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幽门螺杆菌GroE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作者:李波清;张玉梅;李娜;吴玉龙;耿丽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roEL,为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疫苗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幽门螺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GroEL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通过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GroEL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构建pcDNA3.0-GroEL重组质粒;采用PCR、酶切对重组质粒pcDNA3.0-GroEL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出幽门螺杆菌GroEL基因片段约1 640 bp; pcDNA3.0-GroEL重组质粒经Xho Ⅰ和EcoR Ⅰ双酶切,产生1个与GroEL基因PCR产物大小一致的小片段和1个不同于pcDNA3.0-GroEL重组质粒的大片段,表明GroEL基因已成功插入pcDNA3.0质粒中.结论 成功构建幽门螺杆菌GroE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roEL.

  • HBV携带产妇的婴儿乙肝基因疫苗免疫后母乳喂养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马力;赵桂珍;曲以琴;梁争伦;吴小音;钟熙

    用国产转基因细胞(CHO)及重组酵母(YRV)生产的乙肝基因疫苗免疫HBV携带产妇的新生儿83例.以自愿为原则,婴儿分为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两组,定期采血检测HBV感染状况,追踪24个月.结果36例母乳喂养及47例非母乳喂养婴儿HBV感染率分别为8.33%(3/36)、6.38%(3/47)、P>0.05.其中母亲单独HBsAg阳性者,两种喂养方式的婴儿均未发现HBV感染.母亲HBsAg及HBeAg阳性者,母乳与非母乳喂养婴儿HBV感染率分别为17.65%、14.29%,P>0.05.婴儿乙肝基因疫苗初免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采血检测抗-H-Bs,母乳喂养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明显高于非母乳喂养组.

  • 柯萨奇病毒B3VP1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rAd/VP22-L-VP1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李剑;刘贵霞;米立国;蓝佳明;张永红;金玉怀

    背景:VP22 是单纯疱疹病毒1 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UL49 基因编码的碱性蛋白质,具有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能够把与之融合的蛋白或与之结合的DNA 等大分子跨膜送递到邻近细胞,在基因靶向预防中表现出优势.目的:构建表达单纯疱疹病毒1 型VP22 与柯萨奇病毒B3 主要中和抗原VP1 融合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观察外源基因在HEK293 细胞中的良好表达.方法:PCR法扩增目的基因HSV-1 VP22 和CVB3 VP1,经Linker 连接,将VP22-L-VP1 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构建重组穿梭质粒AdTrack-CMV/VP22-L-VP1.再将此载体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 在大肠杆菌BJ5183 中进行同源重组,生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VP22-L-VP1,脂质体介导pAd/VP22-L-VP1 转染HEK293 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Ad/VP22-L-VP1.HEK293 细胞上进行病毒扩增和滴定并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VP22-L-VP1 经过第4 轮扩增,其滴度达到6.77×107 pfu/mL,体外感染293 细胞可见VP22 和VP1 融合蛋白的表达.说明实验成功构建并包装重组腺病毒rAd/VP22-L-VP1.

  •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

    作者:高晓佩;管晓燕;白国辉;刘建国

    背景:1990年Wolff 等发现将RNA和DNA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蛋白表达,这揭示DNA可以直接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免疫,基因疗法和DNA疫苗应运而生.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展, DNA 疫苗迅速显示出了几个显著特点(包括低成本、生产制造的简单便捷、及稳定性),使其成为未来解决全球卫生问题的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目的:从来自细菌 DNA 的先天免疫信号、DNA 疫苗直接转染组织细胞、交叉激活和交叉呈递机制、DNA疫苗直接转染APCs及细胞凋亡机制5个方面综述DNA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作者通过电子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为止PubMed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与 DNA 疫苗有关的文献.英文检索词"DNA vaccine、gene vaccine、DNA plasmid、cross-presentation、transfection、apoptosis",中文检索词"基因疫苗、DNA疫苗、DNA质粒、交叉呈递、细胞凋亡、细胞转染",总计得到中英文文献105篇,47篇文献符合标准.结果与结论:在DNA疫苗发展的20多年里,研究人员发现人类DNA疫苗与传统蛋白疫苗相比,只能获得有限的抗体表达水平.在DNA疫苗作用机制中DNA转染组织细胞或者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交叉激活及交叉呈递DNA编码的抗原,同时DNA激活先天的免疫应答、诱导细胞凋亡,基于这些理论的研究为将来改善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作者:

    自1977年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及Zur Hausen[1]提出HPV与宫颈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假设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20年的研究[2~4],已经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直接病因.宫颈癌亦因而成为目前唯一一种病因明确的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恶性肿瘤.HPV有多种基因型(也称亚型),已有120多个亚型被确定,约40种涉及生殖道感染.不同亚型对宫颈上皮的致病力不同,已认定其中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主要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为高危型.6、11、42、43、44等亚型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为低危型[5].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高危型型特异性基因疫苗的研制是宫颈癌的治疗方向.但由于HPV感染亚型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别,针对HPV16和18亚型的疫苗只能保护71%的患者.世界癌症组织的多中心研究提示,包含7种常见亚型的疫苗可以保护世界上87%的患者[6].因此,对HPV亚型尤其是高危亚型进行分型研究,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 共刺激分子B7-1与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郑兰艳;杨涛;于笑难;滕秀丽;牟玲;罗恩杰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1(CD80)对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双启动子共表达B7-1基因和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B7-S,酶切鉴定后直接肌注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对照组pcDNA 3.1+空质粒接种组、pcDNA 3.1-S接种组.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结果:pcDNA 3.1-B7-S接种组鼠在抗体的产生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上均较pcDNA 3.1-S接种组明显增高.结论:接种B7-1基因和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共表达质粒优于注射单目的抗原基因表达质粒,为探索增强基因疫苗的免疫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 从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谈科学技术"双刃剑"

    作者:夏汝山;王琳;王刚;刘玉峰

    基因疫苗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系统合成目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安全性高和诱导全面免疫应答的能力,在肿瘤和病毒性疚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基因疫苗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提高其疗效、减轻其副作用成为疫苗研制的重要方向.

  • 双重表达乙肝病毒前S2抗原的重组质粒的疫苗效应

    作者:周陶友;赵连三;陈敏;陈守春;刘丽;唐红

    目的:乙肝病毒(HBV)的前S2抗原具有比S抗原更强的免疫原性,可以更有效地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文中构建含有前S2抗原编码基因的3种重组质粒,观察接种后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BV的S2-S和S1-S2-S基因;同时串联拼接产生S2-S-S2片段.继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S2S、pcDNA3.1/S1S2S和pcDNA3.1/S2SS2.后者意在表达S抗原的同时,双重表达前S2抗原.然后将上述3种质粒分别以100 μg肌肉接种BALB/c小鼠,于2、4周后各加强1次.初次接种后3、5、8和12周,分别采血检测小鼠的前S2抗体和抗-HBs.结果:初次接种后3周,S2SS2组小鼠血清的前S2抗体检出率为12.5%,低于S1S2S组(25%)和S2S组(37.5%);但5周时则达到87.5%,并持续到12周,优于S1S2S组和S2S组;并且S2SS2组的前S2抗体滴度达到1: 2 000,高于S2S组(1: 500)和S1S2S组(1: 50).不过,S2SS2组同期的抗-HBs检出率和抗-HBs滴度则低于S1S2S组和S2S组.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S2S-S2以串联拼接方式双重表达前S2抗原,能够诱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前S2抗体,但其诱生抗HBs的能力却明显降低,这是在设计改造基因疫苗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 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研究

    作者:刘朝霞;田泽维;董文其;王萍

    目的:研究含HBV多CTL表位的杂合HBc基因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以HBV多CTL表位取代MIR区基因的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ep)并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ELISA、流式细胞术、LDH释放法等分别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CD4+/CD8+T细胞比例变化及特异性CTLs活性等免疫应答指标.结果:颗粒性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ep免疫BALB/c小鼠诱导明显抗体应答,末次免疫后2周,特异性抗preS2抗体阳性率达100%(12/12),高效价1∶1 000,同时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FN-γ能力增强和刺激CTLs活化,其杀伤活性达16 IU30,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诱导明显回忆反应.结论: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疫苗pHBcMep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迅速诱导高活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回忆反应.

  • MAGE-1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活性的研究

    作者:太京华;谭宪秋;谭岩;时阳;刘力华;方艳秋;段秀梅;姜艳芳

    目的:制备MAGE-1基因疫苗,观察该疫苗诱导小鼠脾脏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基因疫苗pcMAGE-1;转染HEK293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AG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cMAGE-1免疫3次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7日收集血清及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抗MAGE-1多抗的产生,MTT法检测小鼠CTL杀伤活性.结果:构建的pcMAGE-1转染HEK293细胞,RT-PCR表明在mRNA水平有MAGE-1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46 kD,与预期一致.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MAGE-1抗体的产生增加,与SMMC-7721结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对SMMC-7721的杀伤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MAGE-1基因疫苗,该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 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方耀敏;陈玉丙

    目的:构建肿瘤抗原MAGE-3基因疫苗,观察其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构建带有目的基因MAGE-3基因和报告基因FGFP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MAGE3,酶切鉴定后经脂质体法转染LA795后,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FP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LA795中MAGE-3mRNA表达.将重组质粒pEGFP-MAGE3肌肉注射接种C57BL/6J小鼠,间隔10天,共3次,末次免疫7天后利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脾淋巴细胞CIL杀伤活性、ELISA法脾细胞培养上清IL-2、IFN-γ浓度.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pEGFP-MAGE3质粒.转染LA795后,经荧光显微镜及RT-PCR分别检测到MAGE-3和EGFP的表达.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对B16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地构建了MAGE-3基因疫苗,该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为进一步应用该基因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癌胚抗原基因重组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熊伟;段秀梅;方艳秋;刘力华;许淑芳;姜艳芳;谭岩

    目的:探讨含癌胚抗原(CEA)部分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pIRES-CEAⅢ用于CEA阳性肿瘤免疫治疗可能性.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CEA信号肽和Ⅲ区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CEAⅢ,肌注免疫BALB/c小鼠,再分别应用野生型小鼠肝癌细胞H22及CEA cDNA全序列转染的H22细胞进行小鼠皮下接种,观察基因重组疫苗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CEA阳性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pIRES-CEAⅢ真核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CEA阳性肿瘤的生长速度趋缓,瘤块较小,与对照组小鼠(免疫空载体质粒和接种野生型H22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pIRES-CEAⅢ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对H22-CEA(+)细胞的杀伤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但对H22细胞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pIRES-CEAⅢ作为基因疫苗可以抑制CEA阳性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诱导小鼠CTL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 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方艳秋;魏海峰;李丹;米旭光;芦小单;李首庆;刘磊;谭岩

    目的::观察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pcDNA-triCEA625-667免疫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并对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BALB/c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载体组( pcDNA3.0)、单倍体疫苗实验组( pcDNA-CEA625-667)、串联体疫苗实验组( pcDNA-triCEA625-667),肌肉注射法免疫动物,每隔10 d免疫1次,共免疫4次,记录免疫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情况以及检测血清ALT、肌酐水平。以疫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 LDH 释放法检测其对CEA阳性的小鼠肝癌细胞株( H22-CEA+)、胃癌细胞株( MFC-CEA+)、结肠癌细胞株( CT26-CEA+)以及CEA阴性小鼠肝癌细胞株( H22-CEA-)的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两种疫苗对 CEA 阳性的肝癌、胃癌及结肠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与PcDNA3.0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CEA阴性肿瘤细胞(H22-CEA-)则几乎无影响。迷你串联体基因疫苗pcDNA-triCEA625-667对肝癌细胞H22-CEA+及胃癌细胞MFC-CEA+的杀伤活性强于单倍体基因疫苗pcDNA-CEA625-667( P<0.05)。疫苗免疫对小鼠的存活状态、体重变化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影响。结论:CEA迷你基因疫苗安全有效,能够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且三倍体串联体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单倍体疫苗。

  • CEA迷你基因串联体疫苗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观察

    作者:方艳秋;魏海峰;李丹;米旭光;刘磊;李首庆;谭岩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含有 CEA625-667基因单倍体疫苗 pcDNA-CEA625-667及三串联体的 DNA 疫苗 pcDNA-triCEA625-667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的改变。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单倍体疫苗pcDNA-CEA625-667及三串联体DNA疫苗pcDNA-triCEA625-667免疫小鼠,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记录皮下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以及疫苗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两种疫苗均能明显抑制 CEA 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以及生长速度( P<0.01),其中, pcDNA-triCEA625-667疫苗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pcDNA-CEA625-667疫苗组( P<0.01),而二者均不能抑制CEA阴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pcDNA-CEA625-667疫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8.50±6.73)d,与生理盐水对照组(39.00±6.64)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cDNA-triCEA625-667疫苗组生存时间(48.50±6.73)d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cDNA-CEA625-667疫苗组(P<0.01)。两组疫苗均不能延长CEA阴性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无论是单倍体还是三串联体的DNA疫苗,均能够明显抑制CEA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P<0.01)及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P<0.01),而对CEA阴性荷瘤小鼠则无治疗作用。

  • CEA迷你肽表位基因疫苗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作者:魏海峰;谭岩;李丹;刘磊;米旭光;李首庆;方艳秋

    目的:利用含有CEA625-667基因的单倍体疫苗pcDNA-CEA625-667及三串联体的DNA疫苗pcDNA-triCEA625-667免疫小鼠后,观察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采用4~6周纯系BALB/c小鼠,肌肉注射法分pc-DNA3.0、pcDNA-CEA625-667、pcDNA-triCEA625-667三组免疫小鼠,对其激发的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的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3 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杂交及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CEA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脾细胞体外诱导IFN-γ、IL-4、GM-CSF的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与天然小鼠相比,其脾细胞在体外与短肽共孵育之后,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出现更明显的细胞增殖;免疫了CEA迷你基因串联体肿瘤疫苗的小鼠血清中可以产生低滴度的抗体,提示HTL的活化;免疫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DNA3.0,pcDNA-CEA625-667,pcDNA-tri-CEA625-667各组IL-4的含量均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迷你基因三倍体疫苗所引发的增殖效应以及释放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高于迷你基因一倍体,说明我们所采用将目的基因多倍串联的抗原改造的方式起到了增强免疫效应的作用.结论:CEA迷你肽表位基因单倍体及三倍体疫苗均不能显著改变动物体内CD4/CD8比值,但均能诱导HTL活化,使被免疫机体T细胞趋向于Th1效应且三倍体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于单倍体疫苗.

  • HER-2/neu胞外区基因疫苗的免疫避孕作用

    作者:倪晶;倪翼;张瑞华;熊思东

    目的:研究HER-2/neu胞外区基因疫苗在免疫避孕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人HER-2/neu胞外区的重组质粒pcDNA3-hECD,以该质粒转染真核细胞C2C12或注射小鼠股四头肌,检测其在体内外表达情况;以该质粒基因免疫雌性BALB/C小鼠,部分小鼠于第12周以重组蛋白hECDu加强免疫,以ELISA方法检测抗HER-2/neu抗体应答,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并观察其诱导免疫避孕的情况.结果:C2C12转染上清及小鼠股四头肌注射局部均可检测到hECD蛋白的表达.小鼠经基因免疫后可产生较高水平抗体应答,抗体水平至少维持28周,同时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细胞免疫应答(pcDNA3-hECD与对照组SI值分别为9.55和1.25);基因免疫后小鼠平均产仔数(3.8±2.9,对照组为9.7±1.6)明显降低,以蛋白加强免疫后产生特异性回忆反应,平均产仔数进一步降低(2.0±1.7).而且,免疫小鼠产后4天子宫及卵巢与正常产后鼠相比均无明显区别.结论:基于HER-2/neu胞外区的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可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并产生一定免疫避孕效果,并且这种避孕作用经特异性蛋白加强免疫可进一步得以提高.

  • 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小鼠建立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

    作者:郝志波;郭晨云;蘧艳峰;袁静明

    目的:用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EAMG).方法:将人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N 端的主要免疫区(AChRα211)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穿梭载体pcDNA3.0中,构建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大量提纯质粒pcDNA-AChRα211后肌肉注射C57BL/6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AChRα211的IgG(AChRAb), 并用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构建了含正确目的基因阅读框的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 ELISA分析表明该基因疫苗免疫的C57BL/6小鼠血清中含有AChRAb, 且免疫三个月后在小鼠的肌肉、肝、脾、肾中仍可检测到目的基因AChRα211的存在.结论: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作为基因疫苗能够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 预防性应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重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作者:钱庆文;汪恕萍;董义光

    目的:探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诱导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小鼠产生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等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将质粒注射入小鼠胫前肌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治疗组(T组)和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预防组(P组).应用斑点杂交技术,动态检测外周血、胸腺细胞和脾细胞bcl-2 mRNA表达.结果:①当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的小鼠在发病前注射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后,糖尿病的缓解率在第2周为70%,第3、4周稳定在60%,显著性高于D组和T组;预防有效者胰岛素的水平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②P组内,有效小鼠胸腺、脾脏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2 mRNA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高于D组和T组;但是无效者则显著性低于C组.结论:预防性应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可重建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小鼠胸腺、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的免疫平衡,而为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陈创夫;余兴龙;李作生;涂长春;殷震

    目的:探讨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发生规律,为猪瘟基因疫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FACS、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对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脾脏及外周血中CD+4和CD+8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特异的抗猪瘟病毒血清IgG抗体水平等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ConA和LPS均有明显的反应性.CD+4和CD+8细胞数量在免疫后20天开始反应,32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鼠血清特异性猪瘟病毒血清抗体IgG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

  • 单纯疱疹病毒I型糖蛋白B基因疫苗的初步免疫学研究

    作者:孟祥俊;苏云;贺冰;吴雅臻

    目的 利用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B免疫小鼠,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Ⅰ)gB基因作为基因疫苗的可能性.方法 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B免疫小鼠,通过中和试验、ELISA方法检测pgB接种小鼠的免疫效果,并对免疫的小鼠进行病毒攻击.结果 实验小鼠产生了对HSV-1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滴度:ELISA法1∶273,中和试验法:1∶49),实验组中和效价显著高于载体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对病毒的攻击并有免疫保护作用,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证明pgB真核表达质粒,具有DNA疫苗作用,可在小鼠体内诱发保护性免疫反应,pgB有可能作为基因疫苗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预防和治疗,为进一步构建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联合疫苗并终用于单疱病毒角膜炎奠定了理论基础.

259 条记录 4/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