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

    作者:秦小玄;朱朝敏

    致泻性大肠杆菌(DEC)是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它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以及近来发现的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杆菌(ESIES)[1].DEC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2],近年来其在成人腹泻病人中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并成为部分地区致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常用药物出现了较高的耐药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GPR30蛋白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作者:冯祥;张华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在不同妊娠状态时的滋养细胞上的表达情况,以及其表达变化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孕周早孕期绒毛中GPR30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晚孕期正常和PE患者胎盘组织中GPR30的表达水平.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处理人类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株HTR8/SVneo以建立PE模型,检测其GPR30的表达状况.用17β-雌二醇(17 β-estradiol,E2)、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和阻滞剂G15处理HTR8/SVneo细胞及绒毛外植体,观察处理因素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GPR30在早期绒毛组织细胞滋养细胞上表达水平高;晚孕期正常胎盘滋养细胞上GPR30的表达明显高于PE胎盘.在PE细胞模型上GPR30表达明显减少.E2及G1可增加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G15则可下调其侵袭力.结论:GPR30表达降低可能下调滋养细胞侵袭力,从而与PE发病有关.

  • 血管紧张素Ⅱ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王美;李力;俞丽丽;郑英如;王云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对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侵袭力及细胞内局灶黏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活性的影响.方法用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处理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用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体外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FAK(tyr397)的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量效及时效关系.结果 AngⅡ浓度为10-6 mol/L时,细胞侵袭力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浓度为10-5mol/L时,细胞侵袭力低于对照组(P<0.05).10-5 mol/L AngⅡ处理细胞12 h时侵袭力达高峰,而对照组于48 h时达高峰.FAK(tyr397)的磷酸化水平随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而增强,10 min时活性强,同时发现缬沙坦能显著阻断AngⅡ的作用.结论 AngⅡ通过与受体AT1R结合,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内FAK,促进滋养细胞的侵袭力.推测过度升高的AngⅡ通过干扰滋养细胞正常的浸润机制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 烟曲霉侵袭机制的研究

    作者:徐小勇;施毅

    随着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多、检测技术的发展,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真菌中的曲霉属成了这些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病性感染的重要原因,而烟曲霉在侵袭性曲霉病例中常见.侵袭力是烟曲霉菌极为重要的致病原因;病原菌侵入上皮、内皮细胞等组织细胞后才导致了可怕的侵袭性感染.从上世纪90年代来,对于侵袭的研究已逐步深入,为探讨复杂的致病机制打下了基础.

  • CO2气腹对肿瘤细胞侵袭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其君;王崇树;杜江

    目的 总结CO2气腹对肿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方法 复习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CO2气腹对肿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结果 CO2气腹可能通过改变间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局部微环境、影响肿瘤细胞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因子分泌、改变肿瘤细胞的黏附性等机理来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结论 CO2气腹对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确有影响,但其具体机理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 Ovol2基因的过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远处转移及侵袭力的研究

    作者:汪志海;李忠;杨清杰;郭明

    目的 研究Ovol2基因对肺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及其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株A549,并感染PLV-BSD-Ovol2及PLV-BSD-Control慢病毒形成实验组(过表达Ovol2)和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eal-time PCR)检测与EMT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关标记蛋白,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及侵袭实验(transwell)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Ovol2基因过表达后,不论在mRNA还是在蛋白表达水平,E-钙黏蛋白表达上升,N-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下降;同时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也相应被抑制.结论 Ovol2基因的过表达会通过抑制肺腺癌细胞的EMT过程来抑制其远处转移和侵袭力.

  • VEGF抑制与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启示

    作者:南娟;丁燕;刘谦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2(VEGF-receptor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重症联合免疫缺陷;PNET(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 过表达NNMT对SMMC7721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牟霞;陈瑶;王穗海;李明

    目的 探讨尼克酰胺N甲基化酶(NNMT)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 分别对转染NNMT基因SMMC7721/NNMT组(简称S/NNMT)、对照组SMMC7721细胞组(简称S)及转染pcDNA3.1空质粒SMMC7721/pcDNA3.1(简称S/P)组细胞进行MTT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黏附实验、侵袭实验等,以研究过表达NNMT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NNMT组细胞增殖速度、克隆形成率与S组、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NMT组细胞异质黏附能力明显高于S组、S/P组细胞(P<0.001);Transwell侵袭力实验结果显示S/NNMT组细胞OD值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01).结论 NNMT可以使肝癌细胞的恶性表形发生变化,使其侵袭转移能力增强.

  •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作者:李敏;程南生;熊先泽;吴良洪;陈清英;张发强;曹桂群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又分为不同PGZ浓度组)和对照组(无PGZ干预);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QBC93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干预12 h、其PGZ 5~40 μmol/L时,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TIMP-1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显示,随着PGZ浓度的升高,透过Matrigel膜的QBC939细胞数减少、过河时间延长,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7的表达及抑制细胞运动有关.

  • 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焱;陈石;魏东;程朋;彭晶晶;赵振国;谭勇

    目的 探讨活化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诱导成活化巨噬细胞,并与肝癌细胞株SMMC7721进行非接触式共培养.以Transwell侵袭模型观察活化的巨噬细胞对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再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共培养的肝癌细胞较单独培养的肝癌细胞侵袭力加强,其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表达也相应升高.结论 活化的巨噬细胞能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与其上调后者表达金属基质蛋白酶有关.

  • 蛋白激酶B si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策尧;毕品端;郑斌;黄琛;段体德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探讨转染后抑制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蛋白激酶基因片段转染至胃癌SGC-7901细胞中,采用Millicell小室、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蛋白激酶B siRNA转染后对转染组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的胃癌SGC-7901细胞克降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提示转染组siRNA能特异性抑制蛋白激酶B基因的活化,即蛋白激酶B基因的siRNA片断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克隆增殖和癌细胞转移侵袭.结论 应用RNAi使蛋白激酶B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克隆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及Tenascin-C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军伟;宋永春;张勇;贾勇;党诚学;侯俊明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含药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及Tenascin-C(Tn-C,腱糖蛋白-C或韧粘素-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高浓度(0.16g/ml)、中浓度(0.8g/ml)、低浓度(0.4g/ml)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于小鼠制备含药血清及对照血清.设立空白组,对照血清组,低、中、高浓度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培养48小时,采用MatrigelTM方法观察各组细胞株的侵袭情况.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培养胃癌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Tn-C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能力,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高浓度含药血清使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34.7%.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Tn-C值,且降低程度与含药血清浓度正相关.结论: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抑制胃癌MGC-803细胞株体外侵袭能力,并且下调胃癌细胞中Tn-C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肿瘤侵袭的分子机制.

  • TAM对C6细胞生长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伟;王茂德;姜海涛;张仲林;谢万福;高兴

    目的:通过观察TAM对体外培养C6细胞生长状况、迁移能力与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为TAM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不同剂量TAM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研究TAM对C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划痕法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FITC标记的可激活穿膜肽检测不同剂量TAM对C6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AM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AM显著抑制C6细胞迁移,存在剂量依赖关系;TAM对C6细胞活性MMP-2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虽然TAM不能抑制C6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但可显著抑制其生长与迁移,因此有望用于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 替莫唑胺通过TGF-β2影响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性研究

    作者:景治涛;张东勇;吴安华;刘佳;李龙;赵正;孟春晓;王运杰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能否抑制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分化的胶质瘤细胞株的侵袭,并降低免疫抑制作用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从原代培养胶质瘤干细胞(PCGCs),然后,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细胞侵袭实验来研究替莫唑胺对侵袭力的影响,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证明TGF-β2的表达影响.结果 TMZ能够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和原代培养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力.此外,TMZ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TGF-β2的表达.结论 替莫唑胺能够通过影响TGF-β2的表达来抑制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分化的胶质瘤细胞株的侵袭,并降低他们的免疫抑制作用,替莫唑胺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免疫调节剂.

  • T-钙黏蛋白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陆海涛;孙立新;陆洁;李雪飞;段昕所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株B16F10,将pEGFP-N1空载体和构建的pEGFP-N1-T-cadherin转染B16F10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cadheri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测定转染T-cadherin后肿瘤细胞的侵袭力.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可转录和表达T-cadherin;转染T-cadherin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目(2.20±0.49)明显少于未转染组(16.80±1.39)和转染pEGFP-Nl空载体组(15.0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PF-N1空载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显示,转染T-cadherin组穿过小室膜细胞的吸光度(OD)值(0.124±0.003)明显低于未转染组(0.263±0.006)和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0.247±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dherin对黑素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与食管癌的关系

    作者:孙晓宏;庞作良

    1食管癌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子食管癌是消化道具侵袭力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态势。食管癌是人类第八大常见恶性肿瘤,在肿瘤病死率中名列第六。由于就诊延迟及肿瘤生长速度较快的原因,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基本相同[1]。食管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发年龄阶段为50~70岁。食管癌的发病还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病率高,男女性发病率接近3~5∶1。食管癌的特点之一是肿瘤进展迅速。食管癌总体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不足5%。即使是早期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存活率也仅为10%~20%。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位存活时间为13~29个月。

  • 淫羊藿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张瑶;张汀荣;薛蓓云

    目的 探讨淫羊藿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4、8、16、32、64μmol/L)的淫羊藿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24、48、72小时,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素对A549细胞侵袭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素对A549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淫羊藿素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 05);淫羊藿素可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浓度越大,促进凋亡作用越明显;淫羊藿素可以减弱A549细胞的侵袭力,且随着作用浓度增大,抑制侵袭力作用越明显;在对信号通路的影响上,淫羊藿素可以下调PI3K、Akt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淫羊藿素可以抑制 A549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 A549 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小干扰RNA沉默EGFR基因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宋慧;陈爱平;杨蕊蕊;张红玲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siRNA)沉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侵袭力影响.方法 体外构建靶向EGFR基因siRNA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 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到SKOV3细胞中.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非特异性转染组、特异性转染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G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平板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 特异性转染组细胞EGFR mRNA 的表达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减弱(F=50.45,q=12.87、11.72,P<0.01),EGFR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F=61.54,q=14.58、11.46,P<0.01);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减弱(F=130.12,q=21.12、18.15,P<0.01);体外侵袭力明显降低(F=34.09,q=11.26、8.34,P<0.01).结论 siRNA可以有效抑制SKOV3细胞EGFR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 高侵袭力人膀胱癌细胞亚系的获得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作者:张小德;徐跃文;张超;杨德林;徐鸿毅

    目的 建立人膀胱癌细胞BIU-87的高侵袭力亚系,并对侵袭过程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构建侵袭小室,以穿透人工基底膜、聚碳酸脂膜能力为依据筛选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亚系.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侵袭的过程,通过生长曲线、细胞周期、体外侵袭力对母代与子代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了细胞的侵袭运动.筛选后的各子代细胞,经16代以上传代后,细胞形态与母代无明显变化,细胞增殖速度较母代有明显加快(P<0.05),体外侵袭能力较母系明显提高(P<0.001).结论 运用改良的侵袭实验筛选膀胱癌细胞系的高侵袭力亚系的方法是可靠的,建立的高侵袭力亚系细胞为今后对膀胱癌侵袭及转移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细胞模型.

  • 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

    作者:刘振林;刘晓智;陈镭;姜忠敏;刘洪;赵玉军;史万超;李罡

    背景与目的:在恶性胶质瘤中存在一类恶性度极高的前体细胞,它们控制着肿瘤的生长与恶性演进,也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本研究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分析,旨在验证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并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充分消化术中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块至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CD133+和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类细胞中巢蛋白( 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两类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血清依赖实验检测两类瘤细胞在低营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去胸腺小鼠腹股沟皮下接种瘤细胞,观察成瘤率.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为(2.31±0.57)%.CD133+细胞高表达nestin,低表达GFAP和NSE;CD133-细胞则相反.与CD133-细胞比较,CD133+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侵袭能力、低营养耐受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CD133+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率为87% (26/30),CD133-细胞为7% (2/30).结论: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恶性细胞表型,提示其具有高度研究价值.

180 条记录 9/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