度的睾酮对血栓调节蛋白的表达没有作用,不同浓度的睾酮对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分泌均没有作用.结论睾酮促进细胞血栓调节蛋白表达增加,可增强细胞的抗凝能力.

  • 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和血栓调节蛋白及P选择素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永久;刘坤;王清峰;胡新建;王淑玲;纪珍华;毕仕强

    藻酸双酯钠(PSS)是具有类肝素生理活性的海洋性药物,本研究将通过研究PSS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PSS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 阵发性心房颤动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延广;陈福坤;邓龙;李娟;李瑞生;林琨;时向民;单兆亮;王玉堂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PAF组(P组),每组6只.P组开胸暴露心脏,进行RAP;S组仅行手术,不进行快速心房起搏.3h后获取心脏组织、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2组兔左、右心房、外周静脉血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左、右心房组织的丙二醛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左、右心房内皮vWF表达情况.结果 P组外周血TM、vWF水平较S组明显升高[(125.36±26.66)μg/L vs(90.09±5.87) μg/L,P<0.05;(1332.96±252.53)ng/L vs (899.38±39.56) ng/L,P<0.05],且左心房血TM、vWF水平较右心房、外周血更高(P<0.0l).P组心房内皮vWF含量明显较S组增多,P组左心房内皮vWF含量增多较右心房更为显著.P组左心房丙二醛较S组左心房明显增高[(8.40±0.47)nmol/ml vs(5.43±0.71)nmol/ml,P=0.00],且P组左心房丙二醛高于右心房(P<0.05).心房组织丙二醛水平与TM、vWF水平明显相关(r=0.68,P=0.01;r=0.47,P=0.04).结论 PAF可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且以左心房更为显著;组织氧化应激在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章岳峰;周伟鹤;黄宪平;赵琦峰

    目的:探讨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关系。方法106例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50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人体学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蛋白尿无症状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3.36±1.27)μg/L比(13.96±1.33)μg/L升高,伴微量蛋白尿的无症状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17.36±7.48)μg/L进一步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蛋白尿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病程、糖尿病史、高血压以及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血脂水平、血尿酸和体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性别、血脂水平、尿酸等指标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年龄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蛋白尿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无症状阶段即可出现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升高,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提示早期监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冠心病的进展。

  • 砷剂和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异常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晓晖;宋善俊;胡豫;周华蓉;乔振华;杨林花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患者凝血异常的作用,探讨APL患者出血形成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PL细胞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组织因子(TF)mRNA的转录;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期间血浆的相关凝血参数及细胞促凝活性(PCA)的改变,临床监测APL患者出血症状变化.结果 APL患者在ATRA治疗期间血浆及APL细胞表面TM表达均显著上调,从治疗前血浆含量(5.07±0.53) μg/L,渐进上升到治疗后第5天(21.86±5.32) μg/L,达完全缓解(CR)后接近正常水平;而TM抗原由治疗前的(14.31±1.60)ng /107到治疗后20天上升至(21.61±6.82)ng /107细胞;血浆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和D-二聚体(D-D),在As2O3或ATRA治疗APL患者期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同时发现APL细胞TFmRNA异常表达增高,用ATRA或As2O3治疗APL患者期间均具有下调TF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在ATRA或As2O3治疗期间,TF抗原由治疗前的(14.81±6.23)ng/L,均呈显著下降,治疗20天后均未能检测到TF的表达 (P<0.01),APL细胞的PCA亦呈显著下调,同时伴随临床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As2O3或ATRA均可显著下调TF mRNA及其表达,减低PCA从而迅速纠正APL患者严重的出血症状.

  • 普罗布考对高脂兔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

    作者:赵水平;洪绍彩;邓平

    普罗布考是一类作用独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高胆固醇饮食建立高脂兔模型,观察其对主动脉斑块形成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影响.

  • 心原性休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血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磊;王春;谷天祥;卢春茂;王子文

    目的 观察心原性休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6至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6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心原性休克,将患者分为无心原性休克组(51例)和心原性休克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于麻醉后即刻及术后4、8、16、24、48和72 h收集患者的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TM水平.结果 (1)无心原性休克组糖尿病比率高于心原性休克组[64.7% (33/51)比20.0% (3/15),P<0.01],而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率低于心原性休克组[41.2% (21/51)比100%(15/15),P<0.01].(2)无心原性休克组术后血清肌酐、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低于心原性休克组[分别为(88.5±36.7)μmol/L比(122.6 ± 71.1) μmol/L、1.3(0.2,2.7) μg/L比16.4(5.8,23.4) μg/L和(18.8±4.7) μg/L比(49.3±15.9) μg/L,P均<0.05].(3)无心原性休克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心原性休克组[11.5(9.0,18.0)h比20.0(8.5,82.5)h,P=0.02],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率低于心原性休克组[0比100% (15/15),P<0.01].(4)无心原性休克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的比率均低于心原性休克组[分别为5.9%(3/51)比80.0%(12/15)和19.6%(10/51)比93.3% (14/15),P均<0.01].(5)无心原性休克组麻醉后即刻及术后4、8、16、24、48和72 h的TM水平分别为3.30(2.68,7.44)、4.09(2.95,7.18)、4.35(2.68,8.22)、3.50(2.95,8.00)、3.41(2.60,5.97)、3.30(2.65,5.42)和3.94(2.82,5.60) μg/L,心原性休克组麻醉后即刻及术后4、8、16、24、48和72 h的TM水平分别为2.44(1.97,2.67)、2.21(1.93,2.83)、2.64(2.29,2.67)、2.84(2.26,2.94)、3.35(2.43,4.05)、2.76(2.73,2.97)和3.81(2.96,5.96) μg/L.无心原性休克组和心原性休克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T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心原性休克组术后4和8h的TM水平均高于心原性休克组(P均<0.05),两组之间的TM水平在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无心原性休克患者比较,心原性休克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清TM高峰出现迟,恢复慢.

  • 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内皮素-1影响的研究

    作者:姜晓芬;金烈烈;王明山;胡明伦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观察,旨在了解体外循环(CPB)对全身血管内皮的急性损伤/活化,以及内皮素在该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治术患者,房缺修补术6例,室缺修补术6例.采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维库溴胺和芬太尼诱导,麻醉维持以吸入异氟醚和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胺、芬太尼、安定及氯胺酮等.CPB中非搏动灌注,灌注流量为2.0~2.6L/(min*m2),鼻咽温32~33℃.于麻醉后CPB前、CPB30min、停CPB、停CPB后1h、24h、72h、6个时点采集静脉血,动态观察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内皮素-1在该过程中的变化. 结果 TM、vWF在CPB30min时己显著升高,至停CPB时升至高点(6.3±2.1)ng/ml和(242.9±84.0)%(p<0.01),而后有下降趋势,但至停CPB后72h仍未恢复到CPB前水平(p<0.05或p<0.01).ET-1在整个过程中先下降后上升,停CPB后1h(72.6±16.9) ng/L与72h(99.8±44.5)n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B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活化.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病理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王春生;王坤正;武永刚;杨佩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动物的血管病理改变.方法 分别选用4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两组.A组:马血清+甲基强的松龙;B组:生理盐水+甲基强的松龙.动物分别于用药前,应用生理盐水或马血清后1 d及应用用激素后第3、7、21 d测定血浆内皮素(ET)、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栓调节蛋白(TM).两组动物分别于首次注射血清或生理盐水后1周,首次应用激素后第1、3、5、7周分批处死取双侧股骨头,常规HE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组较B组有更强的血管变化;A组动物ICAM-1和TM在应用激素后3周时开始回复,而ET未见回复;两组动物的VEGF表达都表现为降低后逐渐回复的过程.结论 应用激素后,实验动物的股骨头普遍存在血管病理改变,于早期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巍巍;唐海燕

    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变化,探讨TM与PCOS发生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PCOS患者80例为研究组,其中胰岛素抵抗(IR)组43例和非IR组37例,正常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M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SG)、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放射免疫法检测内分泌激素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非IR组、IR组T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IR组和IR组TG、ApoB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伴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TM水平增高,可能与其发生血管病变有关.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HCY和PTM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作者:郭玉芬;高向玲;杨文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的病因至今不甚明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失调)是HDCP发病的关键环节.同型半胱胺酸(homocysteine,HCY)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标志性氨基酸,HCY对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凝血和促凝血等作用[1],HDCP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位于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在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疾病中,TM便脱落于血中,可引起血浆TM(plasma thrombomodulin,PTM)的浓度上升,因此PTM常被认为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之一[3,4].HDCP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微循环的紊乱[5].为了探讨HCY和PTM与HDCP的关系,以及HCY与PTM的相关性,我们对HDCP患者进行了血浆HCY和PTM水平检测及分析.

  • 遗传性易栓症与流产

    作者:马水清;白春梅;盖铭英

    遗传性易栓症一词,初是由Egeberg于1965年报道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陷症时提出的.目前,其含义已扩大到所有遗传性或获得性抗凝血因子或纤溶活性缺陷而导致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习惯性流产是生育期妇女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生率为1%~2%.约5%生育期妇女发生2次以上流产.近年研究[1]表明,反复性流产除与抗磷脂综合征有关外,与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导致的易栓症密切相关,如抗凝蛋白C、抗凝蛋白S、抗凝血酶Ⅲ缺陷,特别是与新近发现凝血因子V Leiden变异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密切相关[2].抗凝蛋白C于内皮细胞表面在血栓调节蛋白和凝血酶作用下变成活化蛋白C,活化蛋白C在抗凝蛋白S辅助作用下,于血小板磷脂表面降解活化因子V和活化因子Ⅷ,抗凝血酶Ⅲ则抑制活化因子X和活化因子Ⅱ,使凝血酶及纤维蛋白生成减少,下调其凝血反应.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及胎盘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的表达

    作者:朱锦明;李蕾;李敏;何苗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和胎盘组织中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为早发型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为晚发型组,选择同期健康孕妇并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对照组(孕周28~33周+6)23例和晚发型对照组(孕周≥34周)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浆中TM的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TM蛋白的表达,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TM mRNA的表达.结果(1)早发型组孕妇血浆TM水平为(90.8 ± 6.9)μg/L,晚发型组为(87.5 ± 7.0)μg/L,早发型对照组为(37.7±2.3)μg/L,晚发型对照组为(37.7±2.5)μg/L.早发型组孕妇血浆TM水平分别高于其他3组,但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与早发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高于晚发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M蛋白主要定位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早发型组胎盘组织中TM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7%,14/30)显著低于晚发型组(90%,27/30)、早发型对照组(91%,21/23)及晚发型对照组(93%,28/3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与晚发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对照组与晚发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组胎盘组织中TM mRNA的表达水平为0.14±0.06,晚发型组为0.89±0.23,早发型对照组为0.88±0.22,晚发型对照组为0.93±0.19,早发型组胎盘组织中TM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与晚发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对照组与晚发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胎盘组织中TM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进展有关;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晚发型有所不同.

  • 血栓调节蛋白在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的变化

    作者:王凤鸣;王大为;杨世伟;李军;秦玉明;赵乃(王争);曹黎明

    不同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简称肺高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即血管收缩、血管重塑及原位血栓形成.血栓调节蛋白(TM)是机体中重要的抗凝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功能及维持血液的流动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2]肺高压时血浆TM水平降低,提示TM可能在肺高压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 血液学指标对复发脑梗死的诊疗价值

    作者:李淑娟;王艳丽;刘东涛;孙奉辉;胡文立

    目的 探讨血液学指标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 方法 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首发性脑梗死组(FIS)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RIS)91例.记录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同时于发病72 h内测定d-二聚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等9项血液学指标. 结果 ①RI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9±9)岁,FIS组患者为(56±10)岁;RI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83.5%)明显高于FIS组(71.6%).②与FIS组患者相比,RIS组患者血液学指标紊乱严重,9项中有6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蛋白S在RIS和FIS组分别为(23±7)μg/ml 、(25±6)μg/ml,P=0.002;蛋白C在RIS和FIS组分别为(4.5±1.5)μg/ml 、(4.9±1.7)μg/ml, P=0.05,显示蛋白S和蛋白C在RIS组降低.RIS组TM增高[(30±13)μg/L、(26±7)μg/L,P=0.01];RIS组t-PA较FIS组增多[(7.6±3.0)μg/L、(6.7±2.6)μg/L,P=0.025].RI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23±10)μmol/L]较FIS组[(17±6)μmol/L]升高,P<0.01.RIS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阳性的比例比FIS组高(18.7%、5.5%,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50;95%CI:1.53~6.53)、高龄OR=1.025;95%CI:1.00~1.05)、蛋白C降低(OR=0.692;95%CI:0.54~0.8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74;95%CI:1.03~1.12)以及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OR=3.426;95%CI:1.19~9.84)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液学指标失衡可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定期检测血液学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复发.

  • 血栓调节蛋白-33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武岭;唐慧;侯晓艳;孟强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发病和血栓调节蛋白(TM)启动子区-33G/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09年11月-201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30例云南昆明的脑梗死患者,以及同期住院的对照组(抑郁、焦虑、眩晕及脑炎患者)120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人选对象的TM-33G/A基因多态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与TM-33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①130例脑梗死患者中,GG基因型有99例,GA基因型有30例,AA基因型有1例,G/A点突变率为23.8%(31/130);120例对照组中GG基因型106例,GA基因型13例,AA基因型1例,G/A点突变率为11.7%(14/12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除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空腹血糖升高与脑梗死相关外,TM-33G/A多态性也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75,95%CI:1.049~4.511,P=0.037).结论 TM启动子区-33G/A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 急性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

    作者:宋立成;韩志海;程浩;奂剑波;陈丽娜;孟激光;陈旭昕;解立新

    目的 观察急性吸入大量烟雾后大鼠局部及全身凝血功能,尤其是天然抗凝途径的变化情况.方法 建立控温烟雾吸入肺损伤平台,以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于烟雾干预后1、6、24、48h收集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检测指标包括:肺损伤评分,BALF中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Ⅱ(FⅡ)、凝血因子Ⅴ(FⅤ)、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c)含量,全身凝血指标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促凝途径中的FⅡ、FⅤ、FⅧ、Ca2+,天然抗凝途径中的TM含量、蛋白C活性、ATⅢ活性等.结果 BALF中FⅡ于烟雾吸入后逐渐降低,6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ATⅢ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AT-c逐渐升高,6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2).BALF中TM在烟雾吸入后1h明显降低(P<0.001),1h后逐渐开始恢复,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周血中天然抗凝途径中的ATⅢ活性于1h内明显降低(P=0.007);蛋白C活性于烟雾吸入后1h内明显下降(P=0.032),6h降至低;可溶性TM含量于烟雾吸入后缓慢升高,6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此后持续升高;促凝途径中的FⅤ水平于烟雾吸入后持续降低;FⅧ活性于烟雾吸入后6h明显降低(P=0.049);循环中Ca2+于烟雾吸入后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3),此后逐渐恢复正常;凝血酶原FⅡ烟雾吸入前后无明显差异;全身凝血检测中,PT、INR烟雾吸入前后无明显差异,APTT于烟雾吸入1h明显升高(P=0.004),此后逐渐恢复;FIB于烟雾吸入后逐渐升高,24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此后逐渐降至正常.结论 重度烟雾吸入导致肺损伤时,肺部局部表现为促凝为主的凝血功能紊乱,虽然临床总体凝血检测未见明显变化,但存在以促凝途径和抗凝途径主要因子均迅速且显著消耗的凝血功能异常.此外,BALF中TM的变化可用于评估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446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