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东方疖的治疗观察
东方疖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流行于东半球热带干燥地区,如北非、苏丹、埃塞俄比亚、中东、巴基斯坦、印度西部等地区,中美及南美洲也有流行.传播媒介为白岭属,贮存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如沙士鼠[1].本所于1999年9月收治东方疖1例,并进行了成功的治疗.
-
青海省互助、泽库和祁连县啮齿类动物伯氏疏螺旋体调查
目的:调查确定青海省3县啮齿类标本中伯氏疏螺旋体带菌情况。方法从青海省互助、泽库和祁连县共采集啮齿类动物202只,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其伯氏疏螺旋体的带菌率。结果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啮齿类动物标本202份,阳性49份,伯氏疏螺旋体平均阳性率为24.26%。其中互助县标本共67份,阳性12份,阳性率为17.91%;泽库县标本共78份,阳性27份,阳性率为34.62%;祁连县标本共57只,阳性10份,阳性率为17.54%。3个县的啮齿类动物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5)。结论青海省互助、泽库和祁连县啮齿类动物中均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应进一步对当地的媒介和人群进行调查,从而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福建口岸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口岸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别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0年福建口岸捕获的鼠形动物进行汉坦病毒检测,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M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 2010年福建口岸共捕获鼠形动物839只,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58.52%;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阳性率5.84%,均为汉城型(SEO),阳性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阳性率分别为8.96%和3.09%.汉坦病毒检出呈较明显的冬春季高峰.用M基因片段(nt2001~2301)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将福建口岸SEOV分为S2和S3两个亚型.结论 S3亚型SEOV为福建口岸优势流行亚型.
-
宁夏西吉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花鼠寄生蚤的调查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栖息于山地沟壑悬崖缝隙,多与阿拉善黄鼠、达乌尔鼠兔、五趾跳鼠等啮齿类动物混居于同一生境,参与动物间鼠疫流行.在宁夏西吉县白城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花鼠数量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而显著增加.调查掌握该鼠寄生蚤种类、构成及其数量的变化,对制订鼠疫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为此,我们于2001-2004年对宁夏西吉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花鼠体蚤进行了调查.
-
家鼠型鼠疫监测指标
回顾鼠疫流行史,除少数因直接接触野生啮齿类动物导致外,几乎都与家鼠型鼠疫有关[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家鼠型鼠疫疫情在经历相当长的静息期之后呈复燃及扩大蔓延趋势,其病例数占目前鼠疫发病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是鼠疫防治工作的重点.
-
北京市海淀区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HV)的自然感染情况,为HFRS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夹夜法在海淀区捕鼠,捕获的啮齿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解剖取肺脏,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结果 在辖区内共捕获啮齿类动物2属3种22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该区HV自然感染率范围为4.60%~20.00%,平均6.22%.其中不同鼠种自然感染率褐家鼠为6.96%,小家鼠为6.06%,黑线姬鼠为0.结论 海淀区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主要存在以家鼠属为宿主的HV感染.
-
泽库县多禾茂地区鼠疫监测及疫情动态浅析
多禾茂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4400 m之间,气候具多风、湿润、高寒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植物生长期短,植被分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带和高原草甸草原带,适于喜马拉雅旱獭等啮齿类动物栖息.境内有7个自然村,人口7618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1883-1980年间发生人间鼠疫5起.1978年8月25日该地区首次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内检出鼠疫菌,判定为鼠疫疫区.
-
树鼩应用于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树鼩(tupaia,tree shrew)是低等的灵长类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具有体小、比较容易饲养、价廉及新陈代谢和大体解剖远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等优点,树鼩已广泛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神经、内分泌、泌尿、肿瘤等方面的研究.疾病动物模型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及防治提供了平台.本文对树鼩作为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作一概述.
-
肝脏干细胞研究进展与治疗前景
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尤其是终末期肝病,目前只有进行肝脏移植才能有效治疗.但是,由于肝脏来源的匮乏及肝移植费用昂贵,肝脏移植一直未能广泛应用.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肝脏干细胞的研究并试图以肝脏干细胞移植代替肝脏移植,以解决移植体来源的问题.通过对啮齿类动物以及人类肝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令人信服的证据,肝脏干细胞的存在成为国内外学者公认的事实,并且在肝脏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
啮齿类动物疼痛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缺乏准确、客观、统一的疼痛行为学评估标准是制约疼痛研究的重要瓶颈.疼痛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啮齿类,所以如何准确评估啮齿类动物的疼痛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新的疼痛评估方法.如何合理选择评估方法,增加实验的精确度和灵敏性,减少实验误差成为疼痛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自发痛、诱发痛和运动行为三大类评估方法的适用对象和优劣对啮齿类动物疼痛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拉沙热
拉沙热(Lassa Fever)是一种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出现在西非,病死率很高.1969年发现致病病毒为拉沙热病毒.
-
大肠癌预防中非甾体抗炎药的新靶点及新药物的研究
近些年的研究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在多种癌症尤其是大肠癌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大样本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应用NSAID,特别是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1].与这类发现相类似的临床研究也显示了以舒林酸为代表的NSAID药物在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中,有减少发病率和使癌前腺瘤退化的作用[2].大量的前期临床实验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和其他多种非阿司匹林的NSAID药物,在化学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癌症模型中有抑制肿瘤生成作用,也支持了以上临床观察研究的结论.
-
热量限制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自1935年McCay等[1]发现适度限食可以延长大鼠寿限(life span)以来,许多实验不断证实,啮齿类动物从幼年开始,每天限制正常摄食量的30%~50%,不但不引起营养不良,还可以比正常摄食组延长30%~50%的平均和高寿命;从成年或成年以上开始同样的限食,可以延长小鼠的高寿限10%~20%[2].同时发现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不仅能延缓衰老,维持许多年轻时的生理状态,并且延缓和预防一些与年龄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减少膳食中热量摄入而产生的这些现象被统称为热量限制延缓衰老作用.
-
应重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殊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线索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现HFRS,我国是HFRS流行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1].我国大陆除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道.本病在我国主要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类型,其中黑线姬鼠、黄颈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目前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鼠型疫区逐渐扩大,而且正在发生部分姬鼠型疫区向混合型疫区、混合型疫区向家鼠型疫区演变.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是胰岛β细胞功能的调节剂
近,一项研究提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能通过损伤线粒体功能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促进1型糖尿病的发展.该研究采用MIN6N8细胞、小鼠胰岛及3种活体啮齿类动物模型(注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SD大鼠、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饲养的SD大鼠、非肥胖糖尿病小鼠)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啮齿类动物也接受alagebrium干预.
-
全身麻醉药物导致发育大脑神经凋亡的可能机制
近年来临床及基础研究均提示,全身麻醉药物对于发育期大脑会产生短暂或长期的影响,称为麻醉诱导的神经发育毒性(AIDN)[1]。临床研究难以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只能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等手段间接获得神经系统损害的证据。初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妊娠大鼠接受亚浓度的氟烷会影响新生大鼠大脑神经突触的发生[2]。后来有报道:给出生7d后的大鼠注射氯胺酮,会引起广泛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并可能与成年后神经发育紊乱相关[3]。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麻醉与镇静药物对于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的幼崽均可引起广泛的神经细胞凋亡[4],如静脉麻醉药丙泊酚[57]、氯胺酮[8],吸入麻醉药尤其是异氟醚[9],均可引起发育期大脑的神经凋亡及成年后的认知功能损伤,且具有年龄、接触时间、剂量依赖和多种药物协同性[1012]。全身麻醉药物导致发育期中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现将其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
Micro-CT在骨科的应用和进展
1973年,Hounsfield等[1]首次报告CT的临床应用,开创了临床诊断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医学CT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已由第1代CT的cm数量级,进展为第5代高分辨CT的亚mm数量级(0.35mm),CT的空间分辨率已提高约两个数量级.空间分辨率达到10~1μm的医学CT称为显微CT(Micro-CT,μ-CT),达到肉眼分辨水平的CT称为宏观CT(Macro-CT).一般来说,人体1mm3体积相对于小型啮齿类动物约为50μm3.Micro-CT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00μm3,这一水平可以研究体积<1 nL的样本[2].
-
能使体外培养细胞长期存活的技术
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Rho激酶抑制剂(Y-27632)与纤维母细胞饲养细胞合用能够诱导许多组织的正常上皮细胞以及肿瘤上皮细胞在体外无限增值,而不需要转导外源性病毒或细胞基因.例如原始前列腺和乳腺细胞重编程为基底细胞样干细胞样表型并在基底膜中形成有序的前列腺球和乳腺球.相较于筛选稀少的干细胞样细胞,在所述的生长条件下能够在活检组织获取后的5 d~6 d内产生2×106个细胞,能够从冷冻组织少于4个活细胞培养起来.持续的细胞增殖依赖于纤维母细胞饲养细胞和Y-27632两者,进行有条件重组的细胞(CRCs)保持了正常的核型和非致瘤性.该技术也能够有效建立人和啮齿类动物肿瘤细胞的培养系.例如,从人前列腺癌建立的CRCs表现出第13号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在基底膜中的异常增殖以及在有严重合并免疫缺陷的老鼠中形成肿瘤.这种从少量活检样本和冷冻组织迅速产生许多肿瘤细胞的能力为基于细胞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测试化学敏感性)提供了很大机会并大大提高了生物银行的价值.另外,CRC方法能够对取自体内的上皮细胞进行遗传操作以及随后的自体体内评估.
-
器官移植耐受的诱导方法
移植耐受是器官移植后的理想状态,受者免疫系统仅对供者抗原保持特异性无反应,对感染、肿瘤等的免疫应答正常[1].器官移植耐受诱导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相关耐受、供者特异输注(donor-specific transfusion,DST)相关耐受、自发肝移植耐受、多器官移植免疫特惠等现象相继被发现,基于模仿的耐受诱导研究大量涌现,尤以含BMT方案、含DST方案为著[1].蓬勃兴起的耐受诱导研究很快发现,移植耐受在啮齿类动物某些种系组合可被很容易地诱导出,但这些方案具有毒性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风险大等缺点,而且同样方案在大动物和人类的效果差[2-3].因此,在2000年之后的第二阶段,机制研究转而成为主流,诱导方法的改进则主要是设法降低干预措施毒性,受瞩目的是共刺激阻滞,可显著降低含BMT方案所需辐照剂量.
-
PPARγ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两栖类、啮齿类动物及人类等PPAR均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研,这3种亚型在结构及功能上均有差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