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92 大豆异黄酮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刘兆平;严卫星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雌激素,主要包括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及少量黄豆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能会在某些敏感的生命期内引起潜在的毒性作用.本文着重从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大豆异黄酮的致癌性、生殖内分泌毒性、与其它物质联合暴露的毒性及其它毒性作用(如免疫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等)进行简要概述,以便对大豆异黄酮的健康效应有一较全面的了解.

  •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其防治疾病作用

    作者:李燕

    大豆异黄酮对多种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抗氧化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防癌及防治心血管病、肾脏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等疾病的作用.

  •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张玉梅

    近年来,大豆异黄酮降血脂、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关其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以及生物利用的情况国内目前尚无研究.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状况及影响因素.

  • 090 大豆异黄酮防治妇女雌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朱俊东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17β-雌二醇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而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绝经后妇女热潮红、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等发病率升高,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豆异黄酮防治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090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寒强;王枫

    大豆异黄酮是豆科植物的重要成分(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尤其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及前列腺癌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肿瘤发生率与居民豆制品摄入量呈负相关.

  • 大豆异黄酮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慧;王枫

    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双重作用.近年来随着其生物学作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大豆异黄酮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关系的研究成为许多体内体外实验关注的焦点,且结果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本文从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等方面对大豆异黄酮的抑癌和促癌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肿瘤
  • 浸润婚姻的水

    作者:宋莺

    每天早晨,当我还在香甜的睡梦中时,老公总会倒一杯白开水,端到我床前,把我叫醒,叫我喝水,说是洗肠排毒。每天早上,他都要赶在匆忙上班前,用豆浆机给我打好豆浆,看着我喝完,他才去上班,他说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性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抗氧化、防衰老,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每天早上,老公不管再忙,都要叫我喝一杯白开水和鲜豆浆,二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有时我嫌他啰嗦,怪他吵醒了我的美梦,让我把喝水和豆浆当成任务来完成。

  • 基于酸碱指示剂测试豆浆脲酶活性方法研究

    作者:戴璇;汪霞丽;陈雄;张建辉

    众所周知,豆浆凭借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和易被人体吸收等优点,已成了人们钟爱的饮品。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且其中的大豆异黄酮能改善血脂、防治乳腺癌,被称为天然的癌症预防剂。豆浆虽极富营养,但基于未煮熟的豆浆具有毒性这一点上,众多学者对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了广泛研究。

  •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作者:李开莹;黄远英;柴金珍;殷光玲

    近年来,国内外在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前列腺增生、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研究报道显示,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说明其在国内功能性营养食品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大豆异黄酮和玉米赤酶烯酮对乳腺癌细胞株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余增丽;张立实;吴德生;刘福云

    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染的各类化学物质能够模拟或干扰人和动物内分泌功能,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环境雌激素是其中的一大类.外源性的天然或合成的雌激素一旦摄入体内,在达到一定浓度时,都能够与靶细胞上的ER结合,模拟E2或拮抗E2的生理作用,改变靶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1-3].

  • 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乳鼠睾丸组织Insl3、Mvh、Wt1、α-SM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宋杰;谢雪健;申雨燕;曲绍娟;单靖焱;曾香;印德娇;李云

    目的 采用睾丸体外培养模型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乳鼠睾丸组织Insl3、Mvh、Wt1和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影响是否由雌激素受体途径介导.方法 经适应性体外培养的乳鼠睾丸组织,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料木黄酮(Gen)组、Gen+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 182,780(Gen+ ICI)组、大豆苷元(Dai)组和Dai+ ICI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受试物处理并培养72 h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测定蛋白Insl3、Mvh、Wt1和α-SM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vh和α-SMA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Gen组及Gen+ ICI组部分睾丸出现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显示,Insl3 mRNA表达在Dai组减少(P<0.05),在Dai+ ICI组和Gen+ ICI组增加(P<0.05).Mvh mRNA在Dai组、Gen组和Gen+ ICI组表达下降(P<0.05).Dai+ ICI组与Dai组相比Insl3和Mvh mRNA表达均升高(P<0.05).Wt1和α-SMA mRNA各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vh蛋白表达量仅在Gen组增加(P<0.05),而α-SMA蛋白各处理组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4种蛋白均有一定影响,其中Dai可能通过ER介导的途径影响Insl3的表达,进而影响间质细胞的功能.

  • 大豆异黄酮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迟晓星;张涛;李百祥;崔洪斌

    妇女更年期症状主要是由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目前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严重问题.大豆异黄酮可以补充体内雌激素不足,改善更年期症状.雌性去势大鼠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切除双侧卵巢,导致卵巢功能丧失

  • 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作者:崔洪斌;迟晓星;李百祥;刘颖;那晓琳

    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是一类植物雌激素,主要有金雀异黄素(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和大豆苷原(daidzein)2种,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故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s)结合,从而表现出2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1].至于表现为何种活性主要取决于其局部浓度、内源性雌激素含量以及组织器官的ERs水平[2].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豆异黄酮在发挥这些有益作用的同时,其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是否会对雄性生殖系统产生副作用呢?本实验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 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莹;田蜜;贺红;杜金玲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综合相关文献系统评价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和Google学术数据库,全面搜集关于大豆异黄酮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所有文献,制定纳入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Cochrane手册推荐使用的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129篇文献,终纳入34篇文献,试验组病例数2 133例,对照组病例数1 7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大豆异黄酮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数为1 090,应用安慰剂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数为1 017,合并的OR值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P=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分类中绝经后出血、乳房触痛、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不适的统计学检验结果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反应的统计学检验结果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摄人大豆异黄酮时间6个月为界限对各不良反应做亚组分析,各亚组分析中,只有摄入时间大于6个月时胃肠道反应的统计学检验结果P <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豆异黄酮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增加绝经后出血、乳房触痛、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心脏不适的不良反应,仅在摄入时间超过6个月时存在一定的胃肠道反应.

  • 2-07 类黄酮预防顺铂致大鼠肾毒性的研究

    作者:仲来福;陈新志;卢永科;南海波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B)、银杏叶黄酮(GB)、葡多酚(GP)、大豆异黄酮(SI)4种类黄酮经口给药(ig)对抗肿瘤药顺铂(CDDP)所致的肾损害效应.方法给大鼠1次腹腔内注射(ip)CDDP 5 ng/kg,给予动物CDDP前1 h,ig剂量为120~480 mg/kg类黄酮SB、GB、GP及SI.检测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肾皮质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r).每组动物5只(♂).结果处理后第5天,对照组大鼠BUN为(294±48)mg/L,单ipCDDP组BUN为(1235±1186)mg/L,SB、GB、GP和SZ预处理组大鼠BUN分别为(413±353)、(402±183)、(851±753)和(723±483)mg/L,明显低于单ip CDDP组(P<0.05)或0.01).对照组与单ip CDDP组MDA分别为(61.7±10.7)和(94.9±11.4)nmol/g湿重(P<0.01),类黄酮预处理各组MDA均明显低于单ip CDDP组(P<0.05或0.01).对照组与单ipCDDP组GSH-Px分别为(71.5±16.9)和(52.8±8.4)μmol@min-1@g-1蛋白(P<0.01),类黄酮预处理各组,GSH-Px不同程度地高于单ipCDDP组.结论 4种类黄酮明显预防顺铂所致肾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性有关.各类黄酮该效应的剂量依赖关系有待研究.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抑制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爱青;任国峰;汤凌;姜伟伟;黄忆明

    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水平及对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前列腺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60mg/(kg·d)、中剂量120mg/(kg·d)及高剂量240mg/(kg·d)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前列腺的湿重、前列腺指数、肝系数及前列腺组织中NO、NOS、酸性磷酸酶(AC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乳酸脱氢酶(LDH)等几种指标的水平.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各组肝系数、尿素氮、谷丙转氨酶无显著性差异.与处理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NO、NOS、iNOS、cNO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ACP、PAP、LDH显著降低(均为P<0.05).中剂量组效果为明显.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提高前列腺组织中NO、NOS的水平.

  • 染料木黄酮对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与c-jun的关系

    作者:张月红;金宏;许志勤;南文考;王先远;薛长勇;高兰兴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乳鼠盖骨成骨细胞,Ⅱ代细胞用于实验.MTY和3H-TdR测定成骨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c-jun表达.结果 成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5、10-6和10-7mol/L)染料木黄酮或10-9mol/L和10-10mol/L雌激素培养48h和72h后,MTT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48h和72h后对照组、染料木黄酮组和雌激素组MTF值分别为0.19、0.15;0.39、0.45、0.46;0.29、0.32、0.37和0.35、0.38;0.50、0.49.3H-TdR掺入量均显著增加,对照组、染料木黄酮组和雌激素组3H-TdR掺入量分别为68.47;101、844、512和1108.8、1204.2.c-jun表达各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染料木黄酮不是通过促进c-jun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那晓琳;刘秀梅;陈文华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模拟妇女绝经的去卵巢大鼠体重增加的抑制作用及其降低体内食物利用率的作用.方法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去卵巢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EC)和3个大豆异黄酮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用自行配制的含有己烯雌酚和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喂养16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摄食情况,并计算食物利用率.结果高剂量大豆异黄酮(187.4mg/kg bw·d)和己烯雌酚可显著抑制大鼠去卵巢后的体重增加;剂量降低,抑制作用减弱.与Sham组和Ovx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大鼠摄食量显著降低,但3个剂量组间没有差异且高于EC组.与OVX组相比,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食物利用率显著降低,但高于EC组.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的生长状态及脏体比值没有影响.结论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可通过降低体内食物利用率而显著抑制大鼠去卵巢后体重的增加.

  • 大豆异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作者:闫祥华;刘大星;何传民;顾景范;孙存普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在体外及体内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作用特点及其与α-生育酚的异同,采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制备血清LDL后,建立了Cu2+诱导LDL氧化修饰反应模型,体外向模型中直接加入SI和α-生育酚后,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和共轭双烯生成量的变化观察它们的作用.体内实验通过先补加SI于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再测定血中LDL对Cu2+诱导氧化的敏感性以反映SI的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无论在启动LDL氧化反应前还是反应后加入SI,均显著降低体系中TBARS和共轭双烯的生成,并呈现剂量相关关系;仅在启动LDL氧化反应前加入α-生育酚显示良好的抑制效果,当启动LDL氧化反应后加入α-生育酚则未表现任何防护作用.在大鼠喂饲实验中,高脂饲料导致动物LDL对氧化修饰的敏感性增加,补加SI对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见,在体外SI是与α-生育酚作用有所区别的一类天然抗氧化剂,它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显著抑制LDL的氧化修饰.

  • 哺乳期母鼠暴露大豆异黄酮对仔鼠卵巢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丽;张晓鹏;张文众;宋雁;王伟;崔文明;刘兆平;李宁;严卫星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新生儿期雌性大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至大豆异黄酮0、10、50、150、150和200mg/kg bw染毒剂量组中,在母鼠产后第5~10天通过给母鼠灌胃使新生儿期大鼠间接暴露大豆异黄酮,在产后第11天分离子代雌性大鼠的卵巢进行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测定卵巢中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异黄酮100、150和200mg/kg bw剂量组的卵巢/体重显著增加,卵泡发育加快;150mg/kg bw和200mg/kg bw剂量组卵巢ER及其mRNA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PR mRNA表达显著降低;但卵巢AR、PR蛋白及AR mRNA的表达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期暴露大豆异黄酮的雌性大鼠卵巢发育表现出明显的不良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涉及到雌激素敏感受体ER、PRmRNA的转录.

647 条记录 1/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