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192例
西医的黄疸型肝炎常有病毒感染,饮酒,药物等因素导致,多见于中医的黄疸病,症见身目发黄,小便色黄,伴腹胀、纳差、乏力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黄疸型肝炎患者192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
伤寒杂病论》黄疸病因病机证治再识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其在黄疸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生死预后等诸方面,皆有极为详尽的阐述,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今浅析之,以飨同道.
-
中医黄疸病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中医黄疸病文献数据库是实现中医肝病证治标准化、数据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黄疸病文献数据库建立的背景及意义,从文献数据来源、中医黄疸病叙词表的建立、文献资料采集与分析等方面来阐述中医黄疸病数据库的构建,对该数据库包涵的内容、功能进行简介,并从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质量、维护、培养人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说明中医黄疸病数据库建设存在的不足,以期继承与发展中医黄疸病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中医黄疸病辨证论治水平。
-
张仲景对黄疸病的证治探述与临证发微
张仲景对黄疸病的诊治确立了辨证论治体系.文章从临床实际出发,探本穷源,对张仲景辨治黄疸经验作了系统论述:辨分类,循名责实;阐病因,责之于湿;明病位,脾胃中焦;述病机,瘀而不通;论治则,通利立法;师圣法,病证结合.
-
探析八法在《金匮要略》黄疸病中的运用
黄疸病名早出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但《内经》只阐述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并未记载处方用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张仲景针对不同证型的黄疸提出多种具体治法方药,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之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中医八法,故从八法角度切入,结合黄疸病具体病因病机探析《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治法及方药,对深入学习体会中医经典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黄疸病的临床变治体会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为黄疸.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亦属此类.临床所见,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或寒湿阻遏,阳黄予清利湿热,阴黄予以温化寒湿,此为治疗大法.然而用常法而症不减者有之,久治残黄不退者亦有之.故笔者近20年来用常法治而不应者,则取变法疗之即取效.今附以验案介绍如下.
-
金宇安主任治疗黄疸病经验总结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金师认为黄疸病因复杂,因于内者,饮食不节(不洁),肥甘厚味,嗜酒浓茶,七情所伤.因于外者,自然环境的影响,季节气候的变异,六淫侵袭,均可导致湿热发黄,火劫发黄,燥热发黄,寒湿发黄以及虚黄等.
-
黄疸病方剂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黄疸,古称"黄瘅".是一种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疾患.我们查阅了共146部中医古籍,从中收集了治疗黄疸方剂615张.建立了"历代黄疸(疫病)方剂数据库",并统计分析如下.
-
重症胆汁淤积型肝炎中医辨证需注意什么
答:重症胆汁淤积型肝炎(又称淤胆型肝炎,下同)属中医黄疸病范畴,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者较常见,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根据TBil值(正常值≤17.1μmol/L)的高低,临床分为轻度(TBil≤85.5μmol/L)、中度(TBil≤171.0μmol/L,重度TBil>171.0μmol/L)三种类型.轻度及中度淤胆型肝炎有自愈倾向,重度者病程常超过1个月,黄疸深,易演变,治疗难度较大.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与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on jaundice, MOJ)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复习311例PTBD治疗MOJ的住院病史,统计并发症种类与病例数,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 PTBD治疗MOJ 311例,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65例(53.1%),其中胆道感染46例(14.8%),引流管移位38例(12.2%),引流管堵塞31例(10%),瘘口渗漏20例(6.4%),瘘口皮肤感染18例(5.8%),胆道出血6例(1.9%), 胆汁性腹膜炎2例(0.6%),胆汁引流过多2例(0.6%),肝脓肿1例(0.3%),气胸1例(0.3%).结论 PTBD治疗MOJ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严格掌握PTBD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时处理引流管相关问题,可减少和控制严重PTBD并发症的发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接收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病患者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我院蓝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的意义。结果:7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中61.84%患儿1次治愈,28.95%患儿2次治愈,6.58%患儿3次治愈,28.95%患儿4次治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7.89%黄疸消退后在4.0~7.6小时有轻微黄疸反弹,在2天后消退。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对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左位胆囊一例
病人,女,52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呕吐10余年,加重3 d入院.无寒热及黄疸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周围有明显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肝脾无肿大,腹无移动性浊音,其它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
双胆囊管变异并异位开口一例
病人,女,53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伴寒颤发热1年.无黄疸病史.查体:体温36.8℃,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腹软,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
-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的技术探讨
本研究使用普通超声探头对68例阻塞性黄疸病人行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BD),对其引导穿刺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PTBD的成功率.
-
Mirizzi综合征(附16例报告)
Mirri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我们于1980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该病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2例.年龄35~70岁.病史3~20年.均有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及不同程度的黄疸病史.入院时有黄疸12例.术前B超检查证实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及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其中2例有胆总管扩张,4例胆囊萎缩.CT检查10例,显示肝胆管扩张、胆囊左侧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囊腔,腔内有结石阴影,胆囊壁明显增厚.PTC,ERCP检查8例,发现肝总管右侧缘弧形受压,肝内胆管及肝总管不同程度扩张5例.Csendes 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1].
-
婴儿结节性硬化症一例
患儿,女,150d,因"反复惊厥2月余,伴呕吐3d"入院.患儿生后2个月开始发病,病前无诱因.抽搐发作时头与躯干前屈,双臂上举,呈拥抱状.每月发作数十次,无发热.出生史正常,无窒息及黄疸病史.母亲孕期正常,否认遗传病史.查体:T37.2℃,R 32次/min,HR 134次/min,体质量8kg.全身见多处大小不等皮肤色素脱失斑(16处),见图1(封三).
-
探讨《金匮要略方论》对黄疸的论治
黄疸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就曾有散在论述,而在《金匮要略方论·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则著专篇论述,明确指出治黄大法是“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同时其他治法如活血化瘀、通下祛邪等治法在方药中也均有涉及,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黄疸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胆囊胃内瘘一例报告
患者,男,50岁.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15天,伴寒战、高热,无黄疸,于2000年8月1日住院.5年前有黄疸病史,经治疗好转.查体:右上腹及剑突下轻压痛,Murphy征(+).血象:WBC 18.3×109/L,Hb 140g/L.GGT 444U/L,AKP 9.10μmol* s-1/L,TBil 8.94μmol/L,DBil 4.50μmol/L.尿常规:Bil() UBG(+).B超:胆囊7.0cm×3.0cm,壁毛糙.肝外胆管直径3.5cm,下端可见结石影.择期手术.术中见胆囊颈部与胃前壁小弯侧致密粘连,切开胆囊底部,见少量泥沙样结石,胆囊颈与胃前壁形成内瘘,瘘口直径0.8cm,剪断内瘘,修补胃瘘口,逆行切除胆囊.探查胆总管直径约4.0 cm,末端堵塞,取出大量泥沙样结石及数块黑结石,直径0.5~3.0cm.造影无结石残留并置T管引流,术后2周拔管,痊愈出院.
-
先天性胆囊缺如误诊为胆囊多发结石一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1d,于2005年5月12日入院.患者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无黄疸病史;外院多次B超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充满型胆囊结石.患者上述症状多次复发,每于劳累、进食脂肪类食物后诱发.入院行肝胆B超检查,肝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胆囊轮廓不清,相当于胆囊位置见一直径3.9cm的强回声光带,后方伴声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正常.超声诊断:①胆囊结石(充满型);②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
鸡骨草的鉴别及采收加工
鸡骨草又称“广东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常见于我国华南地区,具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鸡骨草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鸡骨草煲汤作食疗。两广民间用鸡骨草来治疗黄疸病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岭南采药录》《、岭南草药志》、《广东中药》II、《南宁市药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等书中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