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浮粗叶木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宿连政

    用微山县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罗浮粗叶木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用罗浮粗叶木治疗1月,检测用药前后各时点血清中的DHBV DNA及转氨酶、肝组织病理等.罗浮粗叶木大剂量用药2周、1月能使血清DHBV DNA载量水平降低(P<0.05),停药后DHBV DNA载量水平同升,但不明显.血清转氢酶检查及肝脏常规规HE染色病理检查未发现罗浮粗叶木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损害.罗浮粗叶木有一定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及近期抑制病毒的效果.

  • 黄萱益肝散抗鸭乙型肝炎病毒及保护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邱杰文;黄彩华;程红球;林佩纯;张赤志;李华成

    目的 研究黄萱益肝散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抗病毒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感染DHBV的武汉麻鸭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后给予拉米夫定和黄萱益肝散治疗14 d,分别在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14天及停药后第3天采血,检测DHBV-DNA拷贝量和ALT/AST变化情况.结果黄萱益肝散大剂量组在给药第14天,小剂量组在给药第14天,中剂量组在给药第7,14天DHBV-DNA拷贝量对比给药前均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黄萱益肝散中、小剂量组在用药后第14天、停药后第3天ALT/AST较同时相的模型组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黄萱益肝散具有抑制DHBV复制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 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及表达

    作者:胡权;张正茂;张小勇;张振华;雷延昌;周敦金;黄建国;杨东亮

    目的 构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性克隆,通过体外细胞转染获得单一来源、基因序列清楚的体内实验的感染毒种.方法 以湖北麻鸭DHBV分离株(DQ276978)为模板,用PCR法从该DHBV全基因组克隆质粒(pMD-DHBV)和DHBV阳性血清中获取3部分基因片段,总长4.4 kb,克隆至载体PCR2.1的SacⅠ和NotⅠ酶切位点,构建含1.5倍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酶切鉴定其插入方向.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ectineTM 2000导入鸡肝癌细胞系(LMH)细胞中转染表达,收集纯化后的转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体内实验感染的标准毒种.结果 PCR鉴定、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获得正向插入的1.5倍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重组质粒PCR2.1-DHBV1.5.Southern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质粒在LMH细胞内存在各种病毒复制中间体;通过电镜观察,转染细胞上清液中存在DHBV完整病毒颗粒.结论 经体外重组,构建出携带1.5倍加长DHBV基因组片段的重组质粒PCR2.1-DHBV1.5,并可在鸡肝癌细胞LMH中介导高水平病毒复制,从而获得含可自我复制病毒颗粒的转染细胞上清液作为动物体内感染接种物.

  • 广西南宁地区麻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作者:张士军;李勇文;陈兆霓;黄春喜;黄仁彬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并在形态结构、基因序列、病毒复制及致病机制等方面均较为相似[1].DHBV感染率有明显的种属及地区差异.为了解广西南宁地区成年麻鸭DHBV自然携带情况,探讨广西麻鸭作为HBV动物模型的可能性,采用PCR法对广西南宁地区成年麻鸭自然感染DHBV情况进行检测.

  • 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骆欢欢

    目的: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肝郁脾虚病证动物模型.方法:50只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4组:病毒组、模型组雏鸭通过腹腔注射DHBV-DNA强阳性血清使其感染病毒.后模型组、限制组用柔软细绳条束缚雏鸭双翅及双下肢、置于空地强行放牧、隔日喂食等方法建立肝郁脾虚模型.空白组及病毒组攻毒后正常饲养.观察4组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啄癣率、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肝细胞均见有轻度变性,模型组、病毒组更甚.模型组、限制组发生啄癖的雏鸭教、进食时间、强行下水时间均明显较空白组、病毒组多或短,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病毒组、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较空白组、限制组为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限制组、病毒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病毒组、模型组、限制组均较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表现可以部分通过雏鸭模型模拟,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病证动物模型.

  • 茅莓提取物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柳勤译;陈晓武;杨小乔;许鸣

    目的:观察茅莓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法筛选3日龄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阳性麻鸭5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茅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前、用药第7、14、21天及停药后第3、7天,取各组麻鸭静脉血,作鸭血清DNA斑点杂交,计算鸭血清DHBV-DNA密度,后一次取血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内实验显示,盐水对照组动物血清DHBV-DNA水平与用药前比较未见变化(P>0.05),拉米夫定组血清DHBV-DNA于用药第14天和第21天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与盐水对照组用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清DHBV-DNA比较明显降低(P<0.05和0.01).与盐水对照组比较,茅莓提取物各剂量组21 d疗程各时点血清DHBV-DNA未见变化(P>0.05).肝脏病理检查示各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茅莓提取物抗HBV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原形发挥作用,该原形在麻鸭体内经过代谢后,失去抗HBV的作用.

  • 急性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清除机理研究

    作者:唐霓;黄爱龙;齐珍元;郭树华;张定凤

    目的:进一步阐明嗜肝病毒自然感染过程中病毒清除机理.方法:7只2~3月龄成年重庆麻鸭静脉接种10~20 ml DHBV阳性血清(5 ×108~1×109 genome),接种后每周采血检测外周血中DHBV DNA、DHBsAg和特异抗体的产生;感染后第10、35天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于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实验;第5、3 0、60天取肝组织标本进行DHBV DNA Southern杂交、DHBsAg免疫组化及肝组织病理检测.结果:DHBV感染成年鸭在1~2 w潜伏期后出现急性、一过性感染,感染高峰期肝内存在多拷贝的DHBV所有复制中间体形式,包括cccDNA.进一步分析显示病毒血症的消失是在快速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反应和高滴度特异抗体产生之后;与此同时,整个急性感染期间,肝细胞并无明显的损害.结论:非细胞直接损伤机制在嗜肝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不同日龄雏鸭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施伟;张亚琦;宋伟;葛兴枫;卢丹丹;汪纪楠;王晓金;张寅生;张喜全;顾红梅;杨玲;徐宏江

    目的 探讨雏鸭的日龄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自然感染率、人工感染率、感染后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以及病毒载量的影响.并应用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评价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将不同日龄雏鸭分为4组(4日龄,7日龄,10日龄,20日龄)并采集血浆,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鸭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计算自然感染率.选用未经自然感染的雏鸭人工接种鸭乙型肝炎病毒并检测阳性率.监测各组雏鸭体内的鸭乙肝病毒DNA拷贝数随感染天数的变化.使用人工感染的7日龄雏鸭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结果 雏鸭的日龄对自然感染率无显著影响,但对人工感染率影响较大.4日龄,7日龄,10日龄组雏鸭人工感染鸭乙肝病毒7d后,血浆中病毒载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至42d仍可维持相对稳定水平.而20日龄组雏鸭的感染成功率降低,且血浆中病毒载量也低于其余各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恩替卡韦可剂量依赖性降低雏鸭血浆病毒DNA含量(P<0.01).停药3d后,病毒载量有反弹,但病毒载量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停药7d后,病毒载量明显反弹.结论 幼龄雏鸭可用于建立鸭乙肝动物模型,而超过20日龄则感染成功率和病毒载量均降低,因此不适用于抗病毒研究.恩替卡韦可降低模型动物体内病毒载量,但停药后会出现反弹.

  • 六月青乙醇提取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士军;陈兆霓;林兴;黄春喜;黄仁彬

    六月青系爵床科(Acanthaceae)肖鸡笼属植物肖鸡笼(顶花马兰)Taraphochlamys offinis(Ciff)Bremekhu的干燥地上部分[1],为广西民间草药.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其能活血、凉血、舒肝泻湿、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黄疸等[1].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六月青乙醇提取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六月青用于乙型肝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白背叶根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舒;吕志平;蔡红兵;张晓刚;刘强;谭焱

    目的:观察白背叶根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筛选D-HBV阳性3日龄广州麻鸭4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白背叶根高、中、低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用药第7、14、21天及停药第7天,取各组麻鸭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治疗前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后,血清病毒水平迅速降低,但停药后存在反跳现象.白背叶根高、中剂量组分别于治疗第14、21天其血清病毒含量明显下降,低剂量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抑制病毒作用.停药后,白背叶根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仍表现出一定的病毒抑制作用.白背叶根高剂量组对肝脏炎症的改善作用较拉米夫定组明显.结论:白背叶根有抑制体内D-HBV复制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剂量及用药时间相关;其治疗作用较拉米夫定弱,但作用维持时间长,且用药较为安全.

  • 嗜肝DNA病毒的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作者:王治一;周红

    本文对近年有关嗜肝DNA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鸭乙型肝炎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的研究进展,新发现的与乙型肝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的细胞膜分子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的水解机制。

  • 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DNA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作者:蒋定锋;闫梁;贲海静;赵艳丰;秦智强;瞿涤

    为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DHBcAg)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原性,分析DHBcAg 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首先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Cor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疏水性分析,分别构建DHBcAg全基因(E-DHBc263)及去除疏水性序列的DHBcAg片段(E-DHBc180)的真核表达质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可在COS7细胞内表达.进一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DHBc263和p-DHBc180,仅p-DHBc180可表达蛋白,纯化后作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包被抗原,用于DHBcAb的检测.分别用E-DHBc263和E-DHBc180免疫小鼠,采用间接ELISA检测DHBcAb.结果显示,E-DHBc180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DHBcAb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效价可达1∶ 100~1∶ 400.结果提示,E-DHBc180可作为DHBcAg DNA疫苗,在DHBV感染鸭模型中评价其效果.

  • 补肾冲剂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婉凤;王灵台;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室应用补肾为主,清化为辅的治疗原则,自拟补肾冲剂(由巴戟天、肉苁蓉、桑寄生、枸杞子、虎杖、丹参等10余味中药组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抑制HBV复制有一定效果.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mRNA的测定及应用

    作者:龙健儿;黄莉娜;秦智强;王文逸;陈敏婕;瞿涤

    目的研究鸭IFN-γ(DuIFN-γ)在感染及控制病毒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基于β-actm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β-actin的部分cDNA为看家基因,然后构建DuIFN-γ靶片段的竞争性内参照,建立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结果建立了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并检测了在PHA刺激下鸭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 mRNA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HA刺激24~36 h,DuIFN-γmRNA转录量高.以此方法对用DHBVpreS DNA或与IFN-γ DNA共免疫DHBV感染鸭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FN-γ表达质粒作为DNA免疫佐剂,可以增强宿主IFN-γ的应答.结论IFN-γ表达质粒为DNA疫苗的有效佐剂.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为研究鸭IFN-γ在DHBV感染及清除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 七个鸭种携带鸭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作者:翟涤;闻玉梅;林飞卿;朱祖民;夏来法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DHBV感染的鸭可作为研究HBV致病机理的动物模型.自Mason[1]与周翊钟[2]发现DHBV以来,研究者们已对DHBV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6].国外学者们相继报道在该地饲养多年的北京鸭中仍可检出DHBV,感染率为1~10%[1,7,8].在美国其它鸭种亦可感染DHBV,其感染率均低于北京鸭[9],而我国江苏省启东县的鸭群DHBV感染率可高达50%[9,10].

  •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研究现状

    作者:陈智

    目前,将嗜肝DNA病毒科分为两个属:正嗜肝DNA病毒属(人乙型肝炎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禽嗜肝DNA病毒属(鸭乙型肝炎病毒).以人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例,其基因组DNA是双链松弛环状分子(relaxed circular DNA, rcDN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2.0)×109,相当于3 200 bp.

  • 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

    作者:胡权;杨东亮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通过对DHBV感染鸭模型的实验,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病毒生命周期中各种病毒基因的作用.因此,DHBV感染鸭模型是研究HBV合适的动物模型.文中就近年来利用该模型所开展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青蒿琥酯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青;刘小朋;施水兰;陈少华;陈紫榕

    目的 用原代鸭肝细胞的培养模型,研究青蒿琥酯(ART)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取雏鸭原代肝细胞(500 000个/ml)于37℃、5%CO2培养24h存活后,除对照组外,给药组每48h换药1次,连续加药6d,收集细胞并测定DHBV DNA的含量.结果 ①在肝细胞毒性实验中,ART对鸭肝细胞无毒性,各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在95%以上.②15、30、60μg/ml ART对DHBV 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ART对D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 青蒿琥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作者:林青;付美丽;刘小朋;施水兰;陈少华;林福海;郑中富;雷军;陈紫榕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作用.方法 将DHBV 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青蒿琥酯大、中、小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用药第7、14、21、28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治疗前后取肝脏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后,血清DHBV DNA水平迅速降低,停药后立即反跳.青蒿琥酯大剂量组第21、28天DHBV DNA抑制率与拉米夫定组相似,停药后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一定的病毒抑制作用.病理改变各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剂量青蒿琥酯对DHBV DNA的抑制率与拉米夫定相似,维持时间长,安全,但其抗HBV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权;杨东亮

    HBV和DHBV均为嗜肝DNA病毒,它们都有相似的基因组和病毒结构特征,以及通过RNA逆转录复制的特性.DHBV感染鸭模型是研究HBV基因突变、细胞表面病毒受体、病毒清除机制以及筛选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合适的动物模型.文章就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87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