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痴呆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作者:庞建斌

    目的:探析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9)、舒适组(n=39).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方面,舒适组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 论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李福祥;王阳阳;王圆;陈菲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观察者的患者行局部麻醉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手术方式下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观察组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能高一些,精神状况更好一些,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麻醉在老年创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者术后的认知障碍,因此可以应用到相关的老年创伤患者的手术中.

  •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较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影响评价

    作者:迟同虎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较于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30例实行靶控静脉麻醉,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苏醒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各项以及苏醒指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相对于靶控静脉麻醉来说,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实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更佳,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析不同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牛家宝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6~8岁.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3组:A组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50~59,B组术中BIS维持40~49,C组术中BIS维持30~39,每组20例.3组患儿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1、3和7d采用MMES量表和MoCA量表进行评估,统计患儿的POCD发生率.结果3组术前1d及术后1、3和7d的MMSE、MoCA评分比较结果:不同时间点的MMSE、MoCA评分有差别(P<0.05),3组MMSE、MoCA评分有差别(P<0.05),3组MMSE、MoCA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术后1和3d,3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麻醉深度(BIS维持在50~59)可提高小儿全身麻醉术的认知,减轻脑损伤.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严康明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结果:在麻醉后6h、12h实验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后24h、72h,两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是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影响更加轻微.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晓玲

    目的:分析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52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26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3例(88.5%),高于对照组的16例(61.5%);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养血疏肝汤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学君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情景记忆特点

    作者:付晔;安敏飞;何金彩;敬攀;王晓笳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在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就诊并进行夜间8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90名OSAS患者(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各30例)以及30例对照组应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估情景记忆.结果:四组之间AVLT测试中即刻记忆、延时回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认回忆测试成绩无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的情景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延时回忆能力显著下降为特点,而再认回忆影响不明显,提示OSAS显著影响了患者记忆的编码及储存,而学习能力尚未损害.

  • 行为干预对早期阿尔采默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王雪艳;孙波;刘瑞华;张桂敏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轻度阿尔采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轻度AD患者分为行为干预组(30例)和非行为干预组(30例),行为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行为干预,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有目的的行为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行为活动是AD的保护性因素.

  • 医护康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翠玲;吴玉玲;陈顺丽

    [目的]探讨医护康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康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M oCA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康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8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烨

    目的: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8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无业为多,主要使用酒精、海洛因、苯丙胺、氯胺酮等.临床表现为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冲动行为等.结论:精神活性物质不恰当使用或反复滥用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戒断症状、依赖综合征和认知功能损害.经住院治疗总体疗效较好,但再次使用机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

  •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作者:许景强;陆曦

    通心络胶囊作为中药复方制剂,能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对血管、心肌、脑实质都有保护作用[1],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报道较少.本文收集我院2002年9月-2005年12月就诊的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冉华云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后的认知功能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在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其能够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

  • 血管性痴呆病因及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作者:邵亮;王庆周;马宝景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所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它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1].本文就近6年来收治的VD患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研究VD临病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对VD的认识,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 钙拮抗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附77例临床报告)

    作者:邢世荣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尼莫地平)38例、对照组39例,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钙拮抗剂(尼莫地平)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血流量,増加脑灌注,提高认知功能.

  • 优质护理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作者:王静

    目的 分析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其认知功能恢复以及感染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44例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20例护理方法为ICU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认知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5%、4.17%,组间感染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4.020,P<0.05).结论 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有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效果好.

  • 长期住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山水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收治,其中有37例长期住院患者,有17例短期住院患者.采用MCCB(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评估分析,长期住院患者的空间广度、连线测验、语言流畅性、三位数目持续操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其认知功能损伤就越严重.

  • 不同的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苏佳鉴;刘洁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并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MMSE和F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MMSE和FMA评分分别为(30.15±5.42)分和(55.12±5.3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产生的影响不同,采取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 强化认知干预在辅助提高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卫星;王莉

    目的 探讨强化认知干预在辅助提高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痴呆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合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采用强化认知干预,并随访3个月,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其认知功能情况,采取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评价患者生活能力情况,进而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Mo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BI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痴呆患者实施强化认知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谢兆敏

    目的 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脑梗死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借鉴价值.

6716 条记录 329/336 页 « 12...326327328329330331332...3353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