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古籍探究经络与气之本质及现代化定义

    作者:杨中杰;阳仁达

    中医定义经络为运行全身气血之通道.气血对古籍血气词义恐佚失;经络与气复抽象无形,与现代科学不易交集.由古籍探究经络之位阶指向心灵与肉体之接口,所传之气非血或神经电流,乃是无形质载有本体意志与活动信息之有机体,是以“生命能量”诠释易与现代科学对口,由是区辨中医治病系从能量下手,与西医唯物观哲理不同:能量治因属本;物质治果属标,能量空性特质可阐明经络解剖无着之因;经络与气之新定义有助中医现代化.

  • 幻肢痛案

    作者:金亮

    患者,男,57岁,于2011年3月23日就诊.病史:10年前因工伤导致右臂截肢,术后10年来,始终感觉肢体尚在,且呈屈曲状置于胸前,行走时有肢体摆动感,同时感觉幻肢自手腕部致肘部有撕裂样疼痛,每日疼痛数十次,每次持续数秒至十几分钟.西医曾给予氯胺酮治疗,但效果不显.近日疼痛感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夜间尤重,有时痛不能眠.诊断:幻肢痛.根据患者情况,导师王耀光教授采用眼针配合体针的治疗方法.眼针选取上、中、下三焦区穴、心区穴、肝区穴(按照彭静山眼针取穴方案取穴),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所选穴区沿皮轻轻平刺2 mm或与眼球呈40°斜刺1~1.5 mm,不用提插捻转补泻;穴取印堂、神庭、百会,以及幻肢对侧肢体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合谷、阳溪,手少阳三焦经的阳池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以上诸穴留针20 min,行针时患者自觉幻肢疼痛即消.二诊时即告知针后疼痛频数明显减少,痛势明显减轻.针之有效,治法不变.前4天每天针刺1次,以后2天治疗1次,经1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 耳针结合镜像治疗对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季;何茂莉;王杨

    探讨耳穴结合镜像疗法治疗幻肢痛的临床疗效.符合纳入标准的幻肢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镜像组、耳针结合镜像组,每组各31例.镜像组每日实施20 min镜像治疗,耳针结合镜像组每日实施30 min耳针治疗及20 min镜像治疗.各组分别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耳针与镜像治疗对幻肢痛的疗效.

  • 幻肢痛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靳晴晴;唐丹丹;彭微微;胡理

    幻肢痛即肢幻觉痛,指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且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这类疼痛多出现在断肢的远端。目前幻肢痛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研究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报告与心理物理测量。本文详述了幻肢痛的可能病理机制,并系统总结了研究幻肢痛病理机制的方法。总体来说,本文既能加深我们对幻肢痛病理机制的认识,也能为科研工作者和医护人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催眠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幻肢痛的个案报告

    作者:潘成英;王宏燕;张彤玲;于欣

    本文探讨催眠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幻肢痛(PLP)的疗效和相关因素.对1例患者采用视觉化、催眠想象、暗示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幻肢痛和抑郁情绪,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和情绪变化,并回顾相关文献.治疗后幻肢痛和抑郁情绪持续缓解.研究提示催眠治疗可能作为有效策略辅助已有的方法治疗PLP.

  • 5·12汶川地震绵竹灾区幻肢痛发生情况调查

    作者:杜海龙;何纯青;赵正恩;许猛;张立海;柳现飞;唐佩福

    目的 观察汶川地震伤员截肢后幻肢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创伤性截肢术后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5月期间,对四川省绵竹市5·12地震截肢伤员进行针对幻肢痛发生情况的现况调查,此后每3月一次电话随访直至术后2年.结果 本文调查了绵竹市147例截肢伤员,获得连续完整资料108例,幻肢痛的2年患病率是86例(79.6%),22例(20.4%)在截肢后2年内从未发生过幻肢痛.取截肢术后8个时间点(每3个月一次,共2年),计算幻肢痛发病率依次为:61.1%、62.9%、68.5%、70.4%、69.4%、66.7%、62.0%、62.0%.女性幻肢痛发病率(88.7%),明显高于男性(67.4%,P<0.05).结论 幻肢痛在四川地震截肢伤员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幻肢痛.

  • 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中电极位置对改善截肢后幻肢痛的不同影响

    作者:廖曼霞;彭树秀;王俊

    目的 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不同电极放置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疗效.方法 截肢后幻肢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电极置于对侧肢体相当于幻肢痛的部位,对照组电极置于残端部位.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总显效率为7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电极放置部位对疗效有影响.

  • 截肢患者幻肢痛研究进展

    作者:侯晓东;刘克敏;赵利;崔寿昌

    截肢术后仍存在已截除肢体的幻觉称为幻肢,在该幻肢发生的疼痛称为幻肢痛[1].幻肢痛是截肢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0%-80%[2-5].慢性、长期的幻肢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心理康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交往与工作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Sherman和Arena的研究表明,在有幻肢痛的患者中,18%失去工作能力,33.5%工作能力受到影响,82%存在轻重不等的失眠现象,43%社会能力降低,45%日常活动受到影响[6].因此,幻肢痛给截肢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研究的进展与新技术的应用,对幻肢痛的病理机制、评定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 保护性镇痛对截肢后幻肢痛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熊巍;张军卫;王增春;任自刚;王强

    目的 系统评价保护性镇痛对截肢后幻肢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7年6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集围术期保护性镇痛防治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价.由两位独立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幻肢痛发生率,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筛选出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术后随访1个月期共纳入2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29例,实验组127例.术后随访6个月期共纳入2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8例,实验组114例.术后随访12个月期共纳入11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0例,实验组58例.采用围术期保护性镇痛方式进行干预后术后1个月[RD=-0.21,95%CI(-0.38,-0.04), Z=2.47,P=0.01]和术后6个月[RD=-0.28,95%CI(-0.52,-0.05),Z=2.37,P=0.02]的幻肢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2个月的幻肢痛发病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D=-0.20,95%CI(-0.48,0.09),Z=1.35,P=0.18].结论 围术期保护性镇痛能够预防截肢后近期和中期幻肢痛的发生率,但远期效果需要做进一步观察.

  • 中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英

    1 中枢痛(central pain)的概念中枢痛一般是指神经系统,尤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但IASP (Inte 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特别强调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原发过程[1].即使有涉及中枢机理的外周性诱发的疼痛,如幻肢痛和臂丛神经撕脱痛也不视为中枢痛.但是,疼痛性癫痫发作(epilepticseizures),其原发病变在CNS ,故认为是中枢痛.

  • 疼痛--从基础研究至康复治疗--学习第三届ISPRM会议内容之四

    作者:周士枋

    疼痛是本届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康复医学中常见的疼痛包括因骨关节肌肉疾病导致的疼痛,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 pain syndrome);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如复杂性局限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及幻肢痛.

  • 幻肢痛临床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磊;孙海钰

    幻肢痛是截肢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对幻肢痛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幻肢痛的治疗方式有了许多探索.目前取得疗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疗法、非药物非侵袭性支持疗法、侵袭性疗法和必要的预防措施四大类.但是研究样本量都偏少,且不同个体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性,需要更多样本研究来证实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诊疗指南.

  • 神经妥乐平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述荣;陈昕;陈舜喜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对截肢后幻肢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截肢后幻肢痛患者使用神经妥乐平,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来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强度有显著性降低(P<0.01),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可安全有效治疗截肢后幻肢痛.

  • 脊髓后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创伤后幻肢痛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郑喆;胡永生;胡志伟;陶蔚;张晓华;李勇杰

    目的:评价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治疗创伤后幻肢痛的长期疗效.方法:16例于2005年至2008年于我院功能神经外科行DREZ切开术的创伤后幻肢痛患者,其中14例有神经根撕脱,2例神经根萎缩.记录患者手术后的口述疼痛缓解率(0%~100%)和并发症,疼痛缓解≥50%认为手术疗效良好.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4.0±15.0个月,11例(68.8%)患者手术疗效良好.术后出现同侧下肢严重深感觉障碍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DREZ切开术治疗创伤后幻肢痛的长期疗效良好.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安志明;王杰军;经痛等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情感的不愉快体验"(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疼痛分两种,一种是感受性疼痛,直接由伤害性刺激造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组织损伤或炎症有关,又称为炎症性疼痛;另一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与损伤区域外触觉和温觉反应异常有关,包括一系列疼痛综合征,比如复杂的区域疼痛综合症、幻肢痛、癌性疼痛、AIDS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 脊髓后根入髓区切开术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意义

    作者:董生;胡永生;杜薇;陶蔚

    脊髓止痛手术是治疗多种顽固性疼痛的常用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如: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前联合切开术、背柱切开术、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等,在临床上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和应用,特别是DREZ切开术,能够有效去除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截肢痛、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等多种难治性疼痛[1~3],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安全性和有效性,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4,5]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化发病机制

    作者:黄露露;于世英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定义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脊髓空洞症、卒中后疼痛等.NP可为自发性和(或)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常表现为持续的烧灼感,也可为间断的刺痛、撕裂样痛、触电样疼痛或表现为感觉迟钝、感觉异常.

  • 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术对幻肢痛的治疗作用初探

    作者:胡永生;李勇杰;张晓华

    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 PL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疼痛,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我们成功完成一例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 DREZ)毁损术,治疗幻肢痛取得满意疗效,国内尚未见相同文献报道.

  • 骨肉瘤截肢术后幻肢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晓春;林峰;蔡讯;姚阳

    目的 探讨骨肉瘤截肢术后幻肢痛的发病率、疼痛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该科43例行骨肉瘤截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幻肢痛的发病率、疼痛特点及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肉瘤截肢术后幻肢痛的发病率为93.02%.其疼痛类型主要为针刺痛(45.00%)、挤压痛(20.00%)、烧灼痛(25.00%),疼痛多为发作性疼痛,阵发性加重.疼痛的强度多集中在NRS评分4~8分.予曲马多治疗后疼痛强度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1.941);予曲马多+卡马西平+心里治疗后疼痛强度有显著性下降(P<0.05,t=2.664).结论 幻肢痛是骨肉瘤患者截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 幻肢痛发生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郑卫敏;陈楠;李坤成

    幻肢痛(PLP)是截肢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截肢后出现不适应的皮层重组和控制该肢体的感觉功能活动保留是PLP发生的主要可能机制.由于PLP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MR技术的发展,fMRI可无创、直观地显示脑区的活动,已成为评估大脑功能变化的重要手段,为PLP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对PLP发生机制的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09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