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超声诊断乙状结肠扭转伴肠梗阻1例
患者:男,62岁。晚饭后突发腹痛二小时就诊。超声扫查腹部所见:上腹部可见大量气体反射,左侧腹部分肠管内径46m m,内容物呈双向流动。下腹部偏左侧见范围为35*30m m的包块,内呈不均质回声,探头对此处加压时,患者感觉剧痛,并见其蠕动,肠壁探及少许短条样血流信号。下腹部及肠间见液性暗区,深13m m。超声提示:1.左下腹部包块(不除外肠扭转)。2.腹腔局部肠管扩张。3.腹腔积液。当晚手术证实乙状结肠扭转伴肠梗阻。
-
15例乙状结肠扭转X线诊断分析
目的 了解乙状结肠扭转时X线征象及X线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0~2010年1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就其立卧位腹平片及钡灌肠检查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立卧位腹平片确诊9例,通过钡灌肠确诊5例,开腹探查确诊1例.结论X线腹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是乙状结肠扭转诊断的重要手段及首选检查方法.
-
带蒂大网膜移植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附26例报告)
我院1987~1997年利用带蒂大网膜移植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结肠外伤破裂穿孔、右半结肠肿瘤穿孔、乙状结肠扭转坏死,预防腹内脏器穿孔修补术后再破裂或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共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乙状结肠扭转并气腹误诊1例分析
1 病历简介男,53岁.因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4天而入院.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上腹疼痛,半小时后扩散至全腹,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拟"胆囊炎”,抗炎治疗无效后,转送我院.无外伤史.查体:T 37.3 ℃,P 76次/min,R 20次/min,BP 98/60 mm Hg(13/8 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以左侧腹部为甚,无反跳痛;满腹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消失,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穿抽出大量气体及稀薄脓液约1 ml.腹透:两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膈面抬高,提示胃肠道穿孔.血WBC:11.0×109/L,N 0.90,淋巴细胞0.10.诊断为胃穿孔、急性腹膜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开腹时有大量高压气体喷出;腹腔内少量的稀薄脓液及散在脓苔;乙状结肠高度胀气且扭转180°,复位乙状结肠后,切开结肠,逸出大量气体;在尽量排出肠腔中的气体后,双层荷包缝合切口,于膀胱直肠凹置入腹腔引流管.手术历时2.5小时.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但于第4天再次上腹胀痛.查体:上腹膨隆,皮下有捻发音,胸腹部皮肤有较多的青紫斑.加大氨苄青霉素剂量,并给予引流液细菌培养.术后第5天症状仍不见好转.胸腹部平片示:双膈下游离气体,颈胸腹壁皮下气肿;左侧胸膜炎,腹膜炎.故改用头孢噻肟钠,于术后第7天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1天治愈出院.
-
乙状结肠扭转的急诊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1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均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其中行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均行术中灌洗)16例,行Hartmann术3例,行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固定术2例.结果:21例患者均治愈,并发切口感染1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的急诊手术原则是首先挽救病人生命,其次是根治,术中选择合理术式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乙状结肠扭转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亚急性起病40例,急性起病10例.28例有腹痛、腹胀、便秘三联征.40例通过X线检查而确诊.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4例.手术治疗46例,一期切除吻合22例,Hartmann手术10例,侧腹膜固定7例,乙状结肠系膜成形7例,治愈45例.结论 腹痛、腹胀、便秘病史三联征是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为首选检查,治疗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
乙状结肠扭转的原因与诊治分析
乙状结肠扭转是肠梗阻常见病因之一,乙状结肠是结肠扭转常见发生部位.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男性,本院对近10年来收治18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总结如下.
-
结直肠手术6例阑尾残端置管造瘘体会
我院从1986年-2007年3月对6例结直肠(或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后行阑尾残端置管造瘘(以下简称造瘘术)以预防吻合口瘘,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45岁~65岁,其中50岁~60岁4例.所患疾病:乙状结肠扭转(肠切除吻合术)1例,直肠癌5例(肿瘤距肛门缘6cm左右,行Dixon术).
-
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比较几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共31例,治愈29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理想术式,应用中可根据病情恰当选择.
-
乙状结肠扭转162例手术治疗体会
乙状结肠扭转是急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肠梗阻患者的10%[1].我院自1997年至今,共收治162例,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05例占64.8%,其他手术治疗57例占35.2%.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乙状结肠扭转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乙状结肠扭转是指乙状结肠以其系膜为轴发生扭转,造成结肠梗阻,是绞窄性结肠梗阻中多见的一种[1],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检查方法首选腹部X线片,然而腹部X线片仅能明确有无肠梗阻或典型病例,对于梗阻病因、早期及不典型病例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及三维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越来越多用于消化道病变的诊断,因此对乙状结肠扭转的具体部位、程度及并发症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现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如下。
-
三合一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1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三合一手术方法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对16例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乙状结肠扭转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16例病人采用本手术方法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三合一手术方法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安全有效手段.
-
结肠气囊肿症合并乙状结肠扭转1例报告
结肠气囊肿(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又称囊样肠积气、结肠气囊肿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其特点为在结肠的黏膜下或浆膜下出现多发的含气性囊肿,大多发生在横结肠脾曲以下结肠,以乙状结肠多见,可多发[1].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病人男性,67岁.因“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13-08-04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史.
-
14例乙状结肠扭转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观察
[背景]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乙状结肠扭转(SV)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证实的14例S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SV的MSCT特征.14例中手术复位治疗12例,2例外科手术中发现扭转的结肠缺血、坏死,进一步给行坏死肠段切除及腹壁造瘘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MSCT检查结果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肠扩张、积气及气-液平面表现,扩张的乙状结肠肠壁菲薄,无法判断肠壁强化程度;均有鸟嘴征表现,5例有漩涡征表现,其中4例伴有少量腹腔或盆腔积液,外科手术证实为血性积液.[讨论]SV在MSCT检查中主要表现为结肠严重扩张、积气,乌嘴征及漩涡征,亦表现为气-液平面或腹腔、盆腔积液.MSCT检查对SV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
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及治疗(附57例分析)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7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28例明确诊断,19例系钡灌肠检查显示“鸟嘴征”而作出诊断,7例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得诊断,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病;4例误诊或漏诊.非手术疗法7例,6例成功,5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乙状结肠单纯复位15例,乙状结肠复位后固定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10例行一期坏死肠袢切除结肠造口、二期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治愈51例,死亡4例,复发2例.结论:老年腹痛、腹胀和便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为首选检查.对于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对于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宜慎用.
-
注水结肠镜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注水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与传统的注气结肠镜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检查时的腹痛程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注水结肠镜在下消化道止血、乙状结肠扭转的治疗、肠道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等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
妊娠伴急性乙状结肠扭转合并急性重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患者女,22岁,因突发腹痛、腹胀伴呕吐1 d入院.患者妊娠32周,起病前进食稀饭、四季豆和腌鱼,突发下腹阵发性绞痛,并感腹胀,随即呕吐胃内容物,急送当地妇幼保健院.体检:宫口开二指.12 h后胎心停止,腹痛,呕吐加剧,即转我院.入院体检:血压为0,皮肤湿冷、紫绀,心律150次/min,律齐,腹部高度隆起,全腹压痛明显,双下肢浮肿(+),B超示肠腔扩张,大量积气,死胎.疑诊肠扭转,急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乙状结肠扭转,但血运情况尚可,探查小肠未发现异常,遂行乙状结肠复位术、剖宫产术及腹腔引流.
-
电子结肠镜下乙状结肠扭转复位一例
患者男,44岁,因反复腹痛2个月余,加重伴腹胀、呕吐10 d入院.查体:体型消瘦,痛苦面容,腹胀,全腹均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提示左半结肠内可见散在的梯状液平及积气;右中下腹可见马蹄状肠积气.诊断为乙状结肠扭转,予抗感染、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急诊电子结肠镜(Olympus CF-Q240 Ⅰ)检查、行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术中见乙状结肠距肛门40 cm处肠腔呈螺旋线状狭窄及闭锁、肠黏膜充血水肿.反复注气、吸气松动扭转部肠管,同时反复用镜头向前轻轻推挤闭锁的肠腔并钩拉.当镜头挤进闭锁部上端扩张的肠腔时有大量粪水溢出,同时患者立感腹部胀痛缓解.继续循腔进镜约30 cm后反其螺旋旋转镜身180度并拉直.检查完退镜过程中未再见肠腔狭窄.术后观察3 d,患者无腹痛、腹胀及呕吐,正常饮食.大便每天1~2次,治愈出院.
-
乙状结肠扭转结肠镜转复术8例
我科1995年3月起,对8例乙状结肠扭转引起的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结肠镜转复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多层螺旋CT对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乙状结肠扭转在急腹症中并不少见,以往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腹部平片和钡剂灌肠,近年来CT在本病上的应用日渐增多,但多为个案报道[1-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资料,探讨MSCT对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