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侧股薄肌代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双侧股薄肌代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在低位直肠癌术后控制排便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近10年来诊治低位直肠癌56例病人,采用双侧股薄肌代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并制定肛门排便功能的临床评定标准,以8分法进行评定,8~6分为优,6~4分为良,4~2分为差,2~0分为无效.术后随访客观分析其疗效.结果根据评定标准56例病人中优32例,良17例,差5例,无效2例,我们把优及良病例定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双侧股薄肌代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疗效可靠,是人工肛门手术方式中较理想、较科学的术式之一.
-
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治疗小儿直肠尿道瘘
小儿直肠尿道瘘主要是由于肛门成形术行肛周解剖时损伤尿道或术后感染所引起,此类患儿不少都经过多次手术,肛周瘢痕多,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手术损伤),常合并大便失禁,如单纯行瘘修补术,手术效果常不理想,本文总结近年来采用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治疗小儿直肠尿道瘘,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股薄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游离移植股薄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64侧成人下肢股薄肌的主要血管支配、神经来源、血管蒂长度和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股薄肌的主要血管起于股深动脉占90.63%,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前支.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深面.结论:股薄肌动脉、静脉、神经的行程较为衡定和集中,肌肉位置表浅,便于切取,是临床上理想的供肌.
-
关节镜指导下治疗髌骨不稳定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关节镜指导下诊断及治疗髌骨不稳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和关节镜诊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32例(34膝),其中髌骨倾斜2例(2膝)、髌骨半脱位26例(27膝)、髌骨脱位4例(5膝),在行膝关节支持带外侧松解、内侧紧缩的基础上,配合股薄肌前移或胫骨结节内移的综合术式治疗.结果:28例获随访5~87(平均36.6)个月,临床评价优良率为92.8%.结论:关节镜下能直观、动态地观察髌股关节对线情况,股薄肌前移术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髌骨不稳定能有效防止复发,效果满意.
-
股薄肌前移术治疗复发性髌骨半脱位
目的:介绍股薄肌前移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及半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髌骨脱位及半脱位患者8例,在行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紧缩基础上,采用股薄肌前移术治疗.结果:随访6~67月(平均22.4月),临床效果优良者7例,差1例,无1例复发.结论:股薄肌前移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髌骨脱位及半脱位的方法,能有效防止复发.此手术简单,易于掌握.
-
关节镜下股薄肌、半腱肌切取前交叉韧带重建门型钉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股薄肌半腱肌切取前交叉韧带重建门型钉内固定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20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并做好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手术进程均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熟练的洗手和巡回护士的配合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膝关节镜下半腱肌与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半腱肌与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共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通过半腱肌与股薄肌重建的方式进行重建(ST/G),对照组仅通过半腱肌进行重建(ST).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移植物的直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IKDC)、拉克曼征、轴移试验以及KT-1000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与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移植物的直径较小,患者术后屈膝力量以及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
以节段性肌肉移植为目的的股薄肌应用解剖
目的 对股薄肌的主次血管蒂进行显微解剖,为节段性移植提供参考.方法 解剖40例福尔马林保存的股薄肌标本,采用一种比例测量法,解剖及测量动脉蒂以及神经和血管的伴行关系.通过将每1例标本营养血管的位置比例化,总结肌肉动脉及神经分布的规律.结果 股薄肌有4条动脉供血,其中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肌支和股动脉肌支是恒定出现的两条营养动脉,管径粗大、长度充分,适于游离移植.它们分别在距肌肉近端1/5与距肌肉后缘2/3相交的位置、和距肌肉近端1/2与距肌肉后缘1/2相交的位置进入肌肉,95%的神经和血管伴行.结论 股薄肌可以凭借主要营养动脉分支为蒂纵行游离移植,或分别以主次营养动脉为蒂横行游离移植.
-
股薄肌神经血管门的体表定位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带血管及神经蒂游离移植股薄肌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57例成人已固定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神经的行程及毗邻,用游标卡尺测量血管长度、外径.结果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90%起于股深动脉,7.8%起于股内侧动脉,2.2%起于股动脉.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前支.股薄肌神经血管门位于该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深面,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距离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4816,回归方程为y=6.38+0.1899x.结论通过测量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的距离,可判断股薄肌神经血管门在体表的位置,为临床提供更便捷的手术入路.
-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对鹅足区3肌止点位置、排列关系,及其表面的神经分布进行解剖学测量和分析,临床改良股薄肌腱、半腱肌腱自体移植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69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解剖观测鹅足区表面神经走行及肌腱排列关系。结果鹅足区肌腱止点处排列成3种形态,腱蹼胫骨下界位于胫骨结节下缘以下(1.765±0.759) cm处,半腱肌、股薄肌、缝匠肌距胫骨嵴内侧缘平均距离分别为(1.550±0.557)、(1.376±0.551)、(1.294±0.629) cm。该区表面主要有隐神经及其发出的髌下支走行,在胫骨结节水平,隐神经主干和髌下支距胫骨嵴内侧缘距离分别为(7.071±0.696)、(4.033±0.991)cm。结论熟悉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可以改进该区域肌腱移植时手术入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临床常用肌瓣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肌瓣的肌内神经走行及分布,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完整取下<足母>展肌、背阔肌、股薄肌、腹直肌、胸小肌以及缝匠肌,观察测量肌外神经来源,并采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结果:经Sihler's染色后的肌肉标本,大体形态保持完整,呈透明或半透明、淡蓝色,肌内神经分支被染成蓝紫色.其在肌肉内的分布及走行清晰可见.结论:(1)根据染色结果可将肌肉分为不同的肌亚部;(2)结果对临床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薄肌全长(42.0±0.6) cm,肌腹长(31.0±3.8) cm;肌腱长(10.9±0.9) cm;股薄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该分支起始处外径(2.1±0.6) mm,血管蒂长(9.2±0.9) cm,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的深面;股薄肌的神经支配,均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该神经在闭膜管处,横径为(1.7±0.4) mm;厚(0.5±0.2) mm,从闭膜管至入肌点处长(10.4±1.4) cm。结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经尸体摹拟实验,证明具有可行性。
-
股薄肌转移修补复杂直肠阴道(尿道)瘘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评估股薄肌转移修补治疗复杂直肠阴道(尿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股薄肌转移修补治疗的19例复杂直肠阴道(尿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修补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SF-36生活质量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及女性性功能评分.结果 19例患者中男性8例(直肠尿道瘘),女性11例(直肠阴道瘘).术前修补0~3(平均1.0)次,瘘口直径0.5~2.5(平均1.6)cm,均位于肛门括约肌上方.手术时间145~400(中位240) min,术后住院时间10~39(中位21)d.术后近期出现大腿麻木疼痛2例,小腿麻木2例;无远期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6~35(中位18)个月,修补成功率94.7%(18/19).术后6个月时,19例患者的Wexner评分由术前10.0±8.8降为2.9±5.8,控粪功能显著改善(P=0.002);11例女性患者的性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0±1.8升高至4.0±4.0,性功能显著改善(P=0.022);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01).结论 股薄肌转移修补治疗复杂直肠阴道(尿道)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轻微,疗效确切.
-
自体组织瓣内置隔绝术治疗复杂性直肠阴道(尿道)瘘
目的 评价以自体组织隔绝术治疗复杂性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尿道瘘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应用经会阴阴唇下组织瓣转移内置隔绝术治疗7例、应用股薄肌转移内置隔绝术治疗直肠尿道瘘3例的经验体会.结果 经过45 d至37个月随访,7例直肠阴道瘘和2例直肠尿道瘘治愈,1例复发.结论 自体组织内置隔绝术对复杂性、特别是复发性直肠阴道(尿道)瘘有效.
-
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初步报告
目的 介绍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治疗8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例为急性损伤,6例为慢性膝关节不稳.手术从健侧取半腱肌和股薄肌对折4股重建ACL;先建立"胫-股"隧道,然后在瞄准器帮助下采用拉出钢丝法使移植肌腱进入隧道,进入后肌腱股骨侧采用横向滑杆固定,胫骨侧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例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1例患者膝关节伸直达180°,但屈曲为110°.7例Lachman试验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患者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满意,已逐渐恢复运动能力;1例Lachman试验为Ⅱ度,患者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基本满意.结论 自体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横向滑杆固定重建ACL具有操作方便、微创及重建ACL坚强牢固等优点.此技术对医生的限制低,具有推广价值.
-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
目的探讨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的疗效. 方法 24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一期重建屈肘、伸指、伸拇,二期重建屈指、屈拇,以重建手握持功能.结果随访 16例二期手术后时间超过 24月患者,长 62月,平均 36月. 16例均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屈肘 90°~ 135° ,肌力 M4( Highet法),伸指伸拇 M3~ M4. 14例屈拇、屈指恢复,肌力 M3~ M4,可握持 200~ 500g物品; 2例屈拇屈指肌力 M1. 结论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伸拇伸指功能,较好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
吻合膝降血管的股薄肌肌腱皮瓣修复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一例报告
患儿 男,9岁,因"右小腿及足部车轮绞伤致踝关节活动受限3 h"急诊入院.查体:右足跟及后踝部见一面积约4.0cm×5.0 cm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图1),创缘不齐,跟腱断裂并有部分缺损,跟腱止点处的跟骨亦有部分骨质缺损,创面污染重.
-
横钉固定四股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 探讨横钉固定4股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关节镜下采用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股骨端横钉固定法治疗18例ACL损伤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19~34岁(平均22.4岁).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2.1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后为74~94分(平均81.2分),较术前[50~62分(平均56.7分)]明显增加.结论 自体4股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ACL避免了肌腱供区的并发症.股骨端用横钉固定方法可靠,有效地避免了因雨刷效应而导致的骨隧道扩大,术后可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创伤后肢体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肢体重要神经损伤或主要肌群毁损后的功能重建一直是困扰创伤骨科医生的难题.当局部没有可供选择的肌肉、肌腱及动力神经移位重建时,具有疗效确切、恢复迅速等优点的游离功能肌肉移植已成为肢体严重损伤后功能重建的理想方法.股薄肌由于具有肌腱长、延展性好、血供恒定、血管神经蒂长、供区部位隐蔽、无明显供区功能丧失、吻合一套主要血管蒂可以供养整块肌肉及肌肉表面的皮瓣等解剖特点,被认为是游离功能肌肉移植的理想供区,临床应用广泛.单一股薄肌、双重股薄肌、吻合单一血管蒂的长收肌-股薄肌移植等各具特色而能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同时,作为决定游离功能肌肉移植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关键的受区佳动力神经,也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肢体动力功能的发展、股薄肌的应用解剖及其在肢体重要神经损伤及肢体毁损伤后主要肌群缺损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臂丛神经损伤行游离股薄肌移植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30侧.显露闭孔神经前支,沿其走行追踪各分支.自起止点完整游离、解剖20侧带主要神经血管蒂的股薄肌,仔细解剖、分离肌门处的分支,修洁神经、血管,显露肌支的各终支,观察各终支的形态及分布,沿终支向肌支近侧分离.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直尺(精确度为1 mm)、圆规和量角器对各神经肌支及其终支的位置、长度及入肌点进行测量.结果支配股薄肌的神经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内侧神经束,股薄肌支干内的神经束有1~4条,各束并行无交叉混合,入肌前分为股薄肌前、后支,共发出4~11支[(8.4±1.5)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其中前支发出2~5支[(2.7±0.8)支],后支发出2~8支[(5.7±1.2)支]终末神经分支入肌,后支的终末神经分支数目大于前支(P=0),且前支与后支的入肌点在股薄肌短轴(矢状面)上的分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前、后支各有其相对应的神经束(组).肌内血管、神经及肌纤维相互平行走行.结论在共血管蒂的基础上分离神经束,并在股薄肌远端根据其分布支配区将肌肉及肌腱劈开而分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位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